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許多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互聯網+”出行的沖擊,共享出行模式的興起以及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趨勢的深刻影響,城市交通出行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改革需求。
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是城市交通的三大重要趨勢,也是行業變革的重要來源。因此,本文基于新形勢,主要探討電動、智能、共享出行的城市建設綜合解決方案,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一是闡述城市交通出行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趨勢;二是初步構建城市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綜合解決方案;
第三,對方案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城市交通出行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
1.當前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和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城市交通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首先,擁堵加劇,出行效率低下。根據高德的研究數據,2016年,中國32%的城市擁堵程度在增加,二線城市的平均擁堵程度明顯增加,達到3.7%,其中重慶、長春、嘉興和沈陽的擁堵程度增加了7%以上。道路擁堵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以北京為例,2015年的平均擁堵持續時間比2014年增加了1小時5分鐘。
第二,道路交通資源日益緊張。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快速擴張、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等原因,直接導致城市道路和其他交通資源的增長跟不上,道路和停車資源越來越稀缺。以車位資源為例,截至2016年5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約為560萬輛,車位保有量約302萬個,車位缺口接近260萬個,導致私家車占用道路資源停車,進一步加劇了道路擁堵。
第三,居民出行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中國許多城市,“打車難”問題長期存在,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以北京為例。在過去的十年里,常住人口增加了800多萬,但出租車的數量一直保持在6萬多輛。據統計,在早晚高峰時段,北京出租車的需求量遠遠超過可用運力三倍,供需明顯失衡。
第四,排放加劇了城市環境污染。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報告,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城市霧霾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4547.3萬噸,其中氮氧化物627.8萬噸,顆粒物57.4萬噸,碳氫化合物428.4萬噸,一氧化碳3433.7萬噸。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能源消耗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將繼續加劇城市空氣污染。
2.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城市出行改革的趨勢。
上述分析表明,城市交通領域存在許多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新的交通解決方案來改善城市交通現狀。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城市出行改革的重要體現,從不同角度解決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問題和矛盾。
電動出行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可以顯著減少碳排放,甚至實現零排放。研究數據顯示,一輛12米長的純電動公交車每年行駛7萬公里,每年可減少1000公斤霧霾;一輛純電動出租車每年行駛15萬公里,每年可減少400公斤霧霾;
一輛私家車每年行駛1萬公里,每年可以減少30公斤的霧霾。
智能出行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節能減排。在中國的交通運輸中,安全問題非常突出。根據交通部交通管理局的數據,2016年,汽車責任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多達16.5萬起,造成5.18萬人死亡,16.8萬人受傷。城市交通出行的智能化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和排放,提高交通效率。據研究,智能交通系統的實施可以減少30%的燃料消耗和26%的廢氣排放。智能交通的應用有望使擁堵路段的通行能力和運輸能力在高峰時段達到數倍,交通事故率也可降低80%。
共享出行緩解了交通資源的短缺。作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最有潛力的解決方案,車輛共享可以減少私家車數量,緩解停車位資源短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國外知名機構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樂觀的情況下,分時可以減少6-13輛私家車。汽車共享不僅減少了私家車的數量,也減少了對城市停車資源的需求。例如,由于分時租賃,慕尼黑減少了約1500個停車位。汽車共享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明顯。根據上海國家汽車城提供的數據,通用汽車共享的分時項目減少了15176.8噸二氧化碳。
3.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孤立發展遇到了瓶頸,三個行業需要協調發展。
盡管上述研究表明,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在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如果孤立發展,將存在一些推廣瓶頸。
首先,在推廣電動汽車的過程中,由于價格高、續航里程短、充電不方便等問題,私人不愿購買。根據美國權威消費者研究機構CR NRC的調查數據,價格高、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單次充電里程有限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熱情的前三大擔憂,分別占66%、60%和58%。目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是政策激勵和行政干預。根據北京交通委員會的一項調查,超過63%的車主認為政策激勵是吸引他們選擇純電動汽車的首要因素。根據Impetus Media的調查結果,79%的新能源消費者認為免費許可和無限制政策是購買的直接原因。
二是在智能化推廣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平臺,數據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城市管理部門、行業組織和一些企業普遍擁有自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平臺,如交通部門的公共交通服務平臺、收費服務公司的運營平臺和地圖服務公司的大數據平臺。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格式和市級公共數據平臺,存在數據孤島,出行數據和交通設施數據無法有效整合和綜合利用,導致城市智能交通的推廣。
第三,在共享推廣過程中,由于購車成本高,停車位與充電基礎設施難以匹配,分時租賃企業難以盈利。在傳統的汽車共享過程中,車輛的一次性購買成本普遍較高。在運營中,停車位稀缺,停車費高,往往導致租賃網點少、運營成本高的局面。在電動汽車分時的過程中,也存在充電基礎設施稀缺、建設困難等問題,導致分時企業經濟性差,分時企業優優租車倒閉。
因此,為了實現城市綜合出行的效率和智慧,我們必須……
融合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協同發展,更好地解決電動汽車推廣難、智能推廣數據利用率低、共享出行不經濟、不智能等問題。
新型交通出行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單一的出行計劃往往局限于解決當前的交通問題,應通過多元化的綜合交通系統來促進城市交通的發展。綜合出行計劃應包括共享單車、電動分時租賃、電動出租車、電動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等模式。
其中,共享單車可以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通過共享實現低碳出行;電動汽車分時可以滿足城市長途出行的需求,不僅減少了私家車的投資和低碳,而且比公共交通和地鐵更靈活,出行成本比出租車更低。電動出租車可以作為居民出行的應急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也實現了零排放;電動公交車和地鐵主要迎合居民低成本出行的特點,結合共享單車,可以滿足城市大多數居民的出行需求;不同城市之間的長途旅行主要通過高鐵、飛機和其他工具實現。
1.建立城市交通碳積分交易體系。
所謂碳信用,最初是指歐盟設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企業或個人購買碳信用以消除碳足跡。這里的碳積分交易制度是指居民或企業可以通過綠色出行獲得碳積分,碳積分可以在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通過市場機制鼓勵更多個人或企業加入低碳共享出行的行列。
該機制具體包括以下部分:(1)參與者,包括個人和企業,個人分為低碳出行者和高碳出行者,主要公共交通運營商、出租車公司、汽車租賃公司、企事業單位等。;(2) 人們步行、騎自行車、私家車、網約車、分時汽車、公交車和地鐵等積分范圍可以逐步納入碳積分范圍。如果參與者通過碳積分賬戶中的運動記錄軟件(如飛濺運動、跑步、Keep等應用程序)記錄每日步行里程,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碳積分。騎共享單車、主動攔下私家車、刷IC卡、乘坐公交車和地鐵、使用電動汽車和分時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正分,但過度使用燃油車會得到負分。(3) 積分規則:根據不同的出行主體和不同的出行方式,制定交通出行碳積分規則,居民和企業通過不同的出行模式賺取和消費碳積分。(4) 建立碳信用平臺,任何個人或企業都可以在該平臺注冊碳信用賬戶,并通過實名認證的方式對個人或企業自愿降級進行檢測、計量、管理、獎勵和指導等綜合管理。(5) 設計碳積分交易機制,建立交易平臺。個人或企業賬戶中的碳積分可以用于在特定的購物中心兌換商品、支付停車費和罰款、降低電動汽車的收費,或者在交易平臺上出售以獲取資金。
在未來城市交通發展中,城市也可以通過交通碳積分平臺進行碳積分交易。同時,碳交易平臺也可以作為“低碳城市”的一個指標。
2.分時租賃加速了電動汽車的推廣。
電動汽車的時間共享是電動化和共享的結合。這種全新的電動汽車推廣模式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從擁有汽車到使用汽車,也就是從買車到購買交通服務。在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電動汽車的分時可以減少人們對當前電動汽車價格高、續航里程短、充電難的擔憂。在推廣電動汽車的同時,它還可以減少私家車的數量。例如,在德國的Car2go項目中,一輛共享汽車可以取代六輛私家車;
在中國,一輛分時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相當于8-10輛私家車的使用效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用于分時的電動汽車已超過5萬輛。即使私家車的更換率為1:8,也相當于減少了35萬輛私家車上路。這對于減少交通擁堵和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3.智能電動汽車將加速相關技術的發展。
電動汽車是智能化應用的最佳載體,是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典型結合。首先,電動汽車的智能化將加速雷達、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使汽車本身具有智能控制和駕駛能力。其次,智能交通設施的進一步發展將加速車輛與道路、車輛與車間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和共享。通過電動汽車與道路的合作以及數據共享平臺的保障,可以實現真正的智能出行,這將更有效地提高出行安全性和效率。
4.智能交通系統將確保汽車共享出行的可持續性。
電動汽車的分時租賃與智能化手段相結合。通過搭建一體化智能運營平臺,實現智能充電、智能停車、智能監控、智能結算,提高分時租賃車輛的使用率和經濟性。例如,通過構建分時云平臺,通過智能化手段分析駕駛數據,杭州每輛車的平均日收入在170元以上,上線一年就有可能盈利。
優步(Uber)和滴滴(Didi)等出行平臺也是共享與智能相結合的典型例子。通過智能化手段,這是其長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可以提高出行效率,減少碳排放。根據滴滴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滴滴智慧出行為成都居民在路邊等車節省了6.7分鐘,出租車服務能力提高了1.2倍,每日汽車保有量減少到5.7萬輛,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6.1萬噸。
5.數據共享平臺將加速智能出行的發展。
城市級數據共享平臺可以打破管理部門、行業和企業之間的數據孤島,有助于綜合出行數據和停車、充電等配套基礎設施數據的價值最大化,為未來交通規劃、智慧出行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提供支持。
通過數據共享,實現電動、共享、智能出行方式的有效融合與對接,實現各類出行方式的無縫對接和靈活匹配,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實現綜合交通。利用收集和記錄的全方位海量數據,我們可以為居民提供包括共享單車、電動公交車、電動汽車分時和電動出租車在內的靈活出行方案,以及車輛充電、停車和充電等綜合解決方案。數據共享平臺是城市實現智慧出行的重要保障。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許多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互聯網+”出行的沖擊,共享出行模式的興起以及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趨勢的深刻影響,城市交通出行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改革需求。
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是城市交通的三大重要趨勢,也是行業變革的重要來源。因此,本文基于新形勢,主要探討電動、智能、共享出行的城市建設綜合解決方案,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一是闡述城市交通出行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趨勢;二是初步構建城市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綜合解決方案;
第三,對方案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城市交通出行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
1.當前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和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城市交通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首先,擁堵加劇,出行效率低下。根據高德的研究數據,2016年,中國32%的城市擁堵程度在增加,二線城市的平均擁堵程度明顯增加,達到3.7%,其中重慶、長春、嘉興和沈陽的擁堵程度增加了7%以上。道路擁堵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以北京為例,2015年的平均擁堵持續時間比2014年增加了1小時5分鐘。
第二,道路交通資源日益緊張。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快速擴張、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等原因,直接導致城市道路和其他交通資源的增長跟不上,道路和停車資源越來越稀缺。以車位資源為例,截至2016年5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約為560萬輛,車位保有量約302萬個,車位缺口接近260萬個,導致私家車占用道路資源停車,進一步加劇了道路擁堵。
第三,居民出行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中國許多城市,“打車難”問題長期存在,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以北京為例。在過去的十年里,常住人口增加了800多萬,但出租車的數量一直保持在6萬多輛。據統計,在早晚高峰時段,北京出租車的需求量遠遠超過可用運力三倍,供需明顯失衡。
第四,排放加劇了城市環境污染。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報告,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城市霧霾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4547.3萬噸,其中氮氧化物627.8萬噸,顆粒物57.4萬噸,碳氫化合物428.4萬噸,一氧化碳3433.7萬噸。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能源消耗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將繼續加劇城市空氣污染。
2.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城市出行改革的趨勢。
上述分析表明,城市交通領域存在許多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新的交通解決方案來改善城市交通現狀。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城市出行改革的重要體現,從不同角度解決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問題和矛盾。
電動出行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可以顯著減少碳排放,甚至實現零排放。研究數據顯示,一輛12米長的純電動公交車每年行駛7萬公里,每年可減少1000公斤霧霾;一輛純電動出租車每年行駛15萬公里,每年可減少400公斤霧霾;
一輛私家車每年行駛1萬公里,每年可以減少30公斤的霧霾。
智能出行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節能減排。在中國的交通運輸中,安全問題非常突出。根據交通部交通管理局的數據,2016年,汽車責任道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多達16.5萬起,造成5.18萬人死亡,16.8萬人受傷。城市交通出行的智能化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和排放,提高交通效率。據研究,智能交通系統的實施可以減少30%的燃料消耗和26%的廢氣排放。智能交通的應用有望使擁堵路段的通行能力和運輸能力在高峰時段達到數倍,交通事故率也可降低80%。
共享出行緩解了交通資源的短缺。作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最有潛力的解決方案,車輛共享可以減少私家車數量,緩解停車位資源短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國外知名機構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樂觀的情況下,分時可以減少6-13輛私家車。汽車共享不僅減少了私家車的數量,也減少了對城市停車資源的需求。例如,由于分時租賃,慕尼黑減少了約1500個停車位。汽車共享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明顯。根據上海國家汽車城提供的數據,通用汽車共享的分時項目減少了15176.8噸二氧化碳。
3.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孤立發展遇到了瓶頸,三個行業需要協調發展。
盡管上述研究表明,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在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如果孤立發展,將存在一些推廣瓶頸。
首先,在推廣電動汽車的過程中,由于價格高、續航里程短、充電不方便等問題,私人不愿購買。根據美國權威消費者研究機構CR NRC的調查數據,價格高、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單次充電里程有限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熱情的前三大擔憂,分別占66%、60%和58%。目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是政策激勵和行政干預。根據北京交通委員會的一項調查,超過63%的車主認為政策激勵是吸引他們選擇純電動汽車的首要因素。根據Impetus Media的調查結果,79%的新能源消費者認為免費許可和無限制政策是購買的直接原因。
二是在智能化推廣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平臺,數據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城市管理部門、行業組織和一些企業普遍擁有自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平臺,如交通部門的公共交通服務平臺、收費服務公司的運營平臺和地圖服務公司的大數據平臺。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格式和市級公共數據平臺,存在數據孤島,出行數據和交通設施數據無法有效整合和綜合利用,導致城市智能交通的推廣。
第三,在共享推廣過程中,由于購車成本高,停車位與充電基礎設施難以匹配,分時租賃企業難以盈利。在傳統的汽車共享過程中,車輛的一次性購買成本普遍較高。在運營中,停車位稀缺,停車費高,往往導致租賃網點少、運營成本高的局面。在電動汽車分時的過程中,也存在充電基礎設施稀缺、建設困難等問題,導致分時企業經濟性差,分時企業優優租車倒閉。
因此,為了實現城市綜合出行的效率和智慧,我們必須……
融合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協同發展,更好地解決電動汽車推廣難、智能推廣數據利用率低、共享出行不經濟、不智能等問題。
新型交通出行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單一的出行計劃往往局限于解決當前的交通問題,應通過多元化的綜合交通系統來促進城市交通的發展。綜合出行計劃應包括共享單車、電動分時租賃、電動出租車、電動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等模式。
其中,共享單車可以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通過共享實現低碳出行;電動汽車分時可以滿足城市長途出行的需求,不僅減少了私家車的投資和低碳,而且比公共交通和地鐵更靈活,出行成本比出租車更低。電動出租車可以作為居民出行的應急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也實現了零排放;電動公交車和地鐵主要迎合居民低成本出行的特點,結合共享單車,可以滿足城市大多數居民的出行需求;不同城市之間的長途旅行主要通過高鐵、飛機和其他工具實現。
1.建立城市交通碳積分交易體系。
所謂碳信用,最初是指歐盟設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企業或個人購買碳信用以消除碳足跡。這里的碳積分交易制度是指居民或企業可以通過綠色出行獲得碳積分,碳積分可以在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通過市場機制鼓勵更多個人或企業加入低碳共享出行的行列。
該機制具體包括以下部分:(1)參與者,包括個人和企業,個人分為低碳出行者和高碳出行者,主要公共交通運營商、出租車公司、汽車租賃公司、企事業單位等。;(2) 人們步行、騎自行車、私家車、網約車、分時汽車、公交車和地鐵等積分范圍可以逐步納入碳積分范圍。如果參與者通過碳積分賬戶中的運動記錄軟件(如飛濺運動、跑步、Keep等應用程序)記錄每日步行里程,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碳積分。騎共享單車、主動攔下私家車、刷IC卡、乘坐公交車和地鐵、使用電動汽車和分時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正分,但過度使用燃油車會得到負分。(3) 積分規則:根據不同的出行主體和不同的出行方式,制定交通出行碳積分規則,居民和企業通過不同的出行模式賺取和消費碳積分。(4) 建立碳信用平臺,任何個人或企業都可以在該平臺注冊碳信用賬戶,并通過實名認證的方式對個人或企業自愿降級進行檢測、計量、管理、獎勵和指導等綜合管理。(5) 設計碳積分交易機制,建立交易平臺。個人或企業賬戶中的碳積分可以用于在特定的購物中心兌換商品、支付停車費和罰款、降低電動汽車的收費,或者在交易平臺上出售以獲取資金。
在未來城市交通發展中,城市也可以通過交通碳積分平臺進行碳積分交易。同時,碳交易平臺也可以作為“低碳城市”的一個指標。
2.分時租賃加速了電動汽車的推廣。
電動汽車的時間共享是電動化和共享的結合。這種全新的電動汽車推廣模式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從擁有汽車到使用汽車,也就是從買車到購買交通服務。在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電動汽車的分時可以減少人們對當前電動汽車價格高、續航里程短、充電難的擔憂。在推廣電動汽車的同時,它還可以減少私家車的數量。例如,在德國的Car2go項目中,一輛共享汽車可以取代六輛私家車;
在中國,一輛分時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相當于8-10輛私家車的使用效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用于分時的電動汽車已超過5萬輛。即使私家車的更換率為1:8,也相當于減少了35萬輛私家車上路。這對于減少交通擁堵和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3.智能電動汽車將加速相關技術的發展。
電動汽車是智能化應用的最佳載體,是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典型結合。首先,電動汽車的智能化將加速雷達、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使汽車本身具有智能控制和駕駛能力。其次,智能交通設施的進一步發展將加速車輛與道路、車輛與車間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和共享。通過電動汽車與道路的合作以及數據共享平臺的保障,可以實現真正的智能出行,這將更有效地提高出行安全性和效率。
4.智能交通系統將確保汽車共享出行的可持續性。
電動汽車的分時租賃與智能化手段相結合。通過搭建一體化智能運營平臺,實現智能充電、智能停車、智能監控、智能結算,提高分時租賃車輛的使用率和經濟性。例如,通過構建分時云平臺,通過智能化手段分析駕駛數據,杭州每輛車的平均日收入在170元以上,上線一年就有可能盈利。
優步(Uber)和滴滴(Didi)等出行平臺也是共享與智能相結合的典型例子。通過智能化手段,這是其長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可以提高出行效率,減少碳排放。根據滴滴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滴滴智慧出行為成都居民在路邊等車節省了6.7分鐘,出租車服務能力提高了1.2倍,每日汽車保有量減少到5.7萬輛,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6.1萬噸。
5.數據共享平臺將加速智能出行的發展。
城市級數據共享平臺可以打破管理部門、行業和企業之間的數據孤島,有助于綜合出行數據和停車、充電等配套基礎設施數據的價值最大化,為未來交通規劃、智慧出行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提供支持。
通過數據共享,實現電動、共享、智能出行方式的有效融合與對接,實現各類出行方式的無縫對接和靈活匹配,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實現綜合交通。利用收集和記錄的全方位海量數據,我們可以為居民提供包括共享單車、電動公交車、電動汽車分時和電動出租車在內的靈活出行方案,以及車輛充電、停車和充電等綜合解決方案。數據共享平臺是城市實現智慧出行的重要保障。6.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布局。
在綜合交通規劃實施過程中,停車位、充電基礎設施、分時網點和共享單車網點的布局應充分結合城市結構和居民出行特點。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網點布局中,應考慮高鐵站和城外城市邊緣區的機場、旅游景區、企事業單位的停車場,或公園停車場和高架橋下的改造空間布局。同時,我們還應結合居民出行和駕駛的特點(如駕照和車輛保有率),在商場和社區附近的停車場安排多個租賃點。在租賃網絡布局過程中,除了車位資源外,還應充分考慮充電基礎設施的匹配,確保車輛能夠及時補充電力。
相關政策建議
1.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作用。
目前,城市交通出行計劃不能很好地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
ted是管理部門之間協調不力,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因此,有必要通過頂層設計和智能化管理方法來打破這種不協調。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的推廣過程中,應在共享點、停車位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上形成統一規劃,解決分時網點布局難的問題。充電基礎設施的規劃還需要城建、國家電網、規劃、物業等多部門的參與,以確保其布局的合理性和安裝過程的順利進行。
2.加大對新型交通方式的支持力度。
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綜合出行方案實施初期,一些新的出行方式普遍經濟性較差,因此為了確保新出行方式的可持續性,需要一些支持。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推廣過程中,充電樁、停車位等資源的缺乏制約了其進一步發展。由于資源稀缺,其采購成本和難度將逐年增加。政府可以協調電動汽車分時所需的停車位,如公共設施(公園、博物館、機構、醫院等)的停車位。通過給企業一些特殊的停車位或在一定時間內降低收費和服務費,確保企業在經濟之前的平穩過渡。
3.建設市級數據共享平臺
政府將牽頭建設市級數據共享平臺,有效整合利用管理部門、行業和企業的數據,打破信息隔離現象。平臺的運營由非政府組織完成,以確保共享平臺的非營利性和公益性。數據共享平臺主要服務于城市交通出行和規劃,如分析出行應用中的出行頻率、出行方式和出行距離數據,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系統線路和分時站點規劃;
還可以采集車速、交通密度等數據,通過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有效提高交通出行效率,降低擁堵程度,更好地為城市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出行提供基礎支撐。
4.加大金融和商業模式創新力度。
加快金融和商業模式創新,彌補技術、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新型出行方式推廣瓶頸。企業可以有效整合電動汽車、能源、交通等數據,形成數據鏈路、資產或產品,例如基于車主駕駛行為和使用車輛相關數據的個性化保險產品:UBI模型車險,使數據更有價值,確保企業經濟的可持續性。
同時,在城市交通出行領域建立碳交易平臺,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電動和共享出行企業的經濟。可以引入區塊鏈技術,建立碳資產第三方認證和監管體系,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實現出行數據、碳點和金融的無縫連接和深度融合,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綠色資產和綠色金融產品。這樣,金融產品的開發可以反哺行業,形成產融結合的閉環。
5.加快推進綜合示范試點。
結合當前電動汽車、分時、智能交通等新模式、新技術,在不同層次的城市開展綜合方案示范試點。在示范試點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城市交通結構、居民出行方式和出行特點,布局合理。通過示范試點,形成了針對不同層次城市的綜合出行解決方案,總結了管理、技術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我國全面實施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綜合出行方案提供經驗。
撰寫人:百家研究咨詢部委員會。6.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布局。
在綜合交通規劃實施過程中,停車位、充電基礎設施、分時網點和共享單車網點的布局應充分結合城市結構和居民出行特點。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網點布局中,應考慮高鐵站和城外城市邊緣區的機場、旅游景區、企事業單位的停車場,或公園停車場和高架橋下的改造空間布局。同時,我們還應結合居民出行和駕駛的特點(如駕照和車輛保有率),在商場和社區附近的停車場安排多個租賃點。在租賃網絡布局過程中,除了車位資源外,還應充分考慮充電基礎設施的匹配,確保車輛能夠及時補充電力。
相關政策建議
1.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作用。
目前,城市交通出行計劃不能很好地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不力和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因此,有必要通過頂層設計和智能化管理方法來打破這種不協調。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的推廣過程中,應在共享點、停車位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上形成統一規劃,解決分時網點布局難的問題。充電基礎設施的規劃還需要城建、國家電網、規劃、物業等多部門的參與,以確保其布局的合理性和安裝過程的順利進行。
2.加大對新型交通方式的支持力度。
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綜合出行方案實施初期,一些新的出行方式普遍經濟性較差,因此為了確保新出行方式的可持續性,需要一些支持。例如,在電動汽車分時推廣的過程中……
然而,充電樁和停車位等資源的缺乏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由于資源稀缺,其采購成本和難度將逐年增加。政府可以協調電動汽車分時所需的停車位,如公共設施(公園、博物館、機構、醫院等)的停車位。通過給企業一些特殊的停車位或在一定時間內降低收費和服務費,確保企業在經濟之前的平穩過渡。
3.建設市級數據共享平臺
政府將牽頭建設市級數據共享平臺,有效整合利用管理部門、行業和企業的數據,打破信息隔離現象。平臺的運營由非政府組織完成,以確保共享平臺的非營利性和公益性。數據共享平臺主要服務于城市交通出行和規劃,如分析出行應用中的出行頻率、出行方式和出行距離數據,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系統線路和分時站點規劃;還可以采集車速、交通密度等數據,通過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有效提高交通出行效率,降低擁堵程度,更好地為城市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出行提供基礎支撐。
4.加大金融和商業模式創新力度。
加快金融和商業模式創新,彌補技術、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新型出行方式推廣瓶頸。企業可以有效整合電動汽車、能源、交通等數據,形成數據鏈路、資產或產品,例如基于車主駕駛行為和使用車輛相關數據的個性化保險產品:UBI模型車險,使數據更有價值,確保企業經濟的可持續性。
同時,在城市交通出行領域建立碳交易平臺,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電動和共享出行企業的經濟。可以引入區塊鏈技術,建立碳資產第三方認證和監管體系,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實現出行數據、碳點和金融的無縫連接和深度融合,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性、智能化的綠色資產和綠色金融產品。這樣,金融產品的開發可以反哺行業,形成產融結合的閉環。
5.加快推進綜合示范試點。
結合當前電動汽車、分時、智能交通等新模式、新技術,在不同層次的城市開展綜合方案示范試點。在示范試點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城市交通結構、居民出行方式和出行特點,布局合理。通過示范試點,形成了針對不同層次城市的綜合出行解決方案,總結了管理、技術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我國全面實施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綜合出行方案提供經驗。
撰寫人:百家研究咨詢部委員會。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后,汽車企業不得不千方百計尋求降成本的方法,其中動力電池作為“大件”,被車企視為降成本的重要載體。
1900/1/1 0:00:00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從完善補貼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資金監管等三個方面入手,繼續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動全省制造業振興。
1900/1/1 0:00:00國外科技網站Backchannel撰文探討Uber是否已經砍掉其無人駕駛卡車項目的問題。
1900/1/1 0:00:00行車記錄儀這件東西大家肯定再熟悉不過了,面對碰瓷、偷盜等意外事故時,這件小東西往往可以起到大作用。因此,很多車主在購車后都會在自己的愛車上加裝一臺。而我們也習慣將這種安裝方式稱為后裝。
1900/1/1 0:00:00“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中國古代茶道名著《茶疏》對六安瓜片評價甚高,開卷的第一段話就是講述它。
1900/1/1 0:00:00位于北京華貿中心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可為20輛特斯拉車型同時進行快速充電,成為亞洲最大超級充電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