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駐馬店市發布了《駐馬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加快駐馬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2016年至2020年,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不低于1000輛、1230輛、,分別為1570輛、2130輛和2800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應不低于全市新增和更新汽車總數的1.5%和2%。在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分別達到60%、70%、80%、90%和100%。
2016年,該市計劃建設9個城市充電站、2個移動充電站(車)和12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加快駐馬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縣、區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產業集群、市政府部門:
《關于駐馬店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獲市政府批準,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6年10月13日
關于駐馬店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6〕56號)和《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計劃》,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為了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抓住國家和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機遇,以創新為核心,以純電動為主要戰略方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突出重點領域和產業,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引入優勢企業在我市建廠合作,積極推進工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形成一批汽車制造及配套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車在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的推廣力度。
(1)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不低于1000輛(標準車,下同),分別為1230輛、1570輛、2130輛和2800輛,推廣數量占全市新增更新汽車總量的比例不低于1.5%、2%、3%、4%和5%。(責任單位:縣、區人民政府)
(二)做好重點縣使用推廣工作。宜城區、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被列為新能源汽車重點推廣縣。2016年,宜城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少于300輛,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不少于100輛,其他縣不少于50輛。2017年至2020年,重點縣區的數量將根據2016年推進的數量增加。(責任單位:宜城區、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人民政府)
(3) 加大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力度。在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分別達到60%、70%、80%、90%和100%。(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四)積極推廣使用ne……
旅游景點的能源汽車。2016年,新能源汽車在全市旅游景區新增和置換車輛中所占比例不低于50%,2020年前新能源汽車將在全市景區廣泛使用。(責任單位:市旅游局)
(五)增加對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使用。2016年至2020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設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并將逐年增加。(責任單位:市直機關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縣區人民政府)
(六)促進企業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相關規定補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采取市場化方式,通過不限購、不限購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促進日常辦公用車、通勤公交車、私家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責任單位:市局、市財政局)
三是加快充電換電設施建設步伐
(a) 充電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資本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競爭,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維護,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來保護投資者的初始利益,激發市場投資和市場驅動的產業發展活力。2016年,該市計劃建設9個城市充電站、2個移動充電站(車)和12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新建城市公共停車場應配備不低于停車位10%的充電樁。(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縣區人民政府)
(2) 做好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將充換電設施和配套電網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將充電設施規劃、電網建設和城鄉建設有機銜接。原則上,新建住宅停車位應100%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商場、酒店、,新建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醫院和辦公樓應不低于15%,每2000輛電動汽車應至少建設一個公共充電站。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并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三)用戶住宅內的充電設施建設情況。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電、接電手續,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向用戶適當收費。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考慮在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
對于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在居民區建設公共充電停車位,建立停車位充電分時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責任單位:市城鄉規劃局、市房管中心、市發展改革委、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四)建設單位內部充電設施。有條件的事業單位應當利用內部停車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5%。(責任單位:市城鄉規劃局、市直機關管理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五)公共服務收費設施建設情況。對于公共交通、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根據線路運營要求,優先建設停車場充電設施,沿途合理建設獨立的快速充電站和換電站。對于租賃、物流、租賃、巡邏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要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潛力,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實現高效互補。(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六)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公共充電設施建設要從城市中心向邊緣逐步推進,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逐步推進。優先建設大型商場、超市、文化體育場館等建筑的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等公共停車場的充電設施。鼓勵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建設公共快速充電設施,適當建設獨立的公共快速充電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社會開放充電設施。(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七)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建設。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8) 培養市場主體。有效整合公共交通、租賃站、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各類公共資源,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培育市場主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
四是加快商業模式創新
(1) 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回收等服務領域。商業場所可以通過收費、服務費和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鼓勵個人用自己的充電設施對外提供充電服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2) 推進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智能化水平,提高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滿意度,促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能源和信息雙向互動。鼓勵用戶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增值服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市商務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 創新的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鼓勵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引導商場、超市、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通過與車企合作、眾籌等方式創新構建充電基礎設施業務合作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從而提高充電服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4) 積極鼓勵投融資創新。在公共服務領域,探索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等新能源汽車的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模式。(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機關管理局)
五、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1) 加快宜城區電動汽車產業園建設進度。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的戰略機遇,擴大示范應用范圍,重點吸引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入駐,逐步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全產業鏈體系,構建“整車+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建設集電動汽車裝配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推進有限公司、河南金龍沃城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2016年形成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到2020年,將形成全省重要的純電動乘用車制造基地。(責任單位:宜城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 積極推動汽車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推動河南銀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河南金龍沃城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國家生產準入標準加快生產平臺建設,盡快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形成生產能力。(責任單位:宜城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 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質量。嚴格執行準入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生產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監測和動態檢查,建立懲罰性賠償、市場退出等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質量監督局)
六、 加強技術創新
(a) 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圍繞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方向,集中攻關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車輛控制與節能、智能輔助駕駛、充電與加注、區域工況建設、排放與噪聲控制、測試與檢測等共性關鍵技術,電池回收和車輛集成技術。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搭建協同研究、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集中力量研發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設備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制造和研發企業申報上述領域的項目,并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財政廳、市D……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加強充換電的關鍵技術。依托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級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無人值守自助服務和樁的協調控制。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快研發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設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三)搭建通用技術研發和檢測平臺。以綜合性研發主體和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加大研發和檢測能力建設投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檢測、研發等技術支撐平臺,提高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技術服務和檢測檢測水平。積極申請設立新能源汽車質量檢測中心,鼓勵國內外汽車企業和研發機構在我市設立新能源車輛研發中心,加強企業與高校、研發機構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責任單位:市質監局、市科技局)
七、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近日,駐馬店市發布了《駐馬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加快駐馬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2016年至2020年,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不低于1000輛、1230輛、,分別為1570輛、2130輛和2800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應不低于全市新增和更新汽車總數的1.5%和2%。在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分別達到60%、70%、80%、90%和100%。
2016年,該市計劃建設9個城市充電站、2個移動充電站(車)和12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加快駐馬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縣、區人民政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產業集群、市政府部門:
《關于駐馬店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獲市政府批準,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6年10月13日
關于駐馬店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6〕56號)和《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計劃》,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為了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抓住國家和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機遇,以創新為核心,以純電動為主要戰略方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突出重點領域和產業,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應用新能源汽車,引進優勢企業在我市建廠合作,積極推進工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形成一批汽車制造及配套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車在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的推廣力度。
(1)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不低于1000輛(標準車,下同),分別為1230輛、1570輛、2130輛和2800輛,推廣數量占全市新增更新汽車總量的比例不低于1.5%、2%、3%、4%和5%。(責任單位:縣、區人民政府)
(二)做好重點縣使用推廣工作。宜城區、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被列為新能源汽車重點推廣縣。2016年,宜城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少于300輛,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不少于100輛,其他縣不少于50輛。2017年至2020年,重點縣區的數量將根據2016年推進的數量增加。(責任單位:宜城區、上蔡縣、正陽縣、平輿縣、汝南縣人民政府)
(3) 加大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力度。在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分別達到60%、70%、80%、90%和100%。(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四)在旅游景區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016年,新能源汽車在全市旅游景區新增和置換車輛中所占比例不低于50%,2020年前新能源汽車將在全市景區廣泛使用。(責任單位:市旅游局)
(五)增加對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使用。2016年至2020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設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并將逐年增加。(責任單位:市直機關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縣區人民政府)
(六)促進企業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相關規定補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采取市場化方式,通過不限購、不限購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促進日常辦公用車、通勤公交車、私家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責任單位:市局、市財政局)
三是加快充電換電設施建設步伐
(a) 充電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資本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競爭,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維護,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來保護投資者的初始利益,激發市場投資和市場驅動的產業發展活力。2016年,該市計劃建設9個城市充電站、2個移動充電站(車)和12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新建城市公共停車場應配備不低于停車位10%的充電樁。(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縣區人民政府)
(2) 做好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將充換電設施和配套電網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將充電設施規劃、電網建設和……有機銜接……
城市和農村建設。原則上,新建住宅停車位應100%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商場、酒店、,新建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醫院和辦公樓應不低于15%,每2000輛電動汽車應至少建設一個公共充電站。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并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三)用戶住宅內的充電設施建設情況。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電、接電手續,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向用戶適當收費。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考慮在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
對于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在居民區建設公共充電停車位,建立停車位充電分時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責任單位:市城鄉規劃局、市房管中心、市發展改革委、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四)建設單位內部充電設施。有條件的事業單位應當利用內部停車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5%。(責任單位:市城鄉規劃局、市直機關管理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五)公共服務收費設施建設情況。對于公共交通、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根據線路運營要求,優先建設停車場充電設施,沿途合理建設獨立的快速充電站和換電站。對于租賃、物流、租賃、巡邏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要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潛力,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實現高效互補。(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六)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公共充電設施建設要從城市中心向邊緣逐步推進,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逐步推進。優先建設大型商場、超市、文化體育場館等建筑的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等公共停車場的充電設施。鼓勵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建設公共快速充電設施,適當建設獨立的公共快速充電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社會開放充電設施。(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七)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建設。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國電駐馬店供電公司)
(8) 培養市場主體。有效整合公共交通、租賃站、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各類公共資源,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培育市場主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
四是加快商業模式創新
(1) 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回收等服務領域。商業場所可以通過收費、服務費和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鼓勵個人用自己的充電設施對外提供充電服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2) 推進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智能化水平,提高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滿意度,促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能源和信息雙向互動。鼓勵用戶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增值服務。(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市商務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 創新的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鼓勵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引導商場、超市、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通過與車企合作、眾籌等方式創新構建充電基礎設施業務合作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從而提高充電服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4) 積極鼓勵投融資創新。在公共服務領域,探索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等新能源汽車的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模式。(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機關管理局)
五、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1) 加快宜城區電動汽車產業園建設進度。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的戰略機遇,擴大示范應用范圍,重點吸引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入駐,逐步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全產業鏈體系,構建“整車+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建設集電動汽車裝配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推進有限公司、河南金龍沃城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2016年形成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到2020年,將形成全省重要的純電動乘用車制造基地。(責任單位:宜城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 積極推動汽車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推動河南銀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河南金龍沃城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國家生產準入標準加快生產平臺建設,盡快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形成生產能力。(責任單位:宜城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 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質量。嚴格執行準入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生產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監測和動態檢查,建立懲罰性賠償、市場退出等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質量監督局)
六、 加強技術創新
(a) 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圍繞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方向,集中攻關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車輛控制與節能、智能輔助駕駛、充電與加注、區域工況建設、排放與噪聲控制、測試與檢測等共性關鍵技術,電池回收和車輛集成技術。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搭建協同研究、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集中力量研發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設備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制造和研發企業申報上述領域的項目,并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財政廳、市D……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加強充換電的關鍵技術。依托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級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無人值守自助服務和樁的協調控制。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快研發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設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三)搭建通用技術研發和檢測平臺。以綜合性研發主體和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加大研發和檢測能力建設投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檢測、研發等技術支撐平臺,提高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技術服務和檢測檢測水平。積極申請設立新能源汽車質量檢測中心,鼓勵國內外汽車企業和研發機構在我市設立新能源車輛研發中心,加強企業與高校、研發機構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責任單位:市質監局、市科技局)
七、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協調推動相關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研究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市直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分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動工作落實。縣區政府要建立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各職能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細化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要加強指標考核,建立以車輛實際運行和環境便捷使用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安排,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責任單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縣區人民政府)
(2) 制定配套政策。市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實施意見,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檢驗檢測、技術研發和工業生產的政策;研究出臺支持充電設施建設的政策,制定充電服務分類指導價實施細則;
研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通行和使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局)
(3) 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會議、專家講座和經驗交流活動,了解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力度,支持舉辦各類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不斷提高公眾對新能源車的認識,營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外宣辦、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充分發揮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協調推動相關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研究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市直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分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動工作落實。縣區政府要建立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各職能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細化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要加強指標考核,建立以車輛實際運行和環境便捷使用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安排,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責任單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縣區人民政府)
(2) 制定配套政策。市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實施意見,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檢驗檢測、技術研發和工業生產的政策;研究出臺支持充電設施建設的政策,制定充電服務分類指導價實施細則;研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通行和使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局)
(3) 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會議、專家講座和經驗交流活動,了解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力度,支持舉辦各類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不斷提高公眾對新能源車的認識,營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外宣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科技局)
標簽:金龍
11月17日,工信部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91批車輛新產品信息,共有158款新能源車型入選,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轎車27款,純電動轎車乘用車占20款,
1900/1/1 0:00:002016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里國家出臺了各種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這些政策各有千秋,各有側重,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各有不同,第一電動網遴選出了2016年那些影響新能源車市的十大政策。
1900/1/1 0:00:0011月18日,中機中心發布“關于關于調整新能源車輛合格證填報要求的通知”,通知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生產和上傳的《公告》內新能源車輛產品,
1900/1/1 0:00:00“電動汽車充電不到一小時可充滿,操作方便快捷,年內將建6個”15日,赤坎供電局寸金營業廳門外的兩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成功通過調試驗收,正式面向公眾運營。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11月17日下午消息,馬自達汽車公司CEO表示,計劃在2019開始銷售電動汽車,此舉將使馬自達在日本加入競爭,并在海外面臨苛刻的排放標準。
1900/1/1 0:00:00著名的汽車設計師亨利克菲斯克建立了一個新的電動汽車公司Fisker。近日,他開始向外界展示了一些關于該公司第一款電動汽車的圖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