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車聯網等汽車行業新勢力以勢不可擋的姿態侵入我們的視野。每一項新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技術極客的幕后推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故事和令人震驚的人格力量。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都值得尊敬。“如果你不瘋,你就活不下去。”在技術應用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些瘋子以他們的遠見和勇往直前的決心,加快了我們應用未來汽車的步伐。為了向他們致敬,第一電氣評選出了2014年十大汽車瘋子。這十個人中你最認可哪一個?請參加文章末尾的調查。
NO10.Venkatesh Prasad——福特創新中心技術總監
當蘋果和谷歌等IT公司通過車載系統和無人駕駛技術逐漸滲透到汽車行業時,汽車公司也在采取行動。
福特研究與創新中心汽車設計與信息電子集團高級技術總監、福特汽車技術的關鍵負責人Venkatesh Prasad正在帶領福特與互聯網巨頭競爭。
普拉薩德本人就是一個“老硅谷”。在他的領導下,福特的車對車智能技術一一出現,如V2V車對車通信技術、SYNC?交互式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Ford AppLink汽車應用系統、緊急援助通信系統和MyKey?智能車鑰匙控制系統。
作為SYNC在車聯網系統方面的策劃者之一,普拉薩德認為,智能汽車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技術的解放,人們開始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但不需要感受到它的存在,也不需要認為技術是理所當然的;
它對技術創新具有加速作用,技術創新將使技術解放更快。
在大眾、豐田、寶馬等汽車巨頭大力推進電動汽車計劃的同時,福特不斷加大車內智能技術的投入。Venkatesh Prasad在評論Ford OpenXC的應用平臺時表示:“有了OpenXC平臺,我們為獲得新的機會奠定了基礎,這些機會有望幫助我們為未來的交通模式做準備,即以以前無法想象的方式集成汽車、移動網絡和互聯網云。”。
瘋狂的原因:汽車的智能導航儀。傳統汽車公司抵御互聯網公司入侵的旗手。
瘋狂指數:★★★
NO9.黃洪生——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宏生是創維創始人,曾任創維集團和創維控股董事長,畢業于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專業。在經歷了人生的最低谷后,黃宏生沒有回到創維,而是選擇了國內最熱門的新能源公交車,這代表著先進技術的突破。
“創維”神話能否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重現,值得業界期待。對于黃宏生本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場的開始。在談到為什么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第二次創業時,黃宏生坦言,企業家內心的渴望支持他探索新的領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吸引他在這個領域奉獻自己的一生。
談到南京金龍未來的發展,黃洪生充滿信心。“背靠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創維在20年內超越了索尼,我相信南京金龍也可以在10年內成長為一家千億產能的企業。我的目標是將南京金龍發展到年產2萬輛公交車和20萬輛輕客,成為中國商用車領域的特斯拉。”
瘋狂原因:家電大王半年多就要創業,新能源汽車。
瘋狂指數:★★★★
NO8.本田汽車公司總裁伊藤隆武。
傳統上,本田的每一位總裁都是本田技術研究所的負責人。接替福井武雄的伊藤高信也不例外。伊藤隆信最初在本田汽車公司的研發部門擔任底盤設計工程師,后來在研發部門擔任過幾個重要職位,包括本田技術研究所所長和四輪業務負責人。他參與了1999年上市的全鋁車身中置發動機跑車NSX,后來來到美國擔任研發部副總裁,領導推出了本田謳歌品牌的首款SUV車型MDX。
本田汽車公司一直追求“實現自由行動的樂趣和繁榮可持續的社會”的目標。伊藤隆武主張通過產品在交通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他的最終目標是氫燃料燃料電池汽車(FCV)。“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系統了。”
繼豐田發布Mirai之后,本田首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1月開幕的北美車展上正式發布,突顯其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實力。“與那些已經投入使用的租賃車輛相比,本田FCV‘更注重提高性能、節約能源和提供舒適的駕駛環境,”takanobu ito說。
本田對加氫站的研究已經超過10年了,技術背景的伊藤隆武對本田的技術充滿信心。他說:“我們是一家一流的技術型企業,也是一家追求夢想的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定位將非常接近完美的燃料電池汽車。”
瘋狂的原因: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鐵桿支持者。
瘋狂指數:★★★★
NO7.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娃娃臉”和標志性的微笑,李書福通過“蛇吞大象”購買了沃爾沃汽車,使吉利直接躋身世界500強。李書福,他很敏銳……
他對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充滿信心,并將把“造一輛中國人買得起的好車”的事業進行到底。
在過去,他說“一輛汽車只有四個輪子和一張沙發”。現在,他這樣描述未來的汽車:它必須是四個輪子加一臺電腦,然后是很多電池。2013年,吉利與康迪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框架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擴大中國電動汽車業務。2014年,李書福開啟了新能源汽車海外并購之路,收購了英國電動汽車公司Emerald Automotive,并將Emerald汽車的研發團隊和資源與之前收購的英國錳銅公司合并,推動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大發展。此外,吉利還將與新大洋集團簽訂合同。吉利仍然是一家罕見的推出甲醇汽車的公司。此外,吉利還與科利源混合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此外,李書福透露,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需求,吉利和沃爾沃也在討論成立聯合電動驅動系統研發機構和制造公司。大規模投資汽車電動驅動系統的研發和制造,以迎接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
“中國汽車產品供不應求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汽車用戶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消費時代。他們曾經對豪華汽車有著瘋狂的追求,不惜一切代價購買豪華汽車來表達自己的身份,這表明他們對地位的膚淺認知正在發生變化。”李書福說。
瘋狂的原因:多種技術路線,多層次的市場布局。
瘋狂指數:★★★★
卡洛斯·戈恩)——雷諾-日產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從米其林到雷諾再到日產,卡洛斯·戈恩一直被視為一個救星。他是國際電動汽車行業的風云人物,也是純電動汽車的狂熱愛好者。
雷諾-日產聯盟在12月初宣布,其已在全球銷售了20萬輛電動汽車,累計零排放行駛里程達到約40億公里,足以繞地球10萬圈,以58%的市場份額領跑零排放汽車市場。這些數字意味著,到目前為止,雷諾-日產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減少了4.5億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還節省了2億升汽油,足以填滿80個標準游泳池。雷諾-日產聯盟能夠成為純電動汽車的全球領導者,這與卡洛斯·戈恩對電動汽車的熱愛不無關系。他認為,高油價和空氣質量惡化是全球汽車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
盡管雷諾-日產聯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卡洛斯·戈恩仍然興奮地看著電動汽車。“在2010年全球銷售的7000萬輛汽車中,有2萬輛電動汽車,這是我們的起點。我們為2020年設定的目標是讓電動汽車占據10%的市場份額。”
瘋狂原因:電動汽車狂熱者,最暢銷電動汽車背后的強人。
瘋狂指數:★★★★
NO5.王傳福比亞迪董事會主席
王傳福1987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同年,他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后,他留在醫院工作。1995年,他辭職并創立了比亞迪公司。在短短幾年內,他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可充電電池制造商。2003年,他通過收購陜西秦川汽車制造公司正式進入汽車行業。創業一路走來非常艱辛,但因為夢想的支撐,王傳福一步一步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
比亞迪的綠色混合動力、雙向逆變器充放電技術、智能手表鑰匙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將是關鍵……
比亞迪未來的“第二次騰飛”。王傳福,一個十足的技術怪胎,靠技術發家,并將隨著技術再次崛起。去年,王傳福放下了對純電動的癡迷,推薦了雙模混合動力,秦的熱銷成為了最好的證明。2014年底,比亞迪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深圳建成。建成后,其年產能將達到10Gwh,可為約2.5萬輛公交車或60多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
面對特斯拉的成功,王傳福說:“比亞迪幾分鐘就造了特斯拉。”他還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家百年老店,比亞迪認為技術是第一位的,我們想成為一個技術為王的企業!”
瘋狂的原因:技術官僚們終于迎來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始。
瘋狂指數:★★★★★
NO4.徐和誼——北汽集團董事長
徐和誼親自帶領員工用500把鐮刀割草,為北汽工廠建設搭建了先鋒,他繼續推動北汽加速前進。如今,他大膽前衛的理念正在成為北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軍人物。
今年4月,徐和誼提出“汽車企業未來可能成為互聯網企業的代工企業”的觀點,在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乃至更大范圍內引起了高度關注和討論。幾天前,他發表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北汽可能很快成為第一家為互聯網公司代工的企業,并可能為樂視代工汽車產品。”當其他人還在測試市場時,北汽已經在新能源汽車上投入巨資,并將其轉化為市場優勢。當別人還看不到未來時,徐和誼已經有了他對新能源汽車的“三定律”:有限的能源和環保的需求使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新能源汽車肯定不會按照傳統的汽車模式工作;政策支持應側重于如何配合市場的引導,更重要的是保持連續性。
徐和誼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相差甚遠,因此不開發新能源是沒有出路的,燃油車基本上不可能趕上外國汽車企業。
瘋狂的理由:大膽前衛,強融合,推動北汽的自我革命。
瘋狂指數:★★★★★
NO3.Yoshikazu Tanaka——豐田汽車公司Mirai燃料電池汽車開發負責人
豐田燃料電池汽車Mirai于12月15日在日本上市。開發負責人Tanaka Yihe認為這是一種改變能源(使用)的全新汽車。“我們想成為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第一家!
"
豐田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始于1992年,經過22年的時間,終于推出了量產車。2014年,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車聯網等汽車行業新勢力以勢不可擋的姿態侵入我們的視野。每一項新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技術極客的幕后推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故事和令人震驚的人格力量。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都值得尊敬。“如果你不瘋,你就活不下去。”在技術應用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些瘋子以他們的遠見和勇往直前的決心,加快了我們應用未來汽車的步伐。為了向他們致敬,第一電氣評選出了2014年十大汽車瘋子。這十個人中你最認可哪一個?請參加文章末尾的調查。
NO10.Venkatesh Prasad——福特創新中心技術總監
當蘋果和谷歌等IT公司通過車載系統和無人駕駛技術逐漸滲透到汽車行業時,汽車公司也在采取行動。
福特研究與創新中心汽車設計與信息電子集團高級技術總監、福特汽車技術的關鍵負責人Venkatesh Prasad正在帶領福特與互聯網巨頭競爭。
普拉薩德本人就是一個“老硅谷”。在他的領導下,福特的車對車智能技術一一出現,如V2V車對車通信技術、SYNC?交互式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Ford AppLink汽車應用系統、緊急援助通信系統和MyKey?智能車鑰匙控制系統。
作為SYNC在車聯網系統方面的策劃者之一,普拉薩德認為,智能汽車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技術的解放,人們開始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但不需要感受到它的存在,也不需要認為技術是理所當然的;
它對技術創新具有加速作用,技術創新將使技術解放更快。
在大眾、豐田、寶馬等汽車巨頭大力推進電動汽車計劃的同時,福特不斷加大車內智能技術的投入。Venkatesh Prasad在評論Ford OpenXC的應用平臺時表示:“有了OpenXC平臺,我們為獲得新的機會奠定了基礎,這些機會有望幫助我們為未來的交通模式做準備,即以以前無法想象的方式集成汽車、移動網絡和互聯網云。”。
瘋狂的原因:汽車的智能導航儀。傳統汽車公司抵御互聯網公司入侵的旗手。
瘋狂指數:★★★
NO9.黃洪生——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宏生是創維創始人,曾任創維集團和創維控股董事長,畢業于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專業。在經歷了人生的最低谷后,黃宏生沒有回到創維,而是選擇了國內最熱門的新能源公交車,這代表著先進技術的突破。
“創維”神話能否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重現,值得業界期待。對于黃宏生本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場的開始。在談到為什么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第二次創業時,黃宏生坦言,企業家內心的渴望支持他探索新的領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吸引他在這個領域奉獻自己的一生。
談到南京金龍未來的發展,黃洪生充滿信心。“背靠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創維在20年內超越了索尼,我相信南京金龍也可以在10年內成長為一家千億產能的企業。我的目標是將南京金龍發展到年產2萬輛公交車和20萬輛輕客,成為中國商用車領域的特斯拉。”
瘋狂原因:家電大王半年多就要創業,新能源汽車。
瘋狂指數:★★★★
NO8.本田汽車公司總裁伊藤隆武。
傳統上,本田的每一位總裁都是本田技術研究所的負責人。接替福井武雄的伊藤高信也不例外。伊藤隆信最初在本田汽車公司的研發部門擔任底盤設計工程師,后來在研發部門擔任過幾個重要職位,包括本田技術研究所所長和四輪業務負責人。他參與了1999年上市的全鋁車身中置發動機跑車NSX,后來來到美國擔任研發部副總裁,領導推出了本田謳歌品牌的首款SUV車型MDX。
本田汽車公司一直追求“實現自由行動的樂趣和繁榮可持續的社會”的目標。伊藤隆武主張通過產品在交通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他的最終目標是氫燃料燃料電池汽車(FCV)。“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系統了。”
繼豐田發布Mirai之后,本田首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1月開幕的北美車展上正式發布,突顯其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實力。“與那些已經投入使用的租賃車輛相比,本田FCV‘更注重提高性能、節約能源和提供舒適的駕駛環境,”takanobu ito說。
本田對加氫站的研究已經超過10年了,技術背景的伊藤隆武對本田的技術充滿信心。他說:“我們是一家一流的技術型企業,也是一家追求夢想的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定位將非常接近完美的燃料電池汽車。”
瘋狂的原因: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鐵桿支持者。
瘋狂指數:★★★★
NO7.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娃娃臉”和標志性的微笑,李書福通過“蛇吞大象”購買了沃爾沃汽車,使吉利直接躋身世界500強。李書福,他很敏銳……
他對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充滿信心,并將把“造一輛中國人買得起的好車”的事業進行到底。
在過去,他說“一輛汽車只有四個輪子和一張沙發”。現在,他這樣描述未來的汽車:它必須是四個輪子加一臺電腦,然后是很多電池。2013年,吉利與康迪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框架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擴大中國電動汽車業務。2014年,李書福開啟了新能源汽車海外并購之路,收購了英國電動汽車公司Emerald Automotive,并將Emerald汽車的研發團隊和資源與之前收購的英國錳銅公司合并,推動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大發展。此外,吉利還將與新大洋集團簽訂合同。吉利仍然是一家罕見的推出甲醇汽車的公司。此外,吉利還與科利源混合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此外,李書福透露,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需求,吉利和沃爾沃也在討論成立聯合電動驅動系統研發機構和制造公司。大規模投資汽車電動驅動系統的研發和制造,以迎接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
“中國汽車產品供不應求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汽車用戶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消費時代。他們曾經對豪華汽車有著瘋狂的追求,不惜一切代價購買豪華汽車來表達自己的身份,這表明他們對地位的膚淺認知正在發生變化。”李書福說。
瘋狂的原因:多種技術路線,多層次的市場布局。
瘋狂指數:★★★★
卡洛斯·戈恩)——雷諾-日產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從米其林到雷諾再到日產,卡洛斯·戈恩一直被視為一個救星。他是國際電動汽車行業的風云人物,也是純電動汽車的狂熱愛好者。
雷諾-日產聯盟在12月初宣布,其已在全球銷售了20萬輛電動汽車,累計零排放行駛里程達到約40億公里,足以繞地球10萬圈,以58%的市場份額領跑零排放汽車市場。這些數字意味著,到目前為止,雷諾-日產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減少了4.5億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還節省了2億升汽油,足以填滿80個標準游泳池。雷諾-日產聯盟能夠成為純電動汽車的全球領導者,這與卡洛斯·戈恩對電動汽車的熱愛不無關系。他認為,高油價和空氣質量惡化是全球汽車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
盡管雷諾-日產聯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卡洛斯·戈恩仍然興奮地看著電動汽車。“在2010年全球銷售的7000萬輛汽車中,有2萬輛電動汽車,這是我們的起點。我們為2020年設定的目標是讓電動汽車占據10%的市場份額。”
瘋狂原因:電動汽車狂熱者,最暢銷電動汽車背后的強人。
瘋狂指數:★★★★
NO5.王傳福比亞迪董事會主席
王傳福1987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同年,他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畢業后,他留在醫院工作。1995年,他辭職并創立了比亞迪公司。在短短幾年內,他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可充電電池制造商。2003年,他通過收購陜西秦川汽車制造公司正式進入汽車行業。創業一路走來非常艱辛,但因為夢想的支撐,王傳福一步一步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
比亞迪的綠色混合動力、雙向逆變器充放電技術、智能手表鑰匙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將是關鍵……
比亞迪未來的“第二次騰飛”。王傳福,一個十足的技術怪胎,靠技術發家,并將隨著技術再次崛起。去年,王傳福放下了對純電動的癡迷,推薦了雙模混合動力,秦的熱銷成為了最好的證明。2014年底,比亞迪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深圳建成。建成后,其年產能將達到10Gwh,可為約2.5萬輛公交車或60多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
面對特斯拉的成功,王傳福說:“比亞迪幾分鐘就造了特斯拉。”他還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家百年老店,比亞迪認為技術是第一位的,我們想成為一個技術為王的企業!”
瘋狂的原因:技術官僚們終于迎來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始。
瘋狂指數:★★★★★
NO4.徐和誼——北汽集團董事長
徐和誼親自帶領員工用500把鐮刀割草,為北汽工廠建設搭建了先鋒,他繼續推動北汽加速前進。如今,他大膽前衛的理念正在成為北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軍人物。
今年4月,徐和誼提出“汽車企業未來可能成為互聯網企業的代工企業”的觀點,在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乃至更大范圍內引起了高度關注和討論。幾天前,他發表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北汽可能很快成為第一家為互聯網公司代工的企業,并可能為樂視代工汽車產品。”當其他人還在測試市場時,北汽已經在新能源汽車上投入巨資,并將其轉化為市場優勢。當別人還看不到未來時,徐和誼已經有了他對新能源汽車的“三定律”:有限的能源和環保的需求使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新能源汽車肯定不會按照傳統的汽車模式工作;政策支持應側重于如何配合市場的引導,更重要的是保持連續性。
徐和誼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相差甚遠,因此不開發新能源是沒有出路的,燃油車基本上不可能趕上外國汽車企業。
瘋狂的理由:大膽前衛,強融合,推動北汽的自我革命。
瘋狂指數:★★★★★
NO3.Yoshikazu Tanaka——豐田汽車公司Mirai燃料電池汽車開發負責人
豐田燃料電池汽車Mirai于12月15日在日本上市。開發負責人Tanaka Yihe認為這是一種改變能源(使用)的全新汽車。“我們想成為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第一家!
"
豐田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始于1992年,經過22年的時間,終于推出了量產車。在推動汽車向新一代發展時,作為動力傳動系統的核心技術,豐田有意挑戰這一因素。田中說:“我們希望客戶將MIRAI視為與其他汽車相同的商品。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將是一個堅定的舉措,不能為自己開脫。”。
在大規模生產風格的研發階段和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田中認為,讓汽車更緊湊是關鍵。一個是設置燃料電池堆的位置,另一個是氫燃料箱的分布,最后有四個獨立的座位。過去,只有尺寸大、空間大的SUV才能制造燃料電池汽車,但現在它們可以制造主流風格的汽車。在贏得主流汽車之后,擴展到各種車型將是一件好事。
Mirai燃料電池的成本約為2008年燃料電池汽車的二十分之一。田中的團隊制定了成本目標,并致力于將下一代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降低到今天的四分之一。新系統將在五六年后發布,新的未來綠色能源汽車技術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展示。田中說:“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完成這一挑戰。奧運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瘋狂原因:燃料電池汽車的旗手,電動汽車的潛在殺手。
瘋狂指數:★★★★★★★
NO2.Chris Urmson)——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
Chris urmson于1998年畢業于曼尼托巴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并于2005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加入谷歌之前,他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機器人運動規劃和機器人車輛感知。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期間,他在一輛家用卡車上連續工作,并在沙漠中駕駛機器人汽車進行研究和測試。Chris urmson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技術團隊負責人,他贏得了2007年的城市挑戰賽。
6
2014年12月22日,谷歌宣布了一個歷史性消息:第一輛全功能無人駕駛原型車已經制造完成,并將于明年正式上路測試。Urmson說:“如果谷歌想在五年內實現將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的目標,我們特別不想成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我們將開始尋找汽車行業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你不想成為一個汽車制造商嗎?從互聯網巨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的口中,似乎總是有問題。按照熟悉的節奏,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做任何事情,激烈地跨越各個領域,并希望自己做任何事情。谷歌富有、強大、足智多謀,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像urmson這樣的谷歌項目領導者擅長技術。是的,這次測試之旅還沒有結束。urmson自己的博客寫道:“為了提供我們所能提供的最佳體驗,我們仍然需要在白雪皚皚的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我相信路面測試可以在幾年內完成,我將正式與您見面!”!
瘋狂的理由:讓無人駕駛觸手可及。
瘋狂指數:★★★★★★★
特斯拉汽車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7
埃隆·馬斯克出生于南非,18歲時移民到美國。他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物理學學位,后來在沃頓商學院獲得商學學位。
他是一名工程師、企業家和慈善家,也是PayPal、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目前,他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也是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和產品設計師。
馬斯克是個技術天才。他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支付系統Paypal、豪華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和運載火箭Falcon。后兩者幾乎同時出現。坦率地說,阻止火箭和電動汽車的所有未來是有風險的,但當話題轉向時,不投資那么多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
馬斯克總是在醞釀一個改變人類的宏偉計劃。今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升級版四輪驅動Model S,型號為“P85D”。他想要建立一種新的高速交通方式Hyperloop的愿望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這并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真正想實現的是讓人類移民火星,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實現這一目標。
瘋狂的理由:對他來說,這一切并不瘋狂。
瘋狂指數:★★★★★ ★ (最多五星)
這些人都不夠瘋狂?請在文章頁面底部的評論區留下你的瘋子。在推動汽車向新一代發展時,作為動力傳動系統的核心技術,豐田有意挑戰這一因素。田中說:“我們希望客戶將MIRAI視為與其他汽車相同的商品。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將是一個堅定的舉措,不能為自己開脫。”。
在大規模生產風格的研發階段和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田中認為,讓汽車更緊湊是關鍵。一個是設置燃料電池堆的位置,另一個是氫燃料箱的分布,最后有四個獨立的座位。過去,只有尺寸大、空間大的SUV才能制造燃料電池汽車,但現在它們可以制造主流風格的汽車。在贏得主流汽車之后,擴展到各種車型將是一件好事。
Mirai燃料電池的成本約為2008年燃料電池汽車的二十分之一。田中的團隊制定了成本目標,并致力于將下一代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降低到今天的四分之一。新系統將在五六年后發布,新的未來綠色能源汽車技術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展示。田中說:“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完成這一挑戰。奧運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瘋狂原因:燃料電池汽車的旗手,電動汽車的潛在殺手。
瘋狂指數:★★★★★★★
NO2.Chris Urmson)——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
Chris urmson于1998年畢業于曼尼托巴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并于2005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加入谷歌之前,他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機器人運動規劃和機器人車輛感知。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期間,他在一輛家用卡車上連續工作,并在沙漠中駕駛機器人汽車進行研究和測試。Chris urmson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技術團隊負責人,他贏得了2007年的城市挑戰賽。
6
2014年12月22日,谷歌宣布了一個歷史性消息:第一輛全功能無人駕駛原型車已經制造完成,并將于明年正式上路測試。Urmson說:“如果谷歌想在五年內實現將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的目標,我們特別不想成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我們將開始尋找汽車行業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你不想成為一個汽車制造商嗎?從互聯網巨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的口中,似乎總是有問題。按照熟悉的節奏,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做每件事,跨越各種不同的領域……
他們很激烈,希望自己做每件事。谷歌富有、強大、足智多謀,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像urmson這樣的谷歌項目領導者擅長技術。是的,這次測試之旅還沒有結束。urmson自己的博客寫道:“為了提供我們所能提供的最佳體驗,我們仍然需要在白雪皚皚的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我相信路面測試可以在幾年內完成,我將正式與您見面!”!
瘋狂的理由:讓無人駕駛觸手可及。
瘋狂指數:★★★★★★★
特斯拉汽車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7
埃隆·馬斯克出生于南非,18歲時移民到美國。他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物理學學位,后來在沃頓商學院獲得商學學位。
他是一名工程師、企業家和慈善家,也是PayPal、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目前,他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也是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和產品設計師。
馬斯克是個技術天才。他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支付系統Paypal、豪華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和運載火箭Falcon。后兩者幾乎同時出現。坦率地說,阻止火箭和電動汽車的所有未來是有風險的,但當話題轉向時,不投資那么多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
馬斯克總是在醞釀一個改變人類的宏偉計劃。今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升級版四輪驅動Model S,型號為“P85D”。他想要建立一種新的高速交通方式Hyperloop的愿望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這并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真正想實現的是讓人類移民火星,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實現這一目標。
瘋狂的理由:對他來說,這一切并不瘋狂。
瘋狂指數:★★★★★ ★ (最多五星)
這些人都不夠瘋狂?請在文章頁面底部的評論區留下你的瘋子。
我們真心希望給大家做點實事兒,讓天底下沒有難做的生意。2014年12月31日,第一電動網采購平臺新版改版上線了。
1900/1/1 0:00:00廣東珠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再現一亮點:30日在珠海體育中心南站,中國新能源龍頭企業銀隆集團向珠海市交付42輛純電動公交車,這是珠海市今年與該司簽訂的350臺純電動公交車中的首批用車。
1900/1/1 0:00:00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育華駕校研發電動教練汽車,投巨資對教練車進行“油改電”獲得成功,研發出了零排放、無污染的純電動教練車,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1900/1/1 0:00:00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實行汽車限購政策。根據發布會上公布的政策,限購自12月29日18時開始實施,有效期暫定5年。每年暫定指標10萬個,按月分配。
1900/1/1 0:00:00“將來年輕人可以早上開QQ去上班,晚上開法拉利去約會,這樣一天租車的成本相當于買輛凱越一天的成本。這種玩法會促使很多90后消費者不再買車,而是選擇服務更好成本更低的租車方式。
1900/1/1 0:00:0012月30日,順德區首批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投入使用儀式在順峰山公園舉行。據悉,順德區計劃至2015年投入105輛純電動公交車、19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和60臺純電動出租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