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往往是市場最直觀的風向標,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艱難的市場化初期。
10月29日,第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公布,30家車企118輛新能源汽車入圍。此前一天,工信部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公開征求意見。同一天,廣州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隨后武漢也出臺了鼓勵政策,新能源政策落地細則更加清晰。
但不容忽視的是,頻繁的利好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新能源汽車企業減壓?從專注新能源的汽車企業來看,現實考驗還是很嚴峻的。例如,今年前9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最高的比亞迪汽車,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但由于新能源汽車業務沒有轉化為盈利,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仍在大幅下滑。
政策推動者
上至國家部委,下至地方政府,正在迎來新一輪密集出臺的新能源政策。
10月29日,工信部網站公布了第二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名單。此次共有28款乘用車入圍(包括部分改款車型)。與8月底公布的首批17款車型相比,入圍車型大幅增加。
10月28日,就在第二批免稅目錄公布的前一天,工信部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公開征求意見,從企業基本要求、生產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等七個方面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給出了規范意見。曾經備受爭議的低速電動車匹配鉛酸電池,在錯過了之前的政策支持名單后,在意見稿中被否決。
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還體現在希望降低高速公路通行費和停車費。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會同環保部、財政部、交通部等12部委發布關于加強“車、油、路”統籌,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的通知。根據《方案》內容,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包括研究制定減免通行費、免費停車等政策。
此外,為了給市場更穩定的預期,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也在研究制定中,預計明年出臺。
針對各部委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地方補貼政策也密集出臺。今年10月,天津市《關于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和京津冀地區《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方案(2014-2015年)》相繼出臺。10月28日,廣州新能源補貼政策開始實施,地方中央財政按照1: 1的比例進行補貼。11月2日,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試點城市之一的武漢也出臺了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新舉措。
“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密集出臺,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落實。”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告訴筆者,“以前新能源政策的出臺相對緩慢。隨著國家領導人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扶持政策出臺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市場忽冷忽熱
密集的政策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13萬輛,同比增長4倍。9月,首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發布后,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10113輛,同比增長11倍。其中,列入第一批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生產5691輛,占9月份產量的56%。“從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曲線來看,2013年之前會保持45度的增長,2014年是拐點,增長曲線上升到60度角。”張志勇表示,“2014年將是新能源汽車真正起步的第一年。”
在兩批免征購置稅的名單中,BAIC以11款車型(含改款)位居前列。“上榜車型的數量和最終的市場銷量沒有絕對的關系。”BAIC新能源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開拓市場更多的是靠產品本身。但從近幾個月的銷售數據來看,“變化很大,私人購買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數據顯示,今年1-9月,北汽新能源汽車累計訂單達3750輛。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有1867個訂單,約占前9個月銷量的50%。“私人購買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盡管如此,上述人士仍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持謹慎態度。“不能說利好政策一出來就打開市場,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
去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對2013年至2015年各級試點城市(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設定了不同的目標,并進行年度考核。沒有完成年度晉升目標的人將被淘汰。
現階段,在三年推廣期已過半的情況下,去年底和今年初四部委頒布的39個城市或城市群、共計88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中,仍有近四成包括長春和鄭州,補貼細則尚未落實,這些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處于“真空”狀態。
盈利問題
雖然陸續落地的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描繪了美好的藍圖,但新能源業務的盈利壓力正在成為積極涉足新能源領域的汽車企業需要直接面對的嚴酷現實。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奇瑞、眾泰依次占據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占比分別為38%、19%、15%。其次是廣汽豐田占14%,BAIC、JAC、一汽豐田各占4%,SAIC榮威占2%。其中,即使是市場份額最大的比亞迪,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壓力。
10月30日,比亞迪(002594。SZ)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凈利潤2821.8萬元,同比下滑26.06%。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雖然實現營業收入404.09億元,同比增長4.4%,但其3.89億元的凈利潤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4%。
與此同時,雖然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上升,但比亞迪乘用車同期總銷量仍比去年下降19.8%。全國車友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坦言,“新能源還是一個小市場,比亞迪很難依靠新能源拉動整體銷量。”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業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比亞迪。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比亞迪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賬款”分別達到127.8億和76.9億,較年初分別增長66.3%和100.9%。比亞迪解釋說……“應收賬款增加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
“目前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K9和純電動汽車E6大部分是政府和集團采購,回款比私人消費慢。比亞迪秦90%左右的銷量都是私人消費,但由于電池容量有限,現在月銷量在2000左右,還沒有形成規模。”比亞迪金融辦公室負責人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很高,但因為目前數量很少,很難讓成本降下來。”長安新能源汽車總經理任勇承認,在市場規模真正發展起來之前,企業的壓力很大。根據長安汽車(SZ,000625)的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突破6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5萬輛。要實現這個目標,私人市場的表現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整體來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仍主要集中在公共領域,私人購買市場的增長還不夠明顯。
“市場化”是打開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的關鍵。雖然只是三個字,但是需要強大的政策支持,優秀的產品,消費群體觀念的改變,完善的社會配套,才能達到高度的配合。這個過程無疑是漫長而艱難的。政策往往是市場最直觀的風向標,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艱難的市場化初期。
10月29日,第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公布,30家車企118輛新能源汽車入圍。此前一天,工信部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公開征求意見。同一天,廣州新能源補貼政策落地,隨后武漢也出臺了鼓勵政策,新能源政策落地細則更加清晰。
但不容忽視的是,頻繁的利好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新能源汽車企業減壓?從專注新能源的汽車企業來看,現實考驗還是很嚴峻的。例如,今年前9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最高的比亞迪汽車,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但由于新能源汽車業務沒有轉化為盈利,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仍在大幅下滑。
政策推動者
上至國家部委,下至地方政府,正在迎來新一輪密集出臺的新能源政策。
10月29日,工信部網站公布了第二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名單。此次共有28款乘用車入圍(包括部分改款車型)。與8月底公布的首批17款車型相比,入圍車型大幅增加。
10月28日,就在第二批免稅目錄公布的前一天,工信部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公開征求意見,從企業基本要求、生產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等七個方面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給出了規范意見。曾經備受爭議的低速電動車匹配鉛酸電池,在錯過了之前的政策支持名單后,在意見稿中被否決。
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還體現在希望降低高速公路通行費和停車費。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會同環保部、財政部、交通部等12部委發布關于加強“車、油、路”統籌,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的通知。根據…的內容《方案》中,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包括研究制定減免通行費、免費停車等政策。
此外,為了給市場更穩定的預期,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也在研究制定中,預計明年出臺。
針對各部委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地方補貼政策也密集出臺。今年10月,天津市《關于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和京津冀地區《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方案(2014-2015年)》相繼出臺。10月28日,廣州新能源補貼政策開始實施,地方中央財政按照1: 1的比例進行補貼。11月2日,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試點城市之一的武漢也出臺了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新舉措。
“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密集出臺,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落實。”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告訴筆者,“以前新能源政策的出臺相對緩慢。隨著國家領導人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扶持政策出臺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市場忽冷忽熱
密集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13萬輛,同比增長4倍。9月,首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發布后,我國生產新能源汽車10113輛,同比增長11倍。其中,列入第一批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生產5691輛,占9月份產量的56%。“從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曲線來看,2013年之前會保持45度的增長,2014年是拐點,增長曲線上升到60度角。”張志勇表示,“2014年將是新能源汽車真正起步的第一年。”
在兩批免征購置稅的名單中,BAIC以11款車型(含改款)位居前列。“上榜車型的數量和最終的市場銷量沒有絕對的關系。”BAIC新能源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開拓市場更多的是靠產品本身。但從近幾個月的銷售數據來看,“變化很大,私人購買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數據顯示,今年1-9月,北汽新能源汽車累計訂單達3750輛。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有1867個訂單,約占前9個月銷量的50%。“私人購買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盡管如此,上述人士仍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持謹慎態度。“不能說利好政策一出來就打開市場,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
去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對2013年至2015年各級試點城市(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設定了不同的目標,并進行年度考核。沒有完成年度晉升目標的人將被淘汰。
現階段,在三年推廣期已過半的情況下,去年底和今年初四部委頒布的39個城市或城市群、共計88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中,仍有近四成包括長春和鄭州,補貼細則尚未落實,這些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處于“真空”狀態。
盈利問題
雖然陸續落地的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描繪了美好的藍圖,但新能源業務的盈利壓力正成為汽車企業積極涉足新能源的嚴酷現實……田需要直接面對。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奇瑞、眾泰依次占據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占比分別為38%、19%、15%。其次是廣汽豐田占14%,BAIC、JAC、一汽豐田各占4%,SAIC榮威占2%。其中,即使是市場份額最大的比亞迪,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壓力。
10月30日,比亞迪(002594。SZ)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凈利潤2821.8萬元,同比下滑26.06%。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雖然實現營業收入404.09億元,同比增長4.4%,但其3.89億元的凈利潤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4%。
與此同時,雖然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上升,但比亞迪乘用車同期總銷量仍比去年下降19.8%。全國車友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坦言,“新能源還是一個小市場,比亞迪很難依靠新能源拉動整體銷量。”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業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比亞迪。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比亞迪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賬款”分別達到127.8億和76.9億,較年初分別增長66.3%和100.9%。比亞迪解釋稱“應收賬款增加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
“目前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K9和純電動汽車E6大部分是政府和集團采購,回款比私人消費慢。比亞迪秦90%左右的銷量都是私人消費,但由于電池容量有限,現在月銷量在2000左右,還沒有形成規模。”比亞迪金融辦公室負責人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很高,但因為目前數量很少,很難讓成本降下來。”長安新能源汽車總經理任勇承認,在市場規模真正發展起來之前,企業的壓力很大。根據長安汽車(SZ,000625)的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突破6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5萬輛。要實現這個目標,私人市場的表現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整體來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仍主要集中在公共領域,私人購買市場的增長還不夠明顯。
“市場化”是打開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的關鍵。雖然只是三個字,但是需要強大的政策支持,優秀的產品,消費群體觀念的改變,完善的社會配套,才能達到高度的配合。這個過程無疑是漫長而艱難的。
梅賽德斯奔馳正在著手推進該公司史上最密集的新車投放計劃,高管確認在2020年之前發布12款全新車型,并且另外還有1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1900/1/1 0:00:00戴姆勒旗下豪華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將為全系車型推行新的命名體系,輔助以動力總成的代號,賦予車型名稱更加簡潔、醒目的特點,避免讓消費者混淆。
1900/1/1 0:00:00一、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將迎中考第一電動網作者從科技部負責人處了解到,近期四部委將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進行督導考核,檢查各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進度,
1900/1/1 0:00:00關于印發《揚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市級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的通知各縣市區財政局、經信委,
1900/1/1 0:00:00時至年末,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城市的地方政府,掀起了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出臺潮流。近期,太原、西安、長沙、蘇州、瀘州、惠州、襄陽、南昌等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相繼出臺。
1900/1/1 0:00:00從9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正式實施。8月29日、10月29日,工信部和國稅總局相繼公布兩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但揚州不少消費者始終處于觀望狀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