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仰融造車”仍在進行 目標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產銷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正道集團出售浙江嘉貝思和楊蓉造車計劃的報道不明確后,正道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傳濤對媒體做出了書面回應。

    對此,王傳濤向筆者解釋了正道汽車的現狀,解釋了正路集團出售浙江佳貝思綠色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貝思”)的真正原因,并對正道集團未來的新業務方向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

    “正道汽車在開發油氣電混合動力驅動技術時遇到了大功率電池技術的制約。”他在回應中提到,但正道集團和正道汽車的經營宗旨和戰略目標從未改變,即“新能源汽車的量產和銷售”。

    筆者隨后采訪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幾位資深專家。然而,當他聽到“正道汽車”這幾個字時,一些專家表示不愿意對此發表評論,其中一位專家直言不諱地表示,正道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楊蓉“無法理解”。

    網絡曝光的正道純電動公交車照片

    制造汽車的目標保持不變。

    “正道集團和正道汽車的經營宗旨和戰略目標從未改變,即大規模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面對《汽車商報》作者正道集團的造車計劃是否如期進行,王傳濤回應道。

    這一目標是由正道集團實際控制人、華晨汽車公司原董事長楊蓉于2009年對外宣布的。當時的宏偉愿景還歷歷在目:中美兩國同時推出,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擁有300萬產能的生產基地;在中國投資600多億元人民幣,建設300萬個發動機總成和100萬個汽車生產基地;

    中國意向城市承諾:8年內實現300萬輛汽車產能、1萬億元產值、1000億元利稅、10萬人就業、10萬元人均年收入。

    眨眼之間五年過去了。在過去的五年里,正道汽車并沒有像上述計劃那樣兌現承諾,甚至沒有制造出任何真正的汽車。這不得不讓人問:正道集團近年來做了什么?還在造車嗎?

    正道集團自2010年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以來,其實際操作一直不盡如人意。例如,2010年與江淮汽車的合作意向失敗,2012年在遼寧營口建設新能源基地的規劃也沒有進展。直到2013年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成立連云港正道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廠項目才得以推進。此外,2010年被正道集團收購的嘉貝思主要生產鋰電子電池和電池組,目前已成為正道集團唯一能夠創收的項目。在此之前,正道集團計劃開展的環保汽車、自然資源等項目沒有實際的營收能力。

    正道集團近年來的財報顯示,公司業績連年虧損。根據楊蓉原計劃的融資計劃,計劃利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EB-5投資移民項目為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提供融資,但該項目近年來很少取得成果。

    王傳濤在回復中沒有直接解釋此事,只表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對于正道集團的資本投資,王傳濤解釋了以下三點:

    第一正道汽車始終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必須建立在基本不增加用戶成本(即新能源汽車價格不應比汽油和柴油汽車高太多)和基本不改變用戶駕駛習慣(駕駛出行習慣不應受到電池性能的影響)的基礎上,從而使新能源汽車能夠有效地與傳統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競爭,并實現大規模推廣。

    其次,正道汽車五年前發起的動力總成技術路線與發動機技術的融合(一、二級渦輪增壓、共軌直噴、可變氣門控制等)已在全球主流汽車集團得到應用,正道汽車五年前開創的混合動力或增程電動技術也開始出現,這表明了正道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遠見。

    第三,通過過去五年的全球合作,正道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如今,正道汽車的電動驅動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然而,8月29日,正道集團董事會突然做出重大決定,出售嘉貝思75%的股權,這讓外界對其造車的質疑聲高漲。正道集團在半年業績報告中解釋稱,浙江嘉貝思業績下滑是由于“商譽減值”所致。

    所謂“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后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而嘉貝思商譽的減值主要是由于正道集團此前的收購行為造成的。

    電池技術限制?

    “正道汽車在開發油氣電混合驅動技術時遇到了大功率電池技術的制約。正道集團2010年收購的浙江嘉貝思鋰電池廠未能幫助解決這一問題。”王傳濤指出了收購嘉貝思并現在轉售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全球領先的鋰電池公司和工廠的全面調查、研究和分析,并考慮到鋰電池的安全性、成本和價格、充放電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性能六個因素,我們認為目前的通用鋰電池無法滿足大規模推廣的要求新能源乘用車。”王傳濤說。

    隨后,宋……

    正道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清華大學工程系教授ia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正道制造汽車的過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資深專家表示,他說:“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觀點。他(楊蓉)善于玩弄概念。如果正道汽車拿出一個產品,那總比什么都說要好。”

    筆者此前從連云港正道新能源汽車項目了解到,該項目公司堅持使用石墨烯作為電池材料。然而,由于技術本身極其困難,加上正道集團目前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術,該項目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由于項目不盡如人意,兩位重要股東已于今年1月退出該項目。

    從種種跡象來看,正道汽車規劃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一直處于試驗階段,未能取得實質性行動。事實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上半年,全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0477輛。然而,正道集團提出的“鋰電池目前無法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大規模推廣的需求”的觀點并不令人信服。

    在這種情況下,王傳濤回應:“鈦酸鋰電池可以通過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滿足電動商用車的要求。正道目前正在與掌握現有和新一代鈦酸鋰電池技術的團隊合作,并計劃從明年開始通過全球分工開始批量生產鈦酸鋰電池,以滿足甄gdao電動商用車。"

    切換到商用車?

    據了解,王傳濤所說的商用車,現階段都是電動公交車。《汽車商報》作者發現,正道汽車團隊在今年1月和7月兩次到訪河北省保定市,并與黃海客車共同進行了電動客車路試。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由正道汽車提供,車身由黃海客車提供。

    據宋健向筆者介紹,鈦酸鋰電池比鋰電子電池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高的電流、更長的生命周期和更低的放電率,非常適合公交車運行。

    “正道集團在利用現有鈦酸鋰電池技術和開發新一代技術的同時,也在開發基于其他材料(非稀有材料、非稀土材料)的新型電池。這種新型電池有潛力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大規模推廣的要求。一旦成功商業化,新能源汽車將開始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的局面。"

    但什么時候才能成功商業化呢?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和營銷從哪里開始?對此,王傳濤沒有進一步解釋,但在回復電子郵件中解釋道:“正道集團作為一家創新型公司,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公司暫時處于虧損狀態。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規劃明年推出電動商用車業務所需的資金。預計短期內,正道集團將在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要求,有重大進展,敬請關注。”在正道集團出售浙江嘉貝思和楊蓉造車計劃的報道不明確后,正道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傳濤對媒體做出了書面回應。

    對此,王傳濤向筆者解釋了正道汽車的現狀,解釋了正路集團出售浙江佳貝思綠色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貝思”)的真正原因,并對正道集團未來的新業務方向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

    “正道汽車在開發油氣電混合動力驅動技術時遇到了大功率電池技術的制約。”他在回應中提到,但正道集團和正道汽車的經營宗旨和戰略目標從未改變,即“新能源汽車的量產和銷售”。

    筆者隨后采訪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幾位資深專家。然而,當他聽到“正道汽車”這個詞時,一些專家說……

    他們不愿對此發表評論,其中一人直言不諱地表示,正道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楊蓉“令人費解”。

    網絡曝光的正道純電動公交車照片

    制造汽車的目標保持不變。

    “正道集團和正道汽車的經營宗旨和戰略目標從未改變,即大規模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面對《汽車商報》作者正道集團的造車計劃是否如期進行,王傳濤回應道。

    這一目標是由正道集團實際控制人、華晨汽車公司原董事長楊蓉于2009年對外宣布的。當時的宏偉愿景還歷歷在目:中美兩國同時推出,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擁有300萬產能的生產基地;在中國投資600多億元人民幣,建設300萬個發動機總成和100萬個汽車生產基地;

    中國意向城市承諾:8年內實現300萬輛汽車產能、1萬億元產值、1000億元利稅、10萬人就業、10萬元人均年收入。

    眨眼之間五年過去了。在過去的五年里,正道汽車并沒有像上述計劃那樣兌現承諾,甚至沒有制造出任何真正的汽車。這不得不讓人問:正道集團近年來做了什么?還在造車嗎?

    正道集團自2010年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以來,其實際操作一直不盡如人意。例如,2010年與江淮汽車的合作意向失敗,2012年在遼寧營口建設新能源基地的規劃也沒有進展。直到2013年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成立連云港正道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廠項目才得以推進。此外,2010年被正道集團收購的嘉貝思主要生產鋰電子電池和電池組,目前已成為正道集團唯一能夠創收的項目。在此之前,正道集團計劃開展的環保汽車、自然資源等項目沒有實際的營收能力。

    正道集團近年來的財報顯示,公司業績連年虧損。根據楊蓉原計劃的融資計劃,計劃利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EB-5投資移民項目為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提供融資,但該項目近年來很少取得成果。

    王傳濤在回復中沒有直接解釋此事,只表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對于正道集團的資本投資,王傳濤解釋了以下三點:

    第一正道汽車始終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必須建立在基本不增加用戶成本(即新能源汽車價格不應比汽油和柴油汽車高太多)和基本不改變用戶駕駛習慣(駕駛出行習慣不應受到電池性能的影響)的基礎上,從而使新能源汽車能夠有效地與傳統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競爭,并實現大規模推廣。

    其次,正道汽車五年前發起的動力總成技術路線與發動機技術的融合(一、二級渦輪增壓、共軌直噴、可變氣門控制等)已在全球主流汽車集團得到應用,正道汽車五年前開創的混合動力或增程電動技術也開始出現,這表明了正道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遠見。

    第三,通過過去五年的全球合作,正道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如今,正道汽車的電動驅動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然而,8月29日,正道集團董事會突然做出重大決定,出售嘉貝思75%的股權,這讓外界對其造車的質疑聲高漲。正道集團在半年業績報告中解釋稱,浙江嘉貝思業績下滑是由于“商譽減值”所致。

    所謂“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后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而嘉貝思商譽的減值主要是由于正道集團此前的收購行為造成的。

    電池技術限制?

    “正道汽車在開發油氣電混合驅動技術時遇到了大功率電池技術的制約。正道集團2010年收購的浙江嘉貝思鋰電池廠未能幫助解決這一問題。”王傳濤指出了收購嘉貝思并現在轉售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全球領先的鋰電池公司和工廠的全面調查、研究和分析,并考慮到鋰電池的安全性、成本和價格、充放電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性能六個因素,我們認為目前的通用鋰電池無法滿足大規模推廣的要求新能源乘用車。”王傳濤說。

    隨后,宋……

    正道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清華大學工程系教授ia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正道制造汽車的過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資深專家表示,他說:“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觀點。他(楊蓉)善于玩弄概念。如果正道汽車拿出一個產品,那總比什么都說要好。”

    筆者此前從連云港正道新能源汽車項目了解到,該項目公司堅持使用石墨烯作為電池材料。然而,由于技術本身極其困難,加上正道集團目前還沒有掌握這項技術,該項目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由于項目不盡如人意,兩位重要股東已于今年1月退出該項目。

    從種種跡象來看,正道汽車規劃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一直處于試驗階段,未能取得實質性行動。事實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上半年,全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0477輛。然而,正道集團提出的“鋰電池目前無法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大規模推廣的需求”的觀點并不令人信服。

    在這種情況下,王傳濤回應:“鈦酸鋰電池可以通過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滿足電動商用車的要求。正道目前正在與掌握現有和新一代鈦酸鋰電池技術的團隊合作,并計劃從明年開始通過全球分工開始批量生產鈦酸鋰電池,以滿足甄gdao電動商用車。"

    切換到商用車?

    據了解,王傳濤所說的商用車,現階段都是電動公交車。《汽車商報》作者發現,正道汽車團隊在今年1月和7月兩次到訪河北省保定市,并與黃海客車共同進行了電動客車路試。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由正道汽車提供,車身由黃海客車提供。

    據宋健向筆者介紹,鈦酸鋰電池比鋰電子電池具有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高的電流、更長的生命周期和更低的放電率,非常適合公交車運行。

    “正道集團在利用現有鈦酸鋰電池技術和開發新一代技術的同時,也在開發基于其他材料(非稀有材料、非稀土材料)的新型電池。這種新型電池有潛力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大規模推廣的要求。一旦成功商業化,新能源汽車將開始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的局面。"

    但什么時候才能成功商業化呢?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和營銷從哪里開始?對此,王傳濤沒有進一步解釋,但在回復電子郵件中解釋道:“正道集團作為一家創新型公司,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公司暫時處于虧損狀態。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規劃明年推出電動商用車業務所需的資金。預計短期內,正道集團將在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要求,有重大進展,敬請關注。"

    標簽:黃海發現江淮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車推出別忘舊車 特斯拉Model S六大問題需解決

    特斯拉Tesla將于美國時間周四發布新款汽車,為此,美國知名科技媒體《連線》盤點了該公司推出新車之前需要對現有車型ModelS解決的一些問題。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政策沙龍舉行 專家呼吁生產準入應該放開

    10月9日,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學術沙龍,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行。這場由《汽車商業評論》和第一電動網聯合舉辦的學術沙龍,五十多位專家、學者、行業研究者、媒體代表參加。

    1900/1/1 0:00:00
    大眾出手車聯網 稱不看好谷歌蘋果做汽車

    傳統行業巨頭總是希望把自己占有優勢的技術壽命延長到極限,以期賺取更多的利潤,但挑戰者往往會逼迫巨頭接招兒。

    1900/1/1 0:00:00
    9月份宇通客車產銷點評 新能源客車四季度將集中放量

    宇通客車公司發布公告:2014年9月銷售各型客車6090輛,同比增長530;19月累計銷售客車39188輛,同比增長72。2014年9月銷量同比大幅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1900/1/1 0:00:00
    北汽南下 上汽北上 新能源汽車跑馬圈地

    繼成都車展北汽新能源宣布布局南方市場之后,近日,上汽新能源在北京進行了“創新征程2014新能源汽車萬里行”的收官儀式。北汽南下,上汽北上,雙方打響攻擂戰。

    1900/1/1 0:00:00
    北京不該“拒絕”插電混合動力

    9月,工信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公布的首批免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目錄,使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熱點。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