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節能、環保、省錢的優點使其成為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由于一些瓶頸從未被打破,因此很難完全取代傳統的燃油車。最嚴重的兩個問題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各大制造商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無線充電技術的誕生,讓電動汽車看到了突破瓶頸的希望。
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使用了我們在初中物理課上談到的電磁感應定律。2013年,博世首次開始銷售無插頭電源無線充電設備,該設備可以作為改裝部件安裝在日產聆風和雪佛蘭Volanda上,目前僅限于北美地區。此時,雖然無線充電技術已經誕生,但它與用電纜充電沒有太大區別,但它省去了拔線和插線的步驟。
日產葉風
該系統采用電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能量轉換效率高,傳輸功率范圍廣,從幾瓦到幾百瓦不等。然而,缺點也很明顯,只能進行一對一充電,而且磁場發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要求很高。它們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的微小偏差將極大地影響充電效率。
然后在2014年初,豐田也加入了無線充電的行列,并將無線充電技術的重要性置于電池技術的發展之上。為了彌補無線充電技術對位置的高要求,豐田專門開發了一套駐車輔助功能,可以在中控顯示屏上顯示發射線圈的位置,供駕駛員停車時瞄準。
本田飛度電動汽車
然后本田用飛度電動汽車測試了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磁共振無線充技術類似于聲學共振,只要發射器和接收器達到相同的共振頻率,就可以傳遞能量。因此,位置要求沒有那么高,支持一對多充電,但遺憾的是,能量損耗相對較大,傳輸功率越大,損耗越大。根據本田的說法,只要發射器和接收器80%的面積重疊,車輛就可以充電。
最后,最近,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公開參與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梅賽德斯-奔馳將基于新款S級進行測試,而寶馬計劃率先將其應用于i8。關于充電時間,該系統目前的額定功率為3.6KW。以寶馬i8為例,該系統可以在兩小時內充滿電。未來將對線圈進行進一步改造,使其輸出功率最終達到7kW,徹底解決充電緩慢的缺點。[第頁]
無線充電技術使充電變得方便,充電時間也得到了解決,但續航里程仍然是個問題。我該怎么辦?把“充電站”搬到路上!美國一家專門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公司Hevo設計了一種井蓋形狀的充電裝置,只要車輛裝有Hevo的接收器,就可以停在上面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使充電變得方便,充電時間也得到了解決,但續航里程仍然是個問題。我該怎么辦?把“充電站”搬到路上!
美國一家專門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公司Hevo設計了一種井蓋形狀的充電裝置,只要車輛裝有Hevo的接收器,就可以停在上面充電。
這種無線充電技術讓純電動汽車看到了希望,但有兩個潛在的問題需要注意。一個是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盡管現在制造商聲稱磁場的頻率與手機的頻率相似,并且會有一種特殊的吸收裝置,對人體健康并不嚴重。但在實際測試之前,這仍然很可怕。第二個是充電問題。“充電道”的建設成本一定不低,如果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旦開通就意味著充電成本高,那么電動汽車原有的優勢就會喪失,本末倒置。
小結:無線充電技術似乎已經突破了純電動汽車的瓶頸。然而,目前各家制造商都在單獨研究,技術規格也不可避免地有所不同。如果你真的想建立一個“充電道”,就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然后成本、充電和安全問題都將受到考驗。因此,編輯認為,目前無線充電技術就像玻璃上的蒼蠅:未來是光明的,但沒有出路。然而,對于賽車來說,這不是問題。2014年,電動方程式賽車比賽將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第一站將在北京鳥巢舉行。感興趣的網友也可以到現場觀看。純電動汽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節能、環保、省錢的優點使其成為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由于一些瓶頸從未被打破,因此很難完全取代傳統的燃油車。最嚴重的兩個問題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各大制造商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無線充電技術的誕生,讓電動汽車看到了突破瓶頸的希望。
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使用了我們在初中物理課上談到的電磁感應定律。2013年,博世首次開始銷售無插頭電源無線充電設備,該設備可以作為改裝部件安裝在日產聆風和雪佛蘭Volanda上,目前僅限于北美地區。此時,雖然無線充電技術已經誕生,但它與用電纜充電沒有太大區別,但它省去了拔線和插線的步驟。
日產葉風
該系統采用電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能量轉換效率高,傳輸功率范圍廣,從幾瓦到幾百瓦不等。然而,缺點也很明顯,只能進行一對一充電,而且磁場發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要求很高。它們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的微小偏差將極大地影響充電效率。
然后在2014年初,豐田也加入了無線充電的行列,并將無線充電技術的重要性置于電池技術的發展之上。為了彌補無線充電技術對位置的高要求,豐田專門開發了一套駐車輔助功能,可以在中控顯示屏上顯示發射線圈的位置,供駕駛員停車時瞄準。
本田飛度電動汽車
然后本田用飛度電動汽車測試了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磁共振無線充技術類似于聲學共振,只要發射器和接收器達到相同的共振頻率,就可以傳遞能量。因此,位置要求沒有那么高,支持一對多充電,但遺憾的是,能量損耗相對較大,傳輸功率越大,損耗越大。根據本田的說法,只要發射器和接收器80%的面積重疊,車輛就可以充電。
最后,最近,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公開參與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梅賽德斯-奔馳將基于新款S級進行測試,而寶馬計劃率先將其應用于i8。關于充電時間,該系統目前的額定功率為3.6KW。以寶馬i8為例,該系統可以在兩小時內充滿電。在未來……
線圈將進一步修改,使其輸出功率最終達到7kW,完全解決了充電緩慢的缺點。[第頁]
無線充電技術使充電變得方便,充電時間也得到了解決,但續航里程仍然是個問題。我該怎么辦?把“充電站”搬到路上!美國一家專門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公司Hevo設計了一種井蓋形狀的充電裝置,只要車輛裝有Hevo的接收器,就可以停在上面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使充電變得方便,充電時間也得到了解決,但續航里程仍然是個問題。我該怎么辦?把“充電站”搬到路上!美國一家專門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公司Hevo設計了一種井蓋形狀的充電裝置,只要車輛裝有Hevo的接收器,就可以停在上面充電。
這種無線充電技術讓純電動汽車看到了希望,但有兩個潛在的問題需要注意。一個是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盡管現在制造商聲稱磁場的頻率與手機的頻率相似,并且會有一種特殊的吸收裝置,對人體健康并不嚴重。但在實際測試之前,這仍然很可怕。第二個是充電問題。“充電道”的建設成本一定不低,如果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旦開通就意味著充電成本高,那么電動汽車原有的優勢就會喪失,本末倒置。
小結:無線充電技術似乎已經突破了純電動汽車的瓶頸。然而,目前各家制造商都在單獨研究,技術規格也不可避免地有所不同。如果你真的想建立一個“充電道”,就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然后成本、充電和安全問題都將受到考驗。因此,編輯認為,目前無線充電技術就像玻璃上的蒼蠅:未來是光明的,但沒有出路。然而,對于賽車來說,這不是問題。2014年,電動方程式賽車比賽將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第一站將在北京鳥巢舉行。感興趣的網友也可以到現場觀看。
“李書福沒有給我壓力目標都是我們自己定的。”孫曉東說著又點起了一支煙。此時此刻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尼古丁的味道可能也只有這味道才能化解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1900/1/1 0:00:002014年8月4日訊,比亞迪在南京建設的全球最大規模的公交車交流充電站沙洲停保場充電站近日正式通電運行。
1900/1/1 0:00:00什么是開源造車?開源,即“開放源代碼“,指的是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件,并且此軟件的使用,修改和分發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
1900/1/1 0:00:002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國家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永東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建設調研組,
1900/1/1 0:00:007月25日上午,北汽新能源與世界第二大汽車租賃公司法興華寶簽訂采購簽約暨首批車輛交付儀式。憑借過硬的產品實力和良好的口碑,北汽新能源成為法興華寶中國區首個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供應商。
1900/1/1 0:00:00隨著國務院、省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長沙汽車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作者近日獲悉,比亞迪在長沙生產的首款新能源乘用車,將于年內下線。目前,公司一條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