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屬機構:

    《2014-2015年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行動計劃》已獲國務院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根據本地區和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5月15日

    2014-2015年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行動計劃

    加強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經濟升級和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約束性目標。但是,2011-2013年部分指標完成進度滯后,形勢十分嚴峻。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和碳減排目標,制定本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2014-2015年,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將分別下降3.9%、2%、2%和5%以上,兩年內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4%和3.5%以上。

    一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1) 積極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嚴格項目管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批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并依法依規全面清理在建和竣工的違法項目。我們將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基礎上,淘汰1500萬噸落后煉鐵產能、1500萬噸煉鋼產能,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2) 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加強對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爭到2015年,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47%和8%左右。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組織實施一批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項目,完善節能服務公司配套政策準入條件,實施節能服務行業負面清單管理,積極培育“節能醫生”、節能審計、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加快在減污重點領域實施第三方環境污染治理。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

    (3) 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實行煤炭消費目標責任管理,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產能嚴重過剩地區和行業新增煤炭消費項目,要嚴格執行等量或減量替代煤炭消費政策。2015年京津冀煤炭消費總量力爭實現比2012年負增長。加快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大力推廣煤炭……

    對空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的地級以上城市的型煤、清潔優質煤和清潔能源實行限售,并限制銷售灰分高于16%、硫含量高于1%的散煤。增加天然氣供應,優化天然氣使用,居民生活優先使用新型天然氣或替代燃煤。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到11.4%。

    (4) 加強能源評估和環境評估的約束作用。嚴格執行項目能源評價和環境評價制度,新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能效水平和排放強度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為環評批復的前提,以同等或更低的能源消耗替代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的新增產能。對未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地區,暫停該地區新的高耗能項目的能源評估審查和新的重大污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完善考核管理制度,規范考核機構,優化評審流程。

    二是加快節能減排和減碳項目建設

    (5) 推動重點項目的實施。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利用余熱壓力利用、能源系統優化、電機系統節能等成熟技術改造工程設備,形成32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加快實施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項目,推廣應用低品位余熱利用、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電機等先進技術裝備,形成11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22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推進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具體任務附后),完成3億千瓦燃煤機組脫硝改造,拆除2.5億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煙氣旁路,安裝4萬平方米鋼鐵燒結機脫硫設施,為具有6億噸熟料生產能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安裝脫硝設施。到2015年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減排能力將分別增加230萬噸和260萬噸。新建日處理能力160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大型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將配備垃圾處理設施。到2015年底,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能力將分別增加200萬噸和30萬噸。加強氫氟碳化合物排放管理,加快氫氟碳化合物的銷毀和替代,“十二五”期間減排2.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六)加快燃煤鍋爐改造。對鍋爐能耗和污染排放情況進行調查。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升級工程,2014年淘汰小鍋爐5萬臺,2015年底淘汰落后鍋爐20萬蒸噸(具體任務附后),推廣高效節能環保鍋爐25萬蒸噸,全面推進燃煤鍋爐除塵升級,全面開展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脫硫改造,形成2300萬噸標準煤節能能力、40萬噸二氧化硫減排能力和10萬噸氮氣

    (7) 加大機動車減排力度。到2014年底,通過供應國四標準,將淘汰600萬輛黃標汽車和老舊汽車……

    ard車載柴油機(具體任務附后)。到2015年底,北京、天津、河北、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重點城市將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全國淘汰2005年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500萬輛黃標車基本淘汰。加強機動車環境管理,加強對新生產汽車的環境監管。加快柴油車尿素供應系統建設。

    (8) 加強水污染防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保護飲用水水源和水質良好的湖泊,重點治理劣五類等污染嚴重的水體。繼續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嚴格水功能區管理。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大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嚴控污水灌溉。加強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到2015年,重點行業工業增加值單位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將減少30%以上。

    三是抓好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

    (9) 加強工業節能減排。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實施能效對標,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開展產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低碳產業園區試點。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以上。繼續開展1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動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制定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推動建立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報告制度;

    加強節能降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落實獎懲制度。到2015年底,1萬家企業將節約標準煤2.5億噸以上。

    (10) 促進建筑節能減排。深入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將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到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達到20%,新增綠色建筑3億平方米,完成北方供暖地區3億平方米供暖計量和既有住宅節能改造。以住房和建筑工業化為重點,加大對建筑零部件生產的支持力度,推進建筑業現代化。

    (十一)加強交通運輸節能降碳工作。加快一體化交通體系建設,開展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體系建設試點,深化“車船路港”數千家企業低碳交通專項行動。實施高速公路不停車自動支付系統全國聯網工程。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力度。繼續開展空投運輸,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行動。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進“公交都市”活動。公路、水運、港口已形成1400多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到2015年,運營卡車單位運輸周轉能耗將比2013年下降4%以上。

    (12) 做好公共機構的節能減排工作。改進公共機構的能源審計和評估方法。推動事業單位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將事業單位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開展節約型事業單位示范單位建設,將40%以上的中央國家機關辦公區建設成為節約型辦公區。2014-2015年,我國事業單位能耗年均下降2.2%,力爭超額完成“十二五”期間12%的目標。

    四是加強技術支持

    (十三)加強技術創新。以電力、鋼鐵、石油石化、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行業為重點,實施節能減排專項科技行動和重點行業低碳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在能耗高、節能減排潛力大的地區,實施一批能源分級利用、污染物防治、安全處置等綜合示范科技研發項目。實施水污染防治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化工、印染、制藥等行業源頭治理和清潔生產的關鍵技術瓶頸。鼓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引導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研發投入。

    (十四)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完善節能低碳技術的選擇、評價和推廣機制,通過發布目錄、召開推介會等方式,向社會推廣一批重大節能低碳科技和設備,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進行節能改造……

    實現1350萬噸標準煤的新增節能能力。加快在鋼鐵燒結機脫硫、水泥脫硝、畜禽規模化養殖等領域推廣應用成熟的污染控制技術。實施碳捕獲、利用和儲存示范項目。

    五、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

    (15) 完善價格政策。嚴格清理違反地方規定出臺的高耗能企業電價優惠政策。落實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在節能目標進度滯后地區進一步加強差別電價和懲罰電價的實施。對電解鋁企業實行階梯式電價政策,逐步擴大到其他高耗能、產能過剩行業。落實燃煤機組環保電價政策。完善污水處理費政策,研究將污泥處理費納入污水處理成本。改進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提高回收率。

    (16) 加強財稅支持。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財政支持力度,整合各領域節能減排資金,加強統籌安排,提高使用效率,努力促進資金投入與節能減排成效相匹配。嚴格執行能源管理承包項目所得稅減免政策。實施煤炭等資源從價征收改革,清理取消相關收費資金。開展環境保護稅立法,加快環境保護費改稅。

    (17) 促進綠色融資。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節能減排和減碳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公司債券,拓寬融資渠道。建立節能減排聯動機制和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信息共享機制,促進金融機構節能減排信息共享,作為綜合信貸融資支持的重要依據。積極引導多元化投資者和各類社會基金進入節能減排領域。

    六、積極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減排機制。

    (十八)實行能效領導制度。定期公布能效最高的空調、冰箱等大型廣域終端用能產品目錄,單位產品能耗最低的乙烯、粗鋼、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高耗能產品清單,以及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清單,能效最高的學校和醫院,對節能領導者給予政策支持,指導節能產品的生產、采購和使用。及時將能效領先指標納入強制性國家標準。

    (十九)建立碳排放權、節能減排交易制度。推進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研究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貿易市場。加快制定節能量交易實施方案,在現有交易平臺基礎上啟動項目節能量交易。繼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二十)實施能效標識和節能低碳產品認證。修訂能效標識管理辦法,將貼有能效標識的產品從28類擴大到35類。整合節能低碳產品認證體系,制定節能低碳認證管理辦法,將實施節能認證的產品從117種擴大到139種……

    加強對認證結果的驗收。將產品能效作為質量監督的重點,嚴厲打擊能效虛標行為。

    (二十一)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落實電力需求側管理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嚴格考核目標責任。建設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推進電力服務,繼續實施電力需求側城市管理綜合試點。電網企業要確保完成年度節電目標,并對平臺建設和試點工作給予支持與配合。電力用戶應積極采用節能技術產品,優化用電方式,提高用電效率。通過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機制,2014-2015年將節約400億千瓦時電力和900萬千瓦電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屬機構:

    《2014-2015年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行動計劃》已獲國務院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根據本地區和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5月15日

    2014-2015年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行動計劃

    加強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經濟升級和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約束性目標。但是,2011-2013年部分指標完成進度滯后,形勢十分嚴峻。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和碳減排目標,制定本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2014-2015年,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將分別下降3.9%、2%、2%和5%以上,兩年內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4%和3.5%以上。

    一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1) 積極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嚴格項目管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批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并依法依規全面清理在建和竣工的違法項目。我們將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基礎上,淘汰1500萬噸落后煉鐵產能、1500萬噸煉鋼產能,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2) 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加強對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爭到2015年,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47%和8%左右。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組織實施一批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項目,改善節能服務公司配套政策準入條件,實施節能服務行業負面清單管理,積極培育“節能doct……”等第三方機構……

    s”、節能審計、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加快在減污重點領域實施第三方環境污染治理。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

    (3) 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實行煤炭消費目標責任管理,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產能嚴重過剩地區和行業新增煤炭消費項目,要嚴格執行等量或減量替代煤炭消費政策。2015年京津冀煤炭消費總量力爭實現比2012年負增長。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的地級以上城市大力推廣使用型煤、清潔優質煤和清潔能源,限制銷售灰分高于16%、硫含量高于1%的散煤。增加天然氣供應,優化天然氣使用,居民生活優先使用新型天然氣或替代燃煤。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到11.4%。

    (4) 加強能源評估和環境評估的約束作用。嚴格執行項目能源評價和環境評價制度,新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能效水平和排放強度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為環評批復的前提,以同等或更低的能源消耗替代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的新增產能。對未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地區,暫停該地區新的高耗能項目的能源評估審查和新的重大污染物排放項目的環評審批。完善考核管理制度,規范考核機構,優化評審流程。

    二是加快節能減排和減碳項目建設

    (5) 推動重點項目的實施。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利用余熱壓力利用、能源系統優化、電機系統節能等成熟技術改造工程設備,形成32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加快實施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項目,推廣應用低品位余熱利用、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電機等先進技術裝備,形成11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2200萬噸具有節能能力的標準煤。推進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具體任務附后),完成3億千瓦燃煤機組脫硝改造,拆除2.5億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煙氣旁路,安裝4萬平方米鋼鐵燒結機脫硫設施,為具有6億噸熟料生產能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安裝脫硝設施。到2015年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減排能力將分別增加230萬噸和260萬噸。新建日處理能力160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大型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將配備垃圾處理設施。到2015年底,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能力將分別增加200萬噸和30萬噸。加強氫氟碳化合物排放管理,加快氫氟碳化合物的銷毀和替代,在“十二五”期間減少2.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時期

    (六)加快燃煤鍋爐改造。對鍋爐能耗和污染排放情況進行調查。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升級工程,2014年淘汰小鍋爐5萬臺,2015年底淘汰落后鍋爐20萬蒸噸(具體任務附后),推廣高效節能環保鍋爐25萬蒸噸,全面推進燃煤鍋爐除塵升級,全面開展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脫硫改造,形成2300萬噸標準煤節能能力、40萬噸二氧化硫減排能力和10萬噸氮氣

    (7) 加大機動車減排力度。到2014年底,通過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淘汰600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具體任務附后)。到2015年底,北京、天津、河北、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重點城市將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全國淘汰2005年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500萬輛黃標車基本淘汰。加強機動車環境管理,加強對新生產汽車的環境監管。加快柴油車尿素供應系統建設。

    (8) 加強水污染防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保護飲用水水源和水質良好的湖泊,重點治理劣五類等污染嚴重的水體。繼續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嚴格水功能區管理。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大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嚴控污水灌溉。加強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到2015年,重點行業工業增加值單位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將減少30%以上。

    三是抓好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

    (9) 加強工業節能減排。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實施能效對標,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開展產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低碳產業園區試點。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以上。繼續開展1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動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制定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推動建立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報告制度;

    加強節能降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落實獎懲制度。到2015年底,1萬家企業將節約標準煤2.5億噸以上。

    (10) 促進建筑節能減排。深入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將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到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達到20%,新增綠色建筑3億平方米,完成北方供暖地區3億平方米供暖計量和既有住宅節能改造。以住房和建筑工業化為重點,加大對建筑零部件生產的支持力度,推進建筑業現代化。

    (十一)加強交通運輸節能降碳工作。加快一體化交通體系建設,開展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體系建設試點,深化“車船路港”數千家企業低碳交通專項行動。實施高速公路不停車自動支付系統全國聯網工程。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力度。繼續開展空投運輸,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行動。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進“公交都市”活動。公路、水運、港口已形成1400多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到2015年,運營卡車單位運輸周轉能耗將比2013年下降4%以上。

    (12) 做好公共機構的節能減排工作。改進公共機構的能源審計和評估方法。推動事業單位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將事業單位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開展節約型事業單位示范單位建設,將40%以上的中央國家機關辦公區建設成為節約型辦公區。2014-2015年,我國事業單位能耗年均下降2.2%,力爭超額完成“十二五”期間12%的目標。

    四是加強技術支持

    (十三)加強技術創新。以電力、鋼鐵、石油石化、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行業為重點,實施節能減排專項科技行動和重點行業低碳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在能耗高、節能減排潛力大的地區,實施一批能源分級利用、污染物防治、安全處置等綜合示范科技研發項目。實施水污染防治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化工、印染、制藥等行業源頭治理和清潔生產的關鍵技術瓶頸。鼓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引導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研發投入。

    (十四)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完善節能低碳技術的選擇、評價和推廣機制,通過發布目錄、召開推介會等方式,向社會推廣一批重大節能低碳科技和設備,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進行節能改造……

    實現1350萬噸標準煤的新增節能能力。加快在鋼鐵燒結機脫硫、水泥脫硝、畜禽規模化養殖等領域推廣應用成熟的污染控制技術。實施碳捕獲、利用和儲存示范項目。

    五、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

    (15) 完善價格政策。嚴格清理違反地方規定出臺的高耗能企業電價優惠政策。落實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在節能目標進度滯后地區進一步加強差別電價和懲罰電價的實施。對電解鋁企業實行階梯式電價政策,逐步擴大到其他高耗能、產能過剩行業。落實燃煤機組環保電價政策。完善污水處理費政策,研究將污泥處理費納入污水處理成本。改進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提高回收率。

    (16) 加強財稅支持。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財政支持力度,整合各領域節能減排資金,加強統籌安排,提高使用效率,努力促進資金投入與節能減排成效相匹配。嚴格執行能源管理承包項目所得稅減免政策。實施煤炭等資源從價征收改革,清理取消相關收費資金。開展環境保護稅立法,加快環境保護費改稅。

    (17) 促進綠色融資。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加大對節能減排和減碳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公司債券,拓寬融資渠道。建立節能減排聯動機制和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信息共享機制,促進金融機構節能減排信息共享,作為綜合信貸融資支持的重要依據。積極引導多元化投資者和各類社會基金進入節能減排領域。

    六、積極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減排機制。

    (十八)實行能效領導制度。定期公布能效最高的空調、冰箱等大型廣域終端用能產品目錄,單位產品能耗最低的乙烯、粗鋼、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高耗能產品清單,以及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清單,能效最高的學校和醫院,對節能領導者給予政策支持,指導節能產品的生產、采購和使用。及時將能效領先指標納入強制性國家標準。

    (十九)建立碳排放權、節能減排交易制度。推進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研究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貿易市場。加快制定節能量交易實施方案,在現有交易平臺基礎上啟動項目節能量交易。繼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二十)實施能效標識和節能低碳產品認證。修訂能效標識管理辦法,將貼有能效標識的產品從28類擴大到35類。整合節能低碳產品認證體系,制定節能低碳認證管理辦法,將實施節能認證的產品從117種擴大到139種……

    加強對認證結果的驗收。將產品能效作為質量監督的重點,嚴厲打擊能效虛標行為。

    (二十一)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落實電力需求側管理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嚴格考核目標責任。建設國家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推進電力服務,繼續實施電力需求側城市管理綜合試點。電網企業要確保完成年度節電目標,并對平臺建設和試點工作給予支持與配合。電力用戶應積極采用節能技術產品,優化用電方式,提高用電效率。通過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機制,2014-2015年將節約400億千瓦時電力和900萬千瓦電力。七、加強監測預警和監督檢查。

    (二十二)加強統計預警。加強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測量和統計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和減碳的測量、統計、監測和驗證體系,確保相關指標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加強分析預警,定期公布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數據公布。各地要研究制定預警和控制計劃,確保完成節能減排和碳減排目標,并根據情況適時啟動。

    (二十三)加強運行監控。加快重點能源用戶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2014年完成試點,2015年基本建成。進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確保監測系統持續穩定運行。到2015年底,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率將達到75%,企業自我監測結果公布率將達到80%,污染源監督監測結果公布比例將達到95%。

    (二十四)完善法律法規。推動修訂《節能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節能評估審查和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研究制定節能監管措施。實施100個能效標準推廣項目,制定(修訂)一批重要節能標準和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落實重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專項限值要求。

    (二十五)加強執法監督。加強節能監管能力建設,到2015年基本建立省、市、縣三級節能監管體系。發揮能源監管機構作用,加強能源消費監管。2014年下半年,各地節能主管部門要對1萬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專項監管。環保部門要繼續開展專項執法,公布違法排污企業名單,發布重點企業排污信息,對違法行為公開舉報或監督。依法查處非法用能排污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落實節能減排執法責任制,嚴肅追究相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嚴的責任。

    八、落實目標責任

    (二十六)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各省(區、市)要嚴格控制本地區能源消費增長。嚴格執行……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的目標責任評估,重點評估污染物控制目標、責任書的落實以及監測和控制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節能減排和碳減排負總責,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地區,如有必要,請國務院領導同志約談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并按規定追究有關部門責任。相關負責人在考核結果公布后一年內不得評選優秀人員并推動重用,考核結果應向社會公布。對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地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貢獻大小給予適當獎勵。

    (二十七)落實重點領域責任。海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節能降碳目標進度滯后的地區,要抓緊制定具體方案,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完成節能降碳的目標任務。云南、貴州、廣西、新疆等減排進展緩慢的地區要進一步挖掘潛力,確保完成減排目標。加強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的污染減排,盡可能減少氮氧化物,力爭2014-2015年氮氧化物減排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年能耗2億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地區和東部、中部地區排放量大的地區,要在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多做貢獻。省級人民政府要重點管理年能耗3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市縣,出臺措施推動完成節能任務。18個有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的綜合示范城市要力爭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或在2015年超過20%以上。低碳試點省(區)市要提前完成“十二五”減碳目標。

    (二十八)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齊心協力,形成合力。發展改革委要履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監督指導,及時制定和出臺進度滯后地區的援助和監督計劃,密切跟蹤工作進展,督促行動計劃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環保部要全面加強監管,其他相關部門也要行動起來,共同做好節能減排和減碳工作。

    (二十九)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企業應嚴格遵守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內部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及時披露節能環保信息,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中央企業要積極發揮示范作用,把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作為企業績效和責任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要力爭提前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加強……方面的作用……

    g企業自律,樹立行業標桿,制定技術規范,推廣先進模式。

    (三十)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調動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鼓勵社會監督政府和企業落實節能減排和減碳責任。七、加強監測預警和監督檢查。

    (二十二)加強統計預警。加強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測量和統計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和減碳的測量、統計、監測和驗證體系,確保相關指標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加強分析預警,定期公布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數據公布。各地要研究制定預警和控制計劃,確保完成節能減排和碳減排目標,并根據情況適時啟動。

    (二十三)加強運行監控。加快重點能源用戶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2014年完成試點,2015年基本建成。進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確保監測系統持續穩定運行。到2015年底,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率將達到75%,企業自我監測結果公布率將達到80%,污染源監督監測結果公布比例將達到95%。

    (二十四)完善法律法規。推動修訂《節能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節能評估審查和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研究制定節能監管措施。實施100個能效標準推廣項目,制定(修訂)一批重要節能標準和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落實重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專項限值要求。

    (二十五)加強執法監督。加強節能監管能力建設,到2015年基本建立省、市、縣三級節能監管體系。發揮能源監管機構作用,加強能源消費監管。2014年下半年,各地節能主管部門要對1萬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專項監管。環保部門要繼續開展專項執法,公布違法排污企業名單,發布重點企業排污信息,對違法行為公開舉報或監督。依法查處非法用能排污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落實節能減排執法責任制,嚴肅追究相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嚴的責任。

    八、落實目標責任

    (二十六)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各省(區、市)要嚴格控制本地區能源消費增長。嚴格落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減排強度目標責任考核,重點抓好污染物控制目標考核、責任書落實、監測控制體系建設和運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節能減排和碳減排負總責,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在……

    所有目標任務尚未完成,如有必要,請國務院領導同志約談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并按規定追究有關部門的責任。相關負責人在考核結果公布后一年內不得評選優秀人員并推動重用,考核結果應向社會公布。對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地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貢獻大小給予適當獎勵。

    (二十七)落實重點領域責任。海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節能降碳目標進度滯后的地區,要抓緊制定具體方案,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完成節能降碳的目標任務。云南、貴州、廣西、新疆等減排進展緩慢的地區要進一步挖掘潛力,確保完成減排目標。加強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的污染減排,盡可能減少氮氧化物,力爭2014-2015年氮氧化物減排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年能耗2億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地區和東部、中部地區排放量大的地區,要在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多做貢獻。省級人民政府要重點管理年能耗3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市縣,出臺措施推動完成節能任務。18個有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的綜合示范城市要力爭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或在2015年超過20%以上。低碳試點省(區)市要提前完成“十二五”減碳目標。

    (二十八)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齊心協力,形成合力。發展改革委要履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監督指導,及時制定和出臺進度滯后地區的援助和監督計劃,密切跟蹤工作進展,督促行動計劃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環保部要全面加強監管,其他相關部門也要行動起來,共同做好節能減排和減碳工作。

    (二十九)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企業應嚴格遵守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內部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及時披露節能環保信息,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中央企業要積極發揮示范作用,把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作為企業績效和責任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要力爭提前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加強企業自律、樹立行業標桿、制定技術規范、推廣先進典型等方面的作用。

    (三十)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調動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鼓勵社會監督政府和企業落實節能減排和減碳責任。

    標簽: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陳清泉:在云南發展新能源車有很大的“潛力”

    “我覺得云南潛力很大,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但是有的地方跟沿海相比還有差距,云南還要進一步開放思想。

    1900/1/1 0:00:00
    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行動方案 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

    5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進一步硬化節能減排降碳指標、量化任務、強化措施,對今明兩年節能減排降碳工作作出具體要求。

    1900/1/1 0:00:00
    中興通訊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 研發無線充電項目

    近日,主營通訊設備的中興通訊首次透露公司的新能源車產業規劃。

    1900/1/1 0:00:00
    美國自動駕駛車獲準9月上路 使用條件受限

    據法國媒體“歐洲第一電臺”5月26日報道,從2014年9月開始,自動駕駛汽車獲準在美國上路行駛,但其使用條件仍受限制。

    1900/1/1 0:00:00
    商務部啟動汽車領域地區封鎖壟斷調查

    商務部日前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下發了《關于開展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問卷調查的通知》,開始征詢協會及其會員企業關于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方面的意見和訴求。

    1900/1/1 0:00:00
    戴姆勒德國削減經銷店 擬退出電池生產

    據美國彭博社5月22日報道,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正在考慮縮減其在德國的汽車銷售部門規模,逐步結束電動車電池的生產,以加速實現其盈利目標。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