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濰柴動力位列高管薪酬總額前五。
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最后,在關注企業業績的同時,董建高的員工從上市公司拿到了多少工資也是投資者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尤其是整車公司高管的年薪高達數百萬元,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據Wind統計,截至4月28日,汽車制造業78家上市公司董事薪酬總額為4.3億元,較2012年的3.86億元增長11%。其中,比亞迪董事、監事薪酬排名第一,公司20名董事、監事2013年度薪酬總額為3760萬元。縱觀過去三年,公司高管薪酬總額每年在整個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個人薪酬方面,比亞迪副總裁連玉波和毛德和的年薪最高,均為484萬元。緊隨其后的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其2013年的薪酬為326萬元。排名第三的是廣州汽車集團總經理岑慶紅,薪酬218萬元。
前三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占80%以上。
其中,董建高在22家汽車制造商的人員2013年的薪酬總額為2.2億元,與2012年的1.9億元相比增長了16%。不難看出,整車企業董事、監事的加薪幅度明顯大于其他零部件或服務企業。
“盡管大經濟環境一直疲軟,但去年整個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相當不錯,銷量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汽車行業70%以上的上市公司同比增長。在這種背景下,高管薪酬的增長是肯定的。一位來自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人士告訴筆者。
2013年,汽車制造商董建高的員工不到30%,占78個汽車制造業薪酬總額的51%。薪酬總額排名前五的均為整車公司,分別為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濰柴動力。
其中,廣汽集團共有37名董事,其中11人未從公司獲得報酬,其余26名董事的薪酬總額為2751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605萬元,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600萬元。可以說,23%的董事薪酬占公司管理層薪酬的44%。
從年薪金額來看,公司總經理岑慶紅的年薪最高,約218萬元,副董事長袁中榮以196萬元的年薪位居第二。廣州汽車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方友沒有從該公司獲得報酬。
2013年,長城汽車26名董事獲得的年度薪酬總額為2439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743萬元,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712萬元,合計1455萬元。可以看出,23%的管理人員的工資占所有高管工資總額的60%。
其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年薪最高,為326萬元,總經理王鳳英以284萬元的年薪位居公司第二。
同時,在22家汽車制造商中,江鈴汽車的高管薪酬總額最低,僅為78萬元。2013年,只有公司原副總裁周亞珍從公司獲得了報酬,其他24名董事和高級官員沒有從公司獲得報酬。宇通客車13名獲得公司薪酬的管理人員薪酬總額為882.7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和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720萬元,占薪酬總額的82%。
比亞迪高管薪酬引人矚目
觀察78家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在業內,比亞迪是最引人注目的。2013年,比亞迪不僅在整個汽車制造業高管薪酬總額排名第一,而且在個人薪酬方面直接秒殺了其他所有上市車企。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收入為364萬元,在公司排名第五。
比亞迪20名董事2013年度薪酬總額為3760萬元,較2012年增加621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394萬元,前三位高管薪酬總額為1422萬元。換言之,6名董事和高管的薪酬總額為1816萬元,30%的董事和高管年薪酬占全部董事和高管薪酬的48.3%,接近一半。
同時,據Wind統計,2012年,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排名前五的車企分別是比亞迪、長城汽車、廣州汽車集團、濰柴動力和福田汽車。2011年,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比亞迪、濰柴動力、福田汽車、長城汽車和力帆。
可以看出,在整個汽車制造業的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的管理層薪酬總額連續三年位居榜首。從具體金額來看,比亞迪的管理層薪酬總額連續三年超過3000萬元。
翻閱比亞迪2013年年報,銷售費用中的“員工薪酬”從2012年的2.9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3.35億元。但在管理費用中的“員工薪酬”項目中,數據顯示,本期該項費用金額為7.9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8.43億元。與2012年相比,比亞迪2013年的費用并沒有像高管薪酬那樣呈現上升趨勢,反而減少了4700萬元。
“上市公司管理費用中的員工薪酬一般包括高管薪酬。高管薪酬有所增加,但金額有所減少。原因可能是其他管理人員的工資沒有增加,也可能是比亞迪的高管薪酬沒有包含在這一項目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薦人代表表示。
與此同時,2013年,比亞迪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凈利潤為虧損5693萬元,同比增長88%。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政府補助收入達到6.77億元。
上述人士表示,盡管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但近7億元的政府補貼可以說是公司扭虧為盈的直接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高管的工資持續上漲。2013年,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濰柴動力位列高管薪酬總額前五。
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最后,在關注企業業績的同時,董建高的員工從上市公司拿到了多少工資也是投資者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尤其是整車公司高管的年薪高達數百萬元,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據Wind統計,截至4月28日,汽車制造業78家上市公司董事薪酬總額為4.3億元,較2012年的3.86億元增長11%。其中,比亞迪董事、監事薪酬排名第一,公司20名董事、監事2013年度薪酬總額為3760萬元。縱觀過去三年,公司高管薪酬總額每年在整個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個人薪酬方面,比亞迪副總裁連玉波和毛德和的年薪最高,均為484萬元。緊隨其后的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其2013年的薪酬為326萬元。排名第三的是廣州汽車集團總經理岑慶紅,薪酬218萬元。
前三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占80%以上。
其中,董建高在22家汽車制造商的人員2013年的薪酬總額為2.2億元,與2012年的1.9億元相比增長了16%。我……
不難看出,整車企業董事、監事的薪酬增幅明顯大于其他零部件或服務企業。
“盡管大經濟環境一直疲軟,但去年整個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相當不錯,銷量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汽車行業70%以上的上市公司同比增長。在這種背景下,高管薪酬的增長是肯定的。一位來自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人士告訴筆者。
2013年,汽車制造商董建高的員工不到30%,占78個汽車制造業薪酬總額的51%。薪酬總額排名前五的均為整車公司,分別為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濰柴動力。
其中,廣汽集團共有37名董事,其中11人未從公司獲得報酬,其余26名董事的薪酬總額為2751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605萬元,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600萬元。可以說,23%的董事薪酬占公司管理層薪酬的44%。
從年薪金額來看,公司總經理岑慶紅的年薪最高,約218萬元,副董事長袁中榮以196萬元的年薪位居第二。廣州汽車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方友沒有從該公司獲得報酬。
2013年,長城汽車26名董事獲得的年度薪酬總額為2439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743萬元,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712萬元,合計1455萬元。可以看出,23%的管理人員的工資占所有高管工資總額的60%。
其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年薪最高,為326萬元,總經理王鳳英以284萬元的年薪位居公司第二。
同時,在22家汽車制造商中,江鈴汽車的高管薪酬總額最低,僅為78萬元。2013年,只有公司原副總裁周亞珍從公司獲得了報酬,其他24名董事和高級官員沒有從公司獲得報酬。宇通客車13名獲得公司薪酬的管理人員薪酬總額為882.7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和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為720萬元,占薪酬總額的82%。
比亞迪高管薪酬引人矚目
觀察78家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比亞迪最為引人注目。2013年,比亞迪不僅在整個汽車制造業高管薪酬總額排名第一,而且在個人薪酬方面直接秒殺了其他所有上市車企。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收入為364萬元,在公司排名第五。
比亞迪20名董事2013年度薪酬總額為3760萬元,較2012年增加621萬元。其中,前三名董事薪酬總額為394萬元,前三位高管薪酬總額為1422萬元。換言之,6名董事和高管的薪酬總額為1816萬元,30%的董事和高管年薪酬占全部董事和高管薪酬的48.3%,接近一半。
同時,據Wind統計,2012年,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排名前五的車企分別是比亞迪、長城汽車、廣州汽車集團、濰柴動力和福田汽車。2011年,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比亞迪、濰柴動力、福田汽車、長城汽車和力帆。
可以看出,在整個汽車制造業的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的管理層薪酬總額連續三年位居榜首。從具體金額來看,比亞迪的管理層薪酬總額連續三年超過3000萬元。
翻閱比亞迪2013年年報,銷售費用中的“員工薪酬”從2012年的2.9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3.35億元。然而,在“員工薪酬……”項目中……
在管理費用方面,數據顯示,本期管理費用金額為7.9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8.43億元。與2012年相比,比亞迪2013年的費用并沒有像高管薪酬那樣呈現上升趨勢,反而減少了4700萬元。
“上市公司管理費用中的員工薪酬一般包括高管薪酬。高管薪酬有所增加,但金額有所減少。原因可能是其他管理人員的工資沒有增加,也可能是比亞迪的高管薪酬沒有包含在這一項目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薦人代表表示。
與此同時,2013年,比亞迪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凈利潤為虧損5693萬元,同比增長88%。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政府補助收入達到6.77億元。
上述人士表示,盡管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但近7億元的政府補貼可以說是公司扭虧為盈的直接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高管的工資持續上漲。
比亞迪早前公布首季業績,凈利潤按年倒退893至1196萬元人民幣。
1900/1/1 0:00:00隨著2013年特斯拉的逆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斷加碼,相關公司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加速戰略布局。不過,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存在對政策扶持尤其是財政補貼的片面依賴癥,業績貢獻仍有待時日。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應用無疑是當今汽車界發展的兩大趨勢。2014年北京車展期間,由中國互聯網先鋒百度主辦的“智造未來2014百度智能硬件峰會“舉行,并正式推出車聯網新產品CarNet。
1900/1/1 0:00:002013年高管薪酬總額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濰柴動力。
1900/1/1 0:00:00坐擁江淮、奇瑞兩大汽車生產廠家,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我省支柱產業之一。
1900/1/1 0:00:00電動車的爭奪越來越瘋狂了。當馬斯克赴華向第一批車主交付特斯拉時,比亞迪和戴姆勒在4月20日北京車展上聯合宣布,第一款騰勢純電動車今年9月正式上市,首先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市銷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