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發明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們聰明懶惰的天性和天生的控制一切的能力。自1885年發明第一輛汽車以來,它已經經歷了一百年的變革和升級。飛行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汽車的進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飛行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似乎仍然是汽車的未來,但這并不意味著汽車領域不能取得進展。不,新能源汽車和聯網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的下一個未來。
在這方面,“特斯拉”將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這是一輛純電動汽車,也是一輛超級跑車。使用18650電池,它可以行駛480公里,充滿電時可以行駛零到100公里,加速僅需4.2秒;通過手機的遙控窗口、燈和鎖來監控和中斷充電;17英寸中控有一個大觸摸屏,通過3G上網沖浪很容易。這一切源于特斯拉的“IT制造汽車”思維,跳出了傳統的汽車制造約束。
放棄了北京車展的特斯拉依然表現強勁。有兩個案例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北京車展上,一位外地土豪拿走了數百萬現金,卻只得到了一輛特斯拉。特斯拉無可奈何地缺席了,遺憾地回來了。但是放棄了,委托一大筆錢來尋求幫助;特斯拉在上海為八位車主舉行的首次交付儀式,按照流程,馬斯克應該先向車主發放鑰匙,然后帶著每位車主打開自己的專屬ModelS。但現實是,當馬斯克前往放置汽車鑰匙的地方時,媒體和粉絲已經包圍了這個地方,現場一片失控,關注度不亞于北京車展上任何一款新車的發布。
因為小米,筆者和特斯拉有兩面性:一是小米公司雷軍和沃茲的對話場景,二是海淀區政府和小米公司的簽約儀式。可以看出兩個巧合:特斯拉重視互聯網,積極尋求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特別是外資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前者也可以從首批特斯拉中國公司中看出,如新浪曹國偉、攜程梁建章、UC優視余永福、云游控股王東風、一號鋪余剛等IT互聯網企業主;在后一種情況下,特斯拉雖然是純電動汽車,但并未進入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行列。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尚未享受。
當馬斯克將特斯拉交付給中國首批車主時,王傳福正在北京車展上宣布發布他與達勒姆合作的首款騰勢純電動汽車,并于今年9月上市,直接面向私人消費市場。
騰勢是一款純電動汽車,最高時速為150公里/小時。采用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科學嚴謹的BMS(電池管理系統),續航340公里;
它可以通過手機遠程定位、遙控門鎖、打開空調等,也是汽車與互聯網結合的典范。
但騰勢并不是比亞迪的第一款純電動汽車。不久前,筆者有幸參觀了比亞迪汽車和比亞迪電子。比亞迪E6和K9已經在深圳和世界其他43個城市成功運營。這兩款產品都是比亞迪為實現公共交通零排放而生產的:E6專注于出租車市場,K9專注于公共交通市場。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正式推出了其混合動力雙模SUV車型“唐”,并在車展上展出了同款混合動力雙模家用車“秦”。
當我參觀比亞迪時,我沒有看到“唐”這一車型,對它也不太了解。我只體驗了同樣堪比跑車的“秦”:我在靜止的狀態下踩下油門,油電混合動力帶來的強大推力立刻感覺到了我的上半身,輪胎燃燒的尖叫聲讓人手忙腳亂。從零到100公里,第一次這樣做的作者取得了5.8秒的成績。根據記錄,這輛車的最佳運行時間是5.5秒。
比賽不是我的強項。作為一名互聯網從業者,我更愿意關注比亞迪在汽車與互聯網結合方面的創新和努力。
在秦,筆者第一次體驗了解鎖/鎖定、打開空調、定位和尋找汽車的功能。
從比亞迪的會議室可以看到,諾達的公園里停滿了近千輛比亞迪汽車。活動主辦方只給出了賬號和密碼,所以筆者可以通過比亞迪云服務找到一輛試駕車。
現在是初夏,深圳的氣溫很高。根據操作說明,筆者在輸入賬號密碼后,遠程開啟了汽車空調。然后開始定位汽車。不費吹灰之力,作者通過APP快速鎖定車輛位置,在顯示的地圖指引下,輕松找到了距離作者直線距離約500米、曲線距離約800米的香檳“秦”。它已經打開空調,在比亞迪會議室后面的兩棟樓樓下安靜地停了下來,等待作者的到來進行試駕。這正是作者想要的。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實際上都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充電的便攜性。特斯拉表示,將在中國建立“超級充電站”網絡,北京首個超級充電站已經宣布;比亞迪已經規劃了未來的能源服務社區,混合動力雙模車也是比亞迪目前正在做出的選擇。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特斯拉比比亞迪多,比亞迪比特斯拉多,那么誰在中國市場上有優勢?汽車的發明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們聰明懶惰的天性和天生的控制一切的能力。自1885年發明第一輛汽車以來,它已經經歷了一百年的變革和升級。飛行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汽車的進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飛行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似乎仍然是汽車的未來,但這并不意味著汽車領域不能取得進展。不,新能源汽車和聯網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的下一個未來。
在這方面,“特斯拉”將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這是一輛純電動汽車,也是一輛超級跑車。使用18650電池,它可以行駛480公里,充滿電時可以行駛零到100公里,加速僅需4.2秒;通過手機的遙控窗口、燈和鎖來監控和中斷充電;17英寸中控有一個大觸摸屏,通過3G上網沖浪很容易。這一切源于特斯拉的“IT制造汽車”思維,跳出了傳統的汽車制造約束。
放棄了北京車展的特斯拉依然表現強勁。有兩個案例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北京車展上,一位外地土豪拿走了數百萬現金,卻只得到了一輛特斯拉。特斯拉無可奈何地缺席了,遺憾地回來了。但是放棄了,委托一大筆錢來尋求幫助;
特斯拉在上海為八位車主舉行的首次交付儀式,按照流程,馬斯克應該先向車主發放鑰匙,然后帶著每位車主打開自己的專屬ModelS。但現實是,當馬斯克前往放置汽車鑰匙的地方時,媒體和粉絲已經包圍了這個地方,現場一片失控,關注度不亞于北京車展上任何一款新車的發布。
因為小米,筆者和特斯拉有兩面性:一是小米公司雷軍和沃茲的對話場景,二是海淀區政府和小米公司的簽約儀式。可以看出兩個巧合:特斯拉重視互聯網,積極尋求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特別是外資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前者也可以從首批特斯拉中國公司中看出,如新浪曹國偉、攜程梁建章、UC優視余永福、云游控股王東風、一號鋪余剛等IT互聯網企業主;在后一種情況下,特斯拉雖然是純電動汽車,但并未進入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行列。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尚未享受。
當馬斯克將特斯拉交付給中國首批車主時,王傳福正在北京車展上宣布發布他與達勒姆合作的首款騰勢純電動汽車,并于今年9月上市,直接面向私人消費市場。
騰勢是一款純電動汽車,最高時速為150公里/小時。采用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科學嚴謹的BMS(電池管理系統),續航340公里;它可以通過手機遠程定位、遙控門鎖、打開空調等,也是汽車與互聯網結合的典范。
但騰勢并不是比亞迪的第一款純電動汽車。不久前,筆者有幸參觀了比亞迪汽車和比亞迪電子。比亞迪E6和K9已經在深圳和世界其他43個城市成功運營。這兩款產品都是比亞迪為實現公共交通零排放而生產的:E6專注于出租車市場,K9專注于公共交通市場。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正式推出了其混合動力雙模SUV車型“唐”,并在車展上展出了同款混合動力雙模家用車“秦”。
當我參觀比亞迪時,我沒有看到“唐”這一車型,對它也不太了解。我只體驗了同樣堪比跑車的“秦”:我在靜止的狀態下踩下油門,油電混合動力帶來的強大推力立刻感覺到了我的上半身,輪胎燃燒的尖叫聲讓人手忙腳亂。從零到100公里,第一次這樣做的作者取得了5.8秒的成績。根據記錄,這輛車的最佳運行時間是5.5秒。
比賽不是我的強項。作為一名互聯網從業者,我更愿意關注比亞迪在汽車與互聯網結合方面的創新和努力。
在秦,筆者第一次體驗了解鎖/鎖定、打開空調、定位和尋找汽車的功能。
從比亞迪的會議室可以看到,諾達的公園里停滿了近千輛比亞迪汽車。活動主辦方只給出了賬號和密碼,所以筆者可以通過比亞迪云服務找到一輛試駕車。
現在是初夏,深圳的氣溫很高。根據操作說明,筆者在輸入賬號密碼后,遠程開啟了汽車空調。然后開始定位汽車。不費吹灰之力,作者通過APP快速鎖定車輛位置,在顯示的地圖指引下,輕松找到了距離作者直線距離約500米、曲線距離約800米的香檳“秦”。它已經打開空調,在比亞迪會議室后面的兩棟樓樓下安靜地停了下來,等待作者的到來進行試駕。這正是作者想要的。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實際上都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充電的便攜性。特斯拉表示,將在中國建立“超級充電站”網絡,北京首個超級充電站已經宣布;比亞迪已經規劃了未來的能源服務社區,混合動力雙模車也是比亞迪目前正在做出的選擇。
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特斯拉比比亞迪多,比亞迪比特斯拉多,那么誰在中國市場上有優勢?
4月20日,在2014北京車展的第一天,有消費者因為汽車車內異味問題現場維權,引發大家關注。據了解,就在擁擠的人群擠在某品牌展臺前等待發布會開始的時候,突然有車主沖上展臺現場維權。
1900/1/1 0:00:004月29日,比亞迪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展出首輛在當地制造的電動巴士。加州州長杰瑞布朗JerryBrown出席慶典。
1900/1/1 0:00:00自成為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以來,太原市加快推動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上路行駛”。5月5日,作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太原市今年將推廣50輛電動公交車和200輛電動出租車。
1900/1/1 0:00:00比亞迪早前公布首季業績,凈利潤按年倒退893至1196萬元人民幣。
1900/1/1 0:00:00隨著2013年特斯拉的逆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斷加碼,相關公司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加速戰略布局。不過,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存在對政策扶持尤其是財政補貼的片面依賴癥,業績貢獻仍有待時日。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應用無疑是當今汽車界發展的兩大趨勢。2014年北京車展期間,由中國互聯網先鋒百度主辦的“智造未來2014百度智能硬件峰會“舉行,并正式推出車聯網新產品CarNet。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