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金明表示,北京計劃到2017年推廣20萬輛新能源汽車,盡管與北京的600萬輛汽車總量相比,電動汽車的比例較小,對空氣質量的貢獻難以顯現。但在培育這20萬輛汽車的過程中,車企的產品質量、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正在逐步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希望人們在換車時,用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之前的工作將有助于整個汽車結構的改變。北京的17萬輛汽車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是一個基數。”
2014年4月19日,“電動汽車英雄俱樂部”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在北京國都酒店舉行。在汽車中國開幕之際,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第一電氣網邀請了當地市政府領導、行業專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代表,媒體代表和消費者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城市的準入與推廣”這一主題建言獻策,共謀發展。
牛金明在論壇上表達了上述觀點。他介紹了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單獨搖號、企業產品準入、補貼和充電設施建設等。牛金明鼓勵企業嘗試商業探索。他還呼吁社會和政府相互互動,開發新能源汽車。他們在這次探索中總結并向政府提出建議,可以形成政府政策,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政策的落地。
牛金明,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以下是牛金明的講話記錄:
牛金明:感謝主辦方邀請我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交流。我看到在座的各位都為國家和北京做了很多支持。目前,深圳在城市政策和城市推進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供我借鑒。我做這行的時間很短。我接受了主辦方提出的主題要求,重點關注城市政策和北京的情況。首先,我將簡要介紹北京的發展規劃,因為它與準入有一定的關系。稍后,我會談談在北京運營新能源汽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我會拿出一些問題與大家交流討論。
去年,北京發布了《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這是一個大計劃,包括對北京全市的空氣影響、與北京周邊地區的關系以及控制計劃。提出了到2017年實現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3萬輛屬于公共部門的車輛,包括公共交通、環衛、租賃等。另一部分是17萬輛,主要用于普通人、企事業單位的購買。17萬輛將在四年內完成,從今年的2萬輛開始,明年的3萬輛,后年和后年各6萬輛。我們知道是2366,這更容易記住。
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北京市于今年年初頒布了《北京市乘用車示范應用管理辦法》,并圍繞這一辦法出臺了若干相關規定,包括《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運用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稱為地方目錄,但它不應該說是地方目錄,而是地方政府的特殊要求,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管理。與此相一致,北京市財政局推出了一項地方補貼政策,并已公布。此外,在此之前,北京市對新能源乘用車的購買和使用有單獨的搖號政策,對一些原有的傳統汽車進行了適當改造。改造后,從現在起,北京每年的總指標為15萬輛。這個概念是什么?今年新能源汽車有2萬輛,傳統汽車有13萬輛,其中3萬輛……
明年能源汽車和12萬輛傳統汽車,未來兩年新能源汽車和9萬輛傳統車輛,總量保持不變。希望到2017年,北京的車輛總數不會超過600萬輛的總體控制要求。
介紹了幾項政策的要點。首先,新能源乘用車是單獨搖晃的。應該說,搖號并不是對新能源汽車的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有序的。在這種情況下,彩票每年分六個時段進行。根據平均換算,有1666個人,1666家企業和機構,第一個時期是2月26日,當3094個數字被動搖時,1428個人被統計為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足夠的1666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直接配置,則不會出現抖動,并且單位高于1666,這是通過抽簽產生的。截至本月9日,共有2420份個人申請和2557份單位申請,均超過了搖號基數。在此期間,個人和單位都將進行搖號。當這兩個數據放在一起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東西。在第一階段,我們不必搖它,但在第二階段,超過三分之一的想買它的人搖不動數字。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確實離人民越來越近,越來越被人民認可和接受。
北京的補貼政策涉及到人們上了號后該買什么樣的車的問題。關于這件事有很多討論和誤解。應該說,它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在第一階段,分兩批批準了七輛車,其中兩輛在北京,五輛在北京以外。普通人在搖號后買車,可以在七種車中進行選擇。北京為什么要因地制宜?我不稱之為目錄。應該說,這是一個條件。除了國家要求的目錄外,這個問題主要從兩個層面考慮。剛才盧主任也進行了溝通,很多城市都采納了這個想法。一方面,北京有一些地區性的要求,這體現在兩點上。其中一點是北京的冬天相對寒冷。此時,汽車的電池狀態和運行狀態能否滿足在如此寒冷的天氣條件下的正常運行,就增加了這樣一項。第二個方面是北京的夏天。有時,大雨猛烈地襲來,在一些地方,汽車被困在水中。如果大面積的新能源汽車無法承受涉水的要求,這不利于普通人的正常使用,北京增加了涉水的相關要求。第二個層次是如何在使用中為普通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需要一定數量的4S店、維修網點和服務網點,以確保普通人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需要救援,并在需要服務時獲得方便的服務。既然已經設置了這些點,我們應該能夠滿足值班的要求,而且我們不應該接通電話,晚上應該有人接電話。這些要求都是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的,也是為了車企著想。如果人們在這方面抱怨,我們的職業發展將不會一帆風順。這些東西在汽車公司的發展和普通人的認可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多為人民著想,多為汽車公司著想。最后,我認為兩者是一致的。
北京的補貼是1:1,財政部的補貼是1-1。例如,如果巡航能力超過250公里,今年將達到5.7萬,北京為5.7萬,如果足夠的話將達到11.4萬。其他兩項要求相同。從80到150,從150到250,這與財政部的要求相同。財政部如何彌補這種算法?從充電樁來看,在購買和實施運營的過程中,老百姓真正關心的是充電樁的使用,這是絕對不能繞過的。從老百姓買車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輛有一堆的車,這堆車和車一起走。汽車公司和銷售點負責為老百姓提供安裝勘察和安裝服務,這相當于我們老百姓買了一臺空調。這個賣家為其他人選擇土地,并幫助他們安裝這個地方。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提出……
建議,也就是說,我們建議普通人確實想買車,但如果沒有充電條件,他們應該謹慎,以免讓普通人在家買車時抱怨充電問題無法解決。在這方面,汽車公司應該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投訴是汽車公司,我希望大家一起承擔責任。
第二個層次是社會、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進步。為什么?普通人在鍛煉和使用時,不能只在家充電,但可能需要在公共場所充電。北京希望今年建立一個半徑為5公里的充電圈。在充電范圍內,不到5公里,你就可以找到一個充電點。在這種情況下,北京至少有1000個快速充電樁,這些樁已經在調查和實施中。上周,與房地產公司舉行了一次會議,因為一些房地產公司是不可避免的。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首先是私人汽車的購買和安裝問題。二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安裝公共充電樁,讓老百姓解決充電后顧之憂。這是對政策布局的考慮。
還有很多問題和工作要面對。這項事業才剛剛開始。不可能說誰有一套完整的陳述供每個人學習和復制。政策是一樣的。有時有人說政府應該制定政策,而政府的工作卻不到位。我想問一下政府的政策是從哪里來的。它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不會的。政府的政策應該基于社會上的實踐和遇到的問題,并找到了相應的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當政府有政策要求時,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并實施這一政策。我建議,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都會在這次探索中總結出來,并向政府提出建議,形成政府政策。只有這樣,這項政策才能與社會互動并落地。為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這項政策的落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仍然保持著這種熱情,我愿意與北京、其他地方、汽車公司、普通民眾和公共服務組織一起推動這項政策。同時,鼓勵各種商業模式。例如,如果你遇到問題,你建了一個充電樁,而這個樁無人看管,或者這個樁無人照管,至少在短期內,利用率不高,沒有人負責,這導致它工作很辛苦,甚至帶來一些不安全的擔憂。我該怎么辦?為什么沒有人能做到?為什么沒有人來照顧它?也就是說,我們鼓勵建造活樁,而不是死樁。什么是活樁?一個是業主,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第二個問題是有人負責,為什么有人負責?如果它負責,就會增加責任和負擔,而且沒有利益。這種熱情是從哪里來的?這是屬性的直接反映。如果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相應利益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就會成為一種積極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商業探索嘗試。這種商業探索是否有必要讓政府向前發展,讓社會和政府互動?在這種情況下,讓政府的資金和政策協同工作。這是我在這個過程中的思考,也是一種觀點。這絕不是一個人的表演。
還有另一個概念性的東西。也有人說我只是一個演講。如果我說得不好,你就認不出來了。北京會再次推動它。到2017年,將有20萬輛汽車。屆時,北京的汽車總量將達到600萬輛。其他人說,你對空氣質量的貢獻仍然沒有顯示出來。此值無法進行比較。你說得對嗎?你是對的,但這是不對的。為什么它錯了?這17萬輛車。在培育這17萬輛汽車的過程中,我們的服務體系正在逐漸成熟,車企的質量和服務體系也在逐漸成熟,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也會逐漸成熟和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下一代,我們希望人們真的能把他們的汽車和傳統汽車換成新能源汽車,我們之前的工作將是……
一個角色。此時,它將有助于整個汽車結構的變化,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停留在一個簡單的數值上。有時,北京的17萬輛車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不是一個大數字,而是一個基數。以這種方式看待這個問題是我個人的看法。最后,希望大家共謀事業,共商大計,共同推動這項大家投入和關心的事業健康發展。非常感謝。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金明表示,北京計劃到2017年推廣20萬輛新能源汽車,盡管與北京的600萬輛汽車總量相比,電動汽車的比例較小,對空氣質量的貢獻難以顯現。但在培育這20萬輛汽車的過程中,車企的產品質量、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正在逐步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希望人們在換車時,用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之前的工作將有助于整個汽車結構的改變。北京的17萬輛汽車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是一個基數。”
2014年4月19日,“電動汽車英雄俱樂部”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在北京國都酒店舉行。在汽車中國開幕之際,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第一電氣網邀請了當地市政府領導、行業專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代表,媒體代表和消費者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城市的準入與推廣”這一主題建言獻策,共謀發展。
牛金明在論壇上表達了上述觀點。他介紹了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單獨搖號、企業產品準入、補貼和充電設施建設等。牛金明鼓勵企業嘗試商業探索。他還呼吁社會和政府相互互動,開發新能源汽車。他們在這次探索中總結并向政府提出建議,可以形成政府政策,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政策的落地。
牛金明,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以下是牛金明的講話記錄:
牛金明:感謝主辦方邀請我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交流。我看到在座的各位都為國家和北京做了很多支持。目前,深圳在城市政策和城市推進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供我借鑒。我做這行的時間很短。我接受了主辦方提出的主題要求,重點關注城市政策和北京的情況。首先,我將簡要介紹北京的發展規劃,因為它與準入有一定的關系。稍后,我會談談在北京運營新能源汽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我會拿出一些問題與大家交流討論。
去年,北京發布了《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這是一個大計劃,包括對北京全市的空氣影響、與北京周邊地區的關系以及控制計劃。提出了到2017年實現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3萬輛屬于公共部門的車輛,包括公共交通、環衛、租賃等。另一部分是17萬輛,主要用于普通人、企事業單位的購買。17萬輛將在四年內完成,從今年的2萬輛開始,明年的3萬輛,后年和后年各6萬輛。我們知道是2366,這更容易記住。
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北京市于今年年初頒布了《北京市乘用車示范應用管理辦法》,并圍繞這一辦法出臺了若干相關規定,包括《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運用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稱為地方目錄,但它不應該說是地方目錄,而是地方政府的特殊要求,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管理。與此相一致的是,北京市……
財政部推出了一項地方補貼政策,該政策已經公布。此外,在此之前,北京市對新能源乘用車的購買和使用有單獨的搖號政策,對一些原有的傳統汽車進行了適當改造。改造后,從現在起,北京每年的總指標為15萬輛。這個概念是什么?今年新能源汽車有2萬輛,傳統汽車有13萬輛,明年新能源汽車3萬輛、傳統汽車12萬輛,未來兩年新能源汽車6萬輛和傳統汽車9萬輛,總量保持不變。希望到2017年,北京的車輛總數不會超過600萬輛的總體控制要求。
介紹了幾項政策的要點。首先,新能源乘用車是單獨搖晃的。應該說,搖號并不是對新能源汽車的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有序的。在這種情況下,彩票每年分六個時段進行。根據平均換算,有1666個人,1666家企業和機構,第一個時期是2月26日,當3094個數字被動搖時,1428個人被統計為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足夠的1666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直接配置,則不會出現抖動,并且單位高于1666,這是通過抽簽產生的。截至本月9日,共有2420份個人申請和2557份單位申請,均超過了搖號基數。在此期間,個人和單位都將進行搖號。當這兩個數據放在一起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東西。在第一階段,我們不必搖它,但在第二階段,超過三分之一的想買它的人搖不動數字。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確實離人民越來越近,越來越被人民認可和接受。
北京的補貼政策涉及到人們上了號后該買什么樣的車的問題。關于這件事有很多討論和誤解。應該說,它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在第一階段,分兩批批準了七輛車,其中兩輛在北京,五輛在北京以外。普通人在搖號后買車,可以在七種車中進行選擇。北京為什么要因地制宜?我不稱之為目錄。應該說,這是一個條件。除了國家要求的目錄外,這個問題主要從兩個層面考慮。剛才盧主任也進行了溝通,很多城市都采納了這個想法。一方面,北京有一些地區性的要求,這體現在兩點上。其中一點是北京的冬天相對寒冷。此時,汽車的電池狀態和運行狀態能否滿足在如此寒冷的天氣條件下的正常運行,就增加了這樣一項。第二個方面是北京的夏天。有時,大雨猛烈地襲來,在一些地方,汽車被困在水中。如果大面積的新能源汽車無法承受涉水的要求,這不利于普通人的正常使用,北京增加了涉水的相關要求。第二個層次是如何在使用中為普通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這需要一定數量的4S店、維修網點和服務網點,以確保普通人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需要救援,并在需要服務時獲得方便的服務。既然已經設置了這些點,我們應該能夠滿足值班的要求,而且我們不應該接通電話,晚上應該有人接電話。這些要求都是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的,也是為了車企著想。如果人們在這方面抱怨,我們的職業發展將不會一帆風順。這些東西在汽車公司的發展和普通人的認可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多為人民著想,多為汽車公司著想。最后,我認為兩者是一致的。
北京的補貼是1:1,財政部的補貼是1-1。例如,如果巡航能力超過250公里,今年將達到5.7萬,北京為5.7萬,如果足夠的話將達到11.4萬。其他兩項要求相同。從80到150,從150到250,這與財政部的要求相同。財政部如何彌補這種算法?從充電樁來看,在購買和實施運營的過程中,老百姓真正關心的是充電樁的使用情況,而……
h永遠無法繞過。從老百姓買車的角度來看,這是一輛有一堆的車,這堆車和車一起走。汽車公司和銷售點負責為老百姓提供安裝勘察和安裝服務,這相當于我們老百姓買了一臺空調。這個賣家為其他人選擇土地,并幫助他們安裝這個地方。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建議,即我們建議普通人確實想買車,但如果沒有充電條件,他們應該謹慎,以免讓普通人在家買車時抱怨充電問題無法解決。在這方面,汽車公司應該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投訴是汽車公司,我希望大家一起承擔責任。
第二個層次是社會、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進步。為什么?普通人在鍛煉和使用時,不能只在家充電,但可能需要在公共場所充電。北京希望今年建立一個半徑為5公里的充電圈。在充電范圍內,不到5公里,你就可以找到一個充電點。在這種情況下,北京至少有1000個快速充電樁,這些樁已經在調查和實施中。上周,與房地產公司舉行了一次會議,因為一些房地產公司是不可避免的。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首先是私人汽車的購買和安裝問題。二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安裝公共充電樁,讓老百姓解決充電后顧之憂。這是對政策布局的考慮。
還有很多問題和工作要面對。這項事業才剛剛開始。不可能說誰有一套完整的陳述供每個人學習和復制。政策是一樣的。有時有人說政府應該制定政策,而政府的工作卻不到位。我想問一下政府的政策是從哪里來的。它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不會的。政府的政策應該基于社會上的實踐和遇到的問題,并找到了相應的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當政府有政策要求時,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并實施這一政策。我建議,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都會在這次探索中總結出來,并向政府提出建議,形成政府政策。只有這樣,這項政策才能與社會互動并落地。為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這項政策的落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仍然保持著這種熱情,我愿意與北京、其他地方、汽車公司、普通民眾和公共服務組織一起推動這項政策。同時,鼓勵各種商業模式。例如,如果你遇到問題,你建了一個充電樁,而這個樁無人看管,或者這個樁無人照管,至少在短期內,利用率不高,沒有人負責,這導致它工作很辛苦,甚至帶來一些不安全的擔憂。我該怎么辦?為什么沒有人能做到?為什么沒有人來照顧它?也就是說,我們鼓勵建造活樁,而不是死樁。什么是活樁?一個是業主,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第二個問題是有人負責,為什么有人負責?如果它負責,就會增加責任和負擔,而且沒有利益。這種熱情是從哪里來的?這是屬性的直接反映。如果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相應利益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就會成為一種積極的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個人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商業探索嘗試。這種商業探索是否有必要讓政府向前發展,讓社會和政府互動?在這種情況下,讓政府的資金和政策協同工作。這是我在這個過程中的思考,也是一種觀點。這絕不是一個人的表演。
還有另一個概念性的東西。也有人說我只是一個演講。如果我說得不好,你就認不出來了。北京會再次推動它。到2017年,將有20萬輛汽車。屆時,北京的汽車總量將達到600萬輛。其他人說,你對空氣質量的貢獻仍然沒有顯示出來。此值無法進行比較。你說得對嗎?你是對的,……
但這是不對的。為什么它錯了?這17萬輛車。在培育這17萬輛汽車的過程中,我們的服務體系正在逐漸成熟,車企的質量和服務體系也在逐漸成熟,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也會逐漸成熟和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下一代,我們希望人們真的把他們的汽車和傳統汽車換成新能源汽車,我們之前的工作也會發揮作用。此時,它將有助于整個汽車結構的變化,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停留在一個簡單的數值上。有時,北京的17萬輛車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不是一個大數字,而是一個基數。以這種方式看待這個問題是我個人的看法。最后,希望大家共謀事業,共商大計,共同推動這項大家投入和關心的事業健康發展。非常感謝。
第一電動網憂思科學家聯盟The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UCS高級工程師DavidReichmuth近日發表文章,
1900/1/1 0:00:0023日,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出席萬向錢潮股東大會,被投資者團團圍住。
1900/1/1 0:00:00比亞迪手上的“王牌”能量持續發酵。
1900/1/1 0:00:00北京車展舉辦之際,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EV英雄會”之新能源汽車論壇于2014年4月19日在北京國都大飯店圓滿落幕。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新能源汽車因零排放或低排放一向被視作環保人士的首選坐騎,但在凱迪拉克市場總監UweEllinghaus看來,如果加上“豪華”二字,環保人士就不會選擇電動汽車了。
1900/1/1 0:00:00備受全球矚目的2014中國汽車論壇于2014年4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盛大召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