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電動車發展“去泡沫化”已刻不容緩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多條關于電動汽車的消息接二連三,調侃了長期對此不敏感的行業神經。

    領導者是特斯拉。盡管存在注冊商標等問題,但這家備受矚目的美國公司毫不掩飾其進軍中國市場的決心。北京中央商務區附近的第一家體驗店已經準備就緒,吸引了各種媒體前來參觀。一直熱衷于開發電動汽車的寶馬上周在北京推出了純電動汽車i3。這款增程電動汽車將于明年開始銷售,柳傳志將成為其在中國的第一位車主。

    與此同時,久違的騰勢與三大經銷商集團簽約,渠道布局吹響戰鼓。作為戴姆勒和比亞迪合作的結果,騰勢是未來中國最有前途的電動汽車品牌,其商業化路徑備受關注。

    由此可見,盡管電動汽車的瘋狂日子已經過去,但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中國,許多企業探索電動汽車的熱情并沒有減弱,甚至加劇。另一方面,國內車企,這種熱情的背后,無論是企業的長期戰略、政策和業績的壓力,還是短期的炒作,明眼人都有目共睹。

    從最初的純電動到插電式混合動力,再到純混合動力,中國近年來的新能源道路可謂一波三折,大多數企業都在盲目跟風。看到比亞迪因為F3DM獲得了巴菲特的投資,他們爭相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技術參數沒有被風吹倒,但它們經常在車展上消失,幸運的人最多可以贏得地方政府的象征性采購訂單。看到普銳斯的銷量越來越高,他們又開始轉向混合陣營,注定很少有人會為拼湊的車型買單。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些合資自主品牌,它們威脅說電動汽車一問世就要推出。電動汽車的發展似乎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這讓人感到可笑。

    說到這里,這些合資自主品牌會偷偷抱怨:沒辦法,誰讓政策這么規定?政府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視為打造品牌的墊腳石。誰會忍不住呢?于是,許多企業開始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中“言出必行”,造就了如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虛幻的繁榮。

    事實上,我們不得不說,國內電動汽車發展出現“泡沫”,一部分原因是企業缺乏“決心”和誠意,更大一部分原因則是電動汽車政策的不完善。

    一年前,在她開始向我們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計劃(2012-2020)》之前,我們打了一千次電話和敦促,計劃在三年內實現50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目標。然而,一年后,這一目標只實現了不到3%。據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點擊查看最新消息),今年兩會期間,2012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僅售出11375輛;

    在超過1萬輛的銷售額中,超過80%來自公共交通系統的采購,與2012年中國1930萬輛的總銷售額相比,這幾乎微不足道。

    橫向來看,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熱衷于發展電動汽車的兩個國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美國模式,其發展軌跡也非常相似。出于對能源安全和碳排放的擔憂,美國人對電動汽車的概念進行了升溫,并說服政府為每輛汽車提供7500美元的補貼,但他們是第一個陷入技術瓶頸和商業化尷尬的人。今年上半年,奧巴馬公開承認,100萬輛的銷售目標無法實現,美國的電動汽車戰略失敗了。

    前浪已經落在海灘上了,我該怎么處理后浪呢?這是整個行業都在重新思考的問題。與美國相比,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更加緊迫、更加困難,基礎更加薄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在堅守路線的同時防止過熱,以及自由裁量權的平衡,將考驗決策部門和從業者的智慧。

    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補貼已暫停8個月,這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點。我們必須仔細考慮前進的道路。在我看來,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遵循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回歸本源,回歸本源。從政策角度來看,首先,公共交通領域的財政支持不能放松,電動出租車必須是下一步推廣的重點。推廣范圍不應局限于重點城市和大城市,我們可以嘗試進入二線城市。同時,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警惕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為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提供最大限度的全力支持。其次,我們對各種發展模式持開放態度,鼓勵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自主創新,不受政府過度限制和干預。最后,禁止盲目鼓勵電動汽車項目“做大做快”,造成資源浪費。例如,合資自主品牌需要首先發展電動汽車的荒謬規定,無疑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有序發展。

    作為一家企業,更需要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作為一種前瞻性的技術路線,電動汽車的技術儲備是不能放棄的,但大規模商業化和私下銷售仍需非常謹慎,因為實踐表明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你沒看到嗎,在特斯拉的風光背后,“加州三劍客”排名第二,CODA破產,Fisker奄奄一息。同樣,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即將進入大浪淘沙的階段。“全民用電”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撇去泡沫,回到汽車本身和電動汽車本身,這個行業才能真正迎來新生。近日,多條關于電動汽車的消息接二連三,調侃了長期對此不敏感的行業神經。

    領導者是特斯拉。盡管存在注冊商標等問題,但這家備受矚目的美國公司毫不掩飾其進軍中國市場的決心。北京中央商務區附近的第一家體驗店已經準備就緒,吸引了各種媒體前來參觀。一直熱衷于開發電動汽車的寶馬上周在北京推出了純電動汽車i3。這款增程電動汽車將于明年開始銷售,柳傳志將成為其在中國的第一位車主。

    與此同時,久違的騰勢與三大經銷商集團簽約,渠道布局吹響戰鼓。作為戴姆勒和比亞迪合作的結果,騰勢是未來中國最有前途的電動汽車品牌,其商業化路徑備受關注。

    可以看出,盡管電動汽車的瘋狂日子已經過去,但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中國,許多企業探索電動汽車的熱情并沒有減弱,甚至沒有減弱……

    ed.另一方面,國內車企,這種熱情的背后,無論是企業的長期戰略、政策和業績的壓力,還是短期的投機,明眼人都有目共睹。

    從最初的純電動到插電式混合動力,再到純混合動力,中國近年來的新能源道路可謂一波三折,大多數企業都在盲目跟風。看到比亞迪因為F3DM獲得了巴菲特的投資,他們爭相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技術參數沒有被風吹倒,但它們經常在車展上消失,幸運的人最多可以贏得地方政府的象征性采購訂單。看到普銳斯的銷量越來越高,他們又開始轉向混合陣營,注定很少有人會為拼湊的車型買單。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些合資自主品牌,它們威脅說電動汽車一問世就要推出。電動汽車的發展似乎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這讓人感到可笑。

    說到這里,這些合資自主品牌會偷偷抱怨:沒辦法,誰讓政策這么規定?政府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視為打造品牌的墊腳石。誰會忍不住呢?于是,許多企業開始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中“言出必行”,造就了如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虛幻的繁榮。

    事實上,我們不得不說,國內電動汽車發展出現“泡沫”,一部分原因是企業缺乏“決心”和誠意,更大一部分原因則是電動汽車政策的不完善。

    一年前,在她開始向我們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計劃(2012-2020)》之前,我們打了一千次電話和敦促,計劃在三年內實現50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目標。然而,一年后,這一目標只實現了不到3%。據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點擊查看最新消息),今年兩會期間,2012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僅售出11375輛;

    在超過1萬輛的銷售額中,超過80%來自公共交通系統的采購,與2012年中國1930萬輛的總銷售額相比,這幾乎微不足道。

    橫向來看,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熱衷于發展電動汽車的兩個國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美國模式,其發展軌跡也非常相似。出于對能源安全和碳排放的擔憂,美國人對電動汽車的概念進行了升溫,并說服政府為每輛汽車提供7500美元的補貼,但他們是第一個陷入技術瓶頸和商業化尷尬的人。今年上半年,奧巴馬公開承認,100萬輛的銷售目標無法實現,美國的電動汽車戰略失敗了。

    前浪已經落在海灘上了,我該怎么處理后浪呢?這是整個行業都在重新思考的問題。與美國相比,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更加緊迫、更加困難,基礎更加薄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在堅守路線的同時防止過熱,以及自由裁量權的平衡,將考驗決策部門和從業者的智慧。

    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補貼已暫停8個月,這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點。我們必須仔細考慮前進的道路。在我看來,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遵循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回歸本源,回歸本源。從政策角度來看,首先,公共交通領域的財政支持不能放松,電動出租車必須是下一步推廣的重點。推廣范圍不應局限于重點城市和大城市,我們可以嘗試進入二線城市。同時,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警惕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為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提供最大限度的全力支持。其次,我們對各種發展模式持開放態度,鼓勵企業根據市場變化自主創新,不受政府過度限制和干預。最后,禁止盲目鼓勵電動汽車項目“做大做快”,造成資源浪費。例如,合資自主品牌需要首先發展電動汽車的荒謬規定,無疑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利于整個行業的有序發展。

    作為一家企業,更需要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作為一種前瞻性的技術路線,電動汽車的技術儲備是不能放棄的,但大規模商業化和私下銷售仍需非常謹慎,因為實踐表明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你沒看到嗎,在特斯拉的風光背后,“加州三劍客”排名第二,CODA破產,Fisker奄奄一息。同樣,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即將進入大浪淘沙的階段。“全民用電”時代已經過去。只有撇去泡沫,回到汽車本身和電動汽車本身,這個行業才能真正迎來新生。

    標簽:比亞迪北京騰勢特斯拉寶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過于“內向”

    本田在日本推出的”雅閣”沒有汽油發動機款,只有混合動力車HEV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兩款,而且這兩款的定位完全不同。

    1900/1/1 0:00:00
    混動科技綠動未來 普銳斯全球銷量超300萬

    自1997年12月全球首款量產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豐田PRIUS普銳斯發布以來,至今豐田全系油電混合動力簡稱:HEV車型累計銷量已經突破500萬臺,其中,PRIUS普銳斯貢獻了近6成的銷量,

    1900/1/1 0:00:00
    傳一汽集團將向比克電池注資5億 成第一大股東

    據中金在線8月7日報道,近日,中國一汽將向比克電池注入5億元現金并承擔該公司13億元負債,有望成為成為比克電池第一大控股股東。證券分析人士表示,債務重組即將引爆比克電池的巨大投資機遇。

    1900/1/1 0:00:00
    我公司駕駛員拾金不昧,婉拒乘客酬謝,深受好評

    2013年5月10日,公司客服接到一位王先生的尋物電話,稱:乘坐我公司出租車蘇寧去星城,下車后發現自己新買的價值八千多元的數碼相機不見了,回想可能是丟在了剛才坐過出租車上,

    1900/1/1 0:00:00
    電動車中國時間表:寶馬激進求名不求量

    上周,電動車在中國驟然升溫。

    1900/1/1 0:00:00
    "菲尼克斯"電氣將華麗亮相2013上海國際汽車裝備展

    2013年8月2022日,菲尼克斯電氣將帶著最新的產品和技術,華麗亮相2013上海國際汽車制造技術及裝備與材料展覽會AMTS2013。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