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逐漸成熟,全國也有可能增加25個新能源汽車試點。近日,在2012年第十屆廣州車展期間,筆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獲悉,國家正在探討擴大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的可能性,包括公共服務和私人購買試點地區。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證券日報》作者,中國一些非試點城市也在布局新能源產業鏈,擴大試點的呼聲一直很高。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通過和主要試點城市運營模式的成熟,政府已加快了今年下半年的研究工作,但該政策最早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才能出臺。
這種模式逐漸成熟。
“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已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統一管理和規模化運營將有利于其健康推廣,無論是在公共服務領域還是在私人領域。
然而,在公共交通領域,即使目前有政府補貼,新能源公交車的價格仍然很高。因此,“深圳模式”中采用的融資租賃方式可以解決公交公司前期無法一次性支付巨額購買資金的問題。
具體運營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提供擔保,公交公司向交通銀行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貸款(4.20、-0.02和-0.47%),用于支付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費用,政府將相同里程的燃油車所需的所有運營費用轉入普天賬戶。
比亞迪(16.37%、-0.11%和-0.67%)將這種融資租賃模式推廣到了包括出租車在內的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領域。根據比亞迪的計算,按照目前的價格,一輛電動公交車可以通過節能在五年內支付所有費用。普通公交車的使用壽命為八年,相當于三年的“零成本運營”。
由于這種模式對出租車公司(公交公司)的信用資質要求更高,比亞迪還推出了經營租賃和買方信用模式,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具體的合作業務自由選擇合作模式。
在私人購買領域,其現階段的模式主要是團購和區域試點,便于統一管理,但相關規則的出臺給消費者打了一針強心針。
據悉,上海對新能源汽車牌照有明確的專區管理,財政補貼政策面向全國汽車企業,沒有地方保護色彩。目前,上海已開始發放純電動汽車牌照,目標是每年發放2萬輛。根據現行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和上海市車牌管理政策,一輛車最高可節省16萬元。
北京也開始就新能源汽車購買征求公眾意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出臺。有業內人士認為,北京、上海新能源私家車購車標準出臺細則將帶動全國25個新能源試點城市的政策細化。
目標壓力驅動
今年7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到2020年將突破500萬輛;
2015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6.9升,2020年降至5.0升。
國內汽車專家張志勇告訴筆者,這一目標也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試點的重要原因。
的確,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規劃》提出的目標難度很大。據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從去年年初開始全面試點的全國25個城市的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總量僅為1.6萬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國內主要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98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3009輛,混合動力汽車3973輛。整個市場仍處于凍結期。
各地也有各自的任務。《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將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和中型混合動力公交車和乘用車,鼓勵發展專用電動汽車、新一代輕型純電動汽車和液化天然氣汽車。目標是2015年廣東省形成2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綜合生產能力,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達到5萬輛。
然而,在目前的試點城市中,私人購買只有深圳,公共交通只有廣州。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一位人士告訴筆者,廣東省仍有一些地區適合推廣新能源汽車,僅靠上述兩個城市是不夠的。
目前,市場主要是公共車輛(公交車、出租車),私人購買,甚至團購,規模都不大。如果不改變這種結構,比如增加私營部門的培育,那么實現2015年的目標絕對是空談。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炳剛認為。
(編輯/李燕郊)隨著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逐漸成熟,全國也有可能增加25個新能源汽車試點。近日,在2012年第十屆廣州車展期間,筆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獲悉,國家正在探討擴大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的可能性,包括公共服務和私人購買試點地區。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證券日報》作者,中國一些非試點城市也在布局新能源產業鏈,擴大試點的呼聲一直很高。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通過和主要試點城市運營模式的成熟,政府已加快了今年下半年的研究工作,但該政策最早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才能出臺。
這種模式逐漸成熟。
“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已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統一管理和規模化運營將有利于其健康推廣,無論是在公共服務領域還是在私人領域。
然而,在公共交通領域,即使目前有政府補貼,新能源公交車的價格仍然很高。因此,“深圳模式”中采用的融資租賃方式可以解決公交公司前期無法一次性支付巨額購買資金的問題。
具體運營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提供擔保,公交公司向交通銀行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貸款(4.20、-0.02和-0.47%),用于支付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費用,政府將相同里程的燃油車所需的所有運營費用轉入普天賬戶。
比亞迪(16.37%、-0.11%和-0.67%)將這種融資租賃模式推廣到了包括出租車在內的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領域。根據比亞迪的計算,按照目前的價格,一輛電動公交車可以通過節能在五年內支付所有費用。使用壽命……
一輛普通公交車的使用年限為八年,相當于三年的“零成本運營”。
由于這種模式對出租車公司(公交公司)的信用資質要求更高,比亞迪還推出了經營租賃和買方信用模式,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具體的合作業務自由選擇合作模式。
在私人購買領域,其現階段的模式主要是團購和區域試點,便于統一管理,但相關規則的出臺給消費者打了一針強心針。
據悉,上海對新能源汽車牌照有明確的專區管理,財政補貼政策面向全國汽車企業,沒有地方保護色彩。目前,上海已開始發放純電動汽車牌照,目標是每年發放2萬輛。根據現行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和上海市車牌管理政策,一輛車最高可節省16萬元。
北京也開始就新能源汽車購買征求公眾意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出臺。有業內人士認為,北京、上海新能源私家車購車標準出臺細則將帶動全國25個新能源試點城市的政策細化。
目標壓力驅動
今年7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到2020年將突破500萬輛;2015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6.9升,2020年降至5.0升。
國內汽車專家張志勇告訴筆者,這一目標也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試點的重要原因。
的確,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規劃》提出的目標難度很大。據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從去年年初開始全面試點的全國25個城市的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總量僅為1.6萬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國內主要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98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3009輛,混合動力汽車3973輛。整個市場仍處于凍結期。
各地也有各自的任務。《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將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和中型混合動力公交車和乘用車,鼓勵發展專用電動汽車、新一代輕型純電動汽車和液化天然氣汽車。目標是2015年廣東省形成2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綜合生產能力,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達到5萬輛。
然而,在目前的試點城市中,私人購買只有深圳,公共交通只有廣州。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一位人士告訴筆者,廣東省仍有一些地區適合推廣新能源汽車,僅靠上述兩個城市是不夠的。
目前,市場主要是公共車輛(公交車、出租車),私人購買,甚至團購,規模都不大。如果不改變這種結構,比如增加私營部門的培育,那么實現2015年的目標絕對是空談。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炳剛認為。
(編輯/李燕郊)
”如果沒有那件事釣魚島,我們肯定可以完成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日前,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田聰明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他話鋒一轉,”但眼下的情況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完成目標。
1900/1/1 0:00:00豐田汽車不再沉寂。一方面是宣言明志,堅定在華長期發展信念另一方面,從產品投放、新技術引入直至服務關懷,逆勢加大投入力度。
1900/1/1 0:00:00億緯鋰能發布公告,鑒于惠州市德賽聚能電池有限公司正在進行清算,而公司急需擴大鋰離子電池產能,公司與惠州市德賽聚能電池有限公司清算組經過初步協商,
1900/1/1 0:00:00據美國媒體insideline報道,菲斯克汽車公司11月7日向insideline透露,新澤西一港口的320輛菲斯克Karma電動車被颶風桑迪毀壞,導致汽車制造商共計3200萬美元的損失。
1900/1/1 0:00:002012年廣州車展期間,上海通用發布了面向未來的”綠色科技產品戰略”。其實,從2008年開始,上海通用即開啟了”綠動未來”戰略,在當時,這是一份極為時髦的計劃。
1900/1/1 0:00:00大眾計劃截至2016年,為中國的合資公司投入140億歐元,使產能在2018年達到400萬輛,并為其全資子公司投入10億歐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