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將搖號指標的10%分配給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后,上海準備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免費發放配額,并采用專用號牌進行管理;北京方面透露,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不需要搖數字。那么,哪項政策能給消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呢?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觀點,騰訊汽車、Channel和新華信聯合推出了“北上廣新能源汽車熱推”,哪項政策讓你印象深刻?”,共收集有效問卷820份。
近70%的受訪者不了解新能源汽車政策。
中國鼓勵私人消費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早在2010年6月就出臺,其中純電動汽車補貼6萬元;同時,作為試點,各地城市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不同額度的補貼。然而,由于近兩年的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出臺或正在規劃新的激勵政策。
那么,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優惠政策嗎?調查結果顯示,近70%的受訪者不了解新能源汽車政策,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
與此同時,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理解”。
同時,調查顯示,有車的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理解高于無車的受訪者。
圖1。對新能源汽車相關優惠政策的理解
近60%的受訪者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受到青睞。
盡管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政策了解不多,但他們的購買意愿并不低。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近6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30%的人表示“不確定”,只有不到10%的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
那么,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更受消費者歡迎呢?調查進一步顯示,在有明確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受訪者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最受歡迎,其次是“常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也有20%的受訪者選擇。
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傳統混合動力汽車都配備了傳統的動力和電動驅動系統,但插電式混動汽車在大多數工況下主要由電機驅動,而傳統混合動力車在大多數工況中主要由內燃機驅動。
圖2: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向和類別
花費6萬~12萬元來關注車輛價格和使用成本是最容易接受的。
在有興趣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受訪者中,他們可以接受的價格范圍是多少?調查結果顯示,扣除補貼后,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愿意為一輛新能源汽車支付6萬至12萬元。
從車主和車主之間的差異來看,車主能夠接受的價格要高于車主。
圖3。購買新能源汽車價格區間(不含補貼)
在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考慮的因素中,許多因素同時影響受訪者的購買意愿,其中“車價”和“使用成本”最受重視。
其次,“充換電方便”、“安全”、“鼓勵政策”、“產品性能”等諸多因素也廣受受訪者關注。
圖4。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
降低收費和增加補貼是最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政策因素。
在將“鼓勵政策”列為首要考慮因素的受訪者中,“稅收減免”、“補貼額度”和“費用減免”都可能成為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機。
除價格補貼外,國務院7月批準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定,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與此同時,一些電動汽車也被列入了今年公布的車船稅減免名單。
圖5。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因素。
北上廣的受訪者可能會考慮新能源汽車,因為他們已經很長時間無法動搖這個數字了。
對于目前正在實施限購政策的北上廣消費者來說,如果他們長期無法動搖普通汽車的數量,或者不想花高價拍賣,他們會轉而購買政策鼓勵的新能源汽車嗎?調查顯示,北上廣的受訪者大多明確表示“可以”,30%表示“不確定”,14.9%表示“不可以”。
7月31日,廣州發布《汽車限購細則》,規定在每月1萬個車牌指標中,專門設置1000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指標,包括電動汽車和各類混合動力汽車。
目前正在小范圍征求意見的《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規定,私人購買純電乘用車不需要搖號,但需要申請指標,不得繼續參與搖號,私人購買純電動汽車直接享受市政府補貼,最高可達6萬元/輛。
據上海市有關部門介紹,上海市已準備向購買該車的車主免費發放配額……
els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推薦車輛目錄》,并采用專用號牌管理,新能源汽車配額不計入普通新型機動車總量。(見圖6)
圖6。如果你長時間搖不動一輛普通汽車的號碼,北上廣的受訪者會考慮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嗎?
盡管新能源汽車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但前景仍被消費者看好。
消費者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技術不成熟”是他們不購買的主要原因。其次,“基礎設施不完善”和“車輛購置價格高”也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鼓勵政策、配套設施、技術研發等三個環節缺一不可,而技術研發是實現市場的基礎。盡管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種發展趨勢,但目前確實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在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方面,與同類進口汽車的差距仍然非常明顯。(見圖7)
圖7。沒有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
大多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近70%的消費者表示“樂觀”,大多數消費者表示“非常樂觀”。(見圖8)
圖8。您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是否樂觀?
結論
通過上述調查,新華新發現,盡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激勵政策的理解度不高,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而且不乏購買熱情。對于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來說,如果不限制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將刺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轉向新能源汽車,有望對新能源汽車推廣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
(編輯/李燕郊)在廣州將搖號指標的10%分配給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后,上海準備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免費發放配額,并采用專用號牌進行管理;北京方面透露,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不需要搖數字。那么,哪項政策能給消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呢?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觀點,騰訊汽車、Channel和新華信聯合推出了“北上廣新能源汽車熱推”,哪項政策讓你印象深刻?”,共收集有效問卷820份。
近70%的受訪者不了解新能源汽車政策。
中國鼓勵私人消費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早在2010年6月就出臺,其中純電動汽車補貼6萬元;同時,作為試點,各地城市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不同額度的補貼。然而,由于近兩年的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出臺或正在規劃新的激勵政策。
那么,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優惠政策嗎?調查結果顯示,近70%的受訪者不了解新能源汽車政策,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
與此同時,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理解”。
同時,調查顯示,有車的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理解高于無車的受訪者。
圖1。對新能源汽車相關優惠政策的理解
近60%的受訪者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受到青睞。
盡管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政策了解不多,但他們的購買意愿并不低。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近6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30%的人表示“不確定”,只有不到10%的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
那么,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更受消費者歡迎呢?調查進一步顯示,在有明確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受訪者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最受歡迎,其次是“常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也有20%的受訪者選擇。
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傳統混合動力汽車都配備了傳統的動力和電動驅動系統,但插電式混動汽車在大多數工況下主要由電機驅動,而傳統混合動力車在大多數工況中主要由內燃機驅動。
圖2: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向和類別
花費6萬~12萬元來關注車輛價格和使用成本是最容易接受的。
在有興趣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受訪者中,他們可以接受的價格范圍是多少?調查結果顯示,扣除補貼后,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愿意為一輛新能源汽車支付6萬至12萬元。
從車主和車主之間的差異來看,車主能夠接受的價格要高于車主。
圖3。購買新能源汽車價格區間(不含補貼)
在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考慮的因素中,許多因素同時影響受訪者的購買意愿,其中“車價”和“使用成本”最受重視。
其次,“充換電方便”、“安全”、“鼓勵政策”、“產品性能”等諸多因素也廣受受訪者關注。
圖4。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
降低收費和增加補貼是最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政策因素。
在將“鼓勵政策”列為首要考慮因素的受訪者中,“稅收減免”、“補貼額度”和“費用減免”都可能成為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機。
除價格補貼外,國務院7月批準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定,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與此同時,一些電動汽車也被列入了今年公布的車船稅減免名單。
圖5。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因素。
北上廣的受訪者可能會考慮新能源汽車,因為他們已經很長時間無法動搖這個數字了。
對于目前正在實施限購政策的北上廣消費者來說,如果他們長期無法動搖普通汽車的數量,或者不想花高價拍賣,他們會轉而購買政策鼓勵的新能源汽車嗎?調查顯示,北上廣的受訪者大多明確表示“可以”,30%表示“不確定”,14.9%表示“不可以”。
7月31日,廣州發布《汽車限購細則》,規定在每月1萬個車牌指標中,專門設置1000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指標,包括電動汽車和各類混合動力汽車。
目前正在小范圍征求意見的《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規定,私人購買純電乘用車不需要搖號,但需要申請指標,不得繼續參與搖號,私人購買純電動汽車直接享受市政府補貼,最高可達6萬元/輛。
據上海市有關部門介紹,上海市已準備向購買該車的車主免費發放配額……
els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推薦車輛目錄》,并采用專用號牌管理,新能源汽車配額不計入普通新型機動車總量。(見圖6)
圖6。如果你長時間搖不動一輛普通汽車的號碼,北上廣的受訪者會考慮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嗎?
盡管新能源汽車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但前景仍被消費者看好。
消費者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技術不成熟”是他們不購買的主要原因。其次,“基礎設施不完善”和“車輛購置價格高”也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鼓勵政策、配套設施、技術研發等三個環節缺一不可,而技術研發是實現市場的基礎。盡管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種發展趨勢,但目前確實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在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方面,與同類進口汽車的差距仍然非常明顯。(見圖7)
圖7。沒有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
大多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近70%的消費者表示“樂觀”,大多數消費者表示“非常樂觀”。(見圖8)
圖8。您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是否樂觀?
結論
通過上述調查,新華新發現,盡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激勵政策的理解度不高,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而且不乏購買熱情。對于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來說,如果不限制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將刺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轉向新能源汽車,有望對新能源汽車推廣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
(編輯/李燕郊)
2012第三屆中國汽車安全技術論壇在天津舉行。開幕式結束后后,在新成立的CATARC安全試驗室里,作者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就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及未來實驗方向進行了采訪。
1900/1/1 0:00:0011月28日下午,位于金東經濟開發區鞋塘區塊的金華雙泰車業有限公司內,一排嶄新的高檔純電動休閑車正式下線。
1900/1/1 0:00:00綜合外電報道,雷諾日產聯盟CEO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日前宣稱,美國應該加大對替代燃料汽車的支持力度,實現能源多樣化并擺脫對汽油的嚴重依賴。
1900/1/1 0:00:00日前,日本最大的蓄電池與電源制造企業杰士湯淺與南港工業區簽署投資協議,將建設高性能蓄電池項目。項目預計將于明年5月開工。
1900/1/1 0:00:00江蘇索爾SL系列電池在2012年德國慕尼黑電動車展eCarTec上亮相,吸引了眾多歐洲同行的目光。
1900/1/1 0:00:00”北京將再投用210輛福田純電動公交車”。這條新聞,對于一直推廣速度不快的純電動公交車來說,無異于一條爆炸性新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