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 SYSTEMS(以下簡稱A123)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提出破產申請,并宣布新的合作伙伴為美國johnson controls。
此前,中國萬向集團曾提出以4.5億美元收購A123。今年8月16日,A123首席執行官David Vieau宣布,A123與萬向集團簽署了A123系統與萬向集團之間的《最終投資協議》。
此后,由于美國的一些和政策原因,萬向的收購被終止,約翰遜最終成為A123的重組方。
10月17日,一位接近A123創始人、大股東蔣一鳴的人士向筆者透露,A123與強森控股的合作公告僅涉及其汽車業務,其電池材料和儲能業務不在收購范圍內。A123還希望未來將業務重點轉移到中國,以降低成本,滿足由中國、日本和韓國組成的亞洲電池軍團的需求。未來,A123將繼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不排除與萬向再次合作。"
引人注目的失敗
蔣一鳴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是A123的創始人和大股東,但他不負責公司運營。
今年8月,A123發布了最新的財務報表,顯示A123在2012年前六個月凈虧損約2.08億美元,相當于每股虧損1.43美元。去年3月,由于電池質量缺陷,A123召回了該電池,成本為5500萬美元。與此同時,A123最大的客戶Fiske削減了A123的訂單,導致A123關閉了一些生產線,并被迫裁員。
正是在這個時候,萬向集團進入了A123的視野。上述人士向本報作者透露,8月在美國會見蔣一鳴時,蔣一鳴對萬向持非常積極的態度,歡迎外資進入,希望萬向能幫助A123擺脫財務困境。當時,只有萬向向A123提出了報價。
上述人士表示,當時蔣一鳴也了解到萬向的情況,尤其對萬向“向寶馬供應零部件”感興趣。當時,他們兩人達成共識,支持萬向收購A123,認為這將使A123能夠很好地生存下去。但江澤民非常擔心美國政府的態度。
果不其然,從那時起,這項收購就被美國阻止了,因為A123在早期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奧巴馬總統的新能源政策,美國能源部早期直接向A123撥款2.5億美元,州政府的間接補貼達到1.4億美元。受補貼的A123也高調上市,其上市儀式甚至邀請了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出席。
這筆政府補貼已成為收購這件事的主要障礙。作為一家民營企業,A123的初始資金大部分來自能源局,收購后如何處置這一資產成為關鍵。
“此外,中國收購美國公司是最敏感的話題,在這一計劃出臺后,一些成員寫信抗議。”上述人士還透露。美國不想失去其海外資產,而今年恰逢美國大選年,這使得這樣的收購更加困難。
當時萬向提供的條件非常優惠。具體方案是:萬向將以4.65億美元收購A123系統公司80%的股份,成為A123的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萬向集團向A123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初始債務融資,其中2500萬美元是初始信貸額度。在滿足一定條件后,萬向將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隨后,萬向將根據某些條件購買A123的優先擔保可轉換票據,總額為2億美元。此外,萬向集團還將持有1.9億美元的期權認股權證。
然而,關于萬向收購A123的傳言如此之大,以至于在美國家喻戶曉。因此,在收購失敗后,A123引起了johnson controls的注意。
更重要的是,約翰遜控股公司本身是一家由美國能源部支持的企業,而且……
ts收購A123自然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支持。
Johnson controls抓住萬向受到質疑的機會,向A123提供了收購條件。然而,與萬向集團的整體收購不同,強生控股公司僅收購了A123的汽車電池業務,包括技術、產品和客戶渠道,以及位于密歇根州和其他地方的工廠,此外,還收購了A1123和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杰信電力(SH310328)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未知潛在客戶
A123業務分為三部分。一個是電池材料,在中國常州有一個生產基地;第二塊是汽車電池,主要生產基地在底特律;
第三種是儲能電池,其生產基地位于波士頓。汽車板塊業務出售后,其余板塊仍可繼續經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江森自控實力雄厚,主營業務為鉛酸電池,也是業內控制系統的老大。然而,由于鋰電池技術已成為未來儲能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johnson controls一直在跟蹤鋰電池項目,希望將業務轉移到鋰電池。今年,江森自控還想在鋰電池企業招聘技術人才。
在行業內,巴斯夫最近正在通過各種收購擴大業務規模,約翰遜控制公司正試圖效仿巴斯夫的模式。A123的破產保護開始后,約翰遜控股將提供7250萬美元繼續運營A123,預計交易總價為1.25億美元。
不過,上述接近蔣一鳴的人士告訴筆者,出于成本考慮,蔣一鳴曾告訴他,無論萬向收購A123是否成功,A123未來都會將生產中心遷至亞洲。
美國的高生產成本是A123自成立以來連續虧損的主要原因。A123財報顯示,盡管其營業收入逐年增長30%-40%,但由于成本高于營業收入,其年度虧損正在逐漸擴大。
A123在2009年和201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100萬美元和1億美元。但這兩年的損失分別為8660萬美元和1.5億美元。
隨著中國、日本和韓國產量的增加,美國電池制造商在成本上無法與他們競爭。為此,A123早就將目光投向了上海,并與上汽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蔣一鳴還表示,他將繼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普遍性也不例外。
香港上市公司[0.30-3.23%](HK00729)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作者,他曾尋求與A123在OEM領域的合作。該公司在上海設有生產和研發基地。
然而,除了汽車鋰電池的光明前景外,中國其他鋰電池行業也在經歷與光伏行業一樣的痛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目前,由于消費類鋰電池產能嚴重過剩,企業紛紛壓低價格,導致利潤大幅下降。整合期結束后,可能只剩下一半的企業。
在這種背景下,即使A123未來將產能轉移到中國,其性能能否得到改善也不得而知。
(編輯/李燕郊)10月16日,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 SYSTEMS(以下簡稱A123)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提出破產申請,并宣布新的合作伙伴為美國約翰遜控股公司。
此前,中國萬向集團曾提出以4.5億美元收購A123。今年8月16日,A123首席執行官David Vieau宣布,A123與萬向集團簽署了A123系統與萬向集團之間的《最終投資協議》。
此后,由于美國的一些和政策原因,萬向的收購被終止,約翰遜最終成為A123的重組方。
10月17日,一位接近A123創始人、大股東蔣一鳴的人士向筆者透露,A123與強森控股的合作公告僅涉及其汽車業務,其電池材料和儲能業務不在收購范圍內。A123還希望未來將業務重點轉移到中國,以降低成本,滿足由中國、日本和韓國組成的亞洲電池軍團的需求。未來,A123將繼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不排除與萬向再次合作。"
引人注目的失敗
蔣一鳴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是A123的創始人和大股東,但他不負責公司運營。
今年8月,A123發布了最新的財務報表,顯示A123在2012年前六個月凈虧損約2.08億美元,相當于每股虧損1.43美元。去年3月,由于電池質量缺陷,A123召回了該電池,成本為5500萬美元。與此同時,A123最大的客戶Fiske削減了A……的訂單……
這導致A123關閉了一些生產線,并被迫裁員。
正是在這個時候,萬向集團進入了A123的視野。上述人士向本報作者透露,8月在美國會見蔣一鳴時,蔣一鳴對萬向持非常積極的態度,歡迎外資進入,希望萬向能幫助A123擺脫財務困境。當時,只有萬向向A123提出了報價。
上述人士表示,當時蔣一鳴也了解到萬向的情況,尤其對萬向“向寶馬供應零部件”感興趣。當時,他們兩人達成共識,支持萬向收購A123,認為這將使A123能夠很好地生存下去。但江澤民非常擔心美國政府的態度。
果不其然,從那時起,這項收購就被美國阻止了,因為A123在早期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奧巴馬總統的新能源政策,美國能源部早期直接向A123撥款2.5億美元,州政府的間接補貼達到1.4億美元。受補貼的A123也高調上市,其上市儀式甚至邀請了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出席。
這筆政府補貼已成為收購這件事的主要障礙。作為一家民營企業,A123的初始資金大部分來自能源局,收購后如何處置這一資產成為關鍵。
“此外,中國收購美國公司是最敏感的話題,在這一計劃出臺后,一些成員寫信抗議。”上述人士還透露。美國不想失去其海外資產,而今年恰逢美國大選年,這使得這樣的收購更加困難。
當時萬向提供的條件非常優惠。具體方案是:萬向將以4.65億美元收購A123系統公司80%的股份,成為A123的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萬向集團向A123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初始債務融資,其中2500萬美元是初始信貸額度。在滿足一定條件后,萬向將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隨后,萬向將根據某些條件購買A123的優先擔保可轉換票據,總額為2億美元。此外,萬向集團還將持有1.9億美元的期權認股權證。
然而,關于萬向收購A123的傳言如此之大,以至于在美國家喻戶曉。因此,在收購失敗后,A123引起了johnson controls的注意。
更重要的是,johnson controls本身就是一家得到美國能源部支持的企業,其收購A123自然也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支持。
Johnson controls抓住萬向受到質疑的機會,向A123提供了收購條件。然而,與萬向集團的整體收購不同,強生控股公司僅收購了A123的汽車電池業務,包括技術、產品和客戶渠道,以及位于密歇根州和其他地方的工廠,此外,還收購了A1123和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杰信電力(SH310328)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未知潛在客戶
A123業務分為三部分。一個是電池材料,在中國常州有一個生產基地;第二塊是汽車電池,主要生產基地在底特律;
第三種是儲能電池,其生產基地位于波士頓。汽車板塊業務出售后,其余板塊仍可繼續經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江森自控實力雄厚,主營業務為鉛酸電池,也是業內控制系統的老大。然而,由于鋰電池技術已成為未來儲能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johnson controls一直在跟蹤鋰電池項目,希望將業務轉移到鋰電池。今年,江森自控還想在鋰電池企業招聘技術人才。
在行業內,巴斯夫最近正在通過各種收購擴大業務規模,約翰遜控制公司正試圖效仿巴斯夫的模式。A123的破產保護開始后,約翰遜控股將提供7250萬美元繼續運營A123,預計交易總價為1.25億美元。
不過,上述接近蔣一鳴的人士告訴筆者,出于成本考慮,蔣一鳴曾告訴他,無論萬向收購A123是否成功,A123未來都會將生產中心遷至亞洲。
美國的高生產成本是A123自成立以來連續虧損的主要原因。A123財報顯示,盡管其營業收入逐年增長30%-40%,但由于成本高于營業收入,其年度虧損正在逐漸擴大。
A123在2009年和201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100萬美元和1億美元。但這兩年的損失分別為8660萬美元和1.5億美元。
隨著中國、日本和韓國產量的增加,美國電池制造商在成本上無法與他們競爭。為此,A123早就將目光投向了上海,并與上汽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蔣一鳴還表示,他將繼續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普遍性也不例外。
香港上市公司[0.30-3.23%](HK00729)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作者,他曾尋求與A123在OEM領域的合作。該公司在上海設有生產和研發基地。
然而,除了汽車鋰電池的光明前景外,中國其他鋰電池行業也在經歷與光伏行業一樣的痛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目前,由于消費類鋰電池產能嚴重過剩,企業紛紛壓低價格,導致利潤大幅下降。整合期結束后,可能只剩下一半的企業。
在這種背景下,即使A123未來將產能轉移到中國,其性能能否得到改善也不得而知。
(編輯/李燕郊)
標簽:寶馬
未來幾年,上海浦東將重點打造包括迪士尼在內的3個新拓展區域,其中臨港地區未來3年將獲得千億元投資,有望成為本市重大裝備研發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地,并推進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示范應用基地的建設。
1900/1/1 0:00:00在RTL法語廣播電臺和《AUTOPLUS》汽車雜志舉辦的”巴黎車展最佳車型”評選中,雷諾新Clio和純電動車ZOE分別榮膺2012年巴黎車展”最佳量產車”和”最佳環保汽車”大獎。
1900/1/1 0:00:00在作者印象中,城市公交具有公益屬性,大多由國有企業運營。然而,在海南省海口市,卻活躍著一家民營公交企業海口六龍觀光巴士有限公司,它是海南省規模最大的民營公交企業,也是海口市第二大公交企業。
1900/1/1 0:00:00作者昨天從南京唯一純電動客車生產企業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獲悉,近日該公司和南通市簽下100輛純電動旅游車供貨協議,這是該公司繼今年8月向南京東山公交公司交付10輛純電動公交車后,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10月16日,美國鋰離子電池和能量存儲系統的公司A123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其汽車電池資產將被江森自控集團以125億美元收購。
1900/1/1 0:00:00”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力主靠企業去選擇,讓市場來決定最怕爭論到最后一事無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