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環境稅擬定四稅種 稅率引發爭議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所有跡象表明,征收環境稅似乎迫在眉睫。然而,對于政策的細節仍然沒有達成共識。

    筆者了解到,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環境保護部制定的環境稅方案已經形成。從方案文本來看,環境稅被定位為“獨立環境稅”,即一種新稅。鎖定范圍為三種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包括SO2、廢水和固體廢物。

    同時,該方案還給出了建議稅率:二氧化硫和固體廢物的稅率為2元/公斤,廢水(污水)的稅率為1元/噸,二氧化碳的稅率為10元/噸。在稅收歸屬上,明確規定屬于地方收入。

    據筆者所知,該方案的許多操作內容仍存在爭議。特別是,它沒有得到其他部委的承認。

    事實上,由于環境稅收制度的復雜性,涉及的國家部委很多。涉及的部委至少有六個,即除了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和環境保護部,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

    例如,在征求意見過程中,相關部委提出意見:“方案只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沒有體現出來。”

    各部門職責不明確,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不明確。這些問題在環境稅制定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境專家告訴作者。

    此外,環境稅收制度設計的最終意義評估也存在爭議。也就是說,這是一些部門基于自身利益而產生的稅收沖動嗎?稅收可以用來保護環境嗎?在總體稅負不調整(降低)的情況下,稅收是否只反映了對企業的增量增稅,而不能反映環境經濟政策對企業的激勵作用?

    初步確定了四項稅收:每年征收1000億元。

    在總體設計中,環境稅方案采用了費改稅的思路,主要是將之前由環保部門征收的排污費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的污水稅。

    該方案對環境稅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征收的環境稅是對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獨立稅”。

    然而,該方案中的污染物范圍與2003年頒布的《排污費征收與使用條例》略有不同,后者僅包括以SO2為代表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而不包括噪音。

    對于這四種稅收,方案還給出了建議稅率,其中二氧化硫和固體廢物的稅率為2元/公斤,廢水(污水)的稅率為1元/噸,二氧化碳的稅率為10元/噸。

    起草人在方案中指出,確定稅率的依據主要是污染物的處理成本,例如SO2的實際平均處理成本為1.95元/公斤,廢水的處理成本約為1元/公斤。

    據悉,在稅收計算的基礎上,研究人員也提出了標準。即污染排放稅以生產產生的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為基礎,如果實際排放量難以確定,則根據納稅人的設備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等相關指標計算排放量;

    碳稅是根據產生二氧化碳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碳含量計算的。

    由于費改稅,方案明確對已納入環境稅征收范圍的污染物不再征收相應的排污費,避免重復收費。

    在稅收的使用方面,這與之前許多專家提出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共享不同。該方案建議將環境稅作為地方稅,主要用于地方環境能力建設和環境保護。

    費改稅后,環境稅的總收入高于排污費的總收入。環境保護部專家表示,上述稅率方案是研究人員提出的三種方案中最低的。據此計算,每年排污稅收入約600億元(目前我國排污費總額不到200億元),碳稅收入約400億元。

    換句話說,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環境稅每年也可以達到1000億元。

    稅率是有爭議的:煤炭價格彈性將高達0.92。

    據筆者所知,三部委制定的初步方案在稅率和總體思路上仍存在爭議。

    稅率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對其他主體的損害程度,而不僅僅是處理成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專家表示,“因此,稅率需要進一步計算,相應的計稅依據需要調整。”

    此外,該計劃中提出的稅率對經濟有影響(“影響不大”)的結論也引發了質疑。

    這樣的稅率將極大地影響煤炭的價格彈性。上述專家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每燃燒一噸煤,就會釋放2.6噸二氧化碳和8.5公斤二氧化硫。這意味著國家將從每噸煤炭43元(8.5×2+2.6×10=43元)起額外征收環境稅。以2010年4月底為例,全國市場煤炭交易均價為675.19噸,稅后煤炭價格將平均上漲6.36%。根據該計劃,SO2將同時減少5.87%。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煤炭的價格彈性將高達0.92,遠高于能源價格彈性0.24的國際平均水平。”專家說。

    此外,對于本方案中提出的環境稅理念,也有不同意見,即“獨立環境稅”

    “獨立的環境稅方案更好,還是整合現有的稅收結構,將環境稅納入資源稅和消費稅?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國家發改委專家表示,獨立方案是一個很好的操作,但從優化稅收結構和減輕負擔的角度來看對于企業來說,綜合方案可能更持久。

    事實上,由于“環境”涉及多部門職能,環境稅的設置離不開部門之間的協調。目前,該方案只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部門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

    如計劃所示,環境保護部門以監測為重點,履行監測和核查職責。稅務部門負責征收,財政部門將征收的環境稅納入財政收入體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是一個與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關的部門。它應該在碳稅中扮演什么角色?同樣,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此前負責審批和監督污水處理費,在確定環境稅率時是否還需要價格部門的參與?”一位財稅專家表示。

    該專家分析了作為供水行業管理部門的水利部和作為污水處理監管部門的住房城鄉建設部是否需要參與污水環境稅。如何參與其中并沒有得到體現。這包含了部門協調的問題。例如,acc……

    根據現行方案,居民生活污水免征環境稅,是否需要收取污水處理費?

    如果繼續征收污水處理費,將有居民生活污水主要由水務部門收集,而工商污水將由稅務部門收集。對于來自不同來源的污水,有兩套管理機制。污水處理廠處理不同來源的污水,不同的成本機制無疑會增加協調成本和管理成本。”知情人士指出。

    環境稅的積極作用:需要和減稅設備

    環境稅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和經濟政策,主要通過增加排放成本來促使企業減少污染排放行為。然而,專家們也擔心,這一目標與實際操作結果之間可能存在差距。

    “它是否能更有效地解決污染控制問題仍然存疑。”中國農業大學法學副教授王小龍說。

    “如果只是增加財政收入,那么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已經很高了,為什么要征稅?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筆者,“現在的問題不是增加稅收,而是如何用好現有稅收”。

    從收費到稅收,盡管它們都在約束企業行為,但“回款”的使用已經發生了重大調整。即排污費由環保部門征收,專項資金用于治理環境污染,而排污稅由稅務部門征收,納入地方財政板塊統籌使用,不得直接用于環境保護。

    與此同時,環境稅也面臨著與其他環境和經濟政策對接的問題。王小龍認為,“對于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污染稅和有償使用費不可能同時存在,所以我們只能選擇一種,否則就會重復收費。一方面,相關部門在推動環境稅,另一方面,他們也想推動排污權的有償使用,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兩者之間的沖突。”

    “環境稅是一種增稅,同時國家也應該調整稅收結構,減少所得稅等環節的稅收,以保持稅負平衡。上海財經政法研究院研究員傅偉剛告訴筆者。(編輯/李嬌)

    所有跡象表明,征收環境稅似乎迫在眉睫。然而,對于政策的細節仍然沒有達成共識。

    筆者了解到,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環境保護部制定的環境稅方案已經形成。從方案文本來看,環境稅被定位為“獨立環境稅”,即一種新稅。鎖定范圍為三種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包括SO2、廢水和固體廢物。

    同時,該方案還給出了建議稅率:二氧化硫和固體廢物的稅率為2元/公斤,廢水(污水)的稅率為1元/噸,二氧化碳的稅率為10元/噸。在稅收歸屬上,明確規定屬于地方收入。

    據筆者所知,該方案的許多操作內容仍存在爭議。特別是,它沒有得到其他部委的承認。

    事實上,由于環境稅收制度的復雜性,涉及的國家部委很多。涉及的部委至少有六個,即除了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和環境保護部,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

    例如,在征求意見過程中,相關部委提出意見:“方案只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沒有體現出來。”

    各部門職責不明確,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不明確。這些問題在環境稅制定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境專家告訴作者。

    此外,環境稅的最終含義評估……

    系統設計也存在爭議。也就是說,這是一些部門基于自身利益而產生的稅收沖動嗎?稅收可以用來保護環境嗎?在總體稅負不調整(降低)的情況下,稅收是否只反映了對企業的增量增稅,而不能反映環境經濟政策對企業的激勵作用?

    初步確定了四項稅收:每年征收1000億元。

    在總體設計中,環境稅方案采用了費改稅的思路,主要是將之前由環保部門征收的排污費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的污水稅。

    該方案對環境稅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征收的環境稅是對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獨立稅”。

    然而,該方案中的污染物范圍與2003年頒布的《排污費征收與使用條例》略有不同,后者僅包括以SO2為代表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而不包括噪音。

    對于這四種稅收,方案還給出了建議稅率,其中二氧化硫和固體廢物的稅率為2元/公斤,廢水(污水)的稅率為1元/噸,二氧化碳的稅率為10元/噸。

    起草人在方案中指出,確定稅率的依據主要是污染物的處理成本,例如SO2的實際平均處理成本為1.95元/公斤,廢水的處理成本約為1元/公斤。

    據悉,在稅收計算的基礎上,研究人員也提出了標準。即污染排放稅以生產產生的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為基礎,如果實際排放量難以確定,則根據納稅人的設備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等相關指標計算排放量;

    碳稅是根據產生二氧化碳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碳含量計算的。

    由于費改稅,方案明確對已納入環境稅征收范圍的污染物不再征收相應的排污費,避免重復收費。

    在稅收的使用方面,這與之前許多專家提出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共享不同。該方案建議將環境稅作為地方稅,主要用于地方環境能力建設和環境保護。

    費改稅后,環境稅的總收入高于排污費的總收入。環境保護部專家表示,上述稅率方案是研究人員提出的三種方案中最低的。據此計算,每年排污稅收入約600億元(目前我國排污費總額不到200億元),碳稅收入約400億元。

    換句話說,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環境稅每年也可以達到1000億元。

    稅率是有爭議的:煤炭價格彈性將高達0.92。

    據筆者所知,三部委制定的初步方案在稅率和總體思路上仍存在爭議。

    稅率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對其他主體的損害程度,而不僅僅是處理成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專家表示,“因此,稅率需要進一步計算,相應的計稅依據需要調整。”

    此外,該計劃中提出的稅率對經濟有影響(“影響不大”)的結論也引發了質疑。

    這樣的稅率將極大地影響煤炭的價格彈性。上述專家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每燃燒一噸煤,就會釋放2.6噸二氧化碳和8.5公斤二氧化硫。這意味著國家將從每噸煤炭43元(8.5×2+2.6×10=43元)起額外征收環境稅。以2010年4月底為例,全國市場煤炭交易均價為675.19噸,稅后煤炭價格將平均上漲6.36%。根據該計劃,SO2將同時減少5.87%。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煤炭的價格彈性將高達0.92,遠高于能源價格彈性0.24的國際平均水平。”專家說。

    此外,對于本方案中提出的環境稅理念,也有不同意見,即“獨立環境稅”

    “獨立的環境稅方案更好,還是整合現有的稅收結構,將環境稅納入資源稅和消費稅?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國家發改委專家表示,獨立方案是一個很好的操作,但從優化稅收結構和減輕負擔的角度來看對于企業來說,綜合方案可能更持久。

    事實上,由于“環境”涉及多部門職能,環境稅的設置離不開部門之間的協調。目前,該方案只明確了財政部門、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職責,其他部門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

    如計劃所示,環境保護部門以監測為重點,履行監測和核查職責。稅務部門負責征收,財政部門將征收的環境稅納入財政收入體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是一個與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關的部門。它應該在碳稅中扮演什么角色?同樣,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此前負責審批和監督污水處理費,在確定環境稅率時是否還需要價格部門的參與?”一位財稅專家表示。

    該專家分析了作為供水行業管理部門的水利部和作為污水處理監管部門的住房城鄉建設部是否需要參與污水環境稅。如何參與其中并沒有得到體現。這包含了部門協調的問題。例如,acc……

    根據現行方案,居民生活污水免征環境稅,是否需要收取污水處理費?

    如果繼續征收污水處理費,將有居民生活污水主要由水務部門收集,而工商污水將由稅務部門收集。對于來自不同來源的污水,有兩套管理機制。污水處理廠處理不同來源的污水,不同的成本機制無疑會增加協調成本和管理成本。”知情人士指出。

    環境稅的積極作用:需要和減稅設備

    環境稅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和經濟政策,主要通過增加排放成本來促使企業減少污染排放行為。然而,專家們也擔心,這一目標與實際操作結果之間可能存在差距。

    “它是否能更有效地解決污染控制問題仍然存疑。”中國農業大學法學副教授王小龍說。

    “如果只是增加財政收入,那么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已經很高了,為什么要征稅?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筆者,“現在的問題不是增加稅收,而是如何用好現有稅收”。

    從收費到稅收,盡管它們都在約束企業行為,但“回款”的使用已經發生了重大調整。即排污費由環保部門征收,專項資金用于治理環境污染,而排污稅由稅務部門征收,納入地方財政板塊統籌使用,不得直接用于環境保護。

    與此同時,環境稅也面臨著與其他環境和經濟政策對接的問題。王小龍認為,“對于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污染稅和有償使用費不可能同時存在,所以我們只能選擇一種,否則就會重復收費。一方面,相關部門在推動環境稅,另一方面,他們也想推動排污權的有償使用,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兩者之間的沖突。”

    “環境稅是一種增稅,同時國家也應該調整稅收結構,減少所得稅等環節的稅收,以保持稅負平衡。上海財經政法研究院研究員傅偉剛告訴筆者。(編輯/李嬌)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電投35億建設潯城新能源產業集群基地

    12月8日,中電投江西分公司與九江市簽訂新能源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十二五”期內,加大在九江的投資,把九江打造成江西的風電基地和光伏發電基地。

    1900/1/1 0:00:00
    廣西柳州市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投入運營

    近日,廣西柳州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110千伏潭中電動汽車充電站投入運行。同時,柳州市首批新能源貨車正式投放市場。

    1900/1/1 0:00:00
    電動卡車投資回報率高 受北美商業用戶青睞

    華爾街郵報12月8日訊:北美多家公司高層表示,使用電動車卡車替代現有的柴油卡車可為公司節省大量運輸成本,高回報率的電動卡車普及速度可能超過電動轎車。

    1900/1/1 0:00:00
    江淮汽車交付合肥580臺純電動車用于出租

    江淮汽車年內有580多臺純電動車交付合肥市用于出租車及定點出租,預計明年合肥市將再購進2000多臺。

    1900/1/1 0:00:00
    英國低碳汽車新政 千萬英鎊支持技術創新項目

    英國運輸局局長菲利普哈蒙日前宣布,英政府計劃投資2400萬英鎊,支持有助于推動英國低碳汽車發展的六項技術創新項目。

    1900/1/1 0:00:00
    鋰離子電池項目在福建省寧德市正式落戶

    鋰離子電池項目是目前國內外大力推進的高新科技項目。日前,日本TDK集團下屬一家全資公司投資興建的鋰離子電池項目在寧德市正式落戶。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