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科易動力總經理田碩:電動汽車我們順勢而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田碩,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與其他兩兄弟姐妹成立了北京科藝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莆田海油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并完成了中國第一個電動汽車電池快速更換系統。

    在2010年8月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上,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為首的專家組參觀了他們的“電力交換系統”,得出結論:“該系統是中國第一個,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良好。”

    電動汽車行業專家王炳剛甚至有些興奮地評論道:“關于充電或換電的爭論,我們專家已經談了半年,但一直沒有人做。在中國,只有你們團隊默默地做了,這讓大家對換電有了新的認識。這很有意義。”

    該系統可以在3分鐘內為電動汽車更換新電池,解決了電動汽車快速補充能量的問題。如果使用目前的充電技術,至少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充電。電動汽車電池快速更換系統的研發成功實現了動力電池的快速、高效、安全、可靠、方便的更換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從而解決了電動汽車快速補能的問題。整個電池更換過程只需3分鐘,比加油更方便。設計充分考慮了頻繁更換和車輛顛簸振動的惡劣工況,整個電池更換過程自動完成,無需人工輔助。田碩說:“這只是長征的第一步。"

    “順應潮流”的選擇

    在過去的幾年里,田碩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200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隨后前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深造。田碩回到北京后,憑借博士學位和在世界上最成熟的汽車公司的實踐經驗,成功進入了一家著名跨國汽車公司的中國公司。

    在過去的兩年里,他一直在一家外國公司工作。他在2009年底決定辭職。這個想法遭到了他的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下定決心了。“你是否有勇氣做出這個選擇是人生的分水嶺。”田碩說,“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田碩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順應潮流”。正是因為對電動汽車發展趨勢的樂觀,他和兩個弟弟華建鋒、李立國一起辭職,共同創立了科翼動力,致力于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等動力系統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電動汽車已經被炒了很多年,但這次我覺得機會真的來了。當這個行業發生變化時,我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進來。”田碩在清華大學做博士項目時,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電池管理。自2002年以來,他一直從事電池測試工作,對電池在電動汽車行業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田碩表示,他非常同意日本人的觀點:誰控制電池,誰就控制電動汽車。

    他和他的科伊動力是幸運的。他們的第一個項目來自中國莆田和中海油合資成立的莆田海友新能源電力公司。

    2009年11月7日,田碩仍然記得雙方會面的細節——“謝子聰看到我們時的第一句話:我們五個人,11月7號,記住,這是改變歷史的一天。”

    謝子聰曾任莆田海油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他在電動汽車領域工作了十多年,他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商業化的有力推動者。謝子聰就像一個獵人,四處尋找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所有支持。

    這幾乎是一場沒有爭議的對話。雙方一拍即合的背后,是對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走向的共同認知和判斷。

    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合作。從2010年3月正式開始研發到2010年7月31日系統開發成功,田碩帶著謝子聰參觀了快換系統并正式交付……

    幾個月來,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有四天三夜沒有合眼。連續一個月,團隊骨干輪班工作,用田碩的話來說,這段時間的艱苦工作是難以想象的。

    熱情被點燃

    “2010年是世界電動汽車元年,2011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元年。我們都是時代的幸運兒。”這是田碩對時代大勢的判斷。

    田碩認為,正如1995年以來互聯網時代的創業熱潮創造了大量財富神話一樣,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也面臨著同樣的歷史機遇。

    科伊動力剛剛起步——一個不到30人的團隊,幾乎每個成員都有出色的技術背景。他們被田碩一個接一個地拉進了隊伍。田碩與他們的對話簡單而直接:“首先,公司還小,我們沒錢,所以你想發財就不要來!”其次,公司正處于努力工作的初級階段,熬夜加班是常態,那些想朝九晚五通勤的人就不要來了!

    "

    在涉足電動汽車領域時,科翼動力確立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專注于電動汽車的核心“動力系統技術”,尤其是電池管理系統和電池系統集成技術。

    田碩告訴筆者,科一電源的第一輪研發是從原理方面做一些東西,讓大家先知道,而開發這種換電系統只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更廣泛的兼容性、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快的換電速度和更靈活的現場條件是換電模式發展的四大趨勢,也是科易電源快速換電系統的下一步研發方向。

    科一動力的第一步是扎實而有價值的。這一點可以從田碩日益充實的日程安排中得到證實。前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包括有錢的投資者、有項目的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工廠,以及有期望的政策制定者。各行各業的人們對這個巨大的新興產業有著各種各樣的愿景。

    雖然創業時間不長,但田碩對科一動力的現狀和未來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贊同“先道后術”的觀點。“我們需要投資,但我們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戰略投資者。通過他們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我們將提高競爭力,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幫助。”田碩說。

    揮之不去的民族情結

    電動汽車行業幾乎被中國所有媒體視為中國汽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機會,而其背后不可忽視的民族情結注定從一開始就伴隨著電動汽車。

    “這是中國人自己制造的東西,這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與國際競爭對手競爭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是中田碩重復的一句話。

    “這是200多年的世界工業化和30多年的中國改革開放。這是中國人唯一一次抬頭看看外國人沒有做什么。”謝子聰的話更有意義。

    田碩認為,國家政策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盡管田碩對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他對現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的綜合情況相對謹慎。他說,現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的主要任務是守住國內市場,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論與外國企業的競爭。為此,他也希望國家能夠進一步扶持企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編輯/李嬌)田碩,20世紀80年代出生,與其他兩兄弟姐妹成立了北京科藝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莆田海油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和完成中國第一個電動汽車電池快速更換系統。

    在2010年8月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上,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為首的專家組參觀了他們的“電力交換系統”,得出結論:“該系統是中國第一個,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良好。”

    電動汽車行業專家王炳剛甚至有些興奮地評論道:“關于充電或換電的爭論,我們專家已經談了半年,但一直沒有人做。在中國,只有你們團隊默默地做了,這讓大家對換電有了新的認識。這很有意義。”

    該系統可以在3分鐘內為電動汽車更換新電池,解決了電動汽車快速補充能量的問題。如果使用目前的充電技術,至少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充電。電動汽車電池快速更換系統的研發成功實現了動力電池的快速、高效、安全、可靠、方便的更換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從而解決了電動汽車快速補能的問題。整個電池更換過程只需3分鐘,比加油更方便。設計充分考慮了頻繁更換和車輛顛簸振動的惡劣工況,整個電池更換過程自動完成,無需人工輔助。田朔說:“這是o……”……

    y長征的第一步。"

    “順應潮流”的選擇

    在過去的幾年里,田碩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200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隨后前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深造。田碩回到北京后,憑借博士學位和在世界上最成熟的汽車公司的實踐經驗,成功進入了一家著名跨國汽車公司的中國公司。

    在過去的兩年里,他一直在一家外國公司工作。他在2009年底決定辭職。這個想法遭到了他的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下定決心了。“你是否有勇氣做出這個選擇是人生的分水嶺。”田碩說,“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田碩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順應潮流”。正是因為對電動汽車發展趨勢的樂觀,他和兩個弟弟華建鋒、李立國一起辭職,共同創立了科翼動力,致力于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等動力系統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電動汽車已經被炒了很多年,但這次我覺得機會真的來了。當這個行業發生變化時,我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進來。”田碩在清華大學做博士項目時,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電池管理。自2002年以來,他一直從事電池測試工作,對電池在電動汽車行業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田碩表示,他非常同意日本人的觀點:誰控制電池,誰就控制電動汽車。

    他和他的科伊動力是幸運的。他們的第一個項目來自中國莆田和中海油合資成立的莆田海友新能源電力公司。

    2009年11月7日,田碩仍然記得雙方會面的細節——“謝子聰看到我們時的第一句話:我們五個人,11月7號,記住,這是改變歷史的一天。”

    謝子聰曾任莆田海油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他在電動汽車領域工作了十多年,他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商業化的有力推動者。謝子聰就像一個獵人,四處尋找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所有支持。

    這幾乎是一場沒有爭議的對話。雙方一拍即合的背后,是對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走向的共同認知和判斷。

    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合作。從2010年3月正式開始研發到2010年7月31日系統開發成功,田碩帶著謝子聰參觀了快換系統并正式交付。四個多月來,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有四天三夜沒合眼。連續一個月,團隊骨干輪班工作,用田碩的話來說,這段時間的艱苦工作是難以想象的。

    熱情被點燃

    “2010年是世界電動汽車元年,2011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元年。我們都是時代的幸運兒。”這是田碩對時代大勢的判斷。

    田碩認為,正如1995年以來互聯網時代的創業熱潮創造了大量財富神話一樣,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也面臨著同樣的歷史機遇。

    科伊動力剛剛起步——一個不到30人的團隊,幾乎每個成員都有出色的技術背景。他們被田碩一個接一個地拉進了隊伍。田碩與他們的對話簡單而直接:“首先,公司還小,我們沒錢,所以你想發財就不要來!”其次,公司正處于努力工作的初級階段,熬夜加班是常態,那些想朝九晚五通勤的人就不要來了!

    "

    在涉足電動汽車領域時,科翼動力確立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專注于電動汽車的核心“動力系統技術”,尤其是電池管理系統和電池系統集成技術。

    田碩告訴筆者,科一電源的第一輪研發是從原理方面做一些東西,讓大家先知道,而開發這種換電系統只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更廣泛的兼容性、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快的換電速度和更靈活的現場條件是換電模式發展的四大趨勢,也是科易電源快速換電系統的下一步研發方向。

    科一動力的第一步是扎實而有價值的。這一點可以從田碩日益充實的日程安排中得到證實。前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包括有錢的投資者、有項目的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工廠,以及有期望的政策制定者。各行各業的人們對這個巨大的新興產業有著各種各樣的愿景。

    雖然創業時間不長,但田碩對科一動力的現狀和未來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贊同“先道后術”的觀點。“我們需要投資,但我們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戰略投資者。通過他們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我們將提高競爭力,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幫助。”田碩說。

    揮之不去的民族情結

    電動汽車行業幾乎被中國所有媒體視為中國汽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機會,而其背后不可忽視的民族情結注定從一開始就伴隨著電動汽車。

    “這是中國人自己制造的東西,這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與國際競爭對手競爭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是中田碩重復的一句話。

    “這是200多年的世界工業化和30多年的中國改革開放。這是中國人唯一一次抬頭看看外國人沒有做什么。”謝子聰的話更有意義。

    田碩認為,國家政策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盡管田碩對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他對現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的綜合情況相對謹慎。他說,現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的主要任務是守住國內市場,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論與外國企業的競爭。為此,他也希望國家能夠進一步扶持企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編輯/李嬌)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陳德銘:美國對華稀土問題說三道四沒良心

    ”中國擁有全球30的稀土資源,卻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

    1900/1/1 0:00:00
    合肥新能源車年產能達萬輛

    12月16日,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長魏曉明透露,合肥像新能源節能環保這樣的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01。未來合肥產業發展的方向也逐漸清晰。

    1900/1/1 0:00:00
    南昌電動出租車計劃被迫延期

    作者12月20日從相關部門獲悉,南昌引進純電出租車計劃已經”夭折”,30輛純電出租車的指標將更換為混合動力出租車。

    1900/1/1 0:00:00
    瑞士和意大利科學家開發出新奇有機金屬燃料電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意大利研究人員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奇的有機金屬燃料電池,該電池在發電同時還能用可再生原材料生產出優質化學產品。

    1900/1/1 0:00:00
    本田雙輪電動汽車采用日本東芝鋰電池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近期發售的一款雙輪電動車采用了日本東芝公司提供的鋰電池,雙方在此之前簽訂了關于電池的供貨協議。

    1900/1/1 0:00:00
    雷諾-日產與阿根廷簽協議共同研究電動汽車

    雷諾日產日前宣布,與阿根廷科爾多瓦市議會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共同致力于研究電動汽車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