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汽車行業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并在兩個領域發生了深刻的“演變”:一方面是電動化,它不僅改變了汽車的傳統駕駛模式,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推動下,也加快了整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另一方面,智能深刻地改變了汽車的屬性,改變了汽車與司機的關系,改變了車輛與汽車的關系,甚至改變了汽車和社會的關系。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推動汽車甚至智能出行行業發生顛覆性的重大變革。傳統的行業游戲規則也將在數字時代被改寫。未來,以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為特征的“新四化”無疑將成為整個汽車乃至智慧出行行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演進的新方向和新未來。那么,在新時代,在廣闊的智能交通世界的未來發展中,汽車行業將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智能交通行業將如何依托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擁抱新的變化、場景和技術,通過更多的探索和實踐,共同為行業創造新的價值?新變化:自2018年自動駕駛“量產”前夕以來,整個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疲軟跡象,并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市場負增長。在過去的幾年里,整個汽車市場幾乎沒有復蘇的跡象。再加上去年的“黑天鵝”疫情和今年的汽車芯片短缺等外部因素,加快了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這一變化導致作為汽車企業主要增值環節的生產制造業受到利潤的嚴重擠壓,其在汽車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價值份額持續下降。因此,在產業鏈價值轉移過程中,車企應積極布局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圍繞汽車產業鏈“金字塔”提前布局。這不僅有助于車企把握增值部分,還能更好地應對“微笑曲線”的變化。
對此,華為云業務中國區總裁張秀正近日在華為云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舉辦的2021智能旅行CXO創新與享受大會上,有人指出“端云協作或汽車云協作將是汽車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創造價值的最重要戰略布局。自動駕駛培訓和汽車聯網服務將在云端迭代和創新,讓消費者快速感受到智能的好處。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領軍合伙人周令坤也表示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趨勢中,如果整個智能汽車的價值鏈是一條微笑曲線,它將變得更加陡峭。”德勤中國汽車行業的領先合伙人周令坤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從整個汽車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如果智能汽車的整個價值鏈是一條微笑曲線,那么在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趨勢下,它將變得更加陡峭。”事實上,新技術對整個汽車產業鏈條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觀察:從數字化轉型的角度來看,過去車企在談論數字化時更多地關注某個領域,但今天數字化已經影響到車企轉型的方方面面,未來將數字化嵌入車企DNA將成為新的共識;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這不僅帶來了功能的變化,也帶來了收入和商業模式的變化;
從生態合作的角度來看,科技企業與汽車企業的跨界合作將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新領域。其中,自動駕駛備受關注。未來,車企將通過打造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車云協同、車路協同,甚至更多的生態跨界合作,這將是未來整個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事實上,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在車牌數量、路測里程和從業者數量方面一直領先于世界。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也宣布了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的量產時間表,這也意味著此刻,我們正處于自動駕駛量產的前夜。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自動駕駛的發展和實施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很難一蹴而就。挑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數據的壓力。我們知道,開采一噸礦石通常是為了提取幾克黃金,自動駕駛也是如此。要訓練滿足L3級別的自動駕駛算法,所需的原始數據在50-100PB之間,并且這個過程始終以數據為中心,由數據驅動。因此,如何輕松便捷地構建和管理大型計算集群,降低運維成本,并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自動駕駛的研發中,是車企在投資自動駕駛研發之初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另一方面,也有來自情景的壓力。作為自動駕駛領域最早實現量產的公司之一,和多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倪凱博士認為,全場景量產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重要路徑。其背后的原因是,自動駕駛的落地需要一個相當大的過程,而達到L4級別可能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場景連接比級別更重要。出色的體驗是實現大規模加載的先決條件,全場景連接是不斷提升體驗的必然結果。最終,真正解決自動駕駛“長尾問題”的關鍵是通過數據迭代和升級。由此可見,自動駕駛的新時代是美好的,但挑戰也是巨大的。未來,利用數據驅動和場景互聯來緩解自動駕駛帶來的壓力,在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過程中創造新的競爭力,不僅是趨勢,也是當務之急。新場景:智能出行“未來已經到來”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約為4440萬輛,到2024年,全球智能網聯網汽車出貨量將達到約7620萬輛左右,2020-202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5%。IDC預測,到2024年,全球71%以上的新車將配備智能網聯系統,市場將逐步成熟。
在這些數據的背后,也預示著未來整個汽車乃至智能交通行業將由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驅動,產生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如Robotaxi、干線物流、無人小巴、封閉園區自動駕駛等,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將真正連接“人、車、路”三要素,帶來更安全、更便捷、更優質的智能出行服務。那么,除了面臨來自數據和場景的挑戰,未來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行業還需要彌合哪些新的“缺口”呢?首先,在商業模式方面,Robotaxi作為自動駕駛技術在共享出行場景中的落地應用之一,也是自動駕駛最有可能實現破冰推廣的突破點,也是近年來市場上最熱門的話題。其中,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是Robotaxi最常見的兩種應用場景,前者典型地生產自動駕駛出租車,后者……
ly生產自動駕駛卡車。但客觀地說,Robotaxi在未來幾年內仍難以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目前,無論是技術突破、商業突破,還是政策和監管突破,都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禾賽科技全球業務發展副總裁盧偉表示,現階段,技術仍然是制約無人駕駛大烏龜養殖場落地的主要瓶頸。封閉場景、低速場景和貨物裝載場景的技術難度相對較低,著陸速度也會相應加快。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產業鏈的不斷進步,整個行業將逐步攻克Robotaxi這一最大場景,摘掉無人駕駛皇冠上的明珠。其次,在駕駛安全方面,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豐富的應用測試場景,也是自動駕駛應用在大規模落地中需要面對的終極“考驗”。然而,在實際測試過程中,由于道路測試效率較慢,目前許多車企傾向于選擇自動駕駛模擬測試和實際道路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在落地前完成安全檢查,這也使得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可以看出,自動駕駛的先驅Waymo花了十年時間模擬超過100億英里的道路測試。此外,第三方數據顯示,自動駕駛要實現大規模量產和落地,至少需要107億英里的路測。因此,中國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方法無法完全復制外國車型,需要整個行業合作才能實現“彎道超車”。可以說,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將是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環節。
最后,在產業生態方面,以自動駕駛為中心的未來智能出行生態系統極有可能產生萬億美元的市場。但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是一個典型的跨界融合產業,產業鏈很長,需要許多參與主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逐步填補空白并成熟。隨著自動駕駛的顛覆性和驅動性,以及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未來整個產業價值鏈在上下游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不難看出,未來自動駕駛和智慧出行行業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壯大,以滿足更多出行應用場景的需求。這就需要整個產業鏈繼續保持全球迭代和進化,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升級,實現產業與生態的更多融合共生,從而打造下一代智能出行新生態,引領智能汽車新時代。新技術:引領智能汽車的新時代。在此過程中,盡管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仍然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其廣闊的應用場景仍然讓整個行業充滿期待。因此,越來越多的產業鏈合作伙伴也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為中國智慧出行行業走上了一條創新之路。
例如,作為首汽集團旗下擁有70年出行服務經驗的叫車平臺,首汽集團希望通過引入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提高效率和用戶體驗,讓“乘客盡可能有車,車輛有單”。當然,首汽約車副總裁嚴磊也承認:“網約車是自動駕駛第一個也是最直接的商業應用場景,但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前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樣,智能定位服務提供商依圖通也在高精度地圖領域深耕多年。依圖通首席執行官盧洪斌表示,在V2X時代,車輛、道路和云之間將有高度的協作。為了增加公路的客運量和貨運量……
實現成為中國“交通強國”的目標,關鍵在于實現車路協同。在此過程中,通過將高精度地圖與車路協同相結合,V2X路側設施可以作為高精度地圖更新的來源,讓駕駛員及時獲取道路信息,提高出行效率。武夷視覺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張帆也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創新和落地,自動駕駛將有無限可能。他認為,模擬創新是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升級的需求。云+智能助力自動駕駛模擬創新,為企業提供研究和制造所需的數字模型和測試工具。未來愿景將與華為云攜手打造集物理仿真、工業仿真、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于一體的仿真數字孿生平臺,為客戶提供更開放的服務。從這些一線“探險者”的實踐中也可以看出,隨著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應用場景出現了,而這些新場景無疑需要更多新技術的“加持”才能創造更多新的行業價值。在華為云中國副總裁張東生看來,整個汽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華為將數字化轉型概括為“五大轉型”:第一,意識的轉型,第二,方法的轉型,三,組織的轉型,四,流程的轉型,五,模式的轉型。同時,華為認為,有三項關鍵技術支持數字化轉型,這些技術都是在云端實現的。因此,面向未來,華為云致力于為汽車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的動力,并希望通過與合作伙伴合作,服務于整個汽車產業鏈,帶動智能出行行業的創新發展。首先,在技術層面,華為云提供“1+3”技術架構,即青田架構基礎與應用、人工智能、數據三能平臺,支持智能出行行業和企業技術能力的創新迭代;其次,在產業層面,華為云協助中國車企在中國立足,走向海外,在全球市場競爭;再次,在生態層面,華為云本身在車云協同、云云協同、智能網聯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它可以幫助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制造商在擴大業務時提供更豐富的接觸面,讓合作伙伴有更廣泛的選擇。“華為在汽車行業的投資是認真的、長期的、堅定不移的。我們希望在未來聚集更多的各類合作伙伴,為汽車制造商和上下游產業鏈賦能,在助力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為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行業提供更多新動能。”張東升最后強調。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的未來已經到來,在此過程中,華為云正與產業鏈各方密切合作,積極為智能出行行業鋪平創新之路。這不僅將加速中國汽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還將幫助整個智能出行產業鏈找到更多的新模式、新業態和新未來。這是華為云在中國智能出行產業鏈條合作伙伴中持續信任和選擇的關鍵,以及其對未來整個智能出行產業鏈創新升級的核心價值。總之,在電影《斗士》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知道如何走這條路與走這條不同。”因此,為了促進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和增長,整個產業鏈的各方都必須積極擁抱新技術、新場景和新生態系統,讓智能汽車更好地服務于人們未來的出行,為智能出行行業的發展創造“新速度”。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即將到來,有人選擇在朋友圈游遍全國,也有人準備收拾行囊直奔詩和遠方。如何高效地準備攻略?自駕途中如何避免意外情況?斯柯達柯迪亞克GT給你支招。
1900/1/1 0:00:00眼下,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物流運輸行業作為化石燃料排放的主要來源,肩負著節能降碳的重要使命,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恰逢其時。
1900/1/1 0:00:002021年9月15日今日,上汽通用汽車雪佛蘭品牌宣布,舉重世界冠軍呂小軍成為雪佛蘭開拓者首席開拓官。
1900/1/1 0:00:00從組委會獲悉:10月14日,今年汽車行業年度大展2021十一華南國際車展將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盛大舉辦。
1900/1/1 0:00:00以前,對于很多卡友來說,買到一輛自己滿意的輕卡可能需要不斷的對比,方能決定。但是自江西五十鈴翼放輕卡上市以來,很多卡友無需抉擇,就能買到一輛高品質、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優質輕卡。
1900/1/1 0:00:00近日,在“動力多元化時代下的汽車技術創新與政策建議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磷酸鐵鋰電池回歸是大趨勢,現在是“刀片電池”,未來是CTV,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