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全球汽車業版圖重心加速東移 中國瘋狂擴產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一個月前,福特宣布將于2016年停止在澳大利亞生產汽車,結束其在澳大利亞90年的汽車生產業務。

    6月19日,在地球的另一端,福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lan Mulally現身中國,并連續出席了兩家工廠的生產儀式:長安福特重慶新發動機工廠投產,江鈴小藍30萬輛汽車基地項目啟動。

    關閉歐洲和美國市場的工廠,并立即在新興市場建立新工廠——福特、通用汽車、大眾和本田等跨國公司都在采取類似的做法。這些行動反映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即盡管人們擔心國內汽車生產過剩,但這并不能阻止汽車行業的重點加速轉向中國等新興市場。

    歐洲和美國面臨工廠倒閉潮

    5月23日,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將于2016年停止在澳大利亞生產汽車,標志著福特90年來一直在生產汽車的時代結束。據報道,這一決定導致大約1200名工人失業。

    對于退出的原因,福特汽車公司的原因包括澳大利亞不可持續的高生產成本,其中特別提到了工資原因。福特汽車澳大利亞公司首席執行官Bob G raziano表示,澳大利亞的生產業務無法與其他地方相比,這里的成本是歐洲的兩倍,是亞洲的近四倍。

    事實上,福特也在關閉歐洲的工廠。福特去年秋天宣布將關閉其在比利時和英國的裝配廠。由于成本高和市場停滯,歐洲對汽車制造商不再有吸引力。

    越來越多的跨國汽車公司正在采用與福特類似的方法。受歐洲經濟危機拖累,跨國汽車企業去年在歐洲掀起了一波工廠關閉和裁員潮:PSA計劃于2014年關閉法國Ounesubwa工廠,通用汽車集團旗下的歐寶將于2016年關閉德國波鴻工廠,三菱汽車將于今年關閉荷蘭工廠。。。菲亞特旗下的依維柯甚至計劃在2017年前一口氣關閉歐洲的三家工廠!

    據不完全統計,到2017年,9個主要品牌在歐洲的至少16家工廠將關閉,涉及約43400人。

    中國正在瘋狂擴張生產

    與此同時,跨國汽車公司正在努力在一些市場建廠。這些市場的汽車銷量正在迅速擴張,勞動力成本也很低。未來幾年,福特汽車將投資50億美元,與一家合資伙伴在中國共同開設四家新工廠。

    6月19日和20日,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lan Mulally出席了中國兩家工廠的生產儀式。6月19日,長安福特重慶新發動機廠投產,總投資5億美元,產能40萬臺;

    20日,江鈴集團小藍30萬輛汽車基地投產,20萬臺汽油發動機項目啟動。

    福特只是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瘋狂擴張的一部分。僅在過去兩個月,包括上海通用汽車、廣州本田、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在內的幾家合資汽車公司就宣布了擴大生產的計劃,規模超過100萬輛。此外,包括現代汽車在內,也在制定擴大生產的計劃。

    今年5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其中包括西部各省(區、市)不再鼓勵的汽車制造項目。如果在中西部22個省、市、自治區建設裝配廠,外國汽車企業將享受所得稅減免、進口生產設備免征關稅等優惠政策。

    受此影響,跨國車企擴大在華生產、選擇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已成為一大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4月到今年1月,已有數十家車企在中西部地區投資340多億元擴大產能。

    由于跨國車企的密集擴張行動,業內對未來產能過剩的擔憂進一步加劇。據統計,2015年中國汽車企業的產能將達到3250萬輛,比2012年增加1350萬輛。

    全球汽車行業焦點加速轉移

    跨國汽車制造商正在關閉歐洲和美國的工廠,同時積極擴大在中國的生產,這顯然是為了應對市場變化。《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這些行動是10年前開始的全球汽車行業更廣泛重組過程的一部分。

    一個世紀以來,世界上大多數汽車都是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生產的。澳大利亞曾是福特和通用汽車第二個增加生產規模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生產地。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但在安倍政府上臺之前,日元一直在走強,迫使國內汽車公司將產能轉移到海外。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減少也導致汽車銷量連續幾年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出現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快速和可持續增長的機會,也引發了這一轉變。隨著這些新興市場新的汽車生產中心的崛起,歐洲和日本等競爭力較弱的地區正在逐漸衰落。

    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市場。2012年,中國生產了1900萬輛汽車,比美國多900萬輛,是德國、法國和英國總產量的兩倍多。

    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已經在汽車公司的競爭中失利,只有美國保持了一定的競爭力。關鍵是,金融危機后美國汽車公司的重組大幅降低了勞動力成本。然而,很明顯,僅靠美國無法與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競爭,汽車行業的重心向后者轉移是不可逆轉的。

    觀察

    “中國威脅論”受到高度重視

    過去,跨國車企只關注中國車企的海外擴張進度。然而,隨著汽車行業的焦點加速,他們將不得不面對其他國際汽車公司在未來將中國變成出口基地所帶來的激烈競爭的威脅。可以預見,汽車行業的“中國威脅論”將越來越受到關注。

    隨著跨國汽車公司加快在中國的生產擴張,中國的汽車產能過剩很可能無法避免。另一方面,跨國車企本身也在忙于擴大生產,但中國汽車市場并非沒有風險。一旦中國經濟出現波動,巨大的產能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將如何解決?出口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201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首席執行官Marchionne宣布……

    引發廣泛關注的“中國汽車威脅論”。他認為,即使中國的出口僅占其新車產量的10%,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在外國市場也面臨著重大風險。

    跨國汽車公司競相在中國擴大生產,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還培養了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工人;近年來,他們競相深化本地化,培養越來越多的本土零部件供應商,這將為中國強大的汽車產業的出現提供土壤。

    日產汽車執行副總裁Andy Palmer最近在一次汽車行業會議上預測,未來,中國將在全球汽車行業增長中占據重要份額,中國汽車制造商將成為跨國巨頭。事實上,2012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100萬輛。到2016年,這一數字可能會翻一番,達到200萬輛。盡管目前絕大多數汽車出口到非洲、中東和南美的新興市場,但中國也開始向澳大利亞和南非等更成熟的市場出口汽車,這對跨國汽車公司構成了直接威脅。

    中國汽車公司向世界出口,再加上跨國企業自身的出口需求,中國未來成長為全球汽車出口基地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汽車不斷走向全球,汽車行業的“中國威脅論”將不可避免地引發更大的爭議。

    標簽:福特大眾本田長安江鈴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汽統一出口渠道 2020年海外銷量達40萬輛

    上周六,北汽正式發布國際化戰略,并推出了其未來的出口平臺北京汽車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國際。作為北汽集團的全資二級子公司,北汽國際的問世將統一集團各級子公司的出口業務。

    1900/1/1 0:00:00
    長城5月總銷6.2萬輛 同比增長20%

    長城汽車5月總銷62萬輛,同比增20,行業排名第8位;1至5月份,長城汽車累計銷售311萬臺,同比增長34,居行業排名第7,自主品牌第一。

    1900/1/1 0:00:00
    江鈴啟動小藍整車生產基地 年產30萬輛

    歷時3年建設的江鈴汽車小藍新生產基地上周啟動。據了解,該生產基地年產30萬輛整車及20萬臺汽油機。福特汽車高層透露,新工廠投產后,福特將導入全順新車型、福特品牌SUV和一款新汽油發動機。

    1900/1/1 0:00:00
    中國品牌占有率微降 德系保持強勢增長

    盡管中國汽車市場表現好于預期,但中國乘用車品牌的銷售形勢并不樂觀。5月,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9以上,但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環比、同比雙降。

    1900/1/1 0:00:00
    征收機動車排污費提上議程 引發熱議

    一則“政府正在醞釀針對汽車尾氣排放征收排污費”的消息,連日來再度讓整個汽車業神經緊繃。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多個部委正醞釀向機動車征收排污費。

    1900/1/1 0:00:00
    新能源概念強勁 汽車板塊投資機會漸現

    6月18日,上證指數收于215929點,以微漲014報收。汽車板塊雖然端午節前就開始調整,但6月18日,汽車相對強勢,整車板塊上漲127。而汽車板塊整體依舊處于調整中。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