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城汽車正式發布“2025綠智潮玩”戰略,將通過全球化的布局,在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400萬輛的目標,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與此同時,長城汽車到2023年,將推出60多款新產品,實現年產銷280萬輛。
具體來看,為達成目標,長城汽車將持續進行“研發大投入”,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這些投入,將集中在純電動、氫能、混動等新能源領域,提升“綠能”應用,加快從低碳到零碳的步伐;將著力在低功耗、大算力芯片和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核心技術,以及現代傳感、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好軟件和硬件的交互融合,確保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為全球用戶打造更綠色、更智慧、更安全的產品。
同時,長城汽車還會加大全球化研發人才的投入。到2023年,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人員,會在現有的1.5萬人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達到1萬人。
其次還將通過“企業大變革”,實現以用戶為中心,全方位、全領域創新的“用戶大運營”,構建企業與用戶共同經營的全新價值體系。
長城汽車還將將持續配置資源,以產業互聯網為依托,深化從B2B轉為C2B的用戶運營模式。長城汽車會建立“產品+軟件+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推動價值鏈向后端轉移,打通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條,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實現與用戶共創、共享、共贏。
隨后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表示,長城汽車2021年將推出10多款新產品;2023推出60多款新產品,年產銷挑戰280萬臺。歐拉品牌將在2023年實現全球產銷100萬輛,氫能源品牌——沙龍智行將在2022年上市第一款車型;2045年全面實現碳中和。
長城汽車基于“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GEEP4.0架構的開發將于2022年落地。同時,基于中央大腦的GEEP5.0架構也已經立項開發,預計會在2024年搭載車型量產。長城會將各類控制域、車機應用等接口全部開放,廣邀行業內優秀合作伙伴共創,通過“云管端”與“車控域”的真正銜接,于2022年,形成完善的、開源的、可拓展的整車操作系統。
在智能座艙方面,長城汽車以交互+AI+生態為三大核心要素,打造可生長的移動生活空間。通過可擴展的大算力中樞,為智能汽車成長提供動力。到2021年實現可見即可說,到可說即可控,提升整車智能化語音交互能力;2022年年底實現多模融合交互,包括唇語識別、手勢以及動作識別、眼球追蹤等視覺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未來,通過AR/VR、語音、視覺、AI等交互技術的結合,將實現沉浸式交互的智能座艙。
標簽:歐拉歐拉好貓 2022款 莫蘭迪版 401km 標準續航 兩周年輕享型 磷酸鐵鋰 2022款 莫蘭迪版 401km 標準續航 豪華型 磷酸鐵鋰
早在9月起亞汽車公司就公布了未來純電動汽車的陣容同時展示了該品牌未來純電動車型的草圖。日前起亞已向韓國專利局申請了多個電動車型名稱。從曝光的圖片來看起亞注冊了IK4、EV3、EV6、KNEVZ、KNEVS等新車名稱
1900/1/1 0:00:0010月25日現代汽車集團在佐治亞州薩凡納的“metaplant”項目將破土動工這是現代集團“在2025年前投入100億美元促進美國的未來交通包括生產電動汽車”承諾的一部分現代計劃新工廠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投產年產能為30萬輛
1900/1/1 0:00:00日前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薩爾茨基特的電池工廠正式破土動工該工廠將被命名為“SalzGiga”預計2025年投產將具備40GWh的產能可為約50萬輛車提供電池。值得一提的是其還是大眾在歐美地區的首座電池工廠將由大眾集團于1月成立的電池制造子公司PowerCo運營
1900/1/1 0:00:00據韓聯社報道10月6日由五位獨立工業專家組成的咨詢小組給現代汽車管理層和工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到2025年韓國現代必須將生產線員工減少2040。若無法通過自我切割完成這場包括人員架構調整在內的改革那么現代汽車的勞資雙方將陷入危險境地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稱智能互聯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關鍵詞據國外一家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的一項調研數據顯示到2025年智能互聯創造的市場價值將增長五倍或超過240億美元的規模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官方獲得了福特集團對于中國的2025新車戰略。據了解截止到2025年底除了目前在售的8款SUV車型外福特和林肯還將新增8款全新SUV車型在中國市場銷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