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吉利要搞什么“大新聞”:說要搞車和車的碰撞測試,還聽說是動態的90°側碰,地點還在C-NCAP的“老家”——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室。這究竟是什么情況?其實對于C-NCAP來說,兩車對碰的試驗也不是第一次進行,早在2014年,C-NCAP曾對本田雅閣和奧德賽車型進行過一次小重疊角正面碰撞試驗。而這一次,是中國品牌車對車的第一碰,并且是模擬在路口處一臺車被另一臺車“腰斬”的情況。那么這次吉利搞得這種碰撞測試究竟是一種噱頭?還是說“要做敢于吃螃蟹的中國品牌第一人”?
● 試驗背景:為何要做車對車的“腰斬”試驗?
不要著急,我們先從試驗背景說起,吉利汽車一直對自己品牌旗下車型的安全性比較重視,而又恰逢C-NCAP要做一次“車對車90°側碰”這項條件比較復雜而具有挑戰性的測試,然后,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這次試驗也就籌備了起來。
那么這次又為何選擇了這種工況?統計表明,該事故工況的發生率在國內僅次于追尾事故,并且由于“被腰斬”的車輛沒有車頭緩沖區的保護,側面而來的碰撞車輛將可以直接入侵被撞車輛的乘員艙,造成比較嚴重的乘員艙形變,對乘員造成很大傷害。當然,本次試驗不光要測試被碰車輛的安全性,正碰車的安全性也要做評估。
● 試驗條件與分數評估:如何選取條件參數?又如何進行評分?
那么50km/h和16.67km/h的車速又是有何根據呢?同樣是根據統計與分析得來的結果。數據表明,在路口發生90°側碰的車速中,50km/h是比較常見的市區工況車速,而若選取車速高于或低于該車速,碰撞所得的數據參考意義都不大。高于該車速情況很容易產生十分嚴重的交通事故,那時候多么安全的車也會無能為力,并且所得數據指標過大,對于車輛優化安全性的數據沒有什么參考意義;而若低于該車速,又起不到碰撞測試的意義,數據無效,沒有優化車輛安全性的價值,也很難發現實際碰撞時的問題。
該試驗采用了正碰車4名假人進行測試,這一點與以往的評價方式不太一樣。由于為了模擬真實碰撞情況,那么就需要對國內用車情況作出統計與分析。國內很多家庭會選擇買一臺車載著一家子人出行,并且我國消費者比較關注后排實用性,且相比較其它國家而言更喜歡坐在后排,故采用了這樣的假人布局安排。
● 試驗視頻與分析:“被腰斬”車輛為試驗重點
前情概要解釋完畢,下面進入正片環境。具體碰撞過程參見下面的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更接近于實際工況下的碰撞,還是能發現一些在傳統測試體系下測試時所發現不了的問題。這樣的車對車的測試更接近于實際工況下的交通事故,對車輛安全性研發和優化有著不小的幫助,也為車企在收集實際事故情況積攢了一次評價數據。
編輯總結:
看完了本次吉利帝豪GL車碰車的碰撞試驗,相信你同我一樣受到一些啟發:究竟這種“脫離教科書般的碰撞試驗”有沒有意義?吉利的本次安全測試,是為了在完成傳統測試項目之后,模擬實際工況下的碰撞測試,以此來發現在實際工況下車輛的安全性問題。而實際工況的交通事故要遠比傳統安全測試工況的條件復雜很多,但傳統評價測試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的公正性和可對比性確實很有參考意義。從這次試驗來看,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實際工況和試驗工況的差別,另一方面,姑且不管結果如何,中國品牌敢于挑戰這樣的一次結果未知且狀況復雜的碰撞試驗,勇氣可嘉,從我個人角度來說認為這一做法值得鼓勵,中國品牌的進步絕對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說完了,您覺得呢?快來下方投票區為自己的觀點投下一票吧。
投票:
插入投票標記:《您怎么看?這種車對車的碰撞對還原實際交通事故有測試的價值嗎?》
相關鏈接:
更真實的考驗 解讀車對車偏置碰撞測試
近日據蓋世汽車報道君馬汽車員工爆料稱君馬汽車已經破產所有高層人員離職且經銷商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公司尚拖欠員工4個月工資未發涉及員工人數達210人。目前君馬襄陽生產基地已經完全解散生產用地或將退還給政府
1900/1/1 0:00:00智能語音助手正成為汽車的標配汽車公司希望自己開發像AmazonAlexa、GoogleAssistant一樣的語音系統為車主提供服務。然而這項工作可能是在白白的浪費研發經費車主更喜歡使用熟悉的聲音像和家里用的智能系統一樣的聲音而不是為汽車專門研發設計的聲音
1900/1/1 0:00:00電動車的興起似乎讓很多原本汽車圈外的人也看到了致富之路大把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現狀可不僅僅是國內的特色。這不意大利一家初創公司就開啟了“圓夢之旅”公開向社會籌集資金用來打造其品牌首款電動超跑
1900/1/1 0:00:00高科技的應用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無人駕駛汽車正是高科技的代表產品之一通過車載傳感系統感知道路環境汽車能夠自動規劃行車路線并操控車輛到達指定地點。這一年里涌現出眾多自動駕駛的“小團體”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寶馬集團似乎已經決定改變此前頗為保守的電氣化戰略將研發純電動平臺。據悉該平臺將于2025年問世并在位于匈牙利的新工廠中正式投入使用。在寶馬集團此前的電氣化戰略構想中既可以生產純電動汽車也可以生產內燃機汽車的集成平臺才是電動化轉型的主力
1900/1/1 0:00:00EVO三菱的靈魂不過我們今天說的不是LancerEVO而是在越野圈大名鼎鼎的帕杰羅EVO。對就是成龍電影《我是誰》里那輛帕杰羅V55EVO。眾所周知1990年代是日本汽車工業最瘋狂的年代帕杰羅V55EVO也是那時候誕生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