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十年前遭車企拋棄 換電為什么又火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十年前曾被車企拋棄的換電模式,如今又成為車企追捧的香餑餑。除了北汽新能源與蔚來,2020年,吉利、一汽、上汽、東風等企業先后入局,“換電陣營”持續壯大。換電模式復燃的邏輯,幾乎全部指向了電池技術短板。有激進觀點認為,換電模式是一種妥協——用商業模式去彌補電池技術短板。

    ■ 成本痛點是源頭

      電動車規模化推廣,成本是近在眼前的難題。破解成本困境,多數車企寄希望于電池供應商:供應鏈技術突破帶來成本降低。少數車企選擇自己解決問題,蔚來和特斯拉是這一派代表:前者選擇換電模式,后者自己提升電池技術。

      2020下半年,兩家企業先后發布降低電動車成本方案。8月,蔚來發布電池租用方案,通過車電分離、租用電池,轉移電池成本,降低用戶購車門檻。9月,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宣布“五步走”計劃,新電池技術將使整車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蔚來的BaaS服務模式』

      目前,這兩種途徑都還處于摸索階段,難說哪一種更好。但對比特斯拉死磕電池技術,蔚來則選擇把雞蛋裝在了不同的籃子里。

      換電的本質是一種商業模式——重構動力電池價值,這正是蔚來擅長的領域。在電池技術突破前,通過換電降低車輛成本;一旦技術實現突破,蔚來也能“坐享其成”。用蔚來自己的話說:“給用戶多一個選擇”,其實也是給自己多一條后路。

      似乎是受蔚來啟發,多家中國車企陸續行動起來。除了車企,奧動新能源、伯坦科技、時空電動等換電運營商,也是換電領域的主要玩家,有些企業甚至耕耘換電十余年之久。從最新進展看,早期玩家已經看到盈利的可能性。

    ■ 單一場景下的盈利

      在運營端,換電模式在部分城市出租車場景下,已初步具備盈利能力。

      奧動新能源是國內較早涉足換電的運營企業,2000年開始探索換電技術,2016年實現規模化推廣。在北京、廣州、廈門、蘭州等首批試點城市中,廣州、廈門兩年多就達到盈虧平衡,換電站使用率保持在60%-80%。

      藍谷智慧,北汽新能源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要負責換電及電池回收業務,目前在全國20多個城市示范運營換電站。藍谷智慧經驗也證明,在土地和電力成本不敏感的城市,運營環節已經具備盈利可能。

      換電模式想要盈利,取決于多項關鍵性因素:建站成本、電價成本、電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車輛規模和運營效率。

      其中,建站成本和電價是硬性成本支出,在不同城市有差異。廈門這樣的二線城市,土地、電價較低,運營商就能較快達到盈虧平衡;而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地價貴、電價貴,換電經濟性便大打折扣。

      相對于土地、電力等恒定因素,換電的利好變量是換電技術的成熟。隨著換電站智能化,部分換電站可以實現無人值守,通過減少人力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換電站智能化還帶來了運營效率提升。此前一輛車換電需要3-5分鐘,藍谷智慧和吉利汽車最新的智能化換電站,可以將換電時間縮短至90秒。

      從出租、公交開始,換電模式在不斷向網約車市場滲透。隨著車企加大出行布局,網約車規模持續提升,有望進一步推動換電模式發展。

      從已知布局來看,北汽新能源已經開始試水換電網約車,基于旗下輕享出行平臺,在海南三亞投放了一批EU300快換版車型。吉利汽車也計劃圍繞曹操出行平臺進行換電車輛投放。

      換電站的另外一項大比例成本構成就是備用電池。通常來講,換電站要儲備多塊備用電池,大型換電站一般要儲備20塊以上。在小規模示范階段,換電站備用電池成本壓力還不明顯,而隨著換電模式的規模化發展,電池成本的壓力將逐漸凸顯。在換電模式發展的下一階段,電池成本將成為運營商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 資本杠桿撬動換電生態

      換電模式想跑通,除了運營商要盈利,整個產業鏈參與者,也要有合適的利益分配。對此,行業共識是:借助金融杠桿,撬動換電生態。

      換電模式商業生態,核心是轉移成本與分擔成本——先建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轉移電池成本,再通過電池全生命管理進行成本分擔。

      這意味著,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必須要多方共建,車企、電池公司、運營公司、金融機構都需要成為生態參與者。

      在轉移成本方面,蔚來已做出示范。蔚來合資成立的電池資產管理公司,股東包括蔚來、寧德時代、湖北科投、國泰君安等多方資本。

      蔚來還推動了車、電在產權層面分離,給電池集中管理、運營找到了合法性依據,為后進入者掃清了一重障礙。

      奧動新能源也有類似布局,近期將成立電池銀行,對電池資產進行集中管理。

      不論叫電池資產管理公司,還是電池銀行,都是轉移電池成本的載體。換電模式想規模化發展,必然需要這樣一個平臺——否則巨額電池成本,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獨自承擔。

      換電生態還涉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行業目前主要思路,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回收。兩輪電單車、三輪電動車、低速電動車、儲能站等,是電池梯次利用主要場景。

      理想狀態下,經過梯次利用的電池,會通過拆解回收,又流通回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等多家電池企業都曾表示,如果對電池流通環節能夠打通,電池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 無解的標準化

      換電商業生態正日漸清晰,但電池標準難以統一,仍是限制換電規模化發展的核心問題。十年前,換電模式因此被扼殺;十年后,難題依然存在。

      電池標準統一,技術層面難度很高,涉及到電池規格尺寸、機械連接、電器連接、管理系統等多重標準。

      技術之外,更深的難點是車企對于市場話語權、產品差異化的敏感。短時間內,車企難以接受電池標準化。

      面對這種現狀,換電運營商提出了一個折中策略:在不要求車企電池標準統一的前提下,打造可共享化的換電平臺。

      為了適應不同車企電池尺寸,換電站要按照合作車企最大電池包尺寸,進行冗余設計。同時,運營企業還要與車企溝通,讓車企在電池包中加裝一個通訊模塊,以實現換電時與換電站的信息交互。

      需要注意的是,換電技術本身也存在差異。目前主流的路線有卡扣式換電站,以奧動新能源和藍谷智慧為代表;螺栓式換電站,以蔚來為代表;分箱換電站,以伯坦科技為代表。車企選擇與某家換電站合作,也要采取與該換電平臺相同的技術路線。

    『蔚來汽車快速換電螺栓機構』

      雖然難點頗多,但從運營企業反饋來看,對于共享換電站,車企普遍有較高的合作意愿。目前,奧動新能源已和北汽、廣汽、上汽、一汽、東風和長安六家車企達成合作。藍谷智慧也計劃,在明年推出可以同時兼容不同車企5種車型的換電平臺。

      動力電池陷入技術瓶頸,在成本、安全、性能三者之間難以平衡,卻也給換電模式重新登上舞臺的機會。在單一運營場景下實現盈利,還不足以證明換電模式的價值,以電池資產為核心的商業模式跑通,才是換電普及的關鍵。換電商業故事才剛剛開始。

    標簽:特斯拉Model X 2023款 700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2023款 664km Plaid版 三電機全輪驅動Model S 2023款 715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十年之后 雷諾發布R.S.2027概念F1賽車

    2017上海國際車展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首次發布了其對未來F1賽車的愿景ConceptRS2027一輛僅重600kg卻擁有1340馬力的概念賽車

    1900/1/1 0:00:00
    十年造車 蘋果能否復制iPhone傳奇?

    被稱為“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今年股價已經上漲超700市值也已大于全球前五大汽車公司總和。以蘋果為標桿特斯拉的軟件以及應用服務生態變現潛力受到投資人追捧。特斯拉的成就或許讓蘋果眼紅。憋了十年的造車如今“本尊”終要親自下場

    1900/1/1 0:00:00
    十年研發投入千億 李書福細數吉利成績

    “近十年吉利集團研發投入累計近1000億元。其中2018年全集團研發投入超過210億元占銷售總收入的比例為64。”近日在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對外透露了公司近十年研發投入

    1900/1/1 0:00:00
    十年后的成績單 簡談通用中國前瞻開發

    想起前些時候與幾位工程師好友小酌聊到了一個話題:十年之后你在干什么?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工業在這十年的發展可謂一飛沖天令全世界為之驚嘆。下一個十年我會干什么?我不敢斷言而作為格外重視中國市場的通用汽車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1900/1/1 0:00:00
    十年不限里程質保 評東風風神AX7發動機

    2019年7月東風風神2020款AX7參數詢價上市售價11991339萬元

    1900/1/1 0:00:00
    十九大車企獻言——吉利汽車呂義聰

    呂義聰一名來自吉利汽車的汽車裝配工。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呂義聰憑借著自己對于汽車的那份執著與熱愛一步步地從一名普通的汽車裝配工人成長為全能的汽車裝配達人他甚至可以在兩天時間里把一輛車殼和一堆散裝零部件組裝成一輛整車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