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彩電巨頭”造車成功 但又好像沒成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創維造車。對,就是做電視的創維。而且創維進入造車領域十幾年了,大家關注度不高。2022年9月初,創維HT-i正式上市,146.8-242.8萬元的售價并沒有讓人感到意外,核心競爭力其實來自比亞迪的DM-i系統。同時推出“2314戰略”,即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驅動形式,BE、CE、AE三大新能源乘用車平臺,14款新品。創維汽車也將2023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0萬輛。是什么讓創維對這個新品牌比亞迪的DM-i有如此大的信心?

    凱沃/南靖金龍/梅田/創維都離不開它的祖先。

    2010年,中國連續兩年位居全球汽車銷量第一,這讓創維創始人黃鴻升看到了汽車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當年12月,黃鴻升成立創元天地(中國)投資公司,并于次年收購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持股60%,隨后繼續增持至88%,正式成為南京金龍的所有者,開始生產新能源客車、貨車等商用車。

    在商用車市場,凱沃有一些口碑,但是隨著政府補貼的下降,商用車的利潤也逐漸減少。凱沃也于2017年進入乘用車市場,隨后推出了“梅田”品牌。一言難盡,天天美汽車的銷量真的很復雜。2021年,凱沃以2800萬元獲得創維集團“創維”和“創維”的商標轉讓。左手轉右手后,梅田更名為創維,同時推出EV6車型,不換藥。

    在黃鴻升制造汽車的道路就像過山車一樣。

    黃鴻升是第一個進入商用車市場的公司。通過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開始專心賺取政府補貼。南京金龍主要做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物流車項目,以客車為例。當時正是政府補貼的高峰期。100萬的公交車,政府直接補貼能達到105萬,成本加利潤,根本不用開拓市場。南京金龍光是這個項目就賺了不少錢。

    2014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以1890輛的產銷量躍居行業第二,扭虧為盈,利潤達到1.5億元。

    要知道,南京金龍在被創維天地重組之前,僅2011年就凈虧損1570萬元。此外,它的股權、商標和產品都很混亂,在業內完全沒有競爭力。在創維的運作下,我們砍掉燃油車的生產,全部押寶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扶持的東風逆勢起飛。從新能源商用車來看,黃鴻升的造車之路還是成功的。畢竟它能搬磚飛上天。

    然而,正是在如此高額的補貼下,新能源客車補也成為重災區。無獨有偶,2016年5月,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聯合批復查處車企補期間,位于黃鴻升的南京創元天地更名為凱沃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凱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龍低調更換標識,“南京金龍”字樣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凱沃汽車。

    雖然南京金龍僥幸逃脫,但隨著公交補貼的下降,凱沃汽車在公交領域這個優勢板塊開始面臨資金壓力。原計劃2018年凱沃汽車正式宣布IPO,沖擊a股,計劃融資2億,但至今未果,客車行業只支付三分之一,這也讓凱沃資金鏈緊張,連工資都遲遲不發。

    想要破局,就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黃鴻升也嘗試過“商業轉移”,他的第二次創業也從這里開始算起。

    只是凱沃2019年推出的乘用車品牌“梅田”還沒有……激起任何波瀾,甚至消費者看到“梅田”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就是游戲工作室。梅田首款車型ET5累計銷量只有600輛左右,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幸運的是,黃鴻升沒有鐵腦袋。既然名字不好,那就改吧!直接用創維,一個更有群眾基礎的名字。2021年3月,創維集團以2800萬元將創維商標轉讓給凱沃新能源,梅田汽車正式更名為創維汽車。

    但從創維2021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根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2021年,創維汽車累計銷量為4088輛。2022年,創維汽車并沒有迎來銷量的轉機。雖然銷量較去年有明顯提升,但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7月,創維汽車月均銷量不足1200輛,與新勢力掌門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而且這個月賣出的1000多輛車的數據也不全是C端用戶。創維EV6上市不久,創維汽車就與“適時用車”簽訂了合作,創維汽車似乎從中嘗到了甜頭。今年5月底,與湖南多家企業簽訂了網約車合作項目。不過,即使網約車項目已經簽約,創維也很難完成3萬輛的年度目標。

    DM-i是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隱患。

    對于創維,黃鴻升相當有信心,還出臺了“1-3-3-3大戰略”,在已經投入100億的前提下,未來再投入300億,實現3000億市值。2020-2025年至少推出四款新車。未來將形成以純電為主,混合動力等能源為輔的全動力車型產品矩陣。到2025年,銷量將達到25萬輛。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真的很殘酷。據知情人透露,乘用車項目創維沒有出一分錢,全部由徐州經開區投資。所以,先不說初期投資是否有水分,就說創維以野馬汽車為班底的團隊不僅沒有大型主機廠經驗,而且內斗嚴重。而且隨著各地新能源項目的如雷貫耳,地方政府越來越謹慎,地方政府的錢也越來越難拿。

    創維后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消費者為什么買單?是依靠創維HT-i上的比亞迪DM-i混動系統嗎?

    關于創維HT-i系統和比亞迪DM-i系統的區別,創維汽車執行副總裁、聯合創始人賈凡表示,“區別主要在電池組容量上。我們兩個檔次的電池容量比比亞迪搭載DM-i系統的同檔次車型高一倍左右。所以續航里程有了很大的提升。”創維HT-i高配版采用富能科技三元鋰離子電池,電池容量32.76 kW/h..相比之下,宋PLUS(參數|詢價)是新能源DM-i的旗艦車型,電池組容量為18.3 kW/h..兩者的NEDC標準純電動續航里程分別為205km和110km。從數據上看,確實有一定優勢。

    雖然立足比亞迪,高于比亞迪的想法沒有錯,但是消費者顯然不如以前了。既然創維做的混動SUV能吸引的只有比亞迪DM-i,那么同等價位我為什么不直接選擇比亞迪呢?

    同時,黃鴻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提到了創維的另外兩個優勢:1 .軟件和產品的智能性、耐用性、可靠性和整體生態優勢;2.創維家電培養的3億家庭用戶優勢。

    只是黃鴻升在這里偷換了一個概念,就是把虛無縹緲的3億創維家電用戶當成自己的優勢,不管有多少已經升級家電的用戶還在用創維,就創維家電的產品定位來說,有多少能對智能汽車感興趣。而且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汽車是大宗消費品,消費者對家電的忠誠度很難移植到汽車上。要獲得優勢,就要從產品本身入手。所以,黃鴻升所說的3億家庭用戶的優勢“太空洞了”。

    如今跨界造車已經讓消費者習以為常,這也給人一種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不高的錯覺。但是,激光雷達、固態電池、自動駕駛芯片等。都需要巨大的人才和資金加上長期的投入。這些核心技術應用的時候,就是品牌“護城河”建立的時候。

    而創維有什么?它只有比亞迪DM-i,這是比亞迪的“護城河”。雖然創維汽車的健康智能管理系統被創維汽車視為一大亮點,但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0重力座椅和HEPA級別的空調濾網可以為車主提供舒適潔凈的駕駛環境,這些功能在其他品牌也可以實現。所以表面上看,這些升級功能都被吹到天上去了。其實這些避重就輕的噱頭也體現了沒有技術積累的尷尬。

    老酒鬼的快樂不在于酒,而在于別的事情

    目前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汽車電子化越來越明顯。每個品牌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圈。創維希望通過“天聯智能網聯系統”將“小創維電視”移植到創維汽車上,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生態圈的建立需要創維集團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

    此外,在乘用車項目中,黃鴻升沒有自己掏錢,而是當地政府投資的。可以說,生態圈的建立,既可以籠絡政府的羊毛,又可以盤活創維集團的各種新項目。比如創維汽車使用的軟件系統屬于創維酷開,創維酷開的車載系統負責人是黃鴻升之子金霖。

    同時,創維在投資汽車項目的同時,還可以從地方政府獲得配套的房地產項目。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布局在哪里,配套項目建在哪里?”以南京為例,黃鴻升還是南京創元天地建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黃鴻升創元天地境內,有南京怡華房地產開發公司、南通深商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產相關企業..

    因此,除家電外,創維企業已經涉足房地產開發/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目前已經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創維集團和創維數碼。主營OTT業務(互聯網電視)的酷開網絡和創維電器也計劃在近期上市,創維汽車也在上市計劃中。屆時,創維集團的估值將大幅提升。

    可以說,黃鴻升不僅從政府那里拔了羊毛,還獨自用客車反手給自己織了一件毛衣。生動地把創維未來的發展規劃綁在了汽車上。

    編輯總結:創維造車十幾年,“投機”二字幾乎貫穿了創維的整個發展過程。從進軍新能源乘用車賺新能源補貼,再到空手上馬乘用車項目,黃鴻升作為商人的逐利本性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在新能源賽道上,雖然黃鴻升是第一批入局的人,但從發展狀況來看,他也是最差的一批。

    那么,創維會造車成功嗎?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勉強成功。畢竟在商用車領域,凱沃汽車常年保持行業前五,發展潛力……艾爾仍然存在。但是在乘用車領域,雖然也是月銷量過千,但核心競爭力其實是比亞迪DM-i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創維要想在乘用車賽道上繼續前行,不努力拿出一些“獨門絕技”,被市場大浪淘沙似乎是必然的。

    創維造車。對,就是做電視的創維。而且創維進入造車領域十幾年了,大家關注度不高。2022年9月初,創維HT-i正式上市,146.8-242.8萬元的售價并沒有讓人感到意外,核心競爭力其實來自比亞迪的DM-i系統。同時推出“2314戰略”,即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驅動形式,BE、CE、AE三大新能源乘用車平臺,14款新品。創維汽車也將2023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0萬輛。是什么讓創維對這個新品牌比亞迪的DM-i有如此大的信心?

    凱沃/南靖金龍/梅田/創維都離不開祖先。

    2010年,中國連續兩年位居全球汽車銷量第一,這讓創維創始人黃鴻升看到了汽車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當年12月,黃鴻升成立創元天地(中國)投資公司,并于次年收購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持股60%,隨后繼續增持至88%,正式成為南京金龍的所有者,開始生產新能源客車、貨車等商用車。

    在商用車市場,凱沃有一些口碑,但是隨著政府補貼的下降,商用車的利潤也逐漸減少。凱沃也于2017年進入乘用車市場,隨后推出了“梅田”品牌。一言難盡,天天美汽車的銷量真的很復雜。2021年,凱沃以2800萬元獲得創維集團“創維”和“創維”的商標轉讓。左手轉右手后,梅田更名為創維,同時推出EV6車型,不換藥。

    在黃鴻升制造汽車的道路就像過山車一樣。

    黃鴻升是第一個進入商用車市場的公司。通過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開始專心賺取政府補貼。南京金龍主要做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物流車項目,以客車為例。當時正是政府補貼的高峰期。100萬的公交車,政府直接補貼能達到105萬,成本加利潤,根本不用開拓市場。南京金龍光是這個項目就賺了不少錢。

    2014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以1890輛的產銷量躍居行業第二,扭虧為盈,利潤達到1.5億元。

    要知道,南京金龍在被創維天地重組之前,僅2011年就凈虧損1570萬元。此外,它的股權、商標和產品都很混亂,在業內完全沒有競爭力。在創維的運作下,我們砍掉燃油車的生產,全部押寶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扶持的東風逆勢起飛。從新能源商用車來看,黃鴻升的造車之路還是成功的。畢竟它能搬磚飛上天。

    然而,正是在如此高額的補貼下,新能源客車補也成為重災區。無獨有偶,2016年5月,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聯合批復查處車企補期間,位于黃鴻升的南京創元天地更名為凱沃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凱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龍低調更換標識,“南京金龍”字樣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凱沃汽車。

    雖然南京金龍僥幸逃脫,但隨著公交補貼的下降,凱沃汽車在公交領域這個優勢板塊開始面臨資金壓力。原計劃,凱沃汽車2018年正式宣布IPO,沖擊a股,擬融資2億,但至今已f……led,而公交行業工資只有三分之一,這也讓凱沃資金鏈緊張,連工資都遲遲發不下來。

    想要破局,就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黃鴻升也嘗試過“商業轉移”,他的第二次創業也從這里開始算起。

    只是2019年凱沃推出的乘用車品牌“梅田”并沒有激起什么波瀾,甚至消費者看到“梅田”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就是游戲工作室。梅田首款車型ET5累計銷量只有600輛左右,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幸運的是,黃鴻升沒有鐵腦袋。既然名字不好,那就改吧!直接用創維,一個更有群眾基礎的名字。2021年3月,創維集團以2800萬元將創維商標轉讓給凱沃新能源,梅田汽車正式更名為創維汽車。

    但從創維2021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根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2021年,創維汽車累計銷量為4088輛。2022年,創維汽車并沒有迎來銷量的轉機。雖然銷量較去年有明顯提升,但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7月,創維汽車月均銷量不足1200輛,與新勢力掌門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而且這個月賣出的1000多輛車的數據也不全是C端用戶。創維EV6上市不久,創維汽車就與“適時用車”簽訂了合作,創維汽車似乎從中嘗到了甜頭。今年5月底,與湖南多家企業簽訂了網約車合作項目。不過,即使網約車項目已經簽約,創維也很難完成3萬輛的年度目標。

    DM-i是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隱患。

    對于創維,黃鴻升相當有信心,還出臺了“1-3-3-3大戰略”,在已經投入100億的前提下,未來再投入300億,實現3000億市值。2020-2025年至少推出四款新車。未來將形成以純電為主,混合動力等能源為輔的全動力車型產品矩陣。到2025年,銷量將達到25萬輛。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真的很殘酷。據知情人透露,乘用車項目創維沒有出一分錢,全部由徐州經開區投資。所以,先不說初期投資是否有水分,就說創維以野馬汽車為班底的團隊不僅沒有大型主機廠經驗,而且內斗嚴重。而且隨著各地新能源項目的如雷貫耳,地方政府越來越謹慎,地方政府的錢也越來越難拿。

    創維后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消費者為什么買單?是依靠創維HT-i上的比亞迪DM-i混動系統嗎?

    關于創維HT-i系統和比亞迪DM-i系統的區別,創維汽車執行副總裁、聯合創始人賈凡表示,“區別主要在電池組容量上。我們兩個檔次的電池容量比比亞迪搭載DM-i系統的同檔次車型高一倍左右。所以續航里程有了很大的提升。”創維HT-i高配版采用富能科技三元鋰離子電池,電池容量32.76 kW/h..相比之下,宋PLUS(參數|詢價)是新能源DM-i的旗艦車型,電池組容量為18.3 kW/h..兩者的NEDC標準純電動續航里程分別為205km和110km。從數據上看,確實有一定優勢。

    雖然立足比亞迪,高于比亞迪的想法沒有錯,但是消費者顯然不如以前了。既然創維做的混動SUV能吸引的只有比亞迪DM-i,那么同等價位我為什么不直接選擇比亞迪呢?

    同時,黃鴻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提到了創維的另外兩個優勢:1 .軟件和產品的智能性、耐用性、可靠性和整體生態優勢;2.創維家電培養的3億家庭用戶優勢。

    只是黃鴻升在這里偷換了一個概念,就是把虛無縹緲的3億創維家電用戶當成自己的優勢,不管有多少已經升級家電的用戶還在用創維,就創維家電的產品定位來說,有多少能對智能汽車感興趣。而且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汽車是大宗消費品,消費者對家電的忠誠度很難移植到汽車上。要獲得優勢,就要從產品本身入手。所以,黃鴻升所說的3億家庭用戶的優勢“太空洞了”。

    如今跨界造車已經讓消費者習以為常,這也給人一種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不高的錯覺。但是,激光雷達、固態電池、自動駕駛芯片等。都需要巨大的人才和資金加上長期的投入。這些核心技術應用的時候,就是品牌“護城河”建立的時候。

    而創維有什么?它只有比亞迪DM-i,這是比亞迪的“護城河”。雖然創維汽車的健康智能管理系統被創維汽車視為一大亮點,但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0重力座椅和HEPA級別的空調濾網可以為車主提供舒適潔凈的駕駛環境,這些功能在其他品牌也可以實現。所以表面上看,這些升級功能都被吹到天上去了。其實這些避重就輕的噱頭也體現了沒有技術積累的尷尬。

    老酒鬼的快樂不在于酒,而在于別的事情

    目前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汽車電子化越來越明顯。每個品牌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圈。創維希望通過“天聯智能網聯系統”將“小創維電視”移植到創維汽車上,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生態圈的建立需要創維集團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

    此外,在乘用車項目中,黃鴻升沒有自己掏錢,而是當地政府投資的。可以說,生態圈的建立,既可以籠絡政府的羊毛,又可以盤活創維集團的各種新項目。比如創維汽車使用的軟件系統屬于創維酷開,創維酷開的車載系統負責人是黃鴻升之子金霖。

    同時,創維在投資汽車項目的同時,還可以從地方政府獲得配套的房地產項目。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布局在哪里,配套項目建在哪里?”以南京為例,黃鴻升還是南京創元天地建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黃鴻升創元天地境內,有南京怡華房地產開發公司、南通深商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產相關企業..

    因此,除家電外,創維企業已經涉足房地產開發/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目前已經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創維集團和創維數碼。主營OTT業務(互聯網電視)的酷開網絡和創維電器也計劃在近期上市,創維汽車也在上市計劃中。屆時,創維集團的估值將大幅提升。

    可以說,黃鴻升不僅從政府那里拔了羊毛,還獨自用客車反手給自己織了一件毛衣。生動地把創維未來的發展規劃綁在了汽車上。

    編輯總結:創維造車十幾年,“投機”二字幾乎貫穿了創維的整個發展過程。從進軍新能源乘用車賺新能源補貼,再到空手上馬乘用車項目,黃鴻升作為商人的逐利本性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在新能源賽道上,雖然黃鴻升是第一批入局的人,但從發展狀況來看,他也是最差的一批。

    那么,創維會造車成功嗎?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勉強成功。畢竟在商用車領域,凱沃汽車常年保持行業前五,發展潛力……艾爾仍然存在。但是在乘用車領域,雖然也是月銷量過千,但核心競爭力其實是比亞迪DM-i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創維要想在乘用車賽道上繼續前行,不努力拿出一些“獨門絕技”,被市場大浪淘沙似乎是必然的。

    標簽:創維汽車比亞迪金龍開沃汽車創維HT-i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麥格納邁進微出行市場:投資Yulu并開拓電池更換業務

    2022年9月11日,安大略省奧羅拉市訊全球領先的出行科技公司麥格納與印度最大的共享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Yulu(音譯“遇路”)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投資7700萬美元成立了一家電池更換服務公司,

    1900/1/1 0:00:00
    特斯拉德國工廠擴建計劃被迫擱置 今年或無緣正式獲批

    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的擴建計劃被迫暫時擱置,當地市政委員會已將該計劃從議程中移除。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位于該國格倫海德市,距離柏林約一小時車程。

    1900/1/1 0:00:00
    沃爾沃卡車開始批量生茶電動重卡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瑞典卡車制造商沃爾沃卡車在9月14日表示,該公司正在開始批量生產重型電動卡車,以滿足市場對零排放運輸車輛日益增長的需求。

    1900/1/1 0:00:00
    蔚來汽車與海信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

    9月13日,蔚來汽車與海信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市場主導、互利共贏”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1900/1/1 0:00:00
    發力了 美國斥資9億美元建設充電網絡

    在當地時間9月14日開幕的底特律車展上,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并宣布了9億美元(約62

    1900/1/1 0:00:00
    說問界M7丑?余承東:是因為你品味Low

    日前我們從互聯網獲悉,余承東在2022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再次“語出驚人”,引發了廣泛討論,來看看他究竟說了些什么更多精彩視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