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14家車企Q2財報:凈利最高和最低差了90億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9月前,國內上市車企完成2022年中期業績發布任務。

    蓋世汽車整理了14家整車企業(以乘用車業務為主)的中期業績報告,發現與往年相比,整車企業的盈利能力變得“慘淡”,汽車板塊盈利能力前三名被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攬(天齊鋰業凈利潤103.28億元,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81.68億元,贛鋒鋰業凈利潤72.54億元)。似乎印證了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紅“車企成民工”的觀點。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當然,“農民工”的實力也是有利有弊的。也受疫情、原材料上漲、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SAIC、長安汽車等5家車企上半年凈利潤仍能保持在50億元以上,而北汽藍谷、賽力士報告期內凈虧損均超過10億元,仍未能擺脫生存危機。

    下半年,隨著外部因素的減弱,以及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的幫助,部分車企的盈利能力有望與汽車零部件企業爭奪汽車板塊凈利潤第一的位置。

    疫情拖累了第二季度業績。

    與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緊張、地域沖突等因素的影響加深,大部分車企的財報越來越不理想。14家車企中,近半數車企二季度凈利潤下降。

    SAIC上半年凈利潤(69.1億元)近八成來自第一季度(55.16億元)。這是因為二季度疫情對其生產影響較大。其主要品牌在3月下旬遭遇減產或停產后,整個集團直到6月才全面恢復生產。整個第二季度,SAIC總銷量為101.37萬輛,同比下降12.22%。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榮威品牌

    較低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8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億元)導致SAIC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4億元。

    長安汽車近80%的凈利潤(58.58億元)也是第一季度(45.36億元)貢獻的。廣汽集團、力帆科技等一些車企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們看長城,就只看凈利潤。上半年的55.92億元中,有近七成(39.67億元)是第二季度貢獻的。但如果剔除非經常性損益,長城二季度扣非凈利潤僅為7.56億元,遠低于一季度(13.03億元)。

    在多家頭部車企中,吉利和東風集團凈利潤暴跌,引人關注。吉利上半年凈利潤降至15.52億元,同比下降34.81%。對此,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FO戴青表示,有兩個方面:一是極氪現在處于快速擴張期,整體投入加大;二是今年進一步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進,帶來了更高的股份支付費用。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東風集團同期凈利潤降幅高達35.8%,應該主要是商用車業務下滑造成的。東風集團上半年商用車業務收入208.08億元,同比下降61.83%。東風集團有限公司解釋稱,商用車市場受物流行業產能過剩、油價上漲等重大因素影響,需求持續低迷。

    不僅東風集團的股票,江淮和江鈴也受到了整體商用車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比如江淮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3.52萬輛,同比下降17.47%。由于銷量下滑,JAC凈利潤由正轉負,上半年凈虧損7.12億元,同比下降2.5倍。

    至于賽勒斯和北汽藍谷,上半年合計凈虧損達40億元。雙方的共同點是對智能汽車的投入持續增加,但產銷規模尚未達到預期。比如北汽藍谷,上半年銷量實現了1.4倍的同比增長,但1.7萬輛的實際銷量數據卻無法保本。賽勒斯集團的情況也差不多,文杰系列的產銷量還在攀升。

    從14車上半年財報可以看出,掌門人與非掌門人的利潤差距在逐漸拉大,最高和最低凈利潤差距超過90億元,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保持盈利有不同的方法。

    車企虧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終大多指向銷量低迷或下滑,或者轉型中投入產出比失衡。能保持盈利甚至增長的車企,在市場表現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展示了不同的“賺錢”手段。

    比亞迪是靠產品“硬實力”賺錢的代表。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35.95億元,同比增長2倍,扣非凈利潤增幅高達7倍。比亞迪表示,上半年收入增長主要受新能源汽車業務快速發展影響。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銷量64.64萬輛,同比增長1.6倍。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與比亞迪的“一鳴驚人”不同,廣汽集團近兩年的營收表現一直在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收入增長超過40%,達到486.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2.61%至57.71億元。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這兩個日系合資品牌依然是絕對主力。上半年總銷售額占集團總量的70%以上,總收入約1390億元(按50%股權計算,計入廣汽集團的部分應為695億元),遠超廣汽乘用車、廣汽傳祺等獨立板塊的貢獻值。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長安是靠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扭轉乾坤的代表。雖然長安將凈利潤的增長歸功于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更大的貢獻在于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到2020年,長安通過投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對長安新能源的戰略投資、處置非流動資產和政府補貼,實現利潤總額超過60億元。今年上半年,長安通過增資奧維塔科技盈利21.28億元。

    今年上半年,長城也加入了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盈利大軍,35億元凈利潤由此而來。不同的是,26.7億元是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其他損益項目貢獻的。長城汽車表示,報告期內,營業外損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匯率收益增加。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瑞藍汽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接手的力帆汽車在破產重組后實現業績增長,扣非凈利潤轉正。力帆科技(原力帆汽車)目前是吉利換電業務的排頭兵。今年早些時候,它發布了動力交換品牌瑞藍汽車。今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共銷售汽車1.73萬輛,助力其營收增長至31.34億元,實現1.6倍的高增長。

    在業績增長的穩定性方面,比亞迪和廣汽集團的銷量增長帶動了更強勁的業績。而從非經常性損益中獲利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下半年誰會有壓力?

    目前時間已經進入下半年。從整個汽車市場的走勢和市場表現來看,2022年下半年各車企的盈利能力逐漸顯現跡象,有的在好轉,有的將繼續承壓。

    以乘用車業務(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為主的車企,下半年將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半等政策利好。中汽協預測,今年國內乘用車年銷量有望達到2300萬輛,同比增長7%左右,乘用車企業將受益。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比亞迪

    SAIC有望在上半年扭轉凈利潤下滑的局面。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退,SAIC于6月恢復雙班生產,當月銷量已實現47.15%的高增長。在政策的幫助下,SAIC下半年銷售收入有望增加,有助于全年業績進一步向好,穩固凈利潤第一的位置。

    比亞迪上半年仍將保持昂揚的勢頭。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供不應求,產能跟不上訂單量”。截至8月,比亞迪累計銷量已達98萬輛,保持1.6倍的增速。新型號海豚和驅逐艦05表現亮眼,尤其是海豚當月銷量躍升至2.3萬。或許,你可以期待比亞迪營收突破3000億……今年安?

    處于虧損行列的賽利斯集團預計收入將進一步增加,凈利潤將收窄。天籟品牌系列銷量持續攀升,半年達到1萬輛(8月1萬輛)。在“華為粉”的輔助下,后續的月銷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借助日系兩大品牌和廣汽愛安,廣汽集團將以良好的業績加入“大軍”。

    長安下半年的銷售業績因自然災害增加了不確定性。長安近日表示,8月份由于高溫,重慶基地實施限電停產。受此影響,預計8月產銷目標下調10萬輛左右,對當月產銷影響較大。為了挽回8月份的減產損失,長安優化了9月份的生產調度計劃,盡力減少相關影響。長安認為,限電對全年目標影響有限。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嚴重依賴商用車的車企將繼續受到市場低迷的影響。2021年由于環保政策、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等利好因素,商用車需求提前透支,現在換購需求不足。中汽協預測,2022年國內商用車銷量約為400萬輛,同期下降約16%。這對江淮、江鈴等商用車業務較強的車企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顯然,2022年上半年車市的動蕩,拉大了頭部和非頭部車企的利潤差距。下半年,掌門人一直在努力挽回上半年疫情造成的損失,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全年利潤,但非掌門人的生存困境似乎有所加劇。9月前,國內上市車企完成2022年中期業績發布任務。

    蓋世汽車整理了14家整車企業(以乘用車業務為主)的中期業績報告,發現與往年相比,整車企業的盈利能力變得“慘淡”,汽車板塊盈利能力前三名被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攬(天齊鋰業凈利潤103.28億元,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81.68億元,贛鋒鋰業凈利潤72.54億元)。似乎印證了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紅“車企成民工”的觀點。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當然,“農民工”的實力也是有利有弊的。也受疫情、原材料上漲、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SAIC、長安汽車等5家車企上半年凈利潤仍能保持在50億元以上,而北汽藍谷、賽力士報告期內凈虧損均超過10億元,仍未能擺脫生存危機。

    下半年,隨著外部因素的減弱,以及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的幫助,部分車企的盈利能力有望與汽車零部件企業爭奪汽車板塊凈利潤第一的位置。

    疫情拖累了第二季度業績。

    與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緊張、地域沖突等因素的影響加深,大部分車企的財報越來越不理想。14家車企中,近半數車企二季度凈利潤下降。

    SAIC上半年凈利潤(69.1億元)近八成來自第一季度(55.16億元)。這是因為二季度疫情對其生產影響較大。在其主要品牌在3月下旬遭遇減產或停產后,whol……該集團直到6月份才完全恢復生產。整個第二季度,SAIC總銷量為101.37萬輛,同比下降12.22%。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榮威品牌

    較低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8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億元)導致SAIC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4億元。

    長安汽車近80%的凈利潤(58.58億元)也是第一季度(45.36億元)貢獻的。廣汽集團、力帆科技等一些車企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們看長城,就只看凈利潤。上半年的55.92億元中,有近七成(39.67億元)是第二季度貢獻的。但如果剔除非經常性損益,長城二季度扣非凈利潤僅為7.56億元,遠低于一季度(13.03億元)。

    在多家頭部車企中,吉利和東風集團凈利潤暴跌,引人關注。吉利上半年凈利潤降至15.52億元,同比下降34.81%。對此,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FO戴青表示,有兩個方面:一是極氪現在處于快速擴張期,整體投入加大;二是今年進一步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進,帶來了更高的股份支付費用。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東風集團同期凈利潤降幅高達35.8%,應該主要是商用車業務下滑造成的。東風集團上半年商用車業務收入208.08億元,同比下降61.83%。東風集團有限公司解釋稱,商用車市場受物流行業產能過剩、油價上漲等重大因素影響,需求持續低迷。

    不僅東風集團的股票,江淮和江鈴也受到了整體商用車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比如江淮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3.52萬輛,同比下降17.47%。由于銷量下滑,JAC凈利潤由正轉負,上半年凈虧損7.12億元,同比下降2.5倍。

    至于賽勒斯和北汽藍谷,上半年合計凈虧損達40億元。雙方的共同點是對智能汽車的投入持續增加,但產銷規模尚未達到預期。比如北汽藍谷,上半年銷量實現了1.4倍的同比增長,但1.7萬輛的實際銷量數據卻無法保本。賽勒斯集團的情況也差不多,文杰系列的產銷量還在攀升。

    從14車上半年財報可以看出,掌門人與非掌門人的利潤差距在逐漸拉大,最高和最低凈利潤差距超過90億元,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保持盈利有不同的方法。

    車企虧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終大多指向銷量低迷或下滑,或者轉型中投入產出比失衡。能保持盈利甚至增長的車企,在市場表現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展示了不同的“賺錢”手段。

    比亞迪是靠產品“硬實力”賺錢的代表。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35.95億元,同比增長2倍,扣非凈利潤增幅高達7倍。比亞迪表示,上半年收入增長主要受新能源汽車業務快速發展影響。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銷量64.64萬輛,同比增長1.6倍。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與比亞迪的“一鳴驚人”不同,廣汽集團近兩年的營收表現一直在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收入增長超過40%,達到486.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2.61%至57.71億元。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這兩個日系合資品牌依然是絕對主力。上半年總銷售額占集團總量的70%以上,總收入約1390億元(按50%股權計算,計入廣汽集團的部分應為695億元),遠超廣汽乘用車、廣汽傳祺等獨立板塊的貢獻值。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長安是靠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扭轉乾坤的代表。雖然長安將凈利潤的增長歸功于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更大的貢獻在于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到2020年,長安通過投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對長安新能源的戰略投資、處置非流動資產和政府補貼,實現利潤總額超過60億元。今年上半年,長安通過增資奧維塔科技盈利21.28億元。

    今年上半年,長城也加入了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盈利大軍,35億元凈利潤由此而來。不同的是,26.7億元是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其他損益項目貢獻的。長城汽車表示,報告期內,營業外損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匯率收益增加。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瑞藍汽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接手的力帆汽車在破產重組后實現業績增長,扣非凈利潤轉正。力帆科技(原力帆汽車)目前是吉利換電業務的排頭兵。今年早些時候,它發布了動力交換品牌瑞藍汽車。今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共銷售汽車1.73萬輛,助力其營收增長至31.34億元,實現1.6倍的高增長。

    在業績增長的穩定性方面,比亞迪和廣汽集團的銷量增長帶動了更強勁的業績。而從非經常性損益中獲利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下半年誰會有壓力?

    目前時間已經進入下半年。從整個汽車市場的走勢和市場表現來看,2022年下半年各車企的盈利能力逐漸顯現跡象,有的在好轉,有的將繼續承壓。

    以乘用車業務(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為主的車企,下半年將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半等政策利好。中汽協預測,今年國內乘用車年銷量有望達到2300萬輛,同比增長7%左右,乘用車企業將受益。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比亞迪

    SAIC有望在上半年扭轉凈利潤下滑的局面。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退,SAIC于6月恢復雙班生產,當月銷量已實現47.15%的高增長。在政策的幫助下,SAIC下半年銷售收入有望增加,有助于全年業績進一步向好,穩固凈利潤第一的位置。

    比亞迪上半年仍將保持昂揚的勢頭。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供不應求,產能跟不上訂單量”。截至8月,比亞迪累計銷量已達98萬輛,保持1.6倍的增速。新型號海豚和驅逐艦05表現亮眼,尤其是海豚當月銷量躍升至2.3萬。或許,你可以期待比亞迪營收突破3000億……今年安?

    處于虧損行列的賽利斯集團預計收入將進一步增加,凈利潤將收窄。天籟品牌系列銷量持續攀升,半年達到1萬輛(8月1萬輛)。在“華為粉”的輔助下,后續的月銷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借助日系兩大品牌和廣汽愛安,廣汽集團將以良好的業績加入“大軍”。

    長安下半年的銷售業績因自然災害增加了不確定性。長安近日表示,8月份由于高溫,重慶基地實施限電停產。受此影響,預計8月產銷目標下調10萬輛左右,對當月產銷影響較大。為了挽回8月份的減產損失,長安優化了9月份的生產調度計劃,盡力減少相關影響。長安認為,限電對全年目標影響有限。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嚴重依賴商用車的車企將繼續受到市場低迷的影響。2021年由于環保政策、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等利好因素,商用車需求提前透支,現在換購需求不足。中汽協預測,2022年國內商用車銷量約為400萬輛,同期下降約16%。這對江淮、江鈴等商用車業務較強的車企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顯然,2022年上半年車市的動蕩,拉大了頭部和非頭部車企的利潤差距。下半年,掌門人一直在努力挽回上半年疫情造成的損失,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全年利潤,但非掌門人的生存困境似乎有所加劇。

    標簽:長安比亞迪廣汽集團東風長城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專訪阿思柯李俊:汽車零部件物流走向運包一體化,新能源領域需求上漲

    作為汽車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汽車零部件物流,正走向運包一體化。

    1900/1/1 0:00:00
    紅旗入駐元宇宙,新能源設計美學正式發布

    分享紅旗邁入元宇宙世界,說明紅旗品牌正在加速邁入數字化、智聯化。三款全新的新能源概念車,則代表著下一階段新車型的研發方向。

    1900/1/1 0:00:00
    行業論壇|AUTOSEMO多元協調構建汽車軟件新生態論壇圓滿成功

    2022年9月1日,中國汽車基礎軟件生態委員會(以下簡稱AUTOSEMO)在南京召開多元協調構建汽車軟件新生態主題論壇。

    1900/1/1 0:00:00
    LOOMIA公司開發彈性電子紡織品 可用于汽車

    蓋世汽車訊傳統的FR4印刷電路板(PCB)和電線,并不適合所有需要電子器件的應用。對于一些表面柔軟的應用來說,甚至柔性PCB和其他柔性電路板的柔軟度也不夠。

    1900/1/1 0:00:00
    7月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寧德時代霸榜,比亞迪再奪第二

    9月5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7月,全球電動車電池裝機量達397GWh,同比增長826,連續25個月保持穩定增長。

    1900/1/1 0:00:00
    做年輕人的第一臺運動轎跑,全新奕炫馬赫版1.5L到店實拍

    分享東風風神奕炫車隊已連續兩年蟬聯CTCC年度總冠軍,奕炫也是第二次搭載馬赫動力15T發動機,并在剛剛過去的CTCC株洲站斬獲多項桂冠。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