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特斯拉只做了3000輛車;如今,我們已經突破了300萬輛。”美國東部時間8月4日,特斯拉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召開2022年股東大會。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未來10年,特斯拉將交付超過1億輛汽車。
“10年= 1億輛車”,外星人這么一說,引起軒然大波,登上熱搜。這意味著野心勃勃的特斯拉再次發出擴張信號,下令劫掠蠶食燃油車市場。當然,很多人懷疑馬斯克是在向股東吹牛,為了股價上漲而“畫大餅”。
那么,這個目標可行嗎?我們需要關注它的融資、工廠建設和產能提升、充電樁建設等方面,看能不能支撐這個目標。
有人為股份拆分的“野心”買單,為資本擴張鋪路嗎?
備受關注的股權分置方案終于塵埃落定。早在今年3月28日,特斯拉就披露了拆股方案,當時公司股價上漲了8%。今年6月,特斯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年度委托書顯示,該公司計劃進行3比1的股票拆分,并將股票數量(40億股)增加兩倍,至60億股。本次股東大會討論通過了拆股議案,將進行1拆3拆的拆股交易,8月25日生效。股權分置后,特斯拉的股價預計將從目前的900多美元降至300美元左右。
股權分置可能降低散戶投資門檻,為融資鋪路。業內人士表示,拆分股票通常不會改變公司的市值或影響股東的投資價值,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散戶的投資門檻,提高公司股票對散戶的吸引力。特斯拉還表示,股票分割計劃將為員工管理股票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有助于重置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并使散戶投資者更容易獲得股票。
這是特斯拉的第二次拆股,其“野心”已經被證明投資者愿意買單。早在2020年,特斯拉就進行了5比1的股份拆分。當時,特斯拉的股價約為每股1300美元,但1拆5的宣布將其股價推至每股2000美元的歷史高點,從宣布之日到實施之日飆升了60%。但在本次股東大會后,特斯拉股價有所下跌,拆股融資措施的效果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10-12家超級工廠增加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供不應求,產能有限,是特斯拉現階段發展的瓶頸。從訂單情況來看,特斯拉多款車型受到市場追捧,但在諸多客觀因素疊加下,其產能有限,訂單量難以釋放,交付量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國產Model Y的交貨期為20-24周。特斯拉的目標是到2030年每年銷售2000萬輛電動汽車,是2021年的20倍。
因此,產能擴張是特斯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自2022年以來,特斯拉建造了兩座超級工廠——柏林超級工廠和奧斯汀超級工廠。其中奧斯汀超級工廠已經準備好生產下一代4680電池,產能正在逐步攀升;柏林的超級工廠在一周內生產了1000多輛配有2170塊電池的Model Y。此外,受疫情影響的特斯拉Giga上海產能也已全面恢復。目前,特斯拉已經實現了150萬輛的年產能,年復合增長率為72%。馬斯克透露,預計今年年底特斯拉的年產能將達到200萬輛。
“為了實現年產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特斯拉最終可能會建設至少10-12座超級工廠,平均年產150-200萬輛汽車。”馬斯克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特斯拉將宣布其下一個超級工廠的選址。有一次,他給了我們一個暗示:“我有一半加拿大血統,所以...你懂的。”
但目前的特斯拉工廠還很難被稱為真正的“超級工廠”,距離150-200萬輛/年的產能目標還有很大距離。目前,特斯拉的全球四大工廠分別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德國柏林和中國上海。其中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運營時間最長,上海工廠全球產量最高。“德州、柏林、加州的幾家工廠之間可能會有友好競爭,但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說。
“特斯拉目前的產能”
未來,上海工廠將率先成為真正的“超級工廠”。公開數據顯示,上海工廠產能為75萬輛/年,是目前全球四大工廠中最高的。要在本次股東大會上實現“真正的超級工廠”的目標定義,上海工廠的產能需要翻倍。消息稱,Cybertruck的預訂量已經超過150萬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未來很多年都會很暢銷。一位網友發布的輸油管道視頻顯示,特斯拉將在目前的上海工廠旁邊建設第二座超級工廠。新工廠距離原上海Cybertruck工廠3公里。如果消息屬實,上海工廠將很快成為產能達標的真正“超級工廠”,但其他工廠的產能何時才能提升到這個地步?這是一個問題。
“特斯拉上海工廠將擴建”
針對電池供應,升級充電樁的宏大計劃也需要基礎設施建設。
在股東大會上,董事長羅賓·德霍(Robin Dehoe)表示,特斯拉的治理模式要求他們從零開始設計和制造電動汽車,而不僅僅是(依賴)零部件供應商,未來他們將“通過建設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工廠來有效地擴大業務”。
但目前特斯拉的電池產能似乎不足,對供應商的依賴度仍然很高。在回答股東關于4680電池產能的問題時,馬斯克表示,由于許多新技術,4680電池的制造產能很難預測。“產能爬坡S曲線的斜率是多少?我相信我們會取得高產。”但同時也保證電池容量不會限制汽車產能,供應商提供的電池足夠今年生產150萬輛汽車。不過,馬斯克也意識到,電池產能對于明年之后汽車產能的擴張非常重要。
馬斯克表示,超級充電樁的第四個版本可能會在明年推出。根據網曝消息,特斯拉V4 overcharge整體外觀以黑白為主,充電樁尺寸更高更薄,占用空間更少。目前V3的過充高度在1.7m左右,而V4的過充高度在2m以上。充電效率方面,V4過充最大充電功率將達到350kW,采用雙線纜。首先將改編模型Slaid和Cybertruck此外,搭載4680電池的Model Y在電芯上有一層液冷板,提高了底部散熱,也被認為是兼容V4超充樁。
左邊是網上曝光的特斯拉第四代超級充電樁,右邊是現在使用的第三代充電樁。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基本上每年都會讓超級充電樁的數量翻倍。消費者認為重要的地方沒有超級充電樁,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但具體的充電樁數量或相關規劃并未出現在股東大會上。
“發誓”今年推出全自動駕駛刀舔血還是為了改善現金流?
“自動駕駛”一直是特斯拉最重要的賣點之一,但也長期處于風口浪尖。多年來,馬斯克一直表示,特斯拉很快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早在2016年,他就吹噓道:“每輛特斯拉在工廠就擁有實現L5自動駕駛的所有必要硬件。”但馬斯克堅持使用純視覺導航的自動駕駛方案,被業界認為“非常大膽”。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每年都會發生多起事故,不僅引起監管部門和公眾的關注,就連他們自己的工程師也質疑其安全性。
全談技術全談生意?在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承認了自動駕駛和現金流改善之間的重要聯系。“顯然,我們在2017年遇到了一些挑戰。但從那以后,我們的自由現金流一直很好,并呈上升趨勢,這實際上是在真正開始自治之前。”特斯拉自動駕駛項目前總監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曾建議,營銷部門不要使用“自動駕駛”這個詞,以免誤導公眾。然而,它的建議顯然沒有被采納。相反,特斯拉在2017年開始銷售更“強化”的“全自動駕駛”服務。
那么,特斯拉什么時候會推出“真正的”自動駕駛呢?馬斯克開玩笑說,“我發誓今年”特斯拉將發布一個非測試版的Fullauto-drive軟件(但尚未證明它是完全自動駕駛的)。相信了解特斯拉的朋友對“今年一定”這個梗并不陌生。自動駕駛將特斯拉推向風口浪尖。作為一家智能車企,不可能不關注全自動駕駛技術及其安全性。
特斯拉在2021年AI日發布了Dojo超級計算機,相應的FSD(全自動駕駛能力)的開發進程也有所加快。馬斯克透露,10.13版本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并進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架構改進”;目前,FSD的測試版在北美廣泛部署,今年將啟動FSD軟件的大規模測試。目前,測試版軟件的累計里程已超過4000萬英里,預計年底將超過1億英里。
寫在最后:產能問題可能還是制約因素。
馬斯克的電動帝國是在“畫餅”和行動之間逐漸實現的,但在仰望星空的同時,也需要腳踏實地供不應求使得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備受追捧,但其10年造車1億輛的產銷目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產能問題。馬斯克的商業帝國正在迅速擴張。期待特斯拉不會忽視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更加重視產品安全問題。(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陸源)“十年前,特斯拉只做3000輛車;今天,我們已經突破了300萬輛。“美國東部時間8月4日,特斯拉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召開2022年股東大會。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未來10年,特斯拉將交付超過1億輛汽車。
“10年= 1億輛車”,外星人這么一說,引起軒然大波,登上熱搜。這意味著野心勃勃的特斯拉再次發出擴張信號,下令劫掠蠶食燃油車市場。當然,很多人懷疑馬斯克是在向股東吹牛,為了股價上漲而“畫大餅”。
那么,這個目標可行嗎?我們需要關注它的融資、工廠建設和產能提升、充電樁建設等方面,看能不能支撐這個目標。
有人為股份拆分的“野心”買單,為資本擴張鋪路嗎?
備受關注的股權分置方案終于塵埃落定。早在今年3月28日,特斯拉就披露了拆股方案,當時公司股價上漲了8%。今年6月,特斯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年度委托書顯示,該公司計劃進行3比1的股票拆分,并將股票數量(40億股)增加兩倍,至60億股。本次股東大會討論通過了拆股議案,將進行1拆3拆的拆股交易,8月25日生效。股權分置后,特斯拉的股價預計將從目前的900多美元降至300美元左右。
股權分置可能降低散戶投資門檻,為融資鋪路。業內人士表示,拆分股票通常不會改變公司的市值或影響股東的投資價值,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散戶的投資門檻,提高公司股票對散戶的吸引力。特斯拉還表示,股票分割計劃將為員工管理股票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有助于重置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并使散戶投資者更容易獲得股票。
這是特斯拉的第二次拆股,其“野心”已經被證明投資者愿意買單。早在2020年,特斯拉就進行了5比1的股份拆分。當時,特斯拉的股價約為每股1300美元,但1拆5的宣布將其股價推至每股2000美元的歷史高點,從宣布之日到實施之日飆升了60%。但在本次股東大會后,特斯拉股價有所下跌,拆股融資措施的效果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10-12家超級工廠增加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供不應求,產能有限,是特斯拉現階段發展的瓶頸。從訂單情況來看,特斯拉多款車型受到市場追捧,但在諸多客觀因素疊加下,其產能有限,訂單量難以釋放,交付量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國產Model Y的交貨期為20-24周。特斯拉的目標是到2030年每年銷售2000萬輛電動汽車,是2021年的20倍。
因此,產能擴張是特斯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自2022年以來,特斯拉建造了兩座超級工廠——柏林超級工廠和奧斯汀超級工廠。其中奧斯汀超級工廠已經準備好生產下一代4680電池,產能正在逐步攀升;柏林的超級工廠在一周內生產了1000多輛配有2170塊電池的Model Y。此外,受疫情影響的特斯拉Giga上海產能也已全面恢復。目前,特斯拉已經實現了150萬輛的年產能,年復合增長率為72%。馬斯克透露,預計今年年底特斯拉的年產能將達到200萬輛。
“為了實現年產2000萬輛汽車的目標,特斯拉最終可能會建設至少10-12座超級工廠,平均年產150-200萬輛汽車。”馬斯克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特斯拉將宣布其下一個超級工廠的選址。有一次,他給了我們一個暗示:“我有一半加拿大血統,所以...你懂的。”
但目前的特斯拉工廠還很難被稱為真正的“超級工廠”,距離150-200萬輛/年的產能目標還有很大距離。目前,特斯拉的全球四大工廠分別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德國柏林和中國上海。其中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運營時間最長,上海工廠全球產量最高。“德州、柏林、加州的幾家工廠之間可能會有友好競爭,但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說。
“特斯拉目前的產能”
未來,上海工廠將率先成為真正的“超級工廠”。公開數據顯示,上海工廠產能為75萬輛/年,是目前全球四大工廠中最高的。要在本次股東大會上實現“真正的超級工廠”的目標定義,上海工廠的產能需要翻倍。消息稱,Cybertruck的預訂量已經超過150萬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未來很多年都會很暢銷。一位網友發布的輸油管道視頻顯示,特斯拉將在目前的上海工廠旁邊建設第二座超級工廠。新工廠距離原上海Cybertruck工廠3公里。如果消息屬實,上海工廠將很快成為產能達標的真正“超級工廠”,但其他工廠的產能何時才能提升到這個地步?這是一個問題。
“特斯拉上海工廠將擴建”
針對電池供應,升級充電樁的宏大計劃也需要基礎設施建設。
在股東大會上,董事長羅賓·德霍(Robin Dehoe)表示,特斯拉的治理模式要求他們從零開始設計和制造電動汽車,而不僅僅是(依賴)零部件供應商,未來他們將“通過建設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工廠來有效地擴大業務”。
但目前特斯拉的電池產能似乎不足,對供應商的依賴度仍然很高。在回答股東關于4680電池產能的問題時,馬斯克表示,由于許多新技術,4680電池的制造產能很難預測。“產能爬坡S曲線的斜率是多少?我相信我們會取得高產。”但同時也保證電池容量不會限制汽車產能,供應商提供的電池足夠今年生產150萬輛汽車。不過,馬斯克也意識到,電池產能對于明年之后汽車產能的擴張非常重要。
馬斯克表示,超級充電樁的第四個版本可能會在明年推出。根據網曝消息,特斯拉V4 overcharge整體外觀以黑白為主,充電樁尺寸更高更薄,占用空間更少。目前V3的過充高度在1.7m左右,而V4的過充高度在2m以上。充電效率方面,V4過充最大充電功率將達到350kW,采用雙線纜。首先將改編模型Slaid和Cybertruck此外,搭載4680電池的Model Y在電芯上有一層液冷板,提高了底部散熱,也被認為是兼容V4超充樁。
左邊是網上曝光的特斯拉第四代超級充電樁,右邊是現在使用的第三代充電樁。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基本上每年都會讓超級充電樁的數量翻倍。消費者認為重要的地方沒有超級充電樁,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但具體的充電樁數量或相關規劃并未出現在股東大會上。
“發誓”今年推出全自動駕駛刀舔血還是為了改善現金流?
“自動駕駛”一直是特斯拉最重要的賣點之一,但也長期處于風口浪尖。多年來,馬斯克一直表示,特斯拉很快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早在2016年,他就吹噓道:“每輛特斯拉在工廠就擁有實現L5自動駕駛的所有必要硬件。”但馬斯克堅持使用純視覺導航的自動駕駛方案,被業界認為“非常大膽”。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每年都會發生多起事故,不僅引起監管部門和公眾的關注,就連他們自己的工程師也質疑其安全性。
全談技術全談生意?在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承認了自動駕駛和現金流改善之間的重要聯系。“顯然,我們在2017年遇到了一些挑戰。但從那以后,我們的自由現金流一直很好,并呈上升趨勢,這實際上是在真正開始自治之前。”特斯拉自動駕駛項目前總監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曾建議,營銷部門不要使用“自動駕駛”這個詞,以免誤導公眾。然而,它的建議顯然沒有被采納。相反,特斯拉在2017年開始銷售更“強化”的“全自動駕駛”服務。
那么,特斯拉什么時候會推出“真正的”自動駕駛呢?馬斯克開玩笑說,“我發誓今年”特斯拉將發布一個非測試版的Fullauto-drive軟件(但尚未證明它是完全自動駕駛的)。相信了解特斯拉的朋友對“今年一定”這個梗并不陌生。自動駕駛將特斯拉推向風口浪尖。作為一家智能車企,不可能不關注全自動駕駛技術及其安全性。
特斯拉在2021年AI日發布了Dojo超級計算機,相應的FSD(全自動駕駛能力)的開發進程也有所加快。馬斯克透露,10.13版本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并進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架構改進”;目前,FSD的測試版在北美廣泛部署,今年將啟動FSD軟件的大規模測試。目前,測試版軟件的累計里程已超過4000萬英里,預計年底將超過1億英里。
寫在最后:產能問題可能還是制約因素。
馬斯克的電動帝國是在“畫餅”和行動之間逐漸實現的,但在仰望星空的同時,也需要腳踏實地供不應求使得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備受追捧,但其10年造車1億輛的產銷目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產能問題。馬斯克的商業帝國正在迅速擴張。期待特斯拉不會忽視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更加重視產品安全問題。(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陸源)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8月9日,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PaulJacobson在紐約舉行的摩根大通汽車大會上(JP
1900/1/1 0:00:008月10日,長安汽車發布2022年7月產銷數據。
1900/1/1 0:00:00南海之濱,嶺南盛地。深圳,作為中國的高科技之都,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集聚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產業資源,優越的營商投資環境和充裕的人才儲備營造出開放的火花,也吸引了眾多國際企業遷入扎根深圳。
1900/1/1 0:00:00整車架構要從功能域向中央計算區域化演進,區域化控制、多域融合是必經之路。伴隨軟件定義汽車的呼聲,智能座艙域、智能駕駛域融合而成的“艙駕一體化”在行業內的熱度飆升,距離量產落地卻是道阻且長。
1900/1/1 0:00:00汽車行業競爭進入下半場,目前業內正在形成的共識是:上半場是電動化,而下半場是智能化。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說道,“電動化大家已經搞明白了,現在進入汽車行業下半場,”即智能化。
1900/1/1 0:00:008月10日,上汽通用五菱提出“情緒引擎”理念,優先聚焦城市高頻出行,解決用戶行車困擾,打造“人人都愛用的智能駕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