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芯片公司已經進入了黃金發展期."很多研究機構的分析師都得出這樣的結論。
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達到741.31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過30%,高于集成電路市場26%的增速。每個通用和專用模擬產品細分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在全球模擬芯片應用蓬勃發展和本地供應疊加的浪潮下,中國模擬芯片企業也迎來了“鍍金”時刻。在模擬芯片賽道上,中國選手是如何布局產品的,取得了哪些成績?中國模擬芯片企業的發展一直是全球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納米芯微電子(以下簡稱納米芯微電子)作為近年來在冉冉模擬芯片行業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或許可以為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窗口。
三大產品組合發力,構建完整的仿真核心產品矩陣。
資本實力是企業價值的直觀體現之一。截至7月28日收盤,距離納新微a股上市僅3個月零6天,納新微市值漲至431億元,漲幅85%。
納新微在資本市場的輝煌表現引起了各方的熱議和好奇。什么樣的企業和產品才能支撐如此高的市場價值和期待?
從半導體細分領域來看,納芯微屬于模擬芯片企業。模擬芯片是指由電容、電阻、晶體管等模擬電路組成,集成在一起處理模擬信號的集成電路。根據細分功能,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線性器件(如放大器、模擬開關、比較器等。)、信號接口、數據轉換、電源管理器件等諸多類別。每個品類根據終端產品的性能要求有不同的系列,產品品類特別多樣,應用場景遍布各大電子產品。
招股書顯示,納新威的模擬芯片之旅始于2013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納微已經形成了信號傳感、系統互聯、動力驅動的產品布局,有800多個產品可供銷售。

來源:納新微招股書
奇妙的是,納米芯微的三大產品方向,被劃分到不同的模擬信號處理環節。模擬信號來自現實世界,只有轉換成數字信號才能服務于電子系統。關鍵環節是ADI公司。納微的三條產品線中,從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開始,集成傳感器芯片引入前端,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擴展到后端,模擬信號處理所需的器件垂直排列,有利于組合出貨,從而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除了優化產品布局,納微各大產品線的技術優勢也很明顯。
在隔離和接口芯片方面,早在2019年,納微就推出了國內首款集成隔離DC/DC電源的數字隔離芯片NSiP884x。該芯片率先用單芯片解決了電源隔離和信號隔離的雙重問題,使用和操作更簡單,不需要設計復雜的隔離電源電路。
更重要的是,納諾微的數字隔離器采用獨創的“自適應OOK”調制解調技術,實現了業界高水平的CMTI(共模瞬變抑制)性能,抗共模瞬變干擾能力、抗靜電能力等多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競爭對手。以NSi822X和NSi812X數字隔離芯片為例,該系列芯片在CMTI、ESD保護、工作電流等性能指標上均優于國際競爭對手。
< img alt = "比亞迪、DS、長城、特斯拉、五菱汽車"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183355057446/……jpg"/>
來源:納新微招股書
NSi822X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等高端應用領域。換句話說,納新威的這一系列產品已經具備了在高端應用領域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技術。在隔離接口芯片中,以代表性芯片NSi8100為例,其電源電壓、信號傳輸速率、CMTI、ESD保護、隔離耐壓等性能指標也可以達到或超過國際競爭對手的水平。
在信號傳感芯片方面,納米芯微實現了多品類覆蓋,涵蓋了壓力傳感器、硅麥克風、加速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信號調理ASIC芯片。“集成化”和“高精度”是納芯微信號傳感芯片的兩大優勢。2018年以來,納微陸續推出集成溫度傳感器芯片和集成壓力傳感器芯片。集成傳感器產品通過集成封裝滿足了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數字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大大拓寬了產品的應用價值。其相繼推出的NST175、NST103和NST112不斷豐富溫度傳感器的產品類別,滿足各種低功耗場景的需求。小封裝設計也讓這些集成溫度傳感器芯片充分受益于2020年以來火熱的測溫市場,可以適配手表、手環、耳機等各種便攜式可穿戴設備的測溫產品,出貨量將大幅提升。
壓力傳感器中,以2021年4月納微量產的NSPGD1系列帶氣嘴的集成表壓MEMS傳感器芯片為例。本產品具有高集成度和溫差補償能力。在白電應用方案中,外圍電路配置為模擬輸出時只需要一個電容,相比傳統方案可以減少10個左右的外圍器件,可以有效降低整體方案尺寸和成本。
這種內部精確溫度補償算法和簡化外圍方案設計的優勢也體現在NSM201系列的電流傳感器中。比如NSM2016在整個溫度工作范圍內都能保持良好的精度,光伏、工業電源、電機控制、OBC/DCDC/PTC加熱器、充電樁等客戶都不需要做二次編程。在高端電流檢測的應用中,只需要一個NSM2016就可以達到600Vpk的工作電壓,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
納米核心微壓傳感器也用于要求極高精度的醫療市場。NSPGS5和NSPDSx系列產品可以在檢測呼吸的醫療設備中大放異彩。
在驅動和采樣芯片方面,結合自主研發的數字隔離技術,納微陸續推出了高集成度的隔離驅動芯片、隔離采樣芯片等產品,其中隔離驅動芯片可用于驅動高壓電源中的功率器件;隔離采樣芯片可用于檢測電流和電壓,在實現高精度信號采集和傳輸的同時,具有高電壓隔離功能的優勢。以納諾微2020年推出的NSi1300為例,該芯片具有良好的精度,其增益誤差、偏置誤差和非線性誤差均與國際競爭對手相當或更好。在此基礎上,納米微還提供軟包裝定制服務,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
2022年,納微還推出汽車級LDO NSR31/33/35系列芯片、智能高低開關NSE11409系列、高壓半橋驅動器NSD1624、單通道隔離柵極驅動器NSi66x1A和NSi6601M,進一步拓展了在汽車和高端行業的應用,助力行業發展。
聚焦汽車場景需求,逐步走向全球供應鏈核心時代。
納新威2021年的營收顯示其三大產品線正在加速獲得市場認可,銷量增長驚人。2021年年中,納微總營收8.62億元,其中隔離和接口芯片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速約247.96%,營收占比43.17%。驅動和采樣芯片收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率約為279.49%,占收入的30.62%;信號傳感芯片營收2.23億元,同比增速約72.01%,營收占比25.89%。
營收快速增長的背后,既有納米芯微產品實力過硬的因素,也與納米芯微聚焦的市場密切相關。面對模擬芯片的廣泛應用場景,納新微聚焦汽車場景。從市場表現來看,21年,納新威開始量產汽車級產品,并在TOP20銷售的大部分車型上實現了隔離芯片的量產和加載,并與多個頭部OEM和tier1有量產合作。
在新能源時代的驅動下,近年來通信、IDC、工業變頻與伺服、光伏、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市場發展迅速,模擬信號處理和傳輸的場景大大延伸,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6年以來,納新威一直在積極布局車輛級產品。目前三大產品線均有符合AEC-Q100可靠性測試標準的車型,應用領域涵蓋汽車空調、制動器、機油、變速箱壓力傳感器、汽車發動機、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熱管理系統等。在這些應用領域,納米芯微產品不僅用途非常廣泛,如通用汽車規LIN收發器芯片NCA1021,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子系統的總線接口設計,如電動門鎖、電動車窗、電動座椅、電動后視鏡、玻璃雨刷、座椅加熱器等模塊,具有導線間干擾少、線束少、傳輸距離遠、成本低等優點。而且可以覆蓋一些苛刻的環境要求,比如傳感器NSP1632和NSP1832,滿足汽車0級標準,可以在汽車尾氣等惡劣環境下提供可靠的壓力檢測數據結果。其隔離芯片在汽車領域的供應商中處于領先地位。
新能源汽車中強弱電電路之間的信號轉換,顯著增加了對傳輸數字隔離芯片的需求。據悉,在新能源汽車中,由于安全、共地、性能的要求,OBC、BMS、逆變器、電動空壓機、PTC驅動器等高壓模塊需要數字隔離芯片。
作為中國市場稀缺的數字隔離芯片的全方位供應商,納芯威的數字隔離芯片充分受益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據中國經濟網7月最新報道,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全球最暢銷的十大新能源汽車車型中,有六款是中國品牌車型;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企業比亞迪全球銷量突破64萬輛,超過同期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的銷量(56萬輛),奪得全球銷量第一。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是納新威的客戶之一。
除比亞迪外,納新威在汽車領域的代表客戶還包括五菱汽車、長城汽車、一汽集團、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汽車及Tier1廠商,并實現批量裝車。Markets and Markets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納米核微數字隔離芯片的全球市場份額為5.12%。
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對納新威來說意義重大。一方面,在汽車半導體市場,模擬芯片的占比在29%左右,消費量大,單價高,利潤豐厚;另一方面,全球汽車半導體巨頭與模擬芯片領先供應商之間存在高度重合。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有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它們也是模擬芯片的領先制造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產品在技術和市場上取得強勁進展的納新威有望逐步覆蓋國內外市場需求。
寫在最后
在模擬芯片賽道上,納微在市場上的成功自然有其不可復制的因素,但回顧其發展軌跡或許能給半導體行業帶來一些啟發。
從納諾微的產品布局和產品應用道路不難看出,相比海外巨頭,納諾微選擇了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在模擬芯片行業激烈的價格競爭中,以技術優勢打造高端產品,很好地避免了低價競爭的泥潭;在模擬芯片眾多而雜的應用領域,瞄準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領域作為主攻方向,通過差異化競爭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獲得技術領先和市場份額增長的“雙蛋黃”,使公司在全球模擬芯片行業嶄露頭角。
目標市場的企業與客戶攜手并進,相互成就,也是納微發展的秘訣之一。納新營收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其作為新能源汽車主流制造商和工控、通信工廠批量供應商的角色。
未來,憑借產品和技術布局優勢,納芯威將步步為營,有望攜手不同領域更有實力的客戶,向全球模擬芯片賽道最前沿發起沖擊,同時振興全球模擬芯片市場。
(本文授權轉自辛大師)“模擬芯片公司進入黃金發展期。”很多研究機構的分析師都得出這樣的結論。
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達到741.31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過30%,高于集成電路市場26%的增速。每個通用和專用模擬產品細分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在全球模擬芯片應用蓬勃發展和本地供應疊加的浪潮下,中國模擬芯片企業也迎來了“鍍金”時刻。在模擬芯片賽道上,中國選手是如何布局產品的,取得了哪些成績?中國模擬芯片企業的發展一直是全球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納米芯微電子(以下簡稱納米芯微電子)作為近年來在冉冉模擬芯片行業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或許可以為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窗口。
三大產品組合發力,構建完整的仿真核心產品矩陣。
資本實力是企業價值的直觀體現之一。截至7月28日收盤,距離納新微a股上市僅3個月零6天,納新微市值漲至431億元,漲幅85%。
納新微在資本市場的輝煌表現引起了各方的熱議和好奇。什么樣的企業和產品才能支撐如此高的市場價值和期待?
從半導體細分領域來看,納芯微屬于模擬芯片企業。模擬芯片是指由電容、電阻、晶體管等模擬電路組成,集成在一起處理模擬信號的集成電路。根據細分功能,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線性器件(如放大器、模擬開關、比較器等。)、信號接口、數據轉換、電源管理器件等諸多類別。每個品類根據終端產品的性能要求有不同的系列,產品品類特別多樣,應用場景遍布各大電子產品。
招股書顯示,納新威的模擬芯片之旅始于2013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納微已經形成了信號傳感、系統互聯、動力驅動的產品布局,有800多個產品可供銷售。

來源:納新微招股書
奇妙的是,納米芯微的三大產品方向,被劃分到不同的模擬信號處理環節。模擬信號來自現實世界,只有轉換成數字信號才能服務于電子系統。關鍵環節是ADI公司。納微的三條產品線中,從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開始,集成傳感器芯片引入前端,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擴展到后端,模擬信號處理所需的器件垂直排列,有利于組合出貨,從而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除了優化產品布局,納微各大產品線的技術優勢也很明顯。
就隔離和接口而言,ch……早在2019年,納微就在中國推出了首款集成隔離DC/DC電源的數字隔離芯片NSiP884x。該芯片率先用單芯片解決了電源隔離和信號隔離的雙重問題,使用和操作更簡單,不需要設計復雜的隔離電源電路。
更重要的是,納諾微的數字隔離器采用獨創的“自適應OOK”調制解調技術,實現了業界高水平的CMTI(共模瞬變抑制)性能,抗共模瞬變干擾能力、抗靜電能力等多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競爭對手。以NSi822X和NSi812X數字隔離芯片為例,該系列芯片在CMTI、ESD保護、工作電流等性能指標上均優于國際競爭對手。

來源:納新微招股書
NSi822X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工業等高端應用領域。換句話說,納新威的這一系列產品已經具備了在高端應用領域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技術。在隔離接口芯片中,以代表性芯片NSi8100為例,其電源電壓、信號傳輸速率、CMTI、ESD保護、隔離耐壓等性能指標也可以達到或超過國際競爭對手的水平。
在信號傳感芯片方面,納米芯微實現了多品類覆蓋,涵蓋了壓力傳感器、硅麥克風、加速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信號調理ASIC芯片。“集成化”和“高精度”是納芯微信號傳感芯片的兩大優勢。2018年以來,納微陸續推出集成溫度傳感器芯片和集成壓力傳感器芯片。集成傳感器產品通過集成封裝滿足了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數字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大大拓寬了產品的應用價值。其相繼推出的NST175、NST103和NST112不斷豐富溫度傳感器的產品類別,滿足各種低功耗場景的需求。小封裝設計也讓這些集成溫度傳感器芯片充分受益于2020年以來火熱的測溫市場,可以適配手表、手環、耳機等各種便攜式可穿戴設備的測溫產品,出貨量將大幅提升。
壓力傳感器中,以2021年4月納微量產的NSPGD1系列帶氣嘴的集成表壓MEMS傳感器芯片為例。本產品具有高集成度和溫差補償能力。在白電應用方案中,外圍電路配置為模擬輸出時只需要一個電容,相比傳統方案可以減少10個左右的外圍器件,可以有效降低整體方案尺寸和成本。
這種內部精確溫度補償算法和簡化外圍方案設計的優勢也體現在NSM201系列的電流傳感器中。比如NSM2016在整個溫度工作范圍內都能保持良好的精度,光伏、工業電源、電機控制、OBC/DCDC/PTC加熱器、充電樁等客戶都不需要做二次編程。在高端電流檢測的應用中,只需要一個NSM2016就可以達到600Vpk的工作電壓,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
納米核心微壓傳感器也用于要求極高精度的醫療市場。NSPGS5和NSPDSx系列產品可以在檢測呼吸的醫療設備中大放異彩。
在驅動和采樣芯片方面,結合自主研發的數字隔離技術,納微陸續推出了高集成度的隔離驅動芯片、隔離采樣芯片等產品,其中隔離驅動芯片可用于驅動高壓電源中的功率器件;隔離采樣芯片可用于檢測電流和電壓,在實現高精度信號采集和傳輸的同時,具有高電壓隔離功能的優勢。以納諾微2020年推出的NSi1300為例,該芯片具有良好的精度,其增益誤差、偏置誤差和非線性誤差均與國際競爭對手相當或更好。在此基礎上,納米微還提供軟包裝定制服務,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
2022年,納微還推出汽車級LDO NSR31/33/35系列芯片、智能高低開關NSE11409系列、高壓半橋驅動器NSD1624、單通道隔離柵極驅動器NSi66x1A和NSi6601M,進一步拓展了在汽車和高端行業的應用,助力行業發展。
聚焦汽車場景需求,逐步走向全球供應鏈核心時代。
納新威2021年的營收顯示其三大產品線正在加速獲得市場認可,銷量增長驚人。2021年年中,納微總營收8.62億元,其中隔離和接口芯片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速約247.96%,營收占比43.17%。驅動和采樣芯片收入為2.64億元,同比增長率約為279.49%,占收入的30.62%;信號傳感芯片營收2.23億元,同比增速約72.01%,營收占比25.89%。
營收快速增長的背后,既有納米芯微產品實力過硬的因素,也與納米芯微聚焦的市場密切相關。面對模擬芯片的廣泛應用場景,納新微聚焦汽車場景。從市場表現來看,21年,納新威開始量產汽車級產品,并在TOP20銷售的大部分車型上實現了隔離芯片的量產和加載,并與多個頭部OEM和tier1有量產合作。
在新能源時代的驅動下,近年來通信、IDC、工業變頻與伺服、光伏、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市場發展迅速,模擬信號處理和傳輸的場景大大延伸,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6年以來,納新威一直在積極布局車輛級產品。目前三大產品線均有符合AEC-Q100可靠性測試標準的車型,應用領域涵蓋汽車空調、制動器、機油、變速箱壓力傳感器、汽車發動機、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熱管理系統等。在這些應用領域,納米芯微產品不僅用途非常廣泛,如通用汽車規LIN收發器芯片NCA1021,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子系統的總線接口設計,如電動門鎖、電動車窗、電動座椅、電動后視鏡、玻璃雨刷、座椅加熱器等模塊,具有導線間干擾少、線束少、傳輸距離遠、成本低等優點。而且可以覆蓋一些苛刻的環境要求,比如傳感器NSP1632和NSP1832,滿足汽車0級標準,可以在汽車尾氣等惡劣環境下提供可靠的壓力檢測數據結果。其隔離芯片在汽車領域的供應商中處于領先地位。
新能源汽車中強弱電電路之間的信號轉換,顯著增加了對傳輸數字隔離芯片的需求。據悉,在新能源汽車中,由于安全、共地、性能的要求,OBC、BMS、逆變器、電動空壓機、PTC驅動器等高壓模塊需要數字隔離芯片。
作為中國市場稀缺的數字隔離芯片的全方位供應商,納芯威的數字隔離芯片充分受益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據中國經濟網7月最新報道,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全球最暢銷的十大新能源汽車車型中,有六款是中國品牌車型;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企業比亞迪全球銷量突破64萬輛,超過同期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的銷量(56萬輛),奪得全球銷量第一。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是納新威的客戶之一。
除比亞迪外,納新威在汽車領域的代表客戶還包括五菱汽車、長城汽車、一汽集團、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汽車及Tier1廠商,并實現批量裝車。Markets and Markets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納米核微數字隔離芯片的全球市場份額為5.12%。
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對納新威來說意義重大。一方面,在汽車半導體市場,模擬芯片的占比在29%左右,消費量大,單價高,利潤豐厚;另一方面,全球汽車半導體巨頭與模擬芯片領先供應商之間存在高度重合。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有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它們也是模擬芯片的領先制造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產品在技術和市場上取得強勁進展的納新威有望逐步覆蓋國內外市場需求。
寫在最后
在模擬芯片賽道上,納微在市場上的成功自然有其不可復制的因素,但回顧其發展軌跡或許能給半導體行業帶來一些啟發。
從納諾微的產品布局和產品應用道路不難看出,相比海外巨頭,納諾微選擇了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在模擬芯片行業激烈的價格競爭中,以技術優勢打造高端產品,很好地避免了低價競爭的泥潭;在模擬芯片眾多而雜的應用領域,瞄準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領域作為主攻方向,通過差異化競爭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獲得技術領先和市場份額增長的“雙蛋黃”,使公司在全球模擬芯片行業嶄露頭角。
目標市場的企業與客戶攜手并進,相互成就,也是納微發展的秘訣之一。納新營收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其作為新能源汽車主流制造商和工控、通信工廠批量供應商的角色。
未來,憑借產品和技術布局優勢,納芯威將步步為營,有望攜手不同領域更有實力的客戶,向全球模擬芯片賽道最前沿發起沖擊,同時振興全球模擬芯片市場。
(本文授權轉讓給辛大師)
8月9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零售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環比下降65,其中同比增速是以往10年的次高增速,環比增速處于近10年同期歷史第3高位。
1900/1/1 0:00:00日前,有社交招聘平臺傳出消息,稱長城汽車毀約2022屆校招生,該網友表示“前天入職,昨天就毀約了”。目前,該原貼已搜索不到。此事后,又有人跟進了該話題,稱“一報到就通知毀約”。這幾天此事持續發酵。
1900/1/1 0:00:00上市一年后,被大眾集團寄予厚望的ID系列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繼6月銷量達到9745輛之后,8月1日上汽大眾宣布7月ID系列銷量達到10086輛。上汽大眾官方稱,這是ID系列首次破萬。
1900/1/1 0:00:00“目前市場上有20的項目能接受比上一輪更低的價格融資。即使是明星項目,比上一輪的加價率也從50下降到1020。
1900/1/1 0:00:008月8日,京東物流官微發布消息稱,將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雙方將聯合推進上汽通用五菱售后配件一體化供應鏈的全面深化合作,探討在智能倉儲物流技術、商流、整車采購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前景。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電動汽車初創企業Fisker的創始人亨利克菲斯科(HenrikFisker)表示,該公司已經獲得了4000份Pear緊湊型電動汽車的訂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