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在上半年平淡的車市中找一個亮點,那只有新能源了。在整個新車消費形勢再現低迷,燃油車消費大幅下降25%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卻走出了雙速增長,真的讓人覺得:天啊,真的要變了嗎?
本次盤點是汽車之家“2022年盤點”系列的最后一部分。文中的銷售數據都是新機動車的保險數據,顯示的是真正到達消費者的銷量。
了解更多網上“年中盤點”,請戳:
2022年年中盤點:中國品牌為何能逆勢崛起?2022年年中盤點:德系品牌轉戰新能源市場?2022年年中盤點:日系品牌優勢與不足明顯?2022年年中盤點:美國人,韓國人,他是我哥。
新能源風光在這里獨樹一幟。
新能源汽車絕對是目前汽車圈“最美”的,用這么俗氣夸張的詞來一枝獨秀絕對不過分: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06.1萬輛,同比增長115%,同期燃油車銷量下降25%。
從月度表現來看,即使在最困難的4、5月份,新能源汽車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疲態。反而以同比上漲甚至翻倍的速度傲然屹立于江湖。4月份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50%,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64%。
上半年國內純電動汽車銷售162.62萬輛,同比增長101%,占新能源汽車消費總量的8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34.82萬輛,同比增長196%,占比17%,主要由比亞迪DM-i系列拉動;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8.6萬輛,同比增長173%,主要受M5(參數|詢價)新車上市的推動。
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增長和燃油汽車消費的萎縮,帶來了新能源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2.24%,而去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僅為10%左右。其中,中國品牌汽車滲透率為43.7%,部分月份已超過50%,新能源撐起了中國品牌的半邊天。
因為特斯拉,美國車的普及率已經達到28.1%,而德系車只有4.61%,日系車只有0.5%,相當于沒有。但這里有第一個數字:上半年日系HEV車型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這個增速也很可觀。
中國品牌領先,國外品牌姍姍來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與燃油車時代完全不同。一度,中國品牌只能與之并駕齊驅,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已經率先崛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消費占比84%,是話語權的主人,而傳統強勢的德系和日系,在當前的新能源市場卻顯得十分弱勢。
看看國外幾個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大眾數量最多,半年銷量只有6.5萬輛,還不如很多中國品牌一輛車的銷量,產品只有6.95%的新能源;寶馬半年賣1.7萬輛新能源車,奔馳、奧迪、豐田、本田是最大的燃油車,新能源產品銷量只有四位數。
在新能源汽車的新博弈中,這些外資品牌的品牌力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支撐,產品競爭力也遠不如當年。在燃油車紅利還在的情況下,面對先入為主的中國品牌,不得不放棄現有優勢,轉向電動化。目前來看,這些品牌的一些英雄確實已經不行了,或者說還沒有醒來。
不要低估“舊勢力”
說到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比亞迪、五菱、特斯拉,然后才是造車新勢力。他們因為起得早,形成了先發優勢,但“舊勢力”也不容小覷。以下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車企/品牌排名。我們列出了前20名,這樣我們可以對模式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前十名中,除前三名外,奇瑞、廣汽、吉利、SAIC位列第二梯隊。我們后面會分析產品情況。相比新銳,這些中華老字號車企一直走在前列,卻沒能把握住技術路線和消費市場的演變,造成了被新生力量搶了風頭的現狀。
值得慶幸的是,從去年開始,這些企業也開始推出新的品牌和平臺,如吉利的極氪、長安的深藍/奧伊塔、東風的藍兔、SAIC的智記、廣汽的愛安、長城的歐拉等如果說新能源汽車市場早期是新勢力,那么這些老牌傳統車企的動作和產品將成為下半年的新焦點。
第一梯隊: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
這三家公司確實是目前新能源市場的主導力量,各有各的個性化優勢。比亞迪已經布局多年,包括技術布局和產業鏈布局,已經全面轉型電動化;特斯拉可以算是全球汽車革命的引領者,而五菱則堅定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產品路線。
新王者比亞迪
比亞迪上半年銷售新能源汽車56.83萬輛,同比增長341%,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52%,混合動力汽車占比48%。在細分市場布局上,比亞迪基本已經全面覆蓋主流市場,產品表現也相當不錯。
緊湊型車市場有秦PLUS,秦Pro新能源,毀滅者05。上半年秦PLUS在緊湊型車市場取得了中國品牌最好成績,排名第六,還在多個細分市場獲得月度第三名。

“秦PLUS 2021 DM-i 120KM尊貴型”
中大型車市場,韓、韓半年累計保險銷售8.5萬輛,超越奔馳E級、奧迪A6L獲得半年中大型車銷量第二名,與冠軍寶馬5系差距縮小至1萬輛以內。
緊湊型SUV市場布局包括宋加新能源、元加、宋Pro新能源三款車型,其中宋加新能源已經取代哈弗成為同級新的銷量冠軍。從今年2月開始,已經連續5個月蟬聯月銷量桂冠,表現十分穩定。
“Seal 2022 650km四驅性能版”
除此之外,中型SUV還有唐新能源、小型車市場的海豚、小型SUV市場的元Pro,都在同市場表現出了不錯的競爭力。不久前,比亞迪在一款中型車上推出了新的海豹,售價在30萬元以下,主力車型價格落在20-25萬元區間,這是當前汽車消費升級的主流價格空間。
我們只看到比亞迪一夜騰飛,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之前,它已經完成了技術體系和規模的準備,并沒有從眾造微型車,也沒有挑戰BBA。推出的產品快速匹配了15-30萬的不斷增長的主流消費市場,產品力在強化品牌力,這是比亞迪未來進一步強大的關鍵。
五菱,微型車之王
五菱洪光MINIEV上半年保險銷量為196,300輛,同比增長25%。它不僅是新能源自行車銷售之王,也是上半年整個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最高的汽車。在微型車半年報中,是排名第二的小蟻的近5倍。洪光MINIEV的微型車數不勝數,但至今沒有一款能成為“另一個洪光MINIEV”。

“洪光MINIEV 2022杏仁餅向真磷酸亞鐵鋰”
上汽通用五菱也擁有一批微型車,如五菱NanoEV、寶駿KiWi EV和寶駿E系列,但它們的銷量不像洪光MINIEV那么小。寶駿KiWi EV上半年銷量為9411輛,而五菱NanoEV只有6295輛。
五菱推出洪光MINIEV的時候,是在補貼退坡的背景下,讓市場看到了不補貼新能源車也能賣。而且,坦白說,五菱是最本分的車企。當年,秋名車五菱洪光一路飄紅,投身煙花大眾消費市場,一直是五菱汽車的立身之本。
不得不不滿的特斯拉。
特斯拉在4月和5月受到重創。上海超級工廠4月停產三周,直接產量減少4萬多輛。當月銷量只有1728輛,和3月份相比可以算是直接剃了光頭。5月,上海工廠一度因供應鏈問題停工一周,直到5月17日才復工。所以上半年特斯拉有兩個月完全不正常。
即便如此,特斯拉上半年仍收獲了19.8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其中,Model Y銷售13.4萬輛,同比增長188%。是新能源汽車自行車銷量亞軍,也是唯一一款有銷量的新能源汽車……除了洪光·米尼耶夫,超過10萬。而且還在中型SUV市場奪得了半年的銷量桂冠,銷量是亞軍奔馳GLC的近兩倍。

『Y型2022后輪驅動版』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特斯拉的交付量也在6月份以夸張的方式爆發。下半年,如果局勢穩定,我們有理由相信特斯拉會表現得更加穩定和優秀。
第二梯隊:奇瑞/廣汽/吉利/SAIC
這四家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燃油車時代優秀的國產車企。
奇瑞:單純依靠微型車可以嗎?
奇瑞汽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9.5萬輛,但在售車輛只有6輛,主要靠小蟻和QQ冰淇淋支撐。兩款微型車占其新能源產品銷量的98%。今年上市的兩款PHEV新車尚未形成數量優勢。

“瑞虎8加鯤鵬e+ 2022 PHEV 1.5T風格e+”
4月,奇瑞上市中型SUV瑞虎8PLUS鯤鵬e+,這是一款月銷量超過300輛的PHEV車型,三個月共銷售1096輛。同級別的新能源市場有唐新能源、長安UNI-K新能源甚至Model Y這樣的玩家,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星途追風ET-i 2022 1.5TCI-DHT 105KM皇家流行版》
3月,星途品牌緊湊型SUV星途追風ET-i開啟預售,同樣是PHEV車型。星路追風PHEV車型的推出,將與比亞迪的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長城的瑪奇朵DHT-PHEV同臺競技,也會感覺有些恐怖。
廣汽:“新生力量”的崛起
包括廣汽阿亞恩和廣汽傳祺在內,廣汽乘用車上半年實現新能源銷量8.33萬輛。但是傳祺只賣了一臺GS4新能源,數量很少,所以成績都歸廣汽阿亞恩。
最近很多新勢力排行榜都把廣汽永旺納入其中,永旺真的很想被當成新勢力。作為廣汽愛安品牌獨立后的首款產品,AION Y按照爆款的思路打造,同時預計其月銷量將達到5000臺。其實AION Y早就做到了,6月銷量接近1萬輛。廣汽愛安的快速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ION Y。

「『AION Y 2022 70領版磷酸亞鐵鋰」
另一款主打產品AION S,主要面向B端銷售,明確B端銷量占一半,私人購買很大一部分作為網約車使用。
吉利:押注氪星和克林
說到“舊勢力”的電氣化改造,吉利汽車是最有意思的。近年來生產了領克、幾何、氪等品牌,是吉利汽車進攻新能源市場的新軍。上半年吉利軍團一共賣了8萬輛新能源車,確實不夠好,但是ZEEKR 001已經成為其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
氪的品牌定位是全新的高端純電動車品牌,是吉利沖擊國內高端消費市場的旗幟。基于SEA龐大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的首款量產車型ZEEKR 001,上半年實現1.88萬輛的銷量,成為吉利旗下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目前月銷量穩定在4000多輛的水平。如果非要在上半年平淡的車市中找一個亮點,那只有新能源了。在整個新車消費形勢再現低迷,燃油車消費大幅下降25%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卻走出了雙速增長,真的讓人覺得:天啊,真的要變了嗎?
本次盤點是汽車之家“2022年盤點”系列的最后一部分。本文中銷售數據……都是新機動車的保險數據,顯示真正到達消費者的銷量。
了解更多網上“年中盤點”,請戳:
2022年年中盤點:中國品牌為何能逆勢崛起?2022年年中盤點:德系品牌轉戰新能源市場?2022年年中盤點:日系品牌優勢與不足明顯?2022年年中盤點:美國人,韓國人,他是我哥。
新能源風光在這里獨樹一幟。
新能源汽車絕對是目前汽車圈“最美”的,用這么俗氣夸張的詞來一枝獨秀絕對不過分: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06.1萬輛,同比增長115%,同期燃油車銷量下降25%。
從月度表現來看,即使在最困難的4、5月份,新能源汽車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疲態。反而以同比上漲甚至翻倍的速度傲然屹立于江湖。4月份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50%,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64%。
上半年國內純電動汽車銷售162.62萬輛,同比增長101%,占新能源汽車消費總量的8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34.82萬輛,同比增長196%,占比17%,主要由比亞迪DM-i系列拉動;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8.6萬輛,同比增長173%,主要受M5(參數|詢價)新車上市的推動。
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增長和燃油汽車消費的萎縮,帶來了新能源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2.24%,而去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僅為10%左右。其中,中國品牌汽車滲透率為43.7%,部分月份已超過50%,新能源撐起了中國品牌的半邊天。
因為特斯拉,美國車的普及率已經達到28.1%,而德系車只有4.61%,日系車只有0.5%,相當于沒有。但這里有第一個數字:上半年日系HEV車型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這個增速也很可觀。
中國品牌領先,國外品牌姍姍來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與燃油車時代完全不同。一度,中國品牌只能與之并駕齊驅,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已經率先崛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消費占比84%,是話語權的主人,而傳統強勢的德系和日系,在當前的新能源市場卻顯得十分弱勢。
看看國外幾個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大眾數量最多,半年銷量只有6.5萬輛,還不如很多中國品牌一輛車的銷量,產品只有6.95%的新能源;寶馬半年賣1.7萬輛新能源車,奔馳、奧迪、豐田、本田是最大的燃油車,新能源產品銷量只有四位數。
在新能源汽車的新博弈中,這些外資品牌的品牌力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支撐,產品競爭力也遠不如當年。在燃油車紅利還在的情況下,面對先入為主的中國品牌,不得不放棄現有優勢,轉向電動化。目前來看,這些品牌的一些英雄確實已經不行了,或者說還沒有醒來。
不要低估“舊勢力”
說到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比亞迪、五菱、特斯拉,然后才是造車新勢力。他們因為起得早,形成了先發優勢,但“舊勢力”也不容小覷。以下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車企/品牌排名。我們列出了前20名,這樣我們可以對模式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前十名中,除前三名外,奇瑞、廣汽、吉利、SAIC位列第二梯隊。我們后面會分析產品情況。相比新銳,這些中華老字號車企一直走在前列,卻沒能把握住技術路線和消費市場的演變,造成了被新生力量搶了風頭的現狀。
值得慶幸的是,從去年開始,這些企業也開始推出新的品牌和平臺,如吉利的極氪、長安的深藍/奧伊塔、東風的藍兔、SAIC的智記、廣汽的愛安、長城的歐拉等如果說新能源汽車市場早期是新勢力,那么這些老牌傳統車企的動作和產品將成為下半年的新焦點。
第一梯隊: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
這三家公司確實是目前新能源市場的主導力量,各有各的個性化優勢。比亞迪已經布局多年,包括技術布局和產業鏈布局,已經全面轉型電動化;特斯拉可以算是全球汽車革命的引領者,而五菱則堅定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產品路線。
新王者比亞迪
比亞迪上半年銷售新能源汽車56.83萬輛,同比增長341%,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52%,混合動力汽車占比48%。在細分市場布局上,比亞迪基本已經全面覆蓋主流市場,產品表現也相當不錯。
緊湊型車市場有秦PLUS,秦Pro新能源,毀滅者05。上半年秦PLUS在緊湊型車市場取得了中國品牌最好成績,排名第六,還在多個細分市場獲得月度第三名。

“秦PLUS 2021 DM-i 120KM尊貴型”
中大型車市場,韓、韓半年累計保險銷售8.5萬輛,超越奔馳E級、奧迪A6L獲得半年中大型車銷量第二名,與冠軍寶馬5系差距縮小至1萬輛以內。
緊湊型SUV市場布局包括宋加新能源、元加、宋Pro新能源三款車型,其中宋加新能源已經取代哈弗成為同級新的銷量冠軍。從今年2月開始,已經連續5個月蟬聯月銷量桂冠,表現十分穩定。
“Seal 2022 650km四驅性能版”
除此之外,中型SUV還有唐新能源、小型車市場的海豚、小型SUV市場的元Pro,都在同市場表現出了不錯的競爭力。不久前,比亞迪在一款中型車上推出了新的海豹,售價在30萬元以下,主力車型價格落在20-25萬元區間,這是當前汽車消費升級的主流價格空間。
我們只看到比亞迪一夜騰飛,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之前,它已經完成了技術體系和規模的準備,并沒有從眾造微型車,也沒有挑戰BBA。推出的產品快速匹配了15-30萬的不斷增長的主流消費市場,產品力在強化品牌力,這是比亞迪未來進一步強大的關鍵。
五菱,微型車之王
五菱洪光MINIEV上半年保險銷量為196,300輛,同比增長25%。它不僅是新能源自行車銷售之王,也是上半年整個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最高的汽車。在微型車半年報中,是排名第二的小蟻的近5倍。洪光MINIEV的微型車數不勝數,但至今沒有一款能成為“另一個洪光MINIEV”。

“洪光MINIEV 2022杏仁餅向真磷酸亞鐵鋰”
上汽通用五菱也擁有一批微型車,如五菱NanoEV、寶駿KiWi EV和寶駿E系列,但它們的銷量不像洪光MINIEV那么小。寶駿KiWi EV上半年銷量為9411輛,而五菱NanoEV只有6295輛。
五菱推出洪光MINIEV的時候,是在補貼退坡的背景下,讓市場看到了不補貼新能源車也能賣。而且,坦白說,五菱是最本分的車企。當年,秋名車五菱洪光一路飄紅,投身煙花大眾消費市場,一直是五菱汽車的立身之本。
不得不不滿的特斯拉。
特斯拉在4月和5月受到重創。上海超級工廠4月停產三周,直接產量減少4萬多輛。當月銷量只有1728輛,和3月份相比可以算是直接剃了光頭。5月,上海工廠一度因供應鏈問題停工一周,直到5月17日才復工。所以上半年特斯拉有兩個月完全不正常。
即便如此,特斯拉上半年仍收獲了19.8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其中,Model Y銷售13.4萬輛,同比增長188%。是新能源汽車自行車銷量亞軍,也是唯一一款有銷量的新能源汽車……除了洪光·米尼耶夫,超過10萬。而且還在中型SUV市場奪得了半年的銷量桂冠,銷量是亞軍奔馳GLC的近兩倍。

『Y型2022后輪驅動版』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特斯拉的交付量也在6月份以夸張的方式爆發。下半年,如果局勢穩定,我們有理由相信特斯拉會表現得更加穩定和優秀。
第二梯隊:奇瑞/廣汽/吉利/SAIC
這四家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燃油車時代優秀的國產車企。
奇瑞:單純依靠微型車可以嗎?
奇瑞汽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9.5萬輛,但在售車輛只有6輛,主要靠小蟻和QQ冰淇淋支撐。兩款微型車占其新能源產品銷量的98%。今年上市的兩款PHEV新車尚未形成數量優勢。

“瑞虎8加鯤鵬e+ 2022 PHEV 1.5T風格e+”
4月,奇瑞上市中型SUV瑞虎8PLUS鯤鵬e+,這是一款月銷量超過300輛的PHEV車型,三個月共銷售1096輛。同級別的新能源市場有唐新能源、長安UNI-K新能源甚至Model Y這樣的玩家,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星途追風ET-i 2022 1.5TCI-DHT 105KM皇家流行版》
3月,星途品牌緊湊型SUV星途追風ET-i開啟預售,同樣是PHEV車型。星路追風PHEV車型的推出,將與比亞迪的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長城的瑪奇朵DHT-PHEV同臺競技,也會感覺有些恐怖。
廣汽:“新生力量”的崛起
包括廣汽阿亞恩和廣汽傳祺在內,廣汽乘用車上半年實現新能源銷量8.33萬輛。但是傳祺只賣了一臺GS4新能源,數量很少,所以成績都歸廣汽阿亞恩。
最近很多新勢力排行榜都把廣汽永旺納入其中,永旺真的很想被當成新勢力。作為廣汽愛安品牌獨立后的首款產品,AION Y按照爆款的思路打造,同時預計其月銷量將達到5000臺。其實AION Y早就做到了,6月銷量接近1萬輛。廣汽愛安的快速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ION Y。

「『AION Y 2022 70領版磷酸亞鐵鋰」
另一款主打產品AION S,主要面向B端銷售,明確B端銷量占一半,私人購買很大一部分作為網約車使用。
吉利:押注氪星和克林
說到“舊勢力”的電氣化改造,吉利汽車是最有意思的。近年來生產了領克、幾何、氪等品牌,是吉利汽車進攻新能源市場的新軍。上半年吉利軍團一共賣了8萬輛新能源車,確實不夠好,但是ZEEKR 001已經成為其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
氪的品牌定位是全新的高端純電動車品牌,是吉利沖擊國內高端消費市場的旗幟。基于SEA龐大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的首款量產車型ZEEKR 001,上半年實現1.88萬輛的銷量,成為吉利旗下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目前月銷量穩定在4000多輛的水平。4
『ZEEKR 001 2022超長續航雙電機優版』
7月,斥資3億元為ZEEKR 001免費升級高通驍龍8155芯片,解決了車主和媒體經常抱怨的車堵問題,將智能系統與機械品質相匹配。花3億元交個朋友,這么大方,…ows認為吉利確實對氪氣品牌寄予厚望,希望ZEEKR 001未來能以優異的銷售成績回報這筆投資。
5
[克林09新能源2021 2.0T PHEV光環7座]
吉利另一款廣受關注的產品是今年年初正式交付的中大型SUV——克林09新能源。半年總銷量6848輛,6月銷量接近1700輛。隨著運油車的推出,2006年1月2日和2006年5月,LECK品牌的PHEV車型不斷涌現。與極氪品牌不同,萊克主要專注于混合市場。
在6月份的2022領克春夏發布會上,領克發布了基于雷神智能混動技術平臺,結合領克理念的領克智能混動技術Lynk E-Motive。到2025年,該技術將覆蓋領克所有車型,這意味著該品牌所有產品都將搭載領克智能混動技術,實現全電動化,也意味著混動車型將逐漸成為領克的主要銷售車型。
未來氪和領克能否在純電動和混動市場打開一片天地,值得期待。
SAIC:知己如何成為“知音”?
SAIC乘用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早些年和比亞迪在混動市場不分男女。在純電動汽車領域,SAIC曾經推出的漫威R也是當時的佼佼者。但近年來,SAIC迷失了方向。去年,上體為了復興,推出了高端品牌雙子星:致基汽車和樊菲汽車,尤其是致基汽車,目標是打造汽車行業的“高端豪華新物種”。
也許你永遠也想不到,微型汽車科萊威year是SAIC目前的銷售責任,上半年售出16,500輛。榮威Ei5和榮威i6 MAX新能源主要以本土出租車市場為主,尤其是Ei5。
目前,最受SAIC關注的是智計L7。作為智機的首款旗艦機型,上市前就吸引了足夠的關注。4月正式上市,4-6月三個月保險銷量分別為35、45、140。之前的銷量都是天使輪用戶貢獻的,智機L7總銷量不到500輛。然而,疫情對SAIC的生產和交付有很大影響。隨著防控形勢的穩定,預計下半年智基L7將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
6
「智機L7 Pro『2022』」
今年智機遭受了很多負面影響,產品鋪貨減少,權益縮水,電池容量減少,都在侵蝕這個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新品牌的形象。智機汽車發布的時候,立了很多旗。這需要時間和產品的完整性來進一步證明,有必要成為“中國的特斯拉”和BBA的主模型。
第三梯隊:小鵬/大眾/長城。
在第三梯隊中,出現了造車的新生力量,最后出現了一個國外品牌:大眾。
小鵬:引領新生力量
順便說一句,說到小鵬的新勢力。上半年,小鵬在新動力排位賽中獲得第一名,16.9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30%。其作為小鵬P7的銷量實現了3.53萬輛,同比增長82%。這一增幅也相當可觀。
哪吒汽車上半年涉足風火輪,5.9萬輛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46倍,主要得益于準新車哪吒U的拉動,上半年銷量為2.06萬輛,3.82萬輛的銷量仍是其銷售負擔,同比增長159%。增速最低的蔚來、EC6、ES8銷量分別下滑16%、15%,在新能源市場較為少見。
7
《小鵬G9 2022四驅基本款》
7月底,Xpeng Motors所有車型開始降價促銷,不同車型降幅在5000-10000元不等,為……e第一降低新能源汽車價格。今年5月中旬,Xpeng Motors在肇慶工廠恢復了雙班生產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車的交付速度。產能不是問題,剩下的就是盡快賣出去,才能保住全年的新動力銷量桂冠。
中大型SUV小鵬G9將于8月開始預訂,9月正式上市。據悉,上市后不久將開始交付。9月份恰恰是理想中的L9正式交付的時候。到時候,分配給李一個人的精力和產能就會減少。小鵬G9能否接過接力棒仍有疑問。
大眾:廉頗老了嗎?
在海外品牌中,大眾是轉型電動化最有行動力的,也是銷量最高的。即便如此,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也是相當慘淡的。上半年ID系列汽車銷售5.58萬輛。受疫情影響,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今年都停產了很長時間,對生產和銷售都有很大影響。8月1日,上汽大眾宣布旗下三款ID車型7月銷量達到10086輛。顯然,上汽大眾正在走出疫情的拖累。
8
“id.4x2022極智長續航版”
Dis已經“下課”,ID系列在新CEO的帶領下能否有全新的銷售業績?或許大眾的“教訓”是,如果時代變了,舊的真的不行了,燃油車時代的品牌力無法無縫轉移到電氣化時代,這大概就是吉利等中國車企重新樹立新品牌的深意。
長城:轉型靠歐拉和威派
目前哈弗在國內還沒有明確的推出新能源汽車的計劃。長城電氣化改造任務暫由歐拉和威派承擔。上半年歐拉銷量5.76萬輛,增幅不大。威品牌由于尚未推出規模化產品,僅售出3219輛。歐拉好貓黑貓撐起長城汽車新能源半邊天。
歐拉是中國唯一專注于女性消費市場的品牌。整個品牌走純電路路線,利潤可觀。今年年初,由于產能不足,歐拉暫停了歐拉的白貓和黑貓的新車訂單,但長城在芯片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仍然會優先考慮歐拉,因為其利潤確實可觀。
9
《歐拉芭蕾貓2022 401km胡桃夾子版》
7月,被定義為女性“時尚單品”的芭蕾貓上市。在開放盲訂階段,歐拉報告稱“5小時訂單量破3萬輛”,下半年具體市場表現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不過這款車價格有點高,會有多少時尚女性買單,拭目以待。
0
[拿鐵DHT-PHEV 2022 1.5T雙輪驅動超大杯]
威派走的是技術流,這將是長城檸檬DHT混動系統的主要支撐。去年廣州車展前夕,瑪奇朵DHT-PHEV正式上市。今年3月,中型SUV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7月25日,拿鐵DHT-PHEV正式上市。去年長城還推出了兩款HEV車型,分別是瑪奇朵DHT和拿鐵DHT。
隨著拿鐵DHT-PHEV正式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旗下幾乎所有產品都搭載了檸檬混合DHT/DHT-PHEV技術。接下來就看龐大的產品矩陣能否幫助威品牌在混/混市場站穩腳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總結:
雖然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看似欣欣向榮,但局里的人大多如坐針氈。就連被光環加持的比亞迪,也在7月份被大火和召回搞得頭疼不已。新勢力還在努力減虧,也受到質疑;大眾、寶馬、吉利、長安等“舊勢力”野心勃勃,但落地效果尚未可知。
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補貼汽車的時代,靠出行消費產品的時代,新勢力不畏老虎的時代。目前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被詬病的程度也會越來越高,產品的不斷豐富也帶來了競爭的加劇。一場新的“生死戰”大幕已經拉開,新老勢力、中外品牌一起被卷入這場變革。(文/汽車之家汪靜波)4
『ZEEKR 001 2022超長續航雙電機優版』
7月,斥資3億元為ZEEKR 001免費升級高通驍龍8155芯片,解決了車主和媒體經常抱怨的車堵問題,將智能系統與機械品質相匹配。花3億交個朋友,這么大方,說明吉利確實對氪氣品牌寄予厚望,希望ZEEKR 001未來能以優異的銷售成績回報這筆投資。
5
[克林09新能源2021 2.0T PHEV光環7座]
吉利另一款廣受關注的產品是今年年初正式交付的中大型SUV——克林09新能源。半年總銷量6848輛,6月銷量接近1700輛。隨著運油車的推出,2006年1月2日和2006年5月,LECK品牌的PHEV車型不斷涌現。與極氪品牌不同,萊克主要專注于混合市場。
在6月份的2022領克春夏發布會上,領克發布了基于雷神智能混動技術平臺,結合領克理念的領克智能混動技術Lynk E-Motive。到2025年,該技術將覆蓋領克所有車型,這意味著該品牌所有產品都將搭載領克智能混動技術,實現全電動化,也意味著混動車型將逐漸成為領克的主要銷售車型。
未來氪和領克能否在純電動和混動市場打開一片天地,值得期待。
SAIC:知己如何成為“知音”?
SAIC乘用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早些年和比亞迪在混動市場不分男女。在純電動汽車領域,SAIC曾經推出的漫威R也是當時的佼佼者。但近年來,SAIC迷失了方向。去年,上體為了復興,推出了高端品牌雙子星:致基汽車和樊菲汽車,尤其是致基汽車,目標是打造汽車行業的“高端豪華新物種”。
也許你永遠也想不到,微型汽車科萊威year是SAIC目前的銷售責任,上半年售出16,500輛。榮威Ei5和榮威i6 MAX新能源主要以本土出租車市場為主,尤其是Ei5。
目前,最受SAIC關注的是智計L7。作為智機的首款旗艦機型,上市前就吸引了足夠的關注。4月正式上市,4-6月三個月保險銷量分別為35、45、140。之前的銷量都是天使輪用戶貢獻的,智機L7總銷量不到500輛。然而,疫情對SAIC的生產和交付有很大影響。隨著防控形勢的穩定,預計下半年智基L7將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
6
「智機L7 Pro『2022』」
今年智機遭受了很多負面影響,產品鋪貨減少,權益縮水,電池容量減少,都在侵蝕這個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新品牌的形象。智機汽車發布的時候,立了很多旗。這需要時間和產品的完整性來進一步證明,有必要成為“中國的特斯拉”和BBA的主模型。
第三梯隊:小鵬/大眾/長城。
在第三梯隊中,出現了造車的新生力量,最后出現了一個國外品牌:大眾。
小鵬:引領新生力量
說到小鵬,順便說一下……w部隊。上半年,小鵬在新動力排位賽中獲得第一名,16.9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30%。其作為小鵬P7的銷量實現了3.53萬輛,同比增長82%。這一增幅也相當可觀。
哪吒汽車上半年涉足風火輪,5.9萬輛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46倍,主要得益于準新車哪吒U的拉動,上半年銷量為2.06萬輛,3.82萬輛的銷量仍是其銷售負擔,同比增長159%。增速最低的蔚來、EC6、ES8銷量分別下滑16%、15%,在新能源市場較為少見。
7
《小鵬G9 2022四驅基本款》
7月底,Xpeng汽車全系車型開始降價促銷,不同車型降幅在5000-10000元不等,打響了新能源汽車降價第一。今年5月中旬,Xpeng Motors在肇慶工廠恢復了雙班生產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新車的交付速度。產能不是問題,剩下的就是盡快賣出去,才能保住全年的新動力銷量桂冠。
中大型SUV小鵬G9將于8月開始預訂,9月正式上市。據悉,上市后不久將開始交付。9月份恰恰是理想中的L9正式交付的時候。到時候,分配給李一個人的精力和產能就會減少。小鵬G9能否接過接力棒仍有疑問。
大眾:廉頗老了嗎?
在海外品牌中,大眾是轉型電動化最有行動力的,也是銷量最高的。即便如此,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也是相當慘淡的。上半年ID系列汽車銷售5.58萬輛。受疫情影響,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今年都停產了很長時間,對生產和銷售都有很大影響。8月1日,上汽大眾宣布旗下三款ID車型7月銷量達到10086輛。顯然,上汽大眾正在走出疫情的拖累。
8
“id.4x2022極智長續航版”
Dis已經“下課”,ID系列在新CEO的帶領下能否有全新的銷售業績?或許大眾的“教訓”是,如果時代變了,舊的真的不行了,燃油車時代的品牌力無法無縫轉移到電氣化時代,這大概就是吉利等中國車企重新樹立新品牌的深意。
長城:轉型靠歐拉和威派
目前哈弗在國內還沒有明確的推出新能源汽車的計劃。長城電氣化改造任務暫由歐拉和威派承擔。上半年歐拉銷量5.76萬輛,增幅不大。威品牌由于尚未推出規模化產品,僅售出3219輛。歐拉好貓黑貓撐起長城汽車新能源半邊天。
歐拉是中國唯一專注于女性消費市場的品牌。整個品牌走純電路路線,利潤可觀。今年年初,由于產能不足,歐拉暫停了歐拉的白貓和黑貓的新車訂單,但長城在芯片供應短缺的情況下仍然會優先考慮歐拉,因為其利潤確實可觀。
9
《歐拉芭蕾貓2022 401km胡桃夾子版》
7月,被定義為女性“時尚單品”的芭蕾貓上市。在開放盲訂階段,歐拉報告稱“5小時訂單量破3萬輛”,下半年具體市場表現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不過這款車價格有點高,會有多少時尚女性買單,拭目以待。
0
[拿鐵DHT-PHEV 2022 1.5T雙輪驅動超大杯]
魏派拿著te……nical flow,這將是長城檸檬DHT混合動力系統的主要支撐。去年廣州車展前夕,瑪奇朵DHT-PHEV正式上市。今年3月,中型SUV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7月25日,拿鐵DHT-PHEV正式上市。去年長城還推出了兩款HEV車型,分別是瑪奇朵DHT和拿鐵DHT。
隨著拿鐵DHT-PHEV正式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旗下幾乎所有產品都搭載了檸檬混合DHT/DHT-PHEV技術。接下來就看龐大的產品矩陣能否幫助威品牌在混/混市場站穩腳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總結:
雖然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看似欣欣向榮,但局里的人大多如坐針氈。就連被光環加持的比亞迪,也在7月份被大火和召回搞得頭疼不已。新勢力還在努力減虧,也受到質疑;大眾、寶馬、吉利、長安等“舊勢力”野心勃勃,但落地效果尚未可知。
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補貼汽車的時代,靠出行消費產品的時代,新勢力不畏老虎的時代。目前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被詬病的程度也會越來越高,產品的不斷豐富也帶來了競爭的加劇。一場新的“生死戰”大幕已經拉開,新老勢力、中外品牌一起被卷入這場變革。(文/汽車之家汪靜波)
比亞迪銷量再創新高8月3日晚間,比亞迪公布7月份產銷情況,比亞迪在7月份銷量高達162530輛,同比增長1831。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美國汽車行業貿易組織AutosDriveAmerica的首席執行官JenniferSafavian表示,美國參議院關于延長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修訂提案與消費者關系不大,
1900/1/1 0:00:00據工信部網站8月3日消息,上半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和下游旺盛需求帶動下,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實現高速增長。
1900/1/1 0:00:00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六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
1900/1/1 0:00:00市場、政策、技術多重因素疊加,新能源汽車正迎市場風口。長安汽車深耕新能源領域20余年,2022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84958輛。
1900/1/1 0:00:00目前,5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公布了各自7月的成績單,從7月交付量看,最早出位的新勢力三強“蔚小理”,全部被趕超,哪吒汽車成為7月新勢力交付冠軍,零跑汽車排在第二,小鵬第三,蔚來“墊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