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日本汽車業:不怕造假,怕掉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Pixabay

    作者|秦

    編輯|每周巡視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搶購“日貨”的故事不再光鮮,以“工匠精神”著稱的日本汽車業也走下了神壇。企業高管90度鞠躬的正面道歉,也成為網友嘲諷的“工匠精神”。

    高田殺人氣囊、神戶以次充好制鋼、本田油閥等余震依然突出,日本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再次曝出數據造假丑聞。近日,曙光制動工業有限公司承認,在日本生產的動力裝置及其零部件中有超過11.4萬項質檢數據被篡改或捏造,約5000項數據不符合約定標準。

    根據該公司提交的文件,這一造假事件波及豐田、日產等10多家車企。曙光制動器總裁Yasuhiro Miyaji公開道歉,稱公司沒有想到會發布故障零件召回,主要是因為檢查人員沒有經常更換。

    一聲驚雷再次震驚了汽車行業。長期以來,日本制造一直是高質量的代名詞。從眼藥水、電飯煲到馬桶蓋,日本產品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日系車以其省油耐用的口碑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然而,違規、造假等丑聞頻發,已經開始讓日本制造的光環不再。

    如今汽車行業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電氣化浪潮不可逆轉。塵封已久的老船票“日本制造”能否登上時代巨輪?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央視財經

    這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

    與圈內偶爾刷屏的“尾氣門”或“斷軸門”不同,日本汽車業會因各種造假丑聞登上熱搜。當初這些大規模的群體事件,利益關系復雜,波及范圍深遠,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以此次曝光的曙光剎車為例。作為生產剎車相關零部件的巨頭,其最大股東是豐田,持股比例超過11%,第二大股東是五十鈴汽車,持股比例為9%。兩者都是汽車巨頭。多重加持下,2019年,曙光制動生產的剎車盤在日本市場占有率36%,全球市場占有率10%。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曙光制動

    利益交織,讓曙光制動不再是簡單的零部件供應商。早在2020年2月,曙光制動就接到了內部人士關于數據造假的舉報。經調查,發現該公司4家子公司存在不當行為。至關重要的是,偽造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長達20年的造假,意味著造假已經成為這個企業心照不宣的事實。對于此次數據造假的原因,曙光制動歸結為內部監管機制不完善,合規意識淡薄,但這一套說辭似乎并不能掩蓋大眾造假的事實。

    “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近20年。很難想象這么多主機廠20年來的售后反饋、技術檢測、質量檢測都沒有檢測過。”在某中國汽車品牌工作的質量經理劉玉(化名)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記者,當一家高科技企業出現質量超標的產品時,廠家可能會給出最嚴格的控制標準,一方面打擊競爭對手,贏得客戶,另一方面降低成本。當成本和質量不能兼得時,犧牲一些過剩的質量可能會導致數據造假。

    精準的成本控制一直是日系車企的主要思路。為了降低成本,本田已經砍掉了部分車型的產能,日產也在不斷降低生產成本。豐田“擰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的精益生產模式被很多企業奉為圭臬。

    出色的成本控制雖然保住了利潤,但也埋下了隱患。

    2009-2011年豐田的召回,是因為豐田過于注重降低成本,大量使用低級供應商……,導致車輛剎車失靈,導致最大規模召回超過900萬輛。高田安全氣囊在事故發生后被稱為“死亡安全氣囊”,因為推進劑沒有防潮措施,一些產品缺少一個晶片。神戶制鋼以次充好,給整個日本汽車行業蒙上陰影。

    “減少投入、保持產品質量、增加品牌效應,無疑是打假的三個目的。”汽車行業分析師泠然對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稱,日企造假事件頻發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商業盈利的目的。作為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日本嚴重依賴原材料進口。為了避免浪費,只能通過造假來節約成本。

    尤其是在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激烈的情況下,“高科技造假”似乎是一條捷徑。在泠然看來,欺詐背后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商業目的。隨著車企與相關零部件企業大規模造假事件的不斷發生,日系車企面臨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曙光剎車造假案“不是首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所經濟產業研究部副教授張玉來將“日本制造”的問題歸咎于整體根源。他認為,曾經支撐日本制造業不斷提升和技術進步的社會基礎已經崩塌,這無疑徹底終結了制造日本的神話。

    最大的挑戰在于未來。

    尷尬的是,在多次大眾造假后,日系汽車品牌的份額并沒有崩盤,反而在外界份額不斷攀升。

    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車企普遍“歉收”,但日系品牌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20年,雖然豐田銷量下降11.3%,至952.8萬輛,但降幅小于大眾集團15.2%的負增長,大眾集團2020年銷量為930.5萬輛。這使得豐田時隔四年再次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日本品牌不僅會為自己省錢,還會幫用戶省錢。”一位自主品牌內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記者,日本的汽車工業在二戰后正式開始發展。再加上市場小,資源匱乏的國情,逐漸樹立了“比美國貨便宜,比德國貨耐用”的差異化形象。在消費者的印象中,日系車形成了經濟、省油的固有標簽。

    回到中國,豐田和本田在華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79.75萬輛和162.6萬輛,日產則達到145萬輛。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月,日系乘用車的批發銷售更是反德。同期,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總銷量同比增長18.3%,達到46萬輛,長安馬自達增速高達33.8%。

    今天,豐田卡羅拉仍然是世界上最暢銷的車型。“這次造假事件不會影響日系車的銷量和份額。”泠然表示,曙光制動器的欺詐行為并未造成嚴重事故,屬于一種“高科技欺詐”。只能說企業的“人品”不好,不會影響技術和日本品牌本身。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三菱材料公司高管鞠躬為數據造假道歉來源:日本時報

    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日本國民對欺詐行為有深刻的反省和擔憂。“其他國家的企業也可能存在欺詐行為,但其他國家沒有明顯的道歉或更正的公告,說明其他國家對這方面的重視還不夠。”

    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每次造假事件公布后,“鞠躬道歉”就成了企業高管的統一動作,也付出了真金白銀的代價。豐田召回后,豐田章男在各國公開鞠躬道歉,豐田因召回損失高達18億美元。而高田則因死亡氣囊事件負債數百億美元,最終破產。豐田和本田也支付了數百張賬單……召回和維修費用。

    在泠然看來,日企認錯的積極態度也值得中國車企學習和借鑒,包括一些事件發生后處理問題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造假并不能影響日系品牌的根基,但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問題就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汽車的領導者,也成為資本市場市值最高的車企。年銷售50萬輛的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大眾品牌ID。系列也已正式推出,并在歐洲市場取得初步成功。與日系車企一洋之隔的中國新造車企,也逐漸在這個新興市場站穩了腳跟,銷量穩步增長。

    一直押寶混合動力系統的日系品牌,在純電動領域略顯落后。在新能源領域缺乏行業積累和口碑的情況下,日系品牌如果還在造假,品牌光環岌岌可危。“接下來才是新能源領域真正的競爭。”泠然說,如果日系車現在不盡力奪回失去的品牌力量,消費者會逐漸對日系車失去興趣。如果新能源汽車跟不上,日系車很可能會衰落。

    歡迎關注未來汽車日報。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Pixabay

    作者|秦

    編輯|每周巡視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搶購“日貨”的故事不再光鮮,以“工匠精神”著稱的日本汽車業也走下了神壇。企業高管90度鞠躬的正面道歉,也成為網友嘲諷的“工匠精神”。

    高田殺人氣囊、神戶以次充好制鋼、本田油閥等余震依然突出,日本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再次曝出數據造假丑聞。近日,曙光制動工業有限公司承認,在日本生產的動力裝置及其零部件中有超過11.4萬項質檢數據被篡改或捏造,約5000項數據不符合約定標準。

    根據該公司提交的文件,這一造假事件波及豐田、日產等10多家車企。曙光制動器總裁Yasuhiro Miyaji公開道歉,稱公司沒有想到會發布故障零件召回,主要是因為檢查人員沒有經常更換。

    一聲驚雷再次震驚了汽車行業。長期以來,日本制造一直是高質量的代名詞。從眼藥水、電飯煲到馬桶蓋,日本產品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日系車以其省油耐用的口碑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然而,違規、造假等丑聞頻發,已經開始讓日本制造的光環不再。

    如今汽車行業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電氣化浪潮不可逆轉。塵封已久的老船票“日本制造”能否登上時代巨輪?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央視財經

    這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

    與圈內偶爾刷屏的“尾氣門”或“斷軸門”不同,日本汽車業會因各種造假丑聞登上熱搜。當初這些大規模的群體事件,利益關系復雜,波及范圍深遠,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以此次曝光的曙光剎車為例。作為生產剎車相關零部件的巨頭,其最大股東是豐田,持股比例超過11%,第二大股東是五十鈴汽車,持股比例為9%。兩者都是汽車巨頭。多重加持下,2019年,曙光制動生產的剎車盤在日本市場占有率36%,全球市場占有率10%。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來源:曙光制動

    利益交織,讓曙光制動不再是簡單的零部件供應商。早在2020年2月,曙光制動就接到了內部人士關于數據造假的舉報。經調查,發現該公司4家子公司存在不當行為。重要的是,反擊……ng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長達20年的造假,意味著造假已經成為這個企業心照不宣的事實。對于此次數據造假的原因,曙光制動歸結為內部監管機制不完善,合規意識淡薄,但這一套說辭似乎并不能掩蓋大眾造假的事實。

    “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近20年。很難想象這么多主機廠20年來的售后反饋、技術檢測、質量檢測都沒有檢測過。”在某中國汽車品牌工作的質量經理劉玉(化名)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記者,當一家高科技企業出現質量超標的產品時,廠家可能會給出最嚴格的控制標準,一方面打擊競爭對手,贏得客戶,另一方面降低成本。當成本和質量不能兼得時,犧牲一些過剩的質量可能會導致數據造假。

    精準的成本控制一直是日系車企的主要思路。為了降低成本,本田已經砍掉了部分車型的產能,日產也在不斷降低生產成本。豐田“擰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的精益生產模式被很多企業奉為圭臬。

    出色的成本控制雖然保住了利潤,但也埋下了隱患。

    豐田在2009-2011年的召回,是因為豐田過于注重降低成本,大量使用低級供應商,導致車輛剎車失靈,導致最大一次召回超900萬輛。高田安全氣囊在事故發生后被稱為“死亡安全氣囊”,因為推進劑沒有防潮措施,一些產品缺少一個晶片。神戶制鋼以次充好,給整個日本汽車行業蒙上陰影。

    “減少投入、保持產品質量、增加品牌效應,無疑是打假的三個目的。”汽車行業分析師泠然對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稱,日企造假事件頻發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商業盈利的目的。作為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日本嚴重依賴原材料進口。為了避免浪費,只能通過造假來節約成本。

    尤其是在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激烈的情況下,“高科技造假”似乎是一條捷徑。在泠然看來,欺詐背后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商業目的。隨著車企與相關零部件企業大規模造假事件的不斷發生,日系車企面臨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曙光剎車造假案“不是首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所經濟產業研究部副教授張玉來將“日本制造”的問題歸咎于整體根源。他認為,曾經支撐日本制造業不斷提升和技術進步的社會基礎已經崩塌,這無疑徹底終結了制造日本的神話。

    最大的挑戰在于未來。

    尷尬的是,在多次大眾造假后,日系汽車品牌的份額并沒有崩盤,反而在外界份額不斷攀升。

    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車企普遍“歉收”,但日系品牌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20年,雖然豐田銷量下降11.3%,至952.8萬輛,但降幅小于大眾集團15.2%的負增長,大眾集團2020年銷量為930.5萬輛。這使得豐田時隔四年再次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日本品牌不僅會為自己省錢,還會幫用戶省錢。”一位自主品牌內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記者,日本的汽車工業在二戰后正式開始發展。再加上市場小,資源匱乏的國情,逐漸樹立了“比美國貨便宜,比德國貨耐用”的差異化形象。在消費者的印象中,日系車形成了經濟、省油的固有標簽。

    回到中國,豐田和本田在華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79.75萬輛和162.6萬輛,日產則達到145萬輛。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月,日系乘用車的批發銷售更是反德。同期,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同比增長18.3%,達到46萬輛……長安馬自達的增長率高達33.8%。

    今天,豐田卡羅拉仍然是世界上最暢銷的車型。“這次造假事件不會影響日系車的銷量和份額。”泠然表示,曙光制動器的欺詐行為并未造成嚴重事故,屬于一種“高科技欺詐”。只能說企業的“人品”不好,不會影響技術和日本品牌本身。

    Toyota, Honda, Nissan, Volkswagen, Chang 'an

    三菱材料公司高管鞠躬為數據造假道歉來源:日本時報

    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日本國民對欺詐行為有深刻的反省和擔憂。“其他國家的企業也可能存在欺詐行為,但其他國家沒有明顯的道歉或更正的公告,說明其他國家對這方面的重視還不夠。”

    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每次造假事件公布后,“鞠躬道歉”就成了企業高管的統一動作,也付出了真金白銀的代價。豐田召回后,豐田章男在各國公開鞠躬道歉,豐田因召回損失高達18億美元。而高田則因死亡氣囊事件負債數百億美元,最終破產。豐田和本田也為召回和維修費用支付了數千億日元。

    在泠然看來,日企認錯的積極態度也值得中國車企學習和借鑒,包括一些事件發生后處理問題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造假并不能影響日系品牌的根基,但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問題就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汽車的領導者,也成為資本市場市值最高的車企。年銷售50萬輛的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大眾品牌ID。系列也已正式推出,并在歐洲市場取得初步成功。與日系車企一洋之隔的中國新造車企,也逐漸在這個新興市場站穩了腳跟,銷量穩步增長。

    一直押寶混動系統的日系品牌,在純電動領域略顯落后。在新能源領域缺乏行業積累和口碑的情況下,日系品牌如果還在造假,品牌光環岌岌可危。“接下來才是新能源領域真正的競爭。”泠然說,如果日系車現在不盡力奪回失去的品牌力量,消費者會逐漸對日系車失去興趣。如果新能源汽車跟不上,日系車很可能會衰落。

    歡迎關注未來汽車日報。

    標簽:豐田本田日產大眾長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高質量護航十余載,北汽集團再度服務2021年全國兩會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如期而至。2021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即將在首都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
    兩會|曾慶洪呼吁中國汽車要強國應先“強芯”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
    誰將更快進入氫能源時代?中日韓加速推進 國內大規模商業化仍需突破成本關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宋子喬)訊,政府引導,巨頭參與,韓國愈加重視扶持氫能源產業。

    1900/1/1 0:00:00
    高調宣戰BBA,但蔚來的「獠牙」還不堅固

    頭圖來源:蔚來官方作者吳曉宇編輯李歡歡“我最大的特長就是善于從懸崖邊把自己撈回來。”接受央視《遇見大咖》專訪時,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這樣說道。

    1900/1/1 0:00:00
    福田汽車:2月銷售4萬輛,同比增長183.6%

    3月2日,福田汽車(SH600166)發布2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月份汽車產品銷量為4萬輛,同比增長1836;產量為502萬輛,同比增長1904。

    1900/1/1 0:00:00
    換電時代 曹操出行投放楓葉80V運營車輛

    日前,曹操出行表示將投入具備換電功能的楓葉80V參數詢價作為運營車輛,據悉,該車型60秒即可完成車輛換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