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與日韓汽車廠商談判擱淺之后 大眾或成為蘋果的新目標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與日產汽車接洽,討論在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上的合作。但由于雙方在蘋果品牌定位上存在分歧,談判無果而終。

    Volkswagen, Hyundai, Nissan, concept, KIA

    消息人士稱,蘋果和日產只是短暫接觸,對話并沒有上升到高層管理的層面。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雙方談判無果而終,主要原因是理念上的分歧。蘋果將智能手機iPhone的生產委托給省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日產似乎不愿意像鴻海一樣成為蘋果代工。蘋果與日產談判無果的消息一經披露,便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熱議。尤其是蘋果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事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蘋果2008年首次透露造車想法,2014年推出“泰坦汽車計劃”;不久前,蘋果公司宣布招聘了300多名汽車相關人才,甚至包括蘋果公司宣布已經開始向何達、FTL -KY、合秦、福田等省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備貨要求,并將相關廠商帶入第一波供應鏈。不難看出,蘋果造車的決心由來已久,只是落地的時間問題。汽車評論家認為,蘋果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已經向汽車領域轉型,但并不具備硬件規劃和制造的能力。選擇與傳統汽車廠商合作,很大程度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2月4日,日經援引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高管的話稱,蘋果正在與至少六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就潛在的生產和供應合作進行談判,這些協議可能與傳聞已久的蘋果汽車密切相關。但后來有日系車企高層消息稱,日系車企并不急于接受與蘋果合作的機會,他們在加入“蘋果汽車”供應鏈方面面臨著艱難的決定,因為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成為蘋果產品供應鏈的一員通常會帶來利潤,但也需要重大變革,這可能包括轉移重要的公司資源。我甚至擔心,隨著與蘋果合作的深入,我最終會成為蘋果汽車的“已婚人士”。據報道,在蘋果公司與日本公司接觸的同時,也有消息稱,蘋果公司計劃向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起亞汽車公司投資約36億美元,為蘋果汽車建造專門的生產設施。與后現代汽車集團,在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上,沒有與蘋果談判。對于蘋果與現代集團合作的擱淺,分析人士表示,重要原因是現代汽車集團的許多高管擔心,一旦成為蘋果的外包商(代工廠),他們將失去對電動汽車市場的主要控制權。就在現代起亞與蘋果未能達成協議而擱淺之后,大眾也被傳言是蘋果汽車合作的主要候選對象,因為除了現代的E-GMP平臺,大眾打造的電動汽車平臺MEB更符合蘋果的無人駕駛模型框架。然而,雙方仍然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引用相關專家的觀點,蘋果進入自動駕駛領域,至少會對智能汽車產生四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至少L4以上)。第二,它是一輛人機交互度高的車。汽車變成了“四個輪子+一臺電腦。”第三,它是一輛能工作、能生活、能娛樂的車。窗戶玻璃是一個互動的顯示屏,室內空間成了一個快樂的地方。第四,是電極方便的車。通過指令,它可以自己開車到固定的地方無線充電;在發電站中,可以在機械臂的幫助下自動更換電池。可以說,蘋果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新物種”。蘋果與汽車廠商的合作一波三折,主要是理念的不同和利益的分配。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兼全球管理委員會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對蘋果的汽車制造持積極看法。他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蘋果的汽車制造比傳統競爭對手豐田更具挑戰性。現在蘋果和日產談判無果,迪斯的說法也值得玩味。迪斯表示,蘋果進軍汽車行業的計劃是“非常合理的一步”,并反駁了“大眾將成為蘋果的合同制造商(代工廠)”的說法。迪斯強調,汽車行業不同于科技行業,蘋果“不會在一夜之間接手”。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與日產汽車接洽,討論在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上的合作。但由于雙方在蘋果品牌定位上存在分歧,談判無果而終。

    Volkswagen, Hyundai, Nissan, concept, KIA

    消息人士稱,蘋果和日產只是短暫接觸,對話并沒有上升到高層管理的層面。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雙方談判無果而終,主要原因是理念上的分歧。蘋果將智能手機iPhone的生產委托給省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日產似乎不愿意像鴻海一樣成為蘋果代工。蘋果與日產談判無果的消息一經披露,便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熱議。尤其是蘋果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事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蘋果2008年首次透露造車想法,2014年推出“泰坦汽車計劃”;不久前,蘋果公司宣布招聘了300多名汽車相關人才,甚至包括蘋果公司宣布已經開始向何達、FTL -KY、合秦、福田等省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備貨要求,并將相關廠商帶入第一波供應鏈。不難看出,蘋果造車的決心由來已久,只是落地的時間問題。汽車評論家認為,蘋果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已經向汽車領域轉型,但并不具備硬件規劃和制造的能力。選擇與傳統汽車廠商合作,很大程度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2月4日,日經援引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高管的話稱,蘋果正在與至少六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就潛在的生產和供應合作進行談判,這些協議可能與傳聞已久的蘋果汽車密切相關。但后來有日系車企高層消息稱,日系車企并不急于接受與蘋果合作的機會,他們在加入“蘋果汽車”供應鏈方面面臨著艱難的決定,因為蘋果對供應商的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成為蘋果產品供應鏈的一員通常會帶來利潤,但也需要重大變革,這可能包括轉移重要的公司資源。我甚至擔心,隨著與蘋果合作的深入,我最終會成為蘋果汽車的“已婚人士”。據報道,在蘋果公司與日本公司接觸的同時,也有消息稱,蘋果公司計劃向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起亞汽車公司投資約36億美元,為蘋果汽車建造專門的生產設施。與后現代汽車集團,在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上,沒有與蘋果談判。對于蘋果與現代集團合作的擱淺,分析人士表示,重要原因是現代汽車集團的許多高管擔心,一旦成為蘋果的外包商(代工廠),他們將失去對電動汽車市場的主要控制權。就在現代起亞與蘋果未能達成協議而擱淺之后,大眾也被傳言是蘋果汽車合作的主要候選對象,因為除了現代的E-GMP平臺,大眾打造的電動汽車平臺MEB更符合蘋果的無人駕駛模型框架。然而,雙方仍然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引用相關專家的觀點,蘋果進入自動駕駛領域,至少會對智能汽車產生四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至少L4以上)。第二,它是一輛人機交互度高的車。汽車變成了“四個輪子+一臺電腦。”第三,它是一輛能工作、能生活、能娛樂的車。窗戶玻璃是一個互動的顯示屏,室內空間成了一個快樂的地方。第四,是電極方便的車。通過指令,它可以自己開車到固定的地方無線充電;在發電站中,可以在機械臂的幫助下自動更換電池。可以說,蘋果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新物種”。蘋果與汽車廠商的合作一波三折,主要是理念的不同和利益的分配。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兼全球管理委員會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對蘋果的汽車制造持積極看法。他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蘋果的汽車制造比傳統競爭對手豐田更具挑戰性。現在蘋果和日產談判無果,迪斯的說法也值得玩味。迪斯表示,蘋果進軍汽車行業的計劃是“非常合理的一步”,并反駁了“大眾將成為蘋果的合同制造商(代工廠)”的說法。迪斯強調,汽車行業不同于科技行業,蘋果“不會在一夜之間接手”。

    標簽:大眾現代日產理念起亞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上汽帶頭自己造芯片!“中國芯”不再遙不可及!

    愉觀車市認為:上汽集團在芯片產業的前瞻布局,絕對不是第一家,之后,很多整車企業都會跟進,在上汽集團的帶動下,整車企業在芯片產業上的集體布局,將使得我國的芯片供應能力大幅提升,取得實質性突破,

    1900/1/1 0:00:00
    保時捷也缺錢?

    圖片來源:Unsplash作者丨丁唯一編輯丨王妍當潮水的方向發生改變,調轉船頭的傳統巨頭們也開始求變。

    1900/1/1 0:00:00
    Z時代共創營銷大潮下,UNI是靠什么脫穎而出的?

    你曾為了螞蟻森林的能量每天7點起床;你也曾天天等著旅行青蛙給你寄明信片;最近幾年看春晚時,你拿著手機刷著紅包雨。而今天的年輕一代比過去更加難以捉摸,他們追求千人千面,潮流瞬息萬變。

    1900/1/1 0:00:00
    無舉升換電 蔚來二代換電站四月部署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蔚來第二代換電站已經完成了驗證工作,并開始進行部署前的關鍵測試,蔚來CEO李斌、總裁秦力洪等領導均抵達現場親身測試。

    1900/1/1 0:00:00
    ATC邀您探討混動未來方向,歡迎參加2021汽車混動技術峰會!

    近幾年來混合動力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混動看似是新技術,其實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自出現以來,它一直是各大車企研究的方向之一。

    1900/1/1 0:00:00
    本田換帥,吃老本沒有未來

    來源:本田作者秦章勇編輯李歡歡一個多月后的4月1日愚人節,本田研發部門總裁三部敏宏(ToshihiroMibe)將正式擔任本田CEO,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