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只是盈利的開始。”上周,特斯拉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報。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自豪地說出了這句話。特斯拉去年的業績確實亮眼。已經連續六個季度盈利,并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全球近50萬輛的交付量和市值已經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這些成績讓蔚來、理想、小鵬等國內眾多新能源車企望而卻步。馬斯克還立下了新年旗幟——在電話會議上——如果2021年一切恢復相對正常,特斯拉就能達到新的高度。但市場和股市并沒有再為馬斯克瘋狂。特斯拉追求性能和速度的代價正在顯現。上個月,上海發生了特斯拉國產Model 3自燃爆炸事故。據媒體報道,雖然火被及時撲滅,但車輛仍被火焰燒毀。最近幾天,特斯拉被曝出充電后突然斷電等問題。對于這些車輛問題和事故,特斯拉的解決方案出奇的一致——甩鍋,一味的把車輛事故和問題的責任丟給車主、外部環境甚至國家電網。這種待遇受到了批評。就在本周一,新華網通過微博評論了特斯拉的“甩鍋”回應——回應消費者質疑,不要輕描淡寫,更不要妄自菲薄。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特斯拉第二次受到中央媒體的批評。去年11月,新華社也曾撰文批評特斯拉。新華網這樣評價特斯拉的“甩鍋”。此外,資本不再為特斯拉買單。特斯拉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其總營收同比增長46%,至107.44億美元,凈利潤為2.7億美元。但成績單出來后,股價不漲反跌。盤后下跌近7%,1月28日收盤后下跌逾5%,至每股820.2美元。股價下跌并非空穴來風。特斯拉雖然實現了營收的增長,但凈利潤卻遠低于市場預期。同時,第四季度毛利率為19.2%,為去年第四季度最低水平。在毛利率降低的同時,特斯拉的高端品牌形象也受到質疑。為了提振國內銷量,特斯拉去年連續五次降價。結果雖然維持了銷量目標,但旗下車型逐漸成為馬斯克口中的“街車”。即便如此,自去年8月被五菱洪光MINI搶走后,特斯拉在國內銷量的榜首位置還未登頂。危險信號一次次出現。2021年,特斯拉正在走下神壇。屢次砸鍋的背后,是質量問題頻發。“最近挺苦惱的。”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特斯拉近期對車輛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特斯拉車主孫毅在互聯出行上說了這句話。在他看來,去年選擇購買特斯拉的那一刻,他已經進入了一個矛盾的怪圈。“我買特斯拉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就是認可這個品牌。但在這段時間里,特斯拉在處理車輛問題上,把責任推給了車主甚至國家電網。作為特斯拉的車主,心情非常復雜。”孫毅這樣對連線旅行說。近日,據江西都市頻道報道,江西南昌一位特斯拉車主用特斯拉充電樁給剛買了6天的特斯拉Model 3充電。停電后無法啟動,窗戶也無法關閉。只能用紙堵住。車主認為這輛車剛買沒幾天就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退貨。但在隨后與特斯拉的售后溝通中,后者解釋稱,該車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國家電網電流過大,導致車輛充電時瞬時電流過大,車內逆變器被燒壞。作為被“折騰”的一方——國家電網對此迅速回應。上月31日凌晨,國網南昌供電公司發布聲明稱,特斯拉充電樁有其特殊的技術標準。充電時,車輛連接的是特斯拉充電樁,而不是直接連接電源線。同時,充電設備……ent除故障充電樁工作正常,符合國家規定和要求。最后,也建議特斯拉請專業人士認真查找車輛充電故障原因。此聲明一經發出,迅速成為全網焦點,眾多網友在聲明下方留言稱“國家電網贏的好”。特斯拉第二天在微博上正式發布道歉聲明,聲明稱充電后斷電問題仍在調查中,之前流出網絡的通訊錄音被編輯傳播,對此深表歉意。特斯拉的道歉聲明,來源特斯拉客戶支持官魏配有售后方的解釋視頻,也對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說明和道歉。雖然特斯拉做出了道歉回應,但業界并不買賬。“就道歉聲明而言,只是簡單說明了車主與售后的溝通情況,并向國家電網道歉,但充電后停電的原因只提到‘還在檢查中’,并沒有正面回應。”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者劉凱對互聯出行表示。更重要的是,這是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個月發生的第五起車輛質量問題和事故。上月4日,在山東臨沂盛泰地下車庫,一輛特斯拉疑似失控撞向地下室水槽;三天后,北京一位特斯拉車主,提車剛一個月就因為剎車失靈連撞兩車;八天后,Xi安的一輛無牌特斯拉Model 3突然失控,撞上了一家醫院的電話亭。幾天后,上海閔行區某小區地下車庫一輛特斯拉Model 3自燃起火。通過對這些事件的梳理發現,對于上月15日發生的“失控撞向崗亭”事件,特斯拉官方并未做出回應。對于“撞上地下室水槽”和“自燃起火”的事故,特斯拉官方的解釋是“由于車速過快,地面濕滑”和“由于車輛底盤撞擊導致電池短路”。對于上個月“兩車因剎車失控相撞”的事故,特斯拉客服先是說是因為車主剎車太無力,并沒有真正剎車;直到周一,特斯拉官方才發布了一條微博,稱事故原因是由于路面結冰導致剎車距離不足導致追尾。特斯拉對“兩車相撞”事故的最新回應,途遠特斯拉客服人員稍微總結了一下上述特斯拉的回應信息,發現了一個共同點——特斯拉官方并沒有正面回應車輛問題和事故,而是把責任推卸給車主和外部環境。正因為如此,對于本月初特斯拉“甩鍋”國家電網,有車主對連線之旅表示:“特斯拉已經習慣了這種回應。”事實上,特斯拉車型的質量問題不僅僅在國內市場。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月中旬正式致函特斯拉,要求其召回約15.8萬輛Model S和Model X電動汽車,這相當于特斯拉去年的總銷量。30%左右。對于召回原因,NHTSA表示,這兩款車型的中控觸摸屏存在缺陷,導致黑屏等故障,特別是在惡劣天氣、能見度差等特殊情況下,會進一步增加事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因為車輛存在風險而被勒令召回。去年10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召回部分進口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車型。雖然特斯拉后來召回了車輛,但在給NHTSA的說明中,“特斯拉不存在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調查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部分中國車主濫用職權造成的。”對此,一個月后,新華社發表了對特斯拉行為的評論文章《特斯拉惡意甩鍋,對中國消費者的粗暴和傲慢》。文章稱,“汽車在國內被召回,但車企在海外不認賬。這種‘特斯拉傲慢’是不允許的。”正因如此,去年11月,非營利組織《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發布了2020年年度汽車可靠性調查。根據報道的數據,特斯拉在可靠性榜單中排名倒數第二。來源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官方網站網易科技的《2020年汽車可靠性研究報告》援引負責這份報告的汽車測試高級總監杰克·費舍爾(Jack Fisher)的話說,特斯拉的Model S在其空氣懸架、主電腦和觸摸屏控制方面存在問題。報告還表示不再推薦特斯拉的Model S,并表示其Model Y新車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可靠性遠低于平均水平。所有這些質量問題的背后,都是馬斯克和特斯拉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權衡。銷售目標下的權衡“增產”去年12月27日,馬斯克給特斯拉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這四個字是這封內部信中提到的重中之重。馬斯克的任務目標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四天后,他將帶領特斯拉完成去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就在去年年初,特斯拉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后,受上海產量交付和銷量超預期等因素影響,當時特斯拉股價飆升。或許是受利好消息刺激,馬斯克提出“2020年總銷量將輕松突破50萬輛”。然而,馬斯克在設定目標時,可能沒有料到疫情會在全球范圍內肆虐。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去年一直面臨生產挑戰。上半年停工導致發貨緩慢。同時,根據特斯拉曝光的一封內部郵件,該工廠將于去年12月24日至上月11日停工。如此一來,特斯拉5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就只能指望上海超級工廠了。根據特斯拉的介紹,2020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計劃產能為15萬輛。但由于海外產能下滑,據《今日北京商業》報道,上海工廠第四季度的產能已經提升至25萬輛,已經是銷售目標的一半。“在疫情影響下,特斯拉海外工廠的生產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上海工廠勢必承擔更重的生產任務。中國市場將成為ach的關鍵……根據銷售量和產量完成銷售目標。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去年對《今日北京商報》說。為了完成超出規劃的產能,馬斯克在內部信中鼓勵員工完成目標,還寫了一個方法——為了實現年度銷售目標,特斯拉不能指望2020年最后幾天的PDI(交付前檢查)效率,應該用更多的人來增加產能。在業內看來,馬斯克寫出這個方法后,上海工廠出來的車輛可能會在交付前偷工減料,甚至省略這一步。結果,這封內部信一經曝光,引來諸多質疑。畢竟這意味著特斯拉的品質可能要讓位于銷量。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年初特斯拉的車型在國內市場出現這么多故障和事故。要達到最終的銷售目標,上面的方法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考慮的是賣出更多的車。對此,馬斯克還是想出了降價的辦法。早在2019年底國產Model 3正式交付時,特斯拉就將這款車的補貼前價格降至32.38萬元,補貼后價格為299050元。這是特斯拉價格首次跌破30萬元。緊接著,去年五一、十一期間,特斯拉進行了兩次降價“突襲”,直到補貼后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降至24.99萬元,長續航后驅版價格降至30.99萬元。至此,國產Model 3完成了售價的三天下跌,以至于這一系列降價被業內稱為特斯拉的降價“鐮刀”,在國內市場瘋狂收割“韭菜”。眾所周知,隨著今年年初國產Model Y的上市,特斯拉又舉起了一把“鐮刀”。2021年元旦期間,特斯拉官方宣布國產Model Y正式開放預訂。同時,這款車型的降價也是同時進行的。官網顯示,長續航雙電機全驅版和性能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為33.99萬元和36.99萬元,比官網預售價分別低14.81萬元和16.51萬元。特斯拉國產Model Y價格,截圖自特斯拉官網connection Insight曾創下“降價割韭菜”的紀錄。特斯拉贏在哪里?本文分析了特斯拉能夠實現持續降價的原因,認為這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特斯拉對汽車產業鏈的有效整合和動力電池研發的逐步推進。正因如此,年初特斯拉Model Y的降價很可能只是第一步。”Model Y定位消費者偏愛的SUV車型。潛在市場比Model 3大,考慮到Model 3和Model Y共享70%的零部件。此外,還有購車補貼、新能源牌照、稅收等優惠政策。Model Y的毛利率可能會降到25%,也就是價格預計會降到26萬元左右。"國信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目前,特斯拉用質量為產能“讓路”,用“價格換數量”,基本實現了50萬輛的銷售目標。根據特斯拉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2020年特斯拉共交付499,550輛電動汽車,距離50萬輛的目標僅450輛。馬斯克對這一成績表示滿意。”特斯拉實現了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我為此感到驕傲。“然而,雖然馬斯克最終兌現了他吹的牛,但也讓特斯拉損失了很多,包括特斯拉的‘神話地位’。特斯拉神話再也不用承認幾年前的特斯拉是個神話了。先說特斯拉的基本盤。”2020年只是盈利的開始。“上周,特斯拉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報。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自豪地說出了這句話。特斯拉去年的業績確實亮眼。已經連續六個季度盈利,并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全球近50萬輛的交付量和市值已經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這些成績讓蔚來、理想、小鵬等國內眾多新能源車企望而卻步。……sk也樹立了新年旗幟——在電話會議上——如果2021年一切恢復相對正常,特斯拉就能達到新的高度。但市場和股市并沒有再為馬斯克瘋狂。特斯拉追求性能和速度的代價正在顯現。上個月,上海發生了特斯拉國產Model 3自燃爆炸事故。據媒體報道,雖然火被及時撲滅,但車輛仍被火焰燒毀。最近幾天,特斯拉被曝出充電后突然斷電等問題。對于這些車輛問題和事故,特斯拉的解決方案出奇的一致——甩鍋,一味的把車輛事故和問題的責任丟給車主、外部環境甚至國家電網。這種待遇受到了批評。就在本周一,新華網通過微博評論了特斯拉的“甩鍋”回應——回應消費者質疑,不要輕描淡寫,更不要妄自菲薄。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特斯拉第二次受到中央媒體的批評。去年11月,新華社也曾撰文批評特斯拉。新華網這樣評價特斯拉的“甩鍋”。此外,資本不再為特斯拉買單。特斯拉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其總營收同比增長46%,至107.44億美元,凈利潤為2.7億美元。但成績單出來后,股價不漲反跌。盤后下跌近7%,1月28日收盤后下跌逾5%,至每股820.2美元。股價下跌并非空穴來風。特斯拉雖然實現了營收的增長,但凈利潤卻遠低于市場預期。同時,第四季度毛利率為19.2%,為去年第四季度最低水平。在毛利率降低的同時,特斯拉的高端品牌形象也受到質疑。為了提振國內銷量,特斯拉去年連續五次降價。結果雖然維持了銷量目標,但旗下車型逐漸成為馬斯克口中的“街車”。即便如此,自去年8月被五菱洪光MINI搶走后,特斯拉在國內銷量的榜首位置還未登頂。危險信號一次次出現。2021年,特斯拉正在走下神壇。屢次砸鍋的背后,是質量問題頻發。“最近挺苦惱的。”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特斯拉近期對車輛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特斯拉車主孫毅在互聯出行上說了這句話。在他看來,去年選擇購買特斯拉的那一刻,他已經進入了一個矛盾的怪圈。“我買特斯拉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就是認可這個品牌。但在這段時間里,特斯拉在處理車輛問題上,把責任推給了車主甚至國家電網。作為特斯拉的車主,心情非常復雜。”孫毅這樣對連線旅行說。近日,據江西都市頻道報道,江西南昌一位特斯拉車主用特斯拉充電樁給剛買了6天的特斯拉Model 3充電。停電后無法啟動,窗戶也無法關閉。只能用紙堵住。車主認為這輛車剛買沒幾天就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退貨。但在隨后與特斯拉的售后溝通中,后者解釋稱,該車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國家電網電流過大,導致車輛充電時瞬時電流過大,車內逆變器被燒壞。作為被“折騰”的一方——國家電網對此迅速回應。上月31日凌晨,國網南昌供電公司發布聲明稱,特斯拉充電樁有其特殊的技術標準。充電時,車輛連接的是特斯拉充電樁,而不是直接連接電源線。同時,除故障充電樁外的充電設備工作正常,符合國家規定和要求。最后,也建議特斯拉請專業人士認真查找車輛充電故障原因。此聲明一經發出,迅速成為全網焦點,眾多網友在聲明下方留言稱“國家電網贏的好”。第二天,特斯拉官方在微博上發表道歉聲明,稱充電后斷電問題仍在調查中,通訊恢復正常……之前流出網絡的ng被編輯傳播,對此深感抱歉。特斯拉的道歉聲明,來源特斯拉客戶支持官魏配有售后方的解釋視頻,也對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說明和道歉。雖然特斯拉做出了道歉回應,但業界并不買賬。“就道歉聲明而言,只是簡單說明了車主與售后的溝通情況,并向國家電網道歉,但充電后停電的原因只提到‘還在檢查中’,并沒有正面回應。”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者劉凱對互聯出行表示。更重要的是,這是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個月發生的第五起車輛質量問題和事故。上月4日,在山東臨沂盛泰地下車庫,一輛特斯拉疑似失控撞向地下室水槽;三天后,北京一位特斯拉車主,提車剛一個月就因為剎車失靈連撞兩車;八天后,Xi安的一輛無牌特斯拉Model 3突然失控,撞上了一家醫院的電話亭。幾天后,上海閔行區某小區地下車庫一輛特斯拉Model 3自燃起火。通過對這些事件的梳理發現,對于上月15日發生的“失控撞向崗亭”事件,特斯拉官方并未做出回應。對于“撞上地下室水槽”和“自燃起火”的事故,特斯拉官方的解釋是“由于車速過快,地面濕滑”和“由于車輛底盤撞擊導致電池短路”。對于上個月“兩車因剎車失控相撞”的事故,特斯拉客服先是說是因為車主剎車太無力,并沒有真正剎車;直到本周一,特斯拉官方才發布了一條微博,稱事故原因是由于路面結冰導致剎車距離不足導致追尾。特斯拉對“兩車相撞”事故的最新回應,途遠特斯拉客服人員稍微總結了一下上述特斯拉的回應信息,發現了一個共同點——特斯拉官方并沒有正面回應車輛問題和事故,而是把責任推卸給車主和外部環境。正因為如此,對于本月初特斯拉“甩鍋”國家電網,有車主對連線之旅表示:“特斯拉已經習慣了這種回應。”事實上,特斯拉車型的質量問題不僅僅在國內市場。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月中旬正式致函特斯拉,要求其召回約15.8萬輛Model S和Model X電動汽車,這相當于特斯拉去年的總銷量。30%左右。對于召回原因,NHTSA表示,這兩款車型的中控觸摸屏存在缺陷,導致黑屏等故障,特別是在惡劣天氣、能見度差等特殊情況下,會進一步增加事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因為車輛存在風險而被勒令召回。去年10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召回部分進口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車型。雖然特斯拉后來召回了車輛,但在給NHTSA的說明中,“特斯拉不存在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調查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部分中國車主濫用職權造成的。”對此,一個月后,新華社發表了對特斯拉行為的評論文章《特斯拉惡意甩鍋,對中國消費者的粗暴和傲慢》。文章稱,“汽車在國內被召回,但車企在海外不認賬。這種‘特斯拉傲慢’是不允許的。”正因如此,去年11月,非營利組織《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發布了2020年年度汽車可靠性調查。根據報道的數據,特斯拉在可靠性榜單中排名倒數第二。來源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官方網站網易科技的《2020年汽車可靠性研究報告》援引負責這份報告的汽車測試高級總監杰克·費舍爾(Jack Fisher)的話說,特斯拉的Model S在其空氣懸架、主電腦和觸摸屏控制方面存在問題。報告還表示不再推薦特斯拉的Model S,并表示其Model Y新車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可靠性遠低于平均水平。所有這些質量問題的背后,都是馬斯克和特斯拉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權衡。銷售目標下的權衡“增產”去年12月27日,馬斯克給特斯拉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這四個字是這封內部信中提到的重中之重。馬斯克的任務目標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四天后,他將帶領特斯拉完成去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就在去年年初,特斯拉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后,受上海產量交付和銷量超預期等因素影響,當時特斯拉股價飆升。或許是受利好消息刺激,馬斯克提出“2020年總銷量將輕松突破50萬輛”。然而,馬斯克在設定目標時,可能沒有料到疫情會在全球范圍內肆虐。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去年一直面臨生產挑戰。上半年停工導致發貨緩慢。同時,根據特斯拉曝光的一封內部郵件,該工廠將于去年12月24日至上月11日停工。如此一來,特斯拉5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就只能指望上海超級工廠了。根據特斯拉的介紹,2020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計劃產能為15萬輛。但由于海外產能下滑,據《今日北京商業》報道,上海工廠第四季度的產能已經提升至25萬輛,已經是銷售目標的一半。“在疫情影響下,特斯拉海外工廠的生產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上海工廠勢必承擔更重的生產任務。中國市場將成為ach的關鍵……根據銷售量和產量完成銷售目標。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去年對《今日北京商報》說。為了完成超出規劃的產能,馬斯克在內部信中鼓勵員工完成目標,還寫了一個方法——為了實現年度銷售目標,特斯拉不能指望2020年最后幾天的PDI(交付前檢查)效率,應該用更多的人來增加產能。在業內看來,馬斯克寫出這個方法后,上海工廠出來的車輛可能會在交付前偷工減料,甚至省略這一步。結果,這封內部信一經曝光,引來諸多質疑。畢竟這意味著特斯拉的品質可能要讓位于銷量。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年初特斯拉的車型在國內市場出現這么多故障和事故。要達到最終的銷售目標,上面的方法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考慮的是賣出更多的車。對此,馬斯克還是想出了降價的辦法。早在2019年底國產Model 3正式交付時,特斯拉就將這款車的補貼前價格降至32.38萬元,補貼后價格為299050元。這是特斯拉價格首次跌破30萬元。緊接著,去年五一、十一期間,特斯拉進行了兩次降價“突襲”,直到補貼后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降至24.99萬元,長續航后驅版價格降至30.99萬元。至此,國產Model 3完成了售價的三天下跌,以至于這一系列降價被業內稱為特斯拉的降價“鐮刀”,在國內市場瘋狂收割“韭菜”。眾所周知,隨著今年年初國產Model Y的上市,特斯拉又舉起了一把“鐮刀”。2021年元旦期間,特斯拉官方宣布國產Model Y正式開放預訂。同時,這款車型的降價也是同時進行的。官網顯示,長續航雙電機全驅版和性能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為33.99萬元和36.99萬元,比官網預售價分別低14.81萬元和16.51萬元。特斯拉國產Model Y價格,截圖自特斯拉官網connection Insight曾創下“降價割韭菜”的紀錄。特斯拉贏在哪里?本文分析了特斯拉能夠實現持續降價的原因,認為這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特斯拉對汽車產業鏈的有效整合和動力電池研發的逐步推進。正因如此,年初特斯拉Model Y的降價很可能只是第一步。”Model Y定位消費者偏愛的SUV車型。潛在市場比Model 3大,考慮到Model 3和Model Y共享70%的零部件。此外,還有購車補貼、新能源牌照、稅收等優惠政策。Model Y的毛利率可能會降到25%,也就是價格預計會降到26萬元左右。"國信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目前,特斯拉用質量為產能“讓路”,用“價格換數量”,基本實現了50萬輛的銷售目標。根據特斯拉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2020年特斯拉共交付499,550輛電動汽車,距離50萬輛的目標僅450輛。馬斯克對這一成績表示滿意。”特斯拉實現了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我為此感到驕傲。“然而,雖然馬斯克最終兌現了他吹的牛,但也讓特斯拉損失了很多,包括特斯拉的‘神話地位’。特斯拉神話再也不用承認幾年前的特斯拉是個神話了。先說特斯拉的基本盤。2月3日晚,廣汽集團發布2021年1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今年1月,廣汽集團生產汽車19.2萬輛,同比增長39%,比2019年同期增長5.21%;銷售汽車21.7萬輛,同比增長23.3%,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64%。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1月份產銷報表截圖。分車型來看,廣汽集團1月份在轎車、SUV、MPV全面開花。汽車方面,廣汽集團1月銷售汽車93,290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2.1%。SUV銷量達到108,722輛,同比增長29.9%,環比增長6.4%。MPV銷量15,088輛,同比增長80.8%,環比增長1.7%。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廣汽集團有9款車型月銷量超過1萬輛,其中有3款車型月銷量超過2萬輛,分別是:雷凌系列29139輛;賓至系列21001輛;凱美瑞系列20,037輛。其他6款月銷量過萬的車型分別是:19614款雅閣系列;郝穎系列16,904輛;傳祺GS4系列14375輛;威蘭達系列12,271輛;漢蘭達系列11499輛;雅力士L家族,10415輛。日系合資方面,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強勢表現,今年繼續發力。具體來看,廣汽本田1月生產63,329輛,同比增長37%;銷量達到77,625輛,同比增長24.2%。廣汽豐田1月生產79778輛,同比增長48.6%;銷量8.98萬輛,同比增長32.8%。除了產銷量的整體提升,日系“兩田”混動車型也開始發力。1月份,廣汽本田銷售混動車型10,348輛,同比增長47.62%,占廣本總銷量的2.1個百分點至13.33%。廣汽豐田1月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1451輛,同比增長291.35%,占廣豐總銷量的9.5%,高達12.75%。混動車滲透率的明顯提升,凸顯了廣汽集團兩大日系品牌搶灘混動賽道的布局策略。自主品牌方面,廣汽“雙子星”廣汽傳祺和廣汽愛安在2021年的開局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體來看,廣汽傳祺1月生產31339輛,同比增長21.1%;銷量達3.44萬輛,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9.3%。這是自2020年9月以來,廣汽傳祺銷量連續第五個月突破3萬輛,且每月都呈現攀升勢頭。其中,傳祺GS4系列1月銷量14,375輛,環比上漲35.55%;傳祺MPV車型(M6+M8)單月銷量9455輛,同比上漲105%,M8同比上漲161%。雙子星另一品牌廣汽阿亞恩1月生產7347輛,同比增長143.7%;銷量達到7356輛,同比增長149.4%。其中,Aion S銷量首次突破6000輛,同比增長130.1%,在純電動中高級車市場銷量僅次于Model 3。廣汽集團表示,自2020年底以來,芯片短缺引發的連鎖反應在全球汽車行業持續蔓延,廣汽集團旗下各汽車公司采取多種措施降低供應風險,將其影響降至最低。根據廣汽“十四五”規劃,2021年,集團將挑戰實現年產銷增長10%的目標,約225萬輛。從1月份21.7萬輛的銷售業績來看,廣汽集團實現了銷售“開門紅”。2月3日晚,廣汽集團發布2021年1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今年1月,廣汽集團生產汽車19.2萬輛,同比增長39%,比2019年同期增長5.21%;銷售汽車21.7萬輛,同比增長23.3%,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64%。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1月份產銷報表截圖。分車型來看,廣汽集團1月份在轎車、SUV、MPV全面開花。汽車方面,廣汽集團1月銷售汽車93,290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2.1%。SUV銷量達到108,722輛,同比增長29.9%,環比增長6.4%。MPV銷量15,088輛,同比增長80.8%,環比增長1.7%。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廣汽集團有9款車型月銷量超過1萬輛,其中有3款車型月銷量超過2萬輛,分別是:雷凌系列29139輛;賓至系列21001輛;凱美瑞系列20,037輛。其他6款月銷量過萬的車型分別是:19614款雅閣系列;郝穎系列16,904輛;傳祺GS4系列14375輛;威蘭達系列12,271輛;漢蘭達系列11499輛;雅力士L家族,10415輛。日系合資方面,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強勢表現,今年繼續發力。具體來看,廣汽本田1月生產63,329輛,同比增長37%;銷量達到77,625輛,同比增長24.2%。廣汽豐田1月生產79778輛,同比增長48.6%;銷量8.98萬輛,同比增長32.8%。除了產銷量的整體提升,日系“兩田”混動車型也開始發力。1月份,廣汽本田銷售混動車型10,348輛,同比增長47.62%,占廣本總銷量的2.1個百分點至13.33%。廣汽豐田1月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1451輛,同比增長291.35%,占廣豐總銷量的9.5%,高達12.75%。混動車滲透率的明顯提升,凸顯了廣汽集團兩大日系品牌搶灘混動賽道的布局策略。自主品牌方面,廣汽“雙子星”廣汽傳祺和廣汽愛安在2021年的開局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體來看,廣汽傳祺1月生產31339輛,同比增長21.1%;銷量達3.44萬輛,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9.3%。這是自2020年9月以來,廣汽傳祺銷量連續第五個月突破3萬輛,且每月都呈現攀升勢頭。其中,傳祺GS4系列1月銷量14,375輛,環比上漲35.55%;傳祺MPV車型(M6+M8)單月銷量9455輛,同比上漲105%,M8同比上漲161%。雙子星另一品牌廣汽阿亞恩1月生產7347輛,同比增長143.7%;銷量達到7356輛,同比增長149.4%。其中,Aion S銷量首次突破6000輛,同比增長130.1%,在純電動中高級車市場銷量僅次于Model 3。廣汽集團表示,自2020年底以來,芯片短缺引發的連鎖反應在全球汽車行業持續蔓延,廣汽集團旗下各汽車公司采取多種措施降低供應風險,將其影響降至最低。根據廣汽“十四五”規劃,2021年,集團將挑戰實現年產銷增長10%的目標,約225萬輛。從1月份21.7萬輛的銷售業績來看,廣汽集團實現了銷售“開門紅”。
2月25日,在美上市的中國汽車制造企業理想汽車正式發布了其上市以來的首份業績報告。
1900/1/1 0:00:002月9日,蔚來全國第191座換電站正式落戶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點亮鳥巢國家體育場這一地標性建筑。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亞洲芯片制造商正爭相擴大產能,以應對深深困擾汽車制造商的全球芯片短缺,但芯片公司也警告稱,因難以追趕上強勁的需求,供應缺口可能需要數月才能填補。
1900/1/1 0:00:002020年開始的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在2021年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包括大眾、福特、斯巴魯、豐田、日產等全球型車企,近期都曾宣布因芯片短缺減產。
1900/1/1 0:00:00根據特斯拉2月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2020年,特斯拉共生產509737輛新車,交付499550輛。
1900/1/1 0:00:00蘋果電動車可能真的要來了,而且比想象中更快。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