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7月印度車市僅跌1% 登陸一年起亞銷量超過10萬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勢不可擋的起亞讓其他車企更加難過。

    正如我們一個月前猜測的那樣,隨著7月1日全國進一步解禁,印度汽車市場銷量持續增長。

    綜合前幾天幾家印度媒體的報道,雖然7月份的數據略有不同,比如197610輛和197699輛,但差別不大,同期基數為199534輛,降幅為1%。因為印度汽車網站Autopunditz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車輛銷量,所以選擇了其公布的197610輛。

    從跌幅來看,這是印度車市今年以來最小的月度跌幅,甚至好于未受疫情影響的1月和2月。從銷量來看,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銷量,距離20萬的門檻只有一尺之遙。

    在連續四個月的慘烈下滑后,這一表現對于印度汽車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因此,一些樂觀的媒體表示,這似乎意味著印度汽車市場已經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危機,或者說已經強勁復蘇——基本恢復到一年前的水平。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只是幸福真的來得這么快嗎?快速復蘇的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

    一方面,疫情發生后,消費者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傾向于少坐公共交通,選擇購買私家車,另一方面,封鎖期間被抑制的需求繼續釋放。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7月有去年同期基數低的優勢。

    眾所周知,去年是印度的選舉年。因為選舉需要巨大的財力,期間發生了多起騷亂和襲擊事件。所以4月大選開始后,車市開始出現連續兩位數的大幅下跌。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本就低迷的印度車市陷入低迷,導致印度銷量時隔25個月再次跌破20萬輛,跌幅高達30.3%,給了今年收獲1%跌幅的機會。而且不僅是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印度市場都將繼續享受低基數的好處。

    但得益于7月份銷量的大幅反彈,今年前7個月印度汽車總銷量終于突破百萬輛,收于1004737輛,但同比跌幅仍達到42.2%。

    停售BS-IV車型的鬧劇

    除了快速復蘇,7月份印度汽車市場還發生了一件與行業相關且非常重要的事件。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7月8日,印度最高法院撤回了3月27日的命令——首次解封后10天內,經銷商庫存中10%的BS-IV車型可以在中國銷售(新德里和NCR除外,即印度首都德里以外),以彌補3月底封鎖造成的損失。

    最高法院法官指出,之所以做出撤銷決定,是因為汽車經銷商沒有遵守之前的命令,存在欺詐行為。法院表示,根據官方數據,截至3月31日,有225,000輛符合BS-IV排放標準的車輛等待注冊,這遠遠超過了此前允許的105,000輛。而截至7月初,仍有超過17000輛BS-IV車型未注冊。

    根據印度報業托拉斯PTI的報道,在3月底的封鎖期內,BS-IV車型的銷量確實有所增長。最高法院的法官說,銷售不僅在3月底繼續,而且在3月31日之后繼續。法院還要求政府檢查3月31日之后在Vahan的全國車輛注冊網站上注冊的BS-IV車輛,并表示在該日期之后出售的車輛以及未在Vahan網站上注冊的BS-IV車輛將不予注冊。

    對此,汽車流通協會FADA辯稱,其并未“藐視”法院的命令,啟封后10天內售出的BS-IV車型并未超過庫存的10%。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事實上,無論爆發與否,BS-IV車型的停產一直像一把利劍懸在印度汽車工業的頭上。對于汽車公司來說…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這種標準模式,很容易開始新的旅程。但是對于那些技術不達標或者還在庫存的廠家和經銷商來說,這一步無疑是痛苦的,所以他們會繼續冒險銷售。此外,數量比汽車多的兩輪車市場損失更大。

    而在這場鬧劇中,受傷的不僅僅是車企和經銷商,還有消費者。那些買了BS-IV車型還沒來得及注冊或者根本注冊不了的消費者怎么辦?

    早在6月15日,印度最高法院就明確表示,不允許繼續銷售和注冊BS-IV車型。7月31日,它重申,在新命令發布之前,禁止BS-IV車輛注冊。8月13日,最高法院將開庭審理此案,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

    一年時間,起亞的總銷量已經跨過了10萬輛大關。

    回顧7月份印度各大車企的表現,雖然所有車企的降幅都明顯收窄,且有4家公司實現正增長,但實際情況并沒有數據看起來那么樂觀。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如上所述,去年7月,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印度車市時隔20年再次遭遇30%以上的下滑。除了大眾和MG(當時還沒到印度一年),所有車企都不同程度負增長,使得今年7月的比較基數較低。

    例如,7月份增幅最大的雷諾,去年同期銷量同比下降41.1%,至3660輛。這個銷量是什么水平?不考慮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3-5月,雷諾上一次銷量低于4000輛還是在2015年9月。由此可見,今年7月份它有多么難得的優勢。再加上新車Triber上市以來的良好表現,雷諾得以在今年7月收獲75.5%的漲幅。

    不過這樣的好運氣恐怕是維持不了了,因為——雷諾銷量支柱之一的Triber是去年8月份上市的,所以今年8月份就要開始對比基數,無法繼續為品牌補洞。

    馬魯蒂鈴木和塔塔的情況相同,去年7月分別下降36.7%和38.6%,分別有新車S-Presso和Altroz。

    相比之下,MG雖然實現了39.6%的增長,但銷量與6月份基本持平,也就是說整體車市的好轉并沒有在其中體現出來。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實現增長的車企背后都是一段痛苦的歷史,更不用說豐田、本田、馬恒達、福特這些還在大幅下滑的車企了。

    當然,除了這些令人沮喪的消息,7月份也有車企令人鼓舞的表現。起亞自去年8月進入印度市場以來,除了去年12月刻意控制時的4645輛,以及今年2月和3月受疫情影響銷量較少外,其他月份的銷量一直不低于6000輛。截至今年7月,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起亞總銷量已經突破10萬輛,達到102609輛,其中塞爾托98979輛,嘉年華3630輛。

    要知道,最成功的現代用了21個月才交出這樣一份答卷,雷諾31個月,豐田45個月,大眾50個月,福特63個月,本田81個月,斯柯達109個月。所以可以說起亞是印度汽車史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品牌。但即便如此,起亞并不滿足。8月7日,它將在印度市場發布一款全新的緊湊型SUV——起亞Sonet,以期獲得更多消費者。

    事實上,在疫情和洪水的雙重考驗下,印度7月份還能賣出近20萬輛汽車,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也說明印度國內的生產生活在不斷恢復,相信隨著8月份眾多節假日的到來,車企和經銷商會借此機會提供更多的優惠和促銷活動,屆時銷量會進一步提升。勢不可擋的起亞讓其他車企更加難過。

    正如我們一個月前猜測的那樣,隨著7月1日全國進一步解禁,印度汽車市場銷量持續增長……綜合前幾天幾家印度媒體的報道,雖然7月份的數據略有不同,比如197610輛和197699輛,但差別不大,同期基數為199534輛,降幅為1%。因為印度汽車網站Autopunditz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車輛銷量,所以選擇了其公布的197610輛。

    從跌幅來看,這是印度車市今年以來最小的月度跌幅,甚至好于未受疫情影響的1月和2月。從銷量來看,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銷量,距離20萬的門檻只有一尺之遙。

    在連續四個月的慘烈下滑后,這一表現對于印度汽車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因此,一些樂觀的媒體表示,這似乎意味著印度汽車市場已經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危機,或者說已經強勁復蘇——基本恢復到一年前的水平。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只是幸福真的來得這么快嗎?快速復蘇的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

    一方面,疫情發生后,消費者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傾向于少坐公共交通,選擇購買私家車,另一方面,封鎖期間被抑制的需求繼續釋放。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7月有去年同期基數低的優勢。

    眾所周知,去年是印度的選舉年。因為選舉需要巨大的財力,期間發生了多起騷亂和襲擊事件。所以4月大選開始后,車市開始出現連續兩位數的大幅下跌。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本就低迷的印度車市陷入低迷,導致印度銷量時隔25個月再次跌破20萬輛,跌幅高達30.3%,給了今年收獲1%跌幅的機會。而且不僅是7月份,8月份和9月份,印度市場都將繼續享受低基數的好處。

    但得益于7月份銷量的大幅反彈,今年前7個月印度汽車總銷量終于突破百萬輛,收于1004737輛,但同比跌幅仍達到42.2%。

    停售BS-IV車型的鬧劇

    除了快速復蘇,7月份印度汽車市場還發生了一件與行業相關且非常重要的事件。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7月8日,印度最高法院撤回了3月27日的命令——首次解封后10天內,經銷商庫存中10%的BS-IV車型可以在中國銷售(新德里和NCR除外,即印度首都德里以外),以彌補3月底封鎖造成的損失。

    最高法院法官指出,之所以做出撤銷決定,是因為汽車經銷商沒有遵守之前的命令,存在欺詐行為。法院表示,根據官方數據,截至3月31日,有225,000輛符合BS-IV排放標準的車輛等待注冊,這遠遠超過了此前允許的105,000輛。而截至7月初,仍有超過17000輛BS-IV車型未注冊。

    根據印度報業托拉斯PTI的報道,在3月底的封鎖期內,BS-IV車型的銷量確實有所增長。最高法院的法官說,銷售不僅在3月底繼續,而且在3月31日之后繼續。法院還要求政府檢查3月31日之后在Vahan的全國車輛注冊網站上注冊的BS-IV車輛,并表示在該日期之后出售的車輛以及未在Vahan網站上注冊的BS-IV車輛將不予注冊。

    對此,汽車流通協會FADA辯稱,其并未“藐視”法院的命令,啟封后10天內售出的BS-IV車型并未超過庫存的10%。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事實上,無論爆發與否,BS-IV車型的停產一直像一把利劍懸在印度汽車工業的頭上。對于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這種標準車型的車企來說,開始新的征程很容易。然而,對于那些技術不達標或仍有庫存的制造商和經銷商來說,此舉無異于……無疑是痛苦的,所以他們會繼續冒險出售。此外,數量比汽車多的兩輪車市場損失更大。

    而在這場鬧劇中,受傷的不僅僅是車企和經銷商,還有消費者。那些買了BS-IV車型還沒來得及注冊或者根本注冊不了的消費者怎么辦?

    早在6月15日,印度最高法院就明確表示,不允許繼續銷售和注冊BS-IV車型。7月31日,它重申,在新命令發布之前,禁止BS-IV車輛注冊。8月13日,最高法院將開庭審理此案,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

    一年時間,起亞的總銷量已經跨過了10萬輛大關。

    回顧7月份印度各大車企的表現,雖然所有車企的降幅都明顯收窄,且有4家公司實現正增長,但實際情況并沒有數據看起來那么樂觀。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如上所述,去年7月,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印度車市時隔20年再次遭遇30%以上的下滑。除了大眾和MG(當時還沒到印度一年),所有車企都不同程度負增長,使得今年7月的比較基數較低。

    例如,7月份增幅最大的雷諾,去年同期銷量同比下降41.1%,至3660輛。這個銷量是什么水平?不考慮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3-5月,雷諾上一次銷量低于4000輛還是在2015年9月。由此可見,今年7月份它有多么難得的優勢。再加上新車Triber上市以來的良好表現,雷諾得以在今年7月收獲75.5%的漲幅。

    不過這樣的好運氣恐怕是維持不了了,因為——雷諾銷量支柱之一的Triber是去年8月份上市的,所以今年8月份就要開始對比基數,無法繼續為品牌補洞。

    馬魯蒂鈴木和塔塔的情況相同,去年7月分別下降36.7%和38.6%,分別有新車S-Presso和Altroz。

    相比之下,MG雖然實現了39.6%的增長,但銷量與6月份基本持平,也就是說整體車市的好轉并沒有在其中體現出來。

    KIA, Honda,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實現增長的車企背后都是一段痛苦的歷史,更不用說豐田、本田、馬恒達、福特這些還在大幅下滑的車企了。

    當然,除了這些令人沮喪的消息,7月份也有車企令人鼓舞的表現。起亞自去年8月進入印度市場以來,除了去年12月刻意控制時的4645輛,以及今年2月和3月受疫情影響銷量較少外,其他月份的銷量一直不低于6000輛。截至今年7月,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起亞總銷量已經突破10萬,達到102609輛,其中塞爾托98979輛,嘉年華3630輛。

    要知道,最成功的現代用了21個月才交出這樣一份答卷,雷諾31個月,豐田45個月,大眾50個月,福特63個月,本田81個月,斯柯達109個月。所以可以說起亞是印度汽車史上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品牌。但即便如此,起亞并不滿足。8月7日,它將在印度市場發布一款全新的緊湊型SUV——起亞Sonet,以期獲得更多消費者。

    事實上,在疫情和洪水的雙重考驗下,印度7月份還能賣出近20萬輛汽車,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也說明印度國內的生產生活在不斷恢復,相信隨著8月份眾多節假日的到來,車企和經銷商會借此機會提供更多的優惠和促銷活動,屆時銷量會進一步提升。

    標簽:起亞本田大眾豐田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參考中保研行么? 如何判斷一輛車到底安不安全

    話題得從電哥發起的“最關心的購車因素”問卷調查說起,本以為波瀾不驚的問答無外乎就是品牌、價格、顏值、空間、油耗,然而匯總結果后讓我明白事情可能沒有這么簡單

    1900/1/1 0:00:00
    廣汽新能源與南北電網合作 實現“即插即充”

    記者日前從官方獲悉,廣汽新能源于近日宣布,將成為國內首家同時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共同達成即插即充、充電優惠合作的車企。

    1900/1/1 0:00:00
    大眾/福特等海外車企迎人事劇變

    在國內車企這一波人事變動還在推進中時,海外車企集團的高層變動也有愈演愈烈之勢,原因各不相同,但都逃不開應對疫情沖擊以及企業轉型需求。

    1900/1/1 0:00:00
    廣汽長城加碼氫燃料電池汽車 尚需磨合期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這款車的排放物只有水,且排放出來的水可直接飲用。

    1900/1/1 0:00:00
    通用陸續叫停兩大業務背后

    三年前,通用汽車對外宣布,他們的電氣化道路要“兩條腿走”,一個是純電動,一個是燃料電池電池,如今來看,要大調整了。

    1900/1/1 0:00:00
    非一線的汽車品牌 消費者會買單嗎

    幾何A目前終端優惠3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