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車這件事上,有可能重啟“家族厚度”。
沉寂五年后,在最艱難的2020年,杜云汽車以“2025年挺進國產純電動品牌前三”為目標,重回市場。
為什么回來?幾率有多大?杜云回歸的原因可以從其“家庭背景”和幾個老兵的新傳記中說出來。
按“家族財富”回報
看股權結構,杜云其實是個“富二代”。
2015年,杜云出生了。福建省市國有資本投資、參股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以混合模式運營。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2017年初,杜云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資質,并于2月正式發布了該品牌。
2018年是云最美的一年。擁有π1、π3、π7產品8款車型,銷量9300輛,100%交付。
停擺前后,杜云從未披露其融資金額。資料顯示,杜云在2018年5月曾有A輪融資,投資方為海源機械,金額未透露;2019年4月,普天SDIC股權融資未披露。
據媒體報道,由于經營不善,杜云汽車主要依靠股東擔保貸款來籌集資金。2019年1月,海源復合材料為杜云新能源提供不超過人民幣3,850萬元的銀行連帶責任擔保,擔保期限為2年。
高開三年后,由于核心股東變更、高管離職、產品問題、補貼等多種因素,杜云于2019年停產。
2018年,相比大多數新車廠商,杜云擁有相對完整的生產線、R&D團隊和銷售網絡。
5月18日,杜云宣布高層調整,林密回歸CEO,杜云宣布回歸舞臺。在最艱難的一年里,云“一鍵重啟”的背后有兩個核心動機。
一是福建省新能源戰略路線清晰,云化再次成為重點項目;第二,在老將林密重新擔任杜云CEO的同時,高級副總裁詹、首席技術官傅振興博士、銷售副總裁等新的高管團隊也相繼到位。
福建省推出的“電動福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福建新能源產業鏈產值超過2800億元,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標準車56萬輛,均比2019年翻一番。
林密認為,福建電力產業很發達,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支持產業鏈發展。加上長三角、珠三角,“這里沒有成熟好的電動車企業,就沒有正義。”
股權方面,據天眼調查,杜云目前的大股東為福建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額為3.51億元,持股比例為39.00%;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1億元,持股比例34.44%;劉新文出資1.4億元,持股15.56%;福建海源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資9900萬元,持股比例11.00%。
混業經營有利有弊。
林密認為,優勢在于企業在這個體系中的“深厚家底”,這一點在創立和創業過程中是有保障的。“新造車企業的反應期比較長,你讓一個造車企業在三五年內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劣勢方面,在業內人士看來,混合制運營模式的靈活性不高,在時間窗口越來越緊迫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會受到制約。
林密在8月6日的采訪中正面回應了上述問題。他表示,新的高級管理團隊已經獲得充分授權。“沒有完全授權,我們不能這樣做。管理層本身也是企業的參與者和股東。我們一定是受到了非常好的制度的照顧,或者在合理合法的條件下授權了企業的權利,才能讓一個汽車企業做出高效快速的決策。我認為,從新的汽車制造商的角度來看,混合所有制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
“我們有非常穩定的國有背景。過去一年,這是最大的障礙。”林密認為,這個體系給了企業很多競爭優勢。
“二次創業”的信心
林密說,回到造車的原點是企業,也就是企業生存的問題。
為了將公司從低迷的狀態中喚醒,新的高管團隊于今年5月在古田會議現場召開了一次重要的研討會,初步形成了新云的戰略規劃、實現路徑和“二五”目標。
8月6日,杜云宣布全新戰略,正式公布其全新的技術發展理念、技術研發計劃和品牌重塑計劃。
杜云提出2025年成為中國前三大純電動品牌之一,代表中國新能源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CTO傅振興表示,杜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也將圍繞三電系統展開。他透露,杜云正在研發的新一代固態電池將于2025年量產,能量密度比現有三元鋰電池提高一倍,循環壽命提高10倍,具有更廣泛的環境適應性。
與此同時,杜云仍在探索開發一種密度更高的新型鋰硫電池。這種電池技術將使杜云車型在續航里程上實現質的突破。
至于電機系統,據了解,杜云成功研發出油冷扁銅線電機,其有效功率密度高達7kw/kg,比世界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有效提升整車NVH性能,徹底解決電機噪音問題。
傅振興在發布會上透露,杜云正在研發新一代智能模塊化純電動平臺,可覆蓋從A0到B的不同產品范圍,實現產品快速投放和迭代。
在智能駕駛方面,2021年,杜云的產品將在定制的基礎上實現L2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2022年新一代架構產品將適應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25年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同時,杜云將提高產品網絡化和OTA技術水平。從2021年開始,逐步實現車輛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導航系統、娛樂系統的升級,逐步實現客戶內飾系統的定制;從2022年開始逐步實現智能駕駛升級和車輛性能優化,到2022年底逐步實現動力系統、電池系統等娛樂系統的定制化。
在發布會上,杜云還宣布,基于杜云π1和π3的升級車型將很快推出,杜云的首款物流產品也將于今年推出。
基于產品和技術創新,品牌力和線上銷售能力是新車重要的記憶點和競爭力。
8月6日,杜云正式宣布了品牌重塑計劃。發布會上,副總裁曹剛宣布杜云正式成立云用戶服務中心。
曹剛介紹,杜云將以云用戶服務中心為橋梁,從幾個不同層面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贏得用戶的好感和口碑。
在渠道建設方面,未來杜云的銷售服務網點將覆蓋國內所有電動車銷售城市。在一級銷售網絡的基礎上,擴大二、三級網點的覆蓋面。
曹剛表示,杜云將全面落實“電車下鄉”國家戰略,繼續深耕福建市場,從福建出發,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推廣應用。
作為新勢力元老,重返舞臺的云已經向外界傳遞了足夠的信心。
但正如林密所說,造車是一門生意。在優勝劣汰加速的新能源市場,現在的規劃和未來的路都需要靠硬實力來實現。
回到生存問題,聞戰說,從數量上來說,像杜云這樣的企業,一年的銷量達到2萬到3萬臺的時候,就已經進入盈虧平衡點,然后盈利了。“我希望時間越短越好。我們會在數量上更快實現。”在造車這件事上,有可能重啟“家族厚度”。
沉寂五年后,在最艱難的2020年,杜云汽車以“2025年挺進國產純電動品牌前三”為目標,重回市場。
為什么回來?幾率有多大?杜云回歸的原因可以從其“家庭背景”和幾個老兵的新傳記中說出來。
按“家族財富”回報
看股權結構,杜云其實是個“富二代”。
2015年,杜云出生了。福建省市國有資本投資、參股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以混合模式運營。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2017年初,杜云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資質,并于2月正式發布了該品牌。
2018年是云最美的一年。擁有π1、π3、π7產品8款車型,銷量9300輛,100%交付。
停擺前后,杜云從未披露其融資金額。資料顯示,杜云在2018年5月曾有A輪融資,投資方為海源機械,金額未透露;2019年4月,普天SDIC股權融資未披露。
據媒體報道,由于經營不善,杜云汽車主要依靠股東擔保貸款來籌集資金。2019年1月,海源復合材料為杜云新能源提供不超過人民幣3,850萬元的銀行連帶責任擔保,擔保期限為2年。
高開三年后,由于核心股東變更、高管離職、產品問題、補貼等多種因素,杜云于2019年停產。
2018年,相比大多數新車廠商,杜云擁有相對完整的生產線、R&D團隊和銷售網絡。
5月18日,杜云宣布高層調整,林密回歸CEO,杜云宣布回歸舞臺。在最艱難的一年里,云“一鍵重啟”的背后有兩個核心動機。
一是福建省新能源戰略路線清晰,云化再次成為重點項目;第二,在老將林密重新擔任杜云CEO的同時,高級副總裁詹、首席技術官傅振興博士、銷售副總裁等新的高管團隊也相繼到位。
福建省推出的“電動福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22年,福建新能源產業鏈產值超過2800億元,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標準車56萬輛,均比2019年翻一番。
林密認為,福建電力產業很發達,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支持產業鏈發展。加上長三角、珠三角,“這里沒有成熟好的電動車企業,就沒有正義。”
股權方面,據天眼調查,杜云目前的大股東為福建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額為3.51億元,持股比例為39.00%;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1億元,持股比例34.44%;劉新文出資1.4億元,持股15.56%;福建海源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資9900萬元,持股比例11.00%。
混業經營有利有弊。
林密認為,優勢在于企業在這個體系中的“深厚家底”,這一點在創立和創業過程中是有保障的。“新造車企業的反應期比較長,你讓一個造車企業在三五年內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劣勢方面,在業內人士看來,混合制運營模式的靈活性不高,在時間窗口越來越緊迫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會受到制約。
林密在8月6日的采訪中正面回應了上述問題。他表示,新的高級管理團隊已經獲得充分授權。“沒有完全授權,我們不能這樣做。管理層本身也是企業的參與者和股東。我們一定是受到了非常好的制度的照顧,或者在合理合法的條件下授權了企業的權利,才能讓一個汽車企業做出高效快速的決策。我認為,從新的汽車制造商的角度來看,混合所有制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
“我們有非常穩定的國有背景。過去一年,這是最大的障礙。”林密認為,這個體系給了企業很多競爭優勢。
“二次創業”的信心
林密說,回到造車的原點是企業,也就是企業生存的問題。
為了將公司從低迷的狀態中喚醒,新的高管團隊于今年5月在古田會議現場召開了一次重要的研討會,初步形成了新云的戰略規劃、實現路徑和“二五”目標。
8月6日,杜云宣布全新戰略,正式公布其全新的技術發展理念、技術研發計劃和品牌重塑計劃。
杜云提出2025年成為中國前三大純電動品牌之一,代表中國新能源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CTO傅振興表示,杜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也將圍繞三電系統展開。他透露,杜云正在研發的新一代固態電池將于2025年量產,能量密度比現有三元鋰電池提高一倍,循環壽命提高10倍,具有更廣泛的環境適應性。
與此同時,杜云仍在探索開發一種密度更高的新型鋰硫電池。這種電池技術將使杜云車型在續航里程上實現質的突破。
至于電機系統,據了解,杜云成功研發出油冷扁銅線電機,其有效功率密度高達7kw/kg,比世界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有效提升整車NVH性能,徹底解決電機噪音問題。
傅振興在發布會上透露,杜云正在研發新一代智能模塊化純電動平臺,可覆蓋從A0到B的不同產品范圍,實現產品快速投放和迭代。
在智能駕駛方面,2021年,杜云的產品將在定制的基礎上實現L2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2022年新一代架構產品將適應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25年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同時,杜云將提高產品網絡化和OTA技術水平。從2021年開始,逐步實現車輛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導航系統、娛樂系統的升級,逐步實現客戶內飾系統的定制;從2022年開始逐步實現智能駕駛升級和車輛性能優化,到2022年底逐步實現動力系統、電池系統等娛樂系統的定制化。
在發布會上,杜云還宣布,基于杜云π1和π3的升級車型將很快推出,杜云的首款物流產品也將于今年推出。
基于產品和技術創新,品牌力和線上銷售能力是新車重要的記憶點和競爭力。
8月6日,杜云正式宣布了品牌重塑計劃。發布會上,副總裁曹剛宣布杜云正式成立云用戶服務中心。
曹剛介紹,杜云將以云用戶服務中心為橋梁,從幾個不同層面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贏得用戶的好感和口碑。
在渠道建設方面,未來杜云的銷售服務網點將覆蓋國內所有電動車銷售城市。在一級銷售網絡的基礎上,擴大二、三級網點的覆蓋面。
曹剛表示,杜云將全面落實“電車下鄉”國家戰略,繼續深耕福建市場,從福建出發,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推廣應用。
作為新勢力元老,重返舞臺的云已經向外界傳遞了足夠的信心。
但正如林密所說,造車是一門生意。在優勝劣汰加速的新能源市場,現在的規劃和未來的路都需要靠硬實力來實現。
回到生存問題,聞戰說,從數量上來說,像杜云這樣的企業,一年的銷量達到2萬到3萬臺的時候,就已經進入盈虧平衡點,然后盈利了。“我希望時間越短越好。我們會在數量上更快實現。”
近來,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這樣一段臺詞令人印象深刻,“老天爺是最公平的,在每個人的三十歲,都準備了特別好的機遇,你抓住了就立住了,抓不住還不明白的,就在這個分水嶺上一路下坡而去了。
1900/1/1 0:00:00財聯社(柳州,記者寇建東)訊,繼“人民代步車”定位的A00級純電動五菱宏光MINIEV大獲成功后,“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的上汽通用五菱,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特定授權”核心觀點:1由于經營效率下降及各種負面消息的沖擊,神州租車市值一路下跌。2神州租車存在五大業績黑洞。3神州租車身陷信任危機,北汽參與運營需要“從長計議”。
1900/1/1 0:00:008月7日,特斯拉在北京華貿中心的V3超級充電站正式落成,并開始投入使用。這是目前北京第一座也是第三座V3超級充電站。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企業官方編輯蘇鵬作者李歡歡近日,雷克薩斯官方公布了7月銷量。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8月7日,凱迪拉克旗下全新純電動SUVltSUVLYRIQ正式發布,搭載的33英寸巨大弧面OLED屏幕成為新車最大的亮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