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車企產能嚴重過剩,僅這8家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汽車銷量連續兩年下滑,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陷入虧損經營,行業加速洗牌。于是,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乘用車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從2017年的66.55%下降到2019年的53.74%,近一半工廠產能浪費。市場需求大于工廠產能的車企只有8家。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乘用車銷量2144.44萬輛,同比下降9.6%。同時在工信部擁有乘用車生產資質的車企有128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這些乘用車公司的總產能為3990.5萬輛。經過核算,我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已降至53.74%。從各車企的情況來看,產能利用率大于100%的車企只有8家,也就是說這8家車企的市場需求大于工廠產能,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產能利用率在80%-100%的車企有7家;產能利用率在60%-80%的車企有10家。其余103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60%以下,處于產能嚴重過剩的區間。8家車企產能不足。熱門品牌或熱銷車型可能產能不足。這往往是廠家愿意看到的結果,意味著市場需求是無止境的,設計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一個工廠的設計產能一般是按照一天兩班,一年250個工作日來計算的,但是實際總產能可以通過三班或者節假日加班來超過設計產能。在乘聯會發布的報告中,廣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天津一汽豐田、四川一汽豐田、華晨寶馬、北京奔馳、東風日產等8家企業產能利用率超過100%。這八家車企2019年總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25%。可見都集中在日系和一線奢侈品牌。從具體銷量來看,廣汽本田2019年銷量為77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本田和Idea品牌銷量為75.6萬輛,謳歌品牌銷量為14786輛。廣汽本田在廣州有三家工廠,總設計產能60萬輛,產能利用率達到128%。為此,廣汽本田計劃在2020年將第三工廠的產能從12萬輛擴大至24萬輛,形成72萬輛的總產能。廣汽豐田在廣州南沙區有三條生產線,總產能60萬輛。2019年,廣汽豐田總銷量達68.2萬輛,同比增長18%,產能利用率114%。內部文件顯示,廣汽豐田已花費近50億元用于產能擴張。本次擴建的第四條生產線計劃于2020年9月建成,2021年3月投產,初期產能20萬輛。其余包括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2019年銷量均實現增長,只有東風日產出現小幅下滑。去年東風日產總銷量達143.62萬輛,同比下降1.8%。東風日產在湖北省武漢市選擇了新的制造工廠,建成后將增加30萬輛的產能。一線合資/自主產能正常。報告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7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在80%-100%之間,處于合理區間。其中,上汽大眾2019年總銷量為200萬輛,在國內6個地區擁有多家工廠。其中上海安亭三家傳統燃油車工廠總產能80萬輛/年,目前全國總產能約250萬輛。此外,2020年投產的MEB工廠將新增30萬輛/年。產能利用率在60%-80%之間的車企以一線自主品牌為主,包括SAIC乘用車、吉利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安馬自達、廣汽三菱、奇瑞汽車等10家。這10家車企2019年總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24%。從具體的銷量數據來看,2019年吉利汽車總銷量達到136.2萬輛,2018年該數據為150萬輛,同比下降9%。銷量下滑也給吉利剩余產能敲響了警鐘。長城汽車2019年銷量106萬輛,同比增長0.7%。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8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40%-60%之間,有95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40%以下。這些車企在2019年可能已經經歷了銷量的快速下滑,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其中,產能利用率低于10%的公司有32家,沒有銷量的公司有36家,隨時可能被市場淘汰。“無論中國市場有多大,也容納不下數百家汽車制造商。現在無論是自主、合資還是外資汽車企業,都在共同面對市場的考驗。市場淘汰是公平的,這也有助于中國汽車工業的兼并重組。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改變。……在這種背景下,沒有品牌、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資本的車企都會倒下。“汽車行業人士認為,一些品牌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汽車銷量連續兩年下滑,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陷入虧損經營,行業加速洗牌。于是,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乘用車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從2017年的66.55%下降到2019年的53.74%,近一半工廠產能浪費。市場需求大于工廠產能的車企只有8家。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乘用車銷量2144.44萬輛,同比下降9.6%。同時在工信部擁有乘用車生產資質的車企有128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這些乘用車公司的總產能為3990.5萬輛。經過核算,我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已降至53.74%。從各車企的情況來看,產能利用率大于100%的車企只有8家,也就是說這8家車企的市場需求大于工廠產能,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產能利用率在80%-100%的車企有7家;產能利用率在60%-80%的車企有10家。其余103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60%以下,處于產能嚴重過剩的區間。8家車企產能不足。熱門品牌或熱銷車型可能產能不足。這往往是廠家愿意看到的結果,意味著市場需求是無止境的,設計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一個工廠的設計產能一般是按照一天兩班,一年250個工作日來計算的,但是實際總產能可以通過三班或者節假日加班來超過設計產能。在乘聯會發布的報告中,廣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天津一汽豐田、四川一汽豐田、華晨寶馬、北京奔馳、東風日產等8家企業產能利用率超過100%。這八家車企2019年總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25%。可見都集中在日系和一線奢侈品牌。從具體銷量來看,廣汽本田2019年銷量為77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本田和Idea品牌銷量為75.6萬輛,謳歌品牌銷量為14786輛。廣汽本田在廣州有三家工廠,總設計產能60萬輛,產能利用率達到128%。為此,廣汽本田計劃在2020年將第三工廠的產能從12萬輛擴大至24萬輛,形成72萬輛的總產能。廣汽豐田在廣州南沙區有三條生產線,總產能60萬輛。2019年,廣汽豐田總銷量達68.2萬輛,同比增長18%,產能利用率114%。內部文件顯示,廣汽豐田已花費近50億元用于產能擴張。本次擴建的第四條生產線計劃于2020年9月建成,2021年3月投產,初期產能20萬輛。其余包括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2019年銷量均實現增長,只有東風日產出現小幅下滑。去年東風日產總銷量達143.62萬輛,同比下降1.8%。東風日產在湖北省武漢市選擇了新的制造工廠,建成后將增加30萬輛的產能。一線合資/自主產能正常。報告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7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在80%-100%之間,處于合理區間。其中,上汽大眾2019年總銷量為200萬輛,在國內6個地區擁有多家工廠。其中上海安亭三家傳統燃油車工廠總產能80萬輛/年,目前全國總產能約250萬輛。此外,2020年投產的MEB工廠將新增30萬輛/年。產能利用率在60%-80%之間的車企以一線自主品牌為主,包括SAIC乘用車、吉利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安馬自達、廣汽三菱、奇瑞汽車等10家。這10家車企2019年總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24%。從具體的銷量數據來看,2019年吉利汽車總銷量達到136.2萬輛,2018年該數據為150萬輛,同比下降9%。銷量下滑也給吉利剩余產能敲響了警鐘。長城汽車2019年銷量106萬輛,同比增長0.7%。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8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40%-60%之間,有95家車企產能利用率在40%以下。這些車企在2019年可能已經經歷了銷量的快速下滑,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其中,產能利用率低于10%的公司有32家,沒有銷量的公司有36家,隨時可能被市場淘汰。“無論中國市場有多大,也容納不下數百家汽車制造商。現在無論是自主、合資還是外資汽車企業,都在共同面對市場的考驗。市場淘汰是公平的,這也有助于中國汽車工業的兼并重組。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改變。……在這種背景下,沒有品牌、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資本的車企都會倒下。“汽車行業人士認為,一些品牌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標簽:本田豐田東風日產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保時捷“充電公園”落戶德國 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2月24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保時捷此前公布了一個人們夢寐以求的電動汽車“充電公園計劃”,其落戶地就在德國東部地區。

    1900/1/1 0:00:00
    造車新勢力:直面窗口期淘汰賽

    下滑92。乘聯會2月上半月零售數據讓人心頭一震。該來的還是來了雖然車市今年開局不利,但是我們也看到,一向不給力的造車新勢力卻表現出難得的逆勢上升勢頭,頭部企業蔚來、小鵬、威馬表現可圈可點。

    1900/1/1 0:00:00
    L2之后 自動駕駛量產競爭焦點正轉向L2+

    近日,福特選定易圖通作為供應商,為其L25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項目提供高清地圖服務,吹響向L2自動駕駛市場進軍的號角。不僅福特,大眾等一眾車企及產業鏈相關供應商也開始推進L2自動駕駛布局。

    1900/1/1 0:00:00
    中金資本、粵財創投退出股東行列,小鵬回應:涉及集團海外重組

    2月21日,我們從天眼查數據獲悉,2月19日,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

    1900/1/1 0:00:00
    法國汽車業的"離別" 在中國翻盤的機會在哪里?

    湖北是法系車的大本營,新冠肺炎讓湖北省武漢市淪為重災區,由于該省處于停產停工狀態(最新消息3月10日后復工),目前湖北武漢的汽車制造商與周邊零部件公司受影響尤為嚴重。

    1900/1/1 0:00:00
    威馬直購模式真的效果如何?解決了誰的痛點?

    當大多數電動汽車潛在消費者,還只將“路權優勢”作為剛需時,如何找到并真正解決消費者痛點,吸引更廣大的主流消費者愿意選擇一輛電動汽車,產品核心技術的進步是一方面,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