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電動汽車潛在消費者只把“路權優勢”作為自己的剛需時,如何找到并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吸引更多主流消費者選擇一款電動汽車?一方面,產品核心技術的進步是一種新的零售模式,可以降低消費門檻,打消全生命周期的顧慮,可以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威馬直購”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行業內對電動汽車新零售模式的新探索。兩年多前,威馬汽車首款車型EX5的亮相,就是自嘲吐槽中的開場。為什么用戶會吐槽?這是一種不滿的表達,但也是創新的動力,因為用戶的槽點往往是痛點。威馬在品牌發布之初,就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四新DNA”。而位居“四新”之首的新零售,今天終于逐漸露出了本來面目。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更多圖片▎哪些因素阻礙消費者擁有電動汽車?買車貴,用車難,換車麻煩。這三大痛點足以讓電動車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絕緣。同樣15-20萬元的成本,為什么消費者會選擇一款有很多未知元素的電動車,而不是一款成熟的合資車型?買了電動汽車后,家里可能沒有條件安裝充電樁,公共充電越來越高的價格相比加油有多少優勢?辛苦開了三年,想置換升級。這時候只有30%的保值率,會讓消費者有購買的欲望?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首先要從產品力上從根本上提升電動車的三大核心技術,可靠性和耐久性。在此基礎上,利用新零售模式,在買車、用車、換車三個核心環節上,徹底打消消費者在產品之外的顧慮,讓消費者專注于電動車帶來的全新體驗。這是威馬以“硬件+服務”拆分重組為核心的“威馬直購”新零售模式的創新。▎威馬直購如何解決痛點?威馬直購分為三部分:半價提車、旅行合同套餐、增值回購。具體來說,在買車階段,買車不買電池,大大降低了買車門檻;在用車階段,使用電池使用和充電的月費套餐,實現按需消費和封頂消費;在換車階段,通過保值回購的承諾,建立安心退出機制。
目前威馬直購車型針對的是今年1月上市的威馬EX6 Plus 400。綜合補貼后指導價18.99萬元。如果選擇威馬直購模式,用戶可以以9.49萬元< SUV . 1的價格擁有這款長度超過4.8米,綜合續航408km的中型純電動SUV。下一階段用車,用戶可根據每月行駛里程是否超過1500km,在兩種出行套餐中選擇,每月費用分別為1599元和1999元。旅行套餐包含動力電池使用權和接入國家電網的20萬個充電樁免費充電、星充和威馬快車特別通話。套餐每兩年簽一次,兩年后續簽。月費可在現有資費標準基礎上下調至200元,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每半年在兩種套餐間進行更換。
如果用戶選擇了1599元的套餐,但是當月里程超過了1,500km,那么當月套餐只有超過50km才會自動升級到1999元,下月套餐自動恢復。合同到期后,用戶選擇出售二手車,威馬將以一定價格回收符合標準的車輛,用戶也可以選擇買斷電池,從而擁有車輛的完全所有權。我們以兩年回購價格60900元為例,用戶花費的折舊價格為9.49-6.09 = 34000元。此時威馬EX6加400兩年保值率相當于6.09/9.49=64%。如果用戶選擇買斷電池,以1599元的月費套餐為例,2年、4年、6年后買斷電池的總費用分別為17.3萬元、19.2萬元、21萬元,其中6年相當于將電池所有權交給了用戶。無論哪種方式,都明顯低于傳統購車中分期花費的本息之和。選擇兩年買斷,實際成本甚至低于直接購買整車。如果把省下來的充電費用算進去,用戶的實際收入更大。
威馬直購三大舉措是汽車零售領域的全新嘗試,探索構建再營銷生態圈,形成生產、銷售、使用、置換的生態閉環,從源頭解決消費者全生命周期的顧慮,以官方定價保證二級市場價值。威馬直購和傳統金融政策有什么區別?在威馬直購模式之前,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領域有多種購買模式,包括金融分期、會員制認購、融資租賃、車電分離等。與現有的這些車型相比,威馬直購的亮點在于保值、靈活、持有成本低。
自今年1月16日威馬推出直購模式以來,在中國春節前一周,威馬就接到了上千個訂單。隨著疫情的好轉,市場將從暫停狀態逐步重啟,威馬的直購模式有助于其擴大用戶來源,提高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通過直購模式,威馬可以在購車周期與用戶進行高頻互動,增強用戶粘性,提升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保值回購和產品力的結合,可以最大化的置換用戶,建立品牌忠誠度。
從威馬目前的產業鏈布局來看,有出行業務、電池回收再利用業務,有足夠的能力消化回購的車輛和電池,保證正的現金流和利潤率。
▎寫在最后,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市場化,能否打開私家車市場將成為品牌生死存亡的關鍵。如果不能擴大用戶群與傳統燃油車相交,就意味著品牌只能一直在5%左右的購車者中掙扎,會讓自己的品牌格局越來越小,難以維系。因此,威馬直購模式最直接的意義在于,將電動車用戶的出發點從單純的“路權優勢”拓展到具有實踐意義的智能電動化體驗……全生命周期保障,在產品力和新零售模式的共同推動下,突破燃油車和電動車在消費者中的壁壘,讓威馬EX6這款新車覆蓋更廣闊的新車市場。當大部分電動汽車潛在消費者只把“路權優勢”作為自己的剛需時,如何找到并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吸引更多主流消費者選擇一款電動汽車?一方面,產品核心技術的進步是一種新的零售模式,可以降低消費門檻,打消全生命周期的顧慮,可以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威馬直購”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行業內對電動汽車新零售模式的新探索。兩年多前,威馬汽車首款車型EX5的亮相,就是自嘲吐槽中的開場。為什么用戶會吐槽?這是一種不滿的表達,但也是創新的動力,因為用戶的槽點往往是痛點。威馬在品牌發布之初,就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四新DNA”。而位居“四新”之首的新零售,今天終于逐漸露出了本來面目。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更多圖片▎哪些因素阻礙消費者擁有電動汽車?買車貴,用車難,換車麻煩。這三大痛點足以讓電動車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絕緣。同樣15-20萬元的成本,為什么消費者會選擇一款有很多未知元素的電動車,而不是一款成熟的合資車型?買了電動汽車后,家里可能沒有條件安裝充電樁,公共充電越來越高的價格相比加油有多少優勢?辛苦開了三年,想置換升級。這時候只有30%的保值率,會讓消費者有購買的欲望?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首先要從產品力上從根本上提升電動車的三大核心技術,可靠性和耐久性。在此基礎上,利用新零售模式,在買車、用車、換車三個核心環節上,徹底打消消費者在產品之外的顧慮,讓消費者專注于電動車帶來的全新體驗。這是威馬以“硬件+服務”拆分重組為核心的“威馬直購”新零售模式的創新。▎威馬直購如何解決痛點?威馬直購分為三部分:半價提車、旅行合同套餐、增值回購。具體來說,在買車階段,買車不買電池,大大降低了買車門檻;在用車階段,使用電池使用和充電的月費套餐,實現按需消費和封頂消費;在換車階段,通過保值回購的承諾,建立安心退出機制。
目前威馬直購車型針對的是今年1月上市的威馬EX6 Plus 400。綜合補貼后指導價18.99萬元。如果選擇威馬直購模式,用戶可以以9.49萬元< SUV . 1的價格擁有這款長度超過4.8米,綜合續航408km的中型純電動SUV。下一階段用車,用戶可根據每月行駛里程是否超過1500km,在兩種出行套餐中選擇,每月費用分別為1599元和1999元。旅行套餐包含動力電池使用權和接入國家電網的20萬個充電樁免費充電、星充和威馬快車特別通話。套餐每兩年簽一次,兩年后續簽。月費可在現有資費標準基礎上下調至200元,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每半年在兩種套餐間進行更換。
如果用戶選擇了1599元的套餐,但是當月里程超過了1,500km,那么當月套餐只有超過50km才會自動升級到1999元,下月套餐自動恢復。合同到期后,用戶選擇出售二手車,威馬將以一定價格回收符合標準的車輛,用戶也可以選擇買斷電池,從而擁有車輛的完全所有權。我們以兩年回購價格60900元為例,用戶花費的折舊價格為9.49-6.09 = 34000元。此時威馬EX6加400兩年保值率相當于6.09/9.49=64%。如果用戶選擇買斷電池,以1599元的月費套餐為例,2年、4年、6年后買斷電池的總費用分別為17.3萬元、19.2萬元、21萬元,其中6年相當于將電池所有權交給了用戶。無論哪種方式,都明顯低于傳統購車中分期花費的本息之和。選擇兩年買斷,實際成本甚至低于直接購買整車。如果把省下來的充電費用算進去,用戶的實際收入更大。
威馬直購三大舉措是汽車零售領域的全新嘗試,探索構建再營銷生態圈,形成生產、銷售、使用、置換的生態閉環,從源頭解決消費者全生命周期的顧慮,以官方定價保證二級市場價值。威馬直購和傳統金融政策有什么區別?在威馬直購模式之前,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領域有多種購買模式,包括金融分期、會員制認購、融資租賃、車電分離等。與現有的這些車型相比,威馬直購的亮點在于保值、靈活、持有成本低。
自今年1月16日威馬推出直購模式以來,在中國春節前一周,威馬就接到了上千個訂單。隨著疫情的好轉,市場將從暫停狀態逐步重啟,威馬的直購模式有助于其擴大用戶來源,提高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通過直購模式,威馬可以在購車周期與用戶進行高頻互動,增強用戶粘性,提升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保值回購和產品力的結合,可以最大化的置換用戶,建立品牌忠誠度。
從威馬目前的產業鏈布局來看,有出行業務、電池回收再利用業務,有足夠的能力消化回購的車輛和電池,保證正的現金流和利潤率。
▎寫在最后,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市場化,能否打開私家車市場將成為品牌生死存亡的關鍵。如果不能擴大用戶群與傳統燃油車相交,就意味著品牌只能一直在5%左右的購車者中掙扎,會讓自己的品牌格局越來越小,難以維系。因此,威馬直購模式最直接的意義在于,將電動車用戶的出發點從單純的“路權優勢”拓展到具有實踐意義的智能電動化體驗……全生命周期保障,在產品力和新零售模式的共同推動下,突破燃油車和電動車在消費者中的壁壘,讓威馬EX6這款新車覆蓋更廣闊的新車市場。
標簽:威馬汽車
中國汽車銷量連續兩年出現下滑,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陷入虧損經營,行業加速洗牌。由此,汽車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
1900/1/1 0:00:002月21日,我們從天眼查數據獲悉,2月19日,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
1900/1/1 0:00:00湖北是法系車的大本營,新冠肺炎讓湖北省武漢市淪為重災區,由于該省處于停產停工狀態(最新消息3月10日后復工),目前湖北武漢的汽車制造商與周邊零部件公司受影響尤為嚴重。
1900/1/1 0:00:002020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達到43339輛,相對于2019年1月份的92501輛下降50,但和20162018年的走勢相比,2020年1月份的表現相對較好。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據外媒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車經銷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特斯拉Model3在加州的主導定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其銷量超過了其他所有電動汽車的總合。
1900/1/1 0:00:002月21日,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正式成立,公告顯示其認購金額約為10763億元,這意味著約有百億元資金將“變相”買入25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