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外媒曝出寶馬與長城的合作陷入停頓,有媒體稱:“目前眾泰與福特共同投資的研究所基本成了擺設。”事實上,梳理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合資項目的進展可以發現,除了首款產品——江淮大眾率先立項的思豪E20X之外,并無任何“成果”。雖然寶馬和長城都否認了外媒曝光的消息,但從目前來看,合資項目確實進展緩慢,吉利和戴姆勒、江鈴、雷諾等其他合資企業更是沉默。自2016年江淮與大眾決定“牽手”以來,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合資熱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跨國車企合作的主要對象是民營企業,且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包括眾泰與福特、長城與寶馬、江鈴與雷諾都正式公布了各自的合作意向和計劃,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這些合資項目進展并不順利。為什么新合資車企發展停滯?未來能開花結果嗎?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傅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使得中外雙方在合資合作方面更加謹慎和理性,雙方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布局,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和趨勢。政策誘導產品2017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7年修訂)》明確提出,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生產純電動汽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不限于兩家。可以說,這份文件為外資企業在華設立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開了“綠燈”。在這份文件的批準和鼓勵下,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奧迪股份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合資公司股比放寬后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首家整車合資公司;同年8月,福特汽車宣布與安徽眾泰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2018年2月,長城與寶馬宣布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尹認為,加緊在華尋找合資伙伴的最大壓力來自“雙積分”政策,這是跨國汽車公司在華合資企業數量放開后,外資企業紛紛采取行動平衡積分的最直接原因。2017年6月,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2018年至2020年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達到8%、10%、12%,雖然幾個月后五部委正式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取消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汽車行業新一輪的合資合作與改革開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從原來單純的市場換技術,逐漸轉變為現在的互利共贏。”在傅看來,面對新形勢、新變化,跨國公司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通過更加廣泛的合作面向未來。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車企,尤其是大量的民營車企,在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品牌建設、市場運營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外車企的這些變化也是新一輪合資合作的原因之一。計劃趕不上變化。2019年,新合資項目進度停滯,部分合資項目尚未通過審批,部分一再推遲上市時間。就連長城和寶馬也傳出了“不和諧”的傳聞。今年8月初,德國媒體報道稱,由于中外文化差異和項目具體細節的不確定性,寶馬已經取消了派遣寶馬工程師到中國參與beam項目的長期計劃,beam項目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一傳言很快被雙方否認。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小康表示:“Beam汽車項目進展順利,項目組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雙方股東都對這個項目充滿信心。”寶馬(中國)也向媒體否認了不和諧的傳聞,稱項目進展順利,合作將繼續。然而,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對合資項目的質疑并非無中生有。究其原因,與2017年迫切的整合壓力相比,現在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合資合作的緊迫性似乎沒有那么強烈了。首先,新能源車滿滿都是正積分,積分價值縮水了。據工信部統計,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完成積分交易107筆,參與企業118家,涉及金額7億元。雖然工信部沒有透露具體的交易價格,但統計顯示,目前,正油耗積分是負積分的7倍。另外,之前對新能源汽車積分沒有核算要求,這部分積分可以用來抵消企業產生的負油耗積分,正積分的數量更多。所以目前積分的交易價格只有400 ~ 800元/分鐘。根據《2018中國乘用車雙積分報告》中的保守計算,2019年和2020年,中國本土車企將分別產生335萬和479萬正積分,但負積分僅為109萬和115萬;2019 ~ 2020年積分交易價格預計在1000 ~ 1500元/分鐘左右,遠低于預期。所以對于跨國車企來說,整合的壓力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他們有充裕的空間和時間進行戰略調整和布局。另一個變化是政策環境。2018年6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允許外商獨資設立新能源汽車企業。此外,“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間表已經明確,增加股比和自建工廠兩種新選擇的跨國車企,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迫切推進新的合資項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直言,“除了合資企業,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各項政策逐步放開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在這種前提下,基于積分目的而誕生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成為被母公司冷落的‘雞肋’項目。”然而,汽車行業評論員鐘石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很快,但不確定因素還很多。鐘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國汽車公司之所以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來開展新能源汽車的“事業”,是因為這家成立了幾十年的合資企業發展趨勢良好,前景穩定。如果盈利能力較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是在之前的合資公司開發的,可能會對現有業績產生影響。“基于此,跨國車企最好還是另尋合作伙伴。”鐘石認為,“這種新合資車企的誕生多少有點‘試驗田’的味道。”從市場前景來看,雖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勵,但跨國汽車公司對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仍然心存疑慮,尤其是在市場開發初期,從技術路線到后續盈利模式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跨國汽車公司更愿意慢慢討論合作細節,穩步推進合作進程。另一方面,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此輪合資中的部分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肯定不愿意做跨國汽車企業的“代工廠”。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外方的拉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急于求成的合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自然會對企業戰略和產品進行多輪討論,甚至不排除推倒重來的可能,所以進展緩慢也是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鐘石指出,或許在逐步放開股比限制后,跨國汽車公司會適當提高持股比例,以增加在合資公司的話語權,但設立獨資企業是有風險的。即使它已經在中國市場發展了多年,但如果沒有中國合作伙伴的幫助,它仍然需要面對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從事合資多年的跨國公司,自然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就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新合資車企的中外雙方應該還是在有序推進合資項目,但雙方都處于謹慎的探索期,相信進度不會太快。”鐘石認為。核心技術和品牌建設是關鍵。在經歷了2018年的首次下滑后,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形勢依然嚴峻。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7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3.3萬輛和1413.2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3.5%和11.4%。在汽車市場整體仍在低位運行的背景下,跨國汽車公司也在失去原有的“……”瑞華品牌的“魅力”掛個外國標簽,穿個中外合資馬甲賺錢的時代結束了。”傅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是跨國汽車企業調整發展戰略的重要時刻。新合資車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加強品牌建設。對于自主品牌車企,傅指出,中國需要在新一輪合作中搶占先機,充分搶占市場優勢,發揮創新優勢,不迷失自我。”此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積累了一些先發優勢。但隨著合資股比的放開和獨資模式的實現,外資將以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競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傅強調,自主品牌要堅持自主創新,以開放的姿態和充分的自信迎接挑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生存并實現快速發展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難題,也是每個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和規劃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付強調,自主汽車企業在開展合資合作的同時,要注重提高自身實力和水平,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中國汽車工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不久前,外媒曝出寶馬與長城的合作陷入停頓,有媒體稱:“目前眾泰與福特共同投資的研究所基本成了擺設。“其實梳理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合資項目的進展,可以發現除了首款產品——江淮大眾率先立項的思豪E20X之外,并沒有什么‘成果’。雖然寶馬和長城都否認了外媒曝光的消息,但從目前來看,合資項目確實進展緩慢,吉利和戴姆勒、江鈴、雷諾等其他合資企業更是沉默。自2016年江淮與大眾決定“牽手”以來,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合資熱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跨國車企合作的主要對象是民營企業,且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包括眾泰與福特、長城與寶馬、江鈴與雷諾都正式公布了各自的合作意向和計劃,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這些合資項目進展并不順利。為什么新合資車企發展停滯?未來能開花結果嗎?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傅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使得中外雙方在合資合作方面更加謹慎和理性,雙方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布局,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和趨勢。政策誘導產品2017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7年修訂)》明確提出,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生產純電動汽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不限于兩家。可以說,這份文件為外資企業在華設立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開了“綠燈”。在這份文件的批準和鼓勵下,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奧迪股份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合資公司股比放寬后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首家整車合資公司;同年8月,福特汽車宣布與安徽眾泰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2018年2月,長城與寶馬宣布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尹認為,加緊在華尋找合資伙伴的最大壓力來自“雙積分”政策,這是跨國汽車公司在華合資企業數量放開后,外資企業紛紛采取行動平衡積分的最直接原因。2017年6月,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2018年至2020年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達到8%、10%、12%,雖然幾個月后五部委正式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取消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汽車行業新一輪的合資合作與改革開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從原來單純的市場換技術,逐漸轉變為現在的互利共贏。”在傅看來,面對新形勢、新變化,跨國公司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通過更加廣泛的合作面向未來。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車企,尤其是大量的民營車企,在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品牌建設、市場運營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外車企的這些變化也是新一輪合資合作的原因之一。計劃趕不上變化。2019年,新合資項目進度停滯,部分合資項目尚未通過審批,部分一再推遲上市時間。就連長城和寶馬也傳出了“不和諧”的傳聞。今年8月初,德國媒體報道稱,由于中外文化差異和項目具體細節的不確定性,寶馬已經取消了派遣寶馬工程師到中國參與beam項目的長期計劃,beam項目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一傳言很快被雙方否認。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小康表示:“Beam汽車項目進展順利,項目組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雙方股東都對這個項目充滿信心。”寶馬(中國)也向媒體否認了不和諧的傳聞,稱項目進展順利,合作將繼續。然而,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對合資項目的質疑并非無中生有。究其原因,與2017年迫切的整合壓力相比,現在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合資合作的緊迫性似乎沒有那么強烈了。首先,新能源汽車滿滿都是正積分,積分價值縮水了。據工信部統計,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完成積分交易107筆,參與企業118家,涉及金額7億元。雖然工信部沒有透露具體的交易價格,但統計顯示,目前,正油耗積分是負積分的7倍。另外,之前對新能源汽車積分沒有核算要求,這部分積分可以用來抵消企業產生的負油耗積分,正積分的數量更多。所以目前積分的交易價格只有400 ~ 800元/分鐘。根據《2018中國乘用車雙積分報告》中的保守計算,2019年和2020年,中國本土車企將分別產生335萬和479萬正積分,但負積分僅為109萬和115萬;2019 ~ 2020年積分交易價格預計在1000 ~ 1500元/分鐘左右,遠低于預期。所以對于跨國車企來說,整合的壓力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他們有充裕的空間和時間進行戰略調整和布局。另一個變化是政策環境。2018年6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允許外商獨資設立新能源汽車企業。此外,“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間表已經明確,增加股比和自建工廠兩種新選擇的跨國車企,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迫切推進新的合資項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直言,“除了合資企業,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各項政策逐步放開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在這種前提下,基于積分目的而誕生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成為被母公司冷落的‘雞肋’項目。”然而,汽車行業評論員鐘石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很快,但不確定因素還很多。鐘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國汽車公司之所以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來開展新能源汽車的“事業”,是因為這家成立了幾十年的合資企業發展趨勢良好,前景穩定。如果盈利能力較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是在之前的合資公司開發的,可能會對現有業績產生影響。“基于此,跨國車企最好還是另尋合作伙伴。”鐘石認為,“這種新合資車企的誕生多少有點‘試驗田’的味道。”從市場前景來看,雖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勵,但跨國汽車公司對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仍然心存疑慮,尤其是在市場開發初期,從技術路線到后續盈利模式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跨國汽車公司更愿意慢慢討論合作細節,穩步推進合作進程。另一方面,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此輪合資中的部分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肯定不愿意做跨國汽車企業的“代工廠”。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外方的拉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急于求成的合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自然會對企業戰略和產品進行多輪討論,甚至不排除推倒重來的可能,所以進展緩慢也是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鐘石指出,或許在逐步放開股比限制后,跨國汽車公司會適當提高持股比例,以增加在合資公司的話語權,但設立獨資企業是有風險的。即使它已經在中國市場發展了多年,但如果沒有中國合作伙伴的幫助,它仍然需要面對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從事合資多年的跨國公司,自然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就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新合資車企的中外雙方應該還是在有序推進合資項目,但雙方都處于謹慎的探索期,相信進度不會太快。”鐘石認為。核心技術和品牌建設是關鍵。在經歷了2018年的首次下滑后,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形勢依然嚴峻。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7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93.3萬輛和1413.2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3.5%和11.4%。在汽車市場整體仍在低位運行的背景下,跨國汽車公司也在失去原有的“……”瑞華品牌的“魅力”掛個外國標簽,穿個中外合資馬甲賺錢的時代結束了。”傅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是跨國汽車企業調整發展戰略的重要時刻。新合資車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加強品牌建設。對于自主品牌車企,傅指出,中國需要在新一輪合作中搶占先機,充分搶占市場優勢,發揮創新優勢,不迷失自我。”此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積累了一些先發優勢。但隨著合資股比的放開和獨資模式的實現,外資將以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競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傅強調,自主品牌要堅持自主創新,以開放的姿態和充分的自信迎接挑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生存并實現快速發展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難題,也是每個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和規劃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付強調,自主汽車企業在開展合資合作的同時,要注重提高自身實力和水平,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中國汽車工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圖片來源:通用汽車官網)據外媒報道,通用汽車美國各工廠工會領導人將于本周前往底特律參加會議,與通用汽車代表討論工會成員的就業問題,而會議所做出的決定可能會對46000位工人的工作帶來影響。
1900/1/1 0:00:00日前,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集團將自2019年11月起,發售專供大眾ID3車型使用的壁掛式電動車充電器。
1900/1/1 0:00:00“我們為什么要讓特斯拉用一輛皮卡打敗我們?”就在三年前,當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宣布,想用一款特斯拉電動皮卡來攻擊底特律汽車制造商的核心業務后,
1900/1/1 0:00:00韓國籍動力電池工程師金朝吉(化名)跳槽到中國一家動力電池企業,從事動力電池電池包的系統研發工作。此前,他就職于韓國一家動力電池企業。
1900/1/1 0:00:00一展盡覽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氫燃料燃料電池、三電裝配自動化、電子元器件、熱管理、測試測量、輕量化、線束與連接器、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技術產業行業熱點精準聚焦大咖齊聚引領前沿風尚EVTECH2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潘磊并購如果無法在這場革命中增加競爭力,那將毫無意義。華爾街從不缺乏腦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