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亞迪的大火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且銷量極高。在銷售終端很難找到一輛車,而且它的庫存在三個月內上漲了50%。我很驚訝能和我的朋友談論這件事。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看看發生了什么。
首先,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數據(保險數量)來看,1-10月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已占24%,超過了北汽和上汽的總和。這真的很夸張。
對比主要新能源車企的銷量,非限售城市在每家企業銷量中的比例(限售城市統計為北方六大城市,廣州、深圳和杭州),比亞迪為36%,其直接競爭對手上汽為15%。相比之下,比亞迪對限制城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從私家車領域來看,比亞迪的私家車購買占比為71%,上汽為89%。更極端的是,如吉利,私人汽車購買僅占55%,幾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租賃市場。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四大主力是比亞迪、北汽、上汽和吉利,而其他公司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企業實力都處于劣勢。從這四家公司1-10月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出,北汽的銷售質量起初很差,但我們仍然沒有擺脫政策市場的應用思路。5月,為了在補貼政策切換前清空舊產品庫存,月銷量達到2.5萬輛,隨后銷售規模迅速萎縮,最終徘徊在5k左右;另一方面,比亞迪是穩健的。自2月份以來,其銷量一直在增長,10月份已升至約2萬輛。上汽的情況似乎是在故意控制銷量,自4月以來一直保持在7-8k的區間,10月甚至降至6k;
吉利在9-10月的表現搶眼,月銷量已經超過上汽老大哥,成為僅次于比亞迪的中國第二。后續的發展情況值得繼續關注(吉利統計包括博瑞通用)。
第二,四家新能源企業的產品結構(1)比亞迪的產品布局相對均衡。在比亞迪的銷售結構中,插電式和純電動基本上是1:1。基本上,這兩種車型35-40%的銷量來自非限售城市。其中,最近很火的湯河源,已經向非限售城市銷售了50%以上。要知道,這兩款車都不是5萬元的A00級車,人民幣的價格略低于8-10萬元。然而,唐先生已經賣出了23萬多元,而且需要最高的價格。
比亞迪車型的產品結構(2)上汽乘用車存在嚴重偏差。縱觀上汽集團的汽車銷量,2018年,銷售結構基本上已經被ei6、eRX5、Ei5和eRX5驢控占據。顯然,上汽走的是PHEV路線,PHEV占比77%,而ERX5的份額只有7%,這真的令人瞠目,而同平臺的ERX5實際上只占29%,遠低于ei6'的40%。只能說,上汽的這兩款suv確實是。從銷售市場分布來看,限售城市市場占比85%,上汽集團的銷售嚴重依賴上海和深圳市場。兩地合計銷量達到約4萬輛,占比60%。
上汽集團產品結構(3)北汽新能源堅持純電路路線。其中,EC系列的市場份額高達61%,在非限售城市銷售了3萬輛,指導價為6-7萬輛。沒有什么可評估的,而且受到技術、產品和其他方面的限制。北汽的方式一直是走廉價路線,未來很難改進。
北汽車型的產品結構(4)吉利汽車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此前,人們發現吉利的銷售統計數據是錯誤的。在此之前,48V微型混合動力博瑞GE也被納入了新能源的銷售范圍。在去掉這款車后,吉利的銷量只有3萬輛,低于奇瑞和江淮。我們發現,在吉利的產品結構中,電動汽車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其中帝豪占81%,1.6萬輛專用于曹。從這個角度來看,吉利的新能源仍然落后于前三大巨頭,但看起來后勁十足。
吉利車型銷量三、比亞迪市場特點近期,比亞迪銷量火爆,在資本市場逆勢飆升。然而,比亞迪的產品如何,以及目前強勁的市場銷售趨勢是否可持續,我個人認為有必要進一步觀察。首先,比亞迪的銷售市場仍然過于集中。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占比70%,而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和杭州五個限售城市占比60%。事實上,他們仍然對限制城市大驚小怪,他們沒有反映出非限制城市產品的競爭力。在廈門、南京等新能源政策相對中性的城市,實際上大部分銷售結構都是租賃的,私人消費者的實際購買量很少。在比亞迪的整個銷售結構中,私人消費者購買約70%,一半的純電動汽車用于租賃。私人消費者更喜歡PHEV的實用性。
您如何理解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私人消費方面的強勁表現?我認為是因為比亞迪在現階段準確把握了新能源市場的三大主流消費者。新能源消費者主要有三種類型。(1) 限制城市中的實用主義者。這些人有更高的消費能力,但他們更愿意購買P……
可以不充電出行的V車型,因此相應的比亞迪秦和宋非常明顯,并且在限制城市的銷量占比明顯高于非限制城市。然而,一些限制城市進一步限制了PHEV,因此價格適中的純電動汽車也可以在限制城市實現良好的銷售,如E5和Qin。(2) 非限制城市的科技愛好者。這將是一個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新技術愛好者,他不會缺少金錢和燃油車,也不會有離開的焦慮。他買湯只是為了早期的使用者或信仰。這些人想買一輛動力強勁的新能源汽車。除了遠超預算的特斯拉和ES8,比亞迪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與上汽等企業的競爭車型相比,唐在動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這也是唐能收獲這類消費者的重要原因。(3) 非限制城市的實用主義者。他們大多是城市中的年輕人,但他們也更喜歡新技術,對新能源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但預算相對較低。通常,買車意味著上下班。預計3-5年后你可以回到你的家,然后再買一次。這樣一來,10萬元以下的比亞迪就成了最佳選擇。以這個價格,你買不到合資a級車,但你可以買到動力強勁、使用成本低的純電動汽車,這自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從比亞迪私購車型的銷量分布也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特點。
私人消費者的購買和銷售情況四、結論(1)合理的產品理念幫助比亞迪斬獲最大份額。正是比亞迪合理的產品策略和良好的產品力,恰當地迎合了三大消費群體,才導致了其在2018年下半年的銷量爆發。然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比亞迪只是在現有的新能源市場上更努力、更快地起步,并切入最大的蛋糕,而不是建立新的消費理念來促進新能源汽車在非限制城市的真正市場競爭。在蛋糕逐漸被瓜分之后,它仍將面臨銷售增長的壓力。無論是改造燃油車消費者,還是進入三四線城市的主流市場,都將面臨諸多困難。(2) 參賽者正在打個盹。上汽和吉利這兩家在汽車定位上與比亞迪有高度重疊的公司,未來可能會對比亞迪的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北汽新能源會自動忽略…)
然而,新能源市場預計短期內不會為上汽創造收入,對吉利來說更不重要。吉利擁有勒克特拉和沃爾沃等資源,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許多合資企業仍在努力遵守政策,他們從未想過要爭奪這個市場。(3) 比亞迪在短期內表現良好,在長期內表現悲觀。在2020年之前,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很難在新能源市場上真正對比亞迪構成威脅。這不僅是因為新能源的蛋糕太小,無法吸引巨頭足夠的關注,還因為比亞迪深耕三電這么多年,其奠定的良好基礎仍能支撐其市場地位。然而,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外部條件逐漸成熟,競爭對手推出更好的新能源產品,并決心搶占市場份額時,比亞迪很可能會重蹈早期的覆轍,看著更好的品牌和產品搶占市場份額,卻無能為力。(4) 新能源汽車賺錢嗎?這是我們應該更多思考的問題。比亞迪真的能從這些車上賺錢嗎,還是只是在賬上留下一堆與國家補貼相對應的應收賬款?畢竟,像上汽和吉利這樣有一些選擇的公司(燃油車業務占很大一部分)已經選擇不承擔銷量。例如,像北汽和比亞迪這樣主要從事新能源的公司,他們是否試圖為股價維持銷售額?(比亞迪三季報已經看到了很多線索)最近,比亞迪的大火創下了歷史新高,銷量極高。在銷售終端很難找到一輛車,而且它的庫存在三個月內上漲了50%。我很驚訝能和我的朋友談論這件事。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看看發生了什么。
首先,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數據(保險數量)來看,1-10月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已占24%,超過了北汽和上汽的總和。這真的很夸張。
對比主要新能源車企的銷量,非限售城市在每家企業銷量中的比例(限售城市統計為北方六大城市,廣州、深圳和杭州),比亞迪為36%,其直接競爭對手上汽為15%。相比之下,比亞迪對限制城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從私家車領域來看,比亞迪的私家車購買占比為71%,上汽為89%。更極端的是,如吉利,私人汽車購買僅占55%,幾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租賃市場。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四大主力是比亞迪、北汽、上汽和吉利,而其他公司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企業實力都處于劣勢。從這四家公司1-10月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出,北汽的銷售質量起初很差,但我們仍然沒有擺脫政策市場的應用思路。5月,為了在補貼政策切換前清空舊產品庫存,月銷量達到2.5萬輛,隨后銷售規模迅速萎縮,最終徘徊在5k左右;另一方面,比亞迪是穩健的。自2月份以來,其銷量一直在增長,10月份已升至約2萬輛。上汽的情況似乎是在故意控制銷量,自4月以來一直保持在7-8k的區間,10月甚至降至6k;
吉利在9-10月的表現搶眼,月銷量已經超過上汽老大哥,成為僅次于比亞迪的中國第二。后續的發展情況值得繼續關注(吉利統計包括博瑞通用)。
第二,四家新能源企業的產品結構(1)比亞迪的產品布局相對均衡。在比亞迪的銷售結構中,插電式和純電動基本上是1:1。基本上,這兩種車型35-40%的銷量來自非限售城市。其中,最近很火的湯河源,已經向非限售城市銷售了50%以上。要知道,這兩款車都不是5萬元的A00級車,人民幣的價格略低于8-10萬元。然而,唐先生已經賣出了23萬多元,而且需要最高的價格。
比亞迪車型的產品結構(2)上汽乘用車存在嚴重偏差。縱觀上汽集團的汽車銷量,2018年,銷售結構基本上已經被ei6、eRX5、Ei5和eRX5驢控占據。顯然,上汽走的是PHEV路線,PHEV占比77%,而ERX5的份額只有7%,這真的令人瞠目,而同平臺的ERX5實際上只占29%,遠低于ei6'的40%。只能說,上汽的這兩款suv確實是。從銷售市場分布來看,限售城市市場占比85%,上汽集團的銷售嚴重依賴上海和深圳市場。兩地合計銷量達到約4萬輛,占比60%。
上汽集團產品結構(3)北汽新能源堅持純電路路線。其中,EC系列的市場份額高達61%,在非限售城市銷售了3萬輛,指導價為6-7萬輛。沒有什么可評估的,而且受到技術、產品和其他方面的限制。北汽的方式一直是走廉價路線,未來很難改進。
北汽車型的產品結構(4)吉利汽車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此前,人們發現吉利的銷售統計數據是錯誤的。在此之前,48V微型混合動力博瑞GE也被納入了新能源的銷售范圍。在去掉這款車后,吉利的銷量只有3萬輛,低于奇瑞和江淮。我們發現,在吉利的產品結構中,電動汽車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其中帝豪占81%,1.6萬輛專用于曹。從這個角度來看,吉利的新能源仍然落后于前三大巨頭,但看起來后勁十足。
吉利車型銷量三、比亞迪市場特點近期,比亞迪銷量火爆,在資本市場逆勢飆升。然而,比亞迪的產品如何,以及目前強勁的市場銷售趨勢是否可持續,我個人認為有必要進一步觀察。首先,比亞迪的銷售市場仍然過于集中。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占比70%,而深圳、北京、上海、廣州和杭州五個限售城市占比60%。事實上,他們仍然對限制城市大驚小怪,他們沒有反映出非限制城市產品的競爭力。在廈門、南京等新能源政策相對中性的城市,實際上大部分銷售結構都是租賃的,私人消費者的實際購買量很少。在比亞迪的整個銷售結構中,私人消費者購買約70%,一半的純電動汽車用于租賃。私人消費者更喜歡PHEV的實用性。
您如何理解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私人消費方面的強勁表現?我認為是因為比亞迪在現階段準確把握了新能源市場的三大主流消費者。新能源消費者主要有三種類型。(1) 限制城市中的實用主義者。這些人有更高的消費能力,但他們更愿意購買P……
可以不充電出行的V車型,因此相應的比亞迪秦和宋非常明顯,并且在限制城市的銷量占比明顯高于非限制城市。然而,一些限制城市進一步限制了PHEV,因此價格適中的純電動汽車也可以在限制城市實現良好的銷售,如E5和Qin。(2) 非限制城市的科技愛好者。這將是一個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新技術愛好者,他不會缺少金錢和燃油車,也不會有離開的焦慮。他買湯只是為了早期的使用者或信仰。這些人想買一輛動力強勁的新能源汽車。除了遠超預算的特斯拉和ES8,比亞迪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與上汽等企業的競爭車型相比,唐在動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這也是唐能收獲這類消費者的重要原因。(3) 非限制城市的實用主義者。他們大多是城市中的年輕人,但他們也更喜歡新技術,對新能源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但預算相對較低。通常,買車意味著上下班。預計3-5年后你可以回到你的家,然后再買一次。這樣一來,10萬元以下的比亞迪就成了最佳選擇。以這個價格,你買不到合資a級車,但你可以買到動力強勁、使用成本低的純電動汽車,這自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從比亞迪私購車型的銷量分布也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特點。
私人消費者的購買和銷售情況四、結論(1)合理的產品理念幫助比亞迪斬獲最大份額。正是比亞迪合理的產品策略和良好的產品力,恰當地迎合了三大消費群體,才導致了其在2018年下半年的銷量爆發。然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比亞迪只是在現有的新能源市場上更努力、更快地起步,并切入最大的蛋糕,而不是建立新的消費理念來促進新能源汽車在非限制城市的真正市場競爭。在蛋糕逐漸被瓜分之后,它仍將面臨銷售增長的壓力。無論是改造燃油車消費者,還是進入三四線城市的主流市場,都將面臨諸多困難。(2) 參賽者正在打個盹。上汽和吉利這兩家在汽車定位上與比亞迪有高度重疊的公司,未來可能會對比亞迪的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北汽新能源會自動忽略…)然而,新能源市場預計短期內不會為上汽創造收入,對吉利來說更不重要。吉利擁有勒克特拉和沃爾沃等資源,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許多合資企業仍在努力遵守政策,他們從未想過要爭奪這個市場。(3) 比亞迪在短期內表現良好,在長期內表現悲觀。在2020年之前,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很難在新能源市場上真正對比亞迪構成威脅。這不僅是因為新能源的蛋糕太小,無法吸引巨頭足夠的關注,還因為比亞迪深耕三電這么多年,其奠定的良好基礎仍能支撐其市場地位。然而,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外部條件逐漸成熟,競爭對手推出更好的新能源產品,并決心搶占市場份額時,比亞迪很可能會重蹈早期的覆轍,看著更好的品牌和產品搶占市場份額,卻無能為力。(4) 新能源汽車賺錢嗎?這是我們應該更多思考的問題。比亞迪真的能從這些車上賺錢嗎,還是只是在賬上留下一堆與國家補貼相對應的應收賬款?畢竟,像上汽和吉利這樣有一些選擇的公司(燃油車業務占很大一部分)已經選擇不承擔銷量。例如,像北汽和比亞迪這樣主要從事新能源的公司,他們是否試圖為股價維持銷售額?(比亞迪的第三季度報告已經看到了許多線索)
當一家企業成為某一個行業的標桿時,它的一舉一動就不再只屬于企業本身。尤其是當這個行業已經匯集了國內外幾百億資本,有望改變全中國十幾億乃至全球數十億人出行方式的時候。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6日,韓國三星電子(SmsungElectronics)公司宣布,其已與韓國交通安全公團(KOTSA)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合作研發下一代電信技術,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正與測量儀器制造商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合作,在德國慕尼黑和中國上海對5GV2X無線電技術進行現場測試。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谷歌升級了旗下的出行助理軟件AndroidAuto,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新功能,同時提升了功能方案的速度及安全性。該款應用提供了全新的媒體界面。
1900/1/1 0:00:0012月5日,孚能科技董事長王向汽車之家表示,2019年孚能科技的出貨量預計會達到10GWh,目標是挑戰當前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前三名。“至于明年的訂單,目前的產能只能滿足三分之一。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長城汽車計劃于2020年將旗下獨立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登陸歐洲市場。長城汽車副總裁寧述勇稱,長城汽車已經開始研究打造其“電動車全球分銷體系”的方法,最終目標是在歐洲銷售電動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