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后,這場潛在的戰爭繼續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甚至蔓延到美國的長期盟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
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對汽車進口是否會對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在調查完成之前,特朗普威脅要對所有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的懲罰性關稅,這深深觸動了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的國家和經濟體的敏感神經。在動蕩和焦慮之中,沒有人愿意讓貿易戰如此輕易地發生。于是,在過去的一周里,各種寓言迅速結合在一起,一邊抱團取暖,一邊不停地“交談”,一邊計算和調解談判。圍繞汽車關稅的博弈也進入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我想知道它將引領整個行業走向何方。據路透社7月17日消息,中德合作后,歐盟和日本迅速擁抱。雙方最近簽署了一項貿易協議,歐盟將取消對日本進口汽車10%的關稅和對相關零部件3%的關稅。
此舉將提升豐田、日產、本田和馬自達等日本車企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只有整車企業才會受益,電裝、愛信精機和捷達嘉等零部件供應商也將從中受益。一方面,特朗普希望征收懲罰性關稅,另一方面,歐盟和日本則抱團為對方降低關稅。這種“美國向東,我們向西”的做法反映了全球關系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正在疏遠歐盟、北約和加拿大等長期伙伴。歐盟和日本之間幾乎相互免除貿易關稅,也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開放區,旨在應對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人們越來越擔心保護主義,但我希望日本和歐盟能夠在自由貿易的旗幟下領導世界。”。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評論道:“我們想傳達的信息非常明確,那就是反對保護主義。歐盟和日本將永遠敞開合作的大門。”歐盟內部意見分歧,在美國進行談判的前景難以預料。一方面,它迅速與合作伙伴升溫,另一方面,積極與特朗普斡旋。最近,歐盟為汽車關稅的潛在威脅傷透了心。7月25日將迎來歷史的轉折點。據彭博社報道,由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率領的歐盟高級官員代表團前往美國,開始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雙方將重點討論未來是否有可能降低美國對歐盟的汽車關稅。
據熟悉內幕的官員透露,歐盟正在考慮兩種可能的談判方案,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種是簽署所謂的多元化部門協議。根據世貿組織現有規則,歐盟不能只對美國降低10%的進口汽車關稅,但一旦降低關稅,就應該平等適用于所有世貿組織成員。然而,世貿組織允許某些國家就某些行業簽署“諸邊協議”,這些協議可以由成員國通過自愿談判簽署,只要不違反“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也不適用于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就可以在簽署國之間生效。這種協議簽署得很快,不需要164個世貿組織成員國的投票,只需要在簽署國之間達成協議。這也被認為是解決歐美汽車關稅爭端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白宮官員私下表示,特朗普對這一解決方案不感興趣。特朗普認為,在歐盟對進口美國汽車征收10%關稅之前,歐美的關稅機制是不公平的,而美國只是……
對進口的歐洲汽車征收2.5%的關稅。“我們重申,如果談判不以公平為基礎,那么我們將采取許多報復措施。這些措施使美國強大,但我們不想輕易使用它們。”特朗普說。
容克表示,他對美國此次談判的前景感到“樂觀和放松”,但他也強調,歐盟不會被威脅嚇倒。“我們將繼續以針鋒相對的態度回應美國對歐盟的挑釁”。據報道,如果談判失敗,特朗普的懲罰性汽車關稅生效,歐盟將對美國的煤炭、藥品和化工產品征收高關稅,攻擊范圍將更廣。盡管歐盟表面上態度強硬,但內部在此次談判上存在很大分歧。例如,德國的汽車工業嚴重依賴美國市場,去年向美國出口了64萬輛汽車。它渴望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盡快找到解決方案,甚至做出一些讓步以達成解決方案。相對不那么依賴的法國認為,美國征收的汽車關稅已經確定,談判在改變局勢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美國工業界集體抵制該稅收計劃。如果歐盟在困境中筋疲力盡,那么似乎坐在釣魚臺上的特朗普政府就不順利了。就在美國商務部對汽車進口是否會對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特朗普威脅要對汽車和零部件征收懲罰性關稅之際,美國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抵制浪潮。業內抵制貿易戰的聲音越來越大。
此前,通用汽車、豐田、菲亞特克萊斯勒等車企已“致函”美國商務部,論證貿易戰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生產萎縮、就業減少、投資停滯等風險。上周四,在美國商務部舉行的聽證會上,代表美國汽車行業許多利益相關者的各種協會出席了會議,并就貿易戰的潛在影響進行了科學研究,以說服商務部調查預設不成立,同時,貿易戰對美國有害。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主席彼得·韋爾奇在證詞中表示:“25%的懲罰性關稅將嚴重傷害制造商、經銷商和消費者,最大的受害者將是美國消費者。”,他在聲明中指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動機是不合理的。“目前,商務部還沒有提出任何站得住腳的理論來解釋進口汽車與美國國家安全之間的必然聯系,但卻急于任意打破行業貿易平衡。”
此外,貿易戰的低迷影響了美國的汽車制造業,尤其是汽車業的重鎮密歇根州底特律。7月12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中美貿易戰留在密歇根州的心中》。報道稱,在過去幾年里,中國在密歇根州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收購了瀕臨關閉的工廠,開設了新工廠,并創造了1萬多個就業機會。然而,密歇根州眼中的經濟伙伴卻被特朗普視為“經濟敵人”。“我不認為美國人來這里是為了竊取技術或知識產權,”亨尼格斯汽車公司總裁拉里·威廉姆斯說。“我認為美國公司來這里學習,不是為了把他們帶回中國或離開華北,而是為了建立全球企業。”密歇根州是北美四分之三以上汽車研發項目的所在地。陷入貿易戰的“北美老汽車工業基地”,既焦慮又無助。如果它想保持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優勢,就無法擺脫對中國等國際市場的依賴,而特朗普政府的措施無異于“做了錯事”。這也有b……
這是美國社會撕裂的縮影。就在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后,這場潛在的戰爭繼續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甚至蔓延到美國的長期盟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
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對汽車進口是否會對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在調查完成之前,特朗普威脅要對所有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的懲罰性關稅,這深深觸動了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的國家和經濟體的敏感神經。在動蕩和焦慮之中,沒有人愿意讓貿易戰如此輕易地發生。于是,在過去的一周里,各種寓言迅速結合在一起,一邊抱團取暖,一邊不停地“交談”,一邊計算和調解談判。圍繞汽車關稅的博弈也進入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我想知道它將引領整個行業走向何方。據路透社7月17日消息,中德合作后,歐盟和日本迅速擁抱。雙方最近簽署了一項貿易協議,歐盟將取消對日本進口汽車10%的關稅和對相關零部件3%的關稅。
此舉將提升豐田、日產、本田和馬自達等日本車企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只有整車企業才會受益,電裝、愛信精機和捷達嘉等零部件供應商也將從中受益。一方面,特朗普希望征收懲罰性關稅,另一方面,歐盟和日本則抱團為對方降低關稅。這種“美國向東,我們向西”的做法反映了全球關系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正在疏遠歐盟、北約和加拿大等長期伙伴。歐盟和日本之間幾乎相互免除貿易關稅,也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開放區,旨在應對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人們越來越擔心保護主義,但我希望日本和歐盟能夠在自由貿易的旗幟下領導世界。”。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評論道:“我們想傳達的信息非常明確,那就是反對保護主義。歐盟和日本將永遠敞開合作的大門。”歐盟內部意見分歧,在美國進行談判的前景難以預料。一方面,它迅速與合作伙伴升溫,另一方面,積極與特朗普斡旋。最近,歐盟為汽車關稅的潛在威脅傷透了心。7月25日將迎來歷史的轉折點。據彭博社報道,由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率領的歐盟高級官員代表團前往美國,開始與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雙方將重點討論未來是否有可能降低美國對歐盟的汽車關稅。
據熟悉內幕的官員透露,歐盟正在考慮兩種可能的談判方案,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種是簽署所謂的多元化部門協議。根據世貿組織現有規則,歐盟不能只對美國降低10%的進口汽車關稅,但一旦降低關稅,就應該平等適用于所有世貿組織成員。然而,世貿組織允許某些國家就某些行業簽署“諸邊協議”,這些協議可以由成員國通過自愿談判簽署,只要不違反“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也不適用于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就可以在簽署國之間生效。這種協議簽署得很快,不需要164個世貿組織成員國的投票,只需要在簽署國之間達成協議。這也被認為是解決歐美汽車關稅爭端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白宮官員私下表示,特朗普對這一解決方案不感興趣。特朗普認為,在歐盟對進口商品征收10%關稅之前,歐美的關稅機制是不公平的……
d美國汽車,而美國只對進口的歐洲汽車征收2.5%的關稅。“我們重申,如果談判不以公平為基礎,那么我們將采取許多報復措施。這些措施使美國強大,但我們不想輕易使用它們。”特朗普說。
容克表示,他對美國此次談判的前景感到“樂觀和放松”,但他也強調,歐盟不會被威脅嚇倒。“我們將繼續以針鋒相對的態度回應美國對歐盟的挑釁”。據報道,如果談判失敗,特朗普的懲罰性汽車關稅生效,歐盟將對美國的煤炭、藥品和化工產品征收高關稅,攻擊范圍將更廣。盡管歐盟表面上態度強硬,但內部在此次談判上存在很大分歧。例如,德國的汽車工業嚴重依賴美國市場,去年向美國出口了64萬輛汽車。它渴望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盡快找到解決方案,甚至做出一些讓步以達成解決方案。相對不那么依賴的法國認為,美國征收的汽車關稅已經確定,談判在改變局勢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美國工業界集體抵制該稅收計劃。如果歐盟在困境中筋疲力盡,那么似乎坐在釣魚臺上的特朗普政府就不順利了。就在美國商務部對汽車進口是否會對國家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展開調查,特朗普威脅要對汽車和零部件征收懲罰性關稅之際,美國爆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抵制浪潮。業內抵制貿易戰的聲音越來越大。
此前,通用汽車、豐田、菲亞特克萊斯勒等車企已“致函”美國商務部,論證貿易戰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生產萎縮、就業減少、投資停滯等風險。上周四,在美國商務部舉行的聽證會上,代表美國汽車行業許多利益相關者的各種協會出席了會議,并就貿易戰的潛在影響進行了科學研究,以說服商務部調查預設不成立,同時,貿易戰對美國有害。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主席彼得·韋爾奇在證詞中表示:“25%的懲罰性關稅將嚴重傷害制造商、經銷商和消費者,最大的受害者將是美國消費者。”,他在聲明中指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動機是不合理的。“目前,商務部還沒有提出任何站得住腳的理論來解釋進口汽車與美國國家安全之間的必然聯系,但卻急于任意打破行業貿易平衡。”
此外,貿易戰的低迷影響了美國的汽車制造業,尤其是汽車業的重鎮密歇根州底特律。7月12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中美貿易戰留在密歇根州的心中》。報道稱,在過去幾年里,中國在密歇根州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收購了瀕臨關閉的工廠,開設了新工廠,并創造了1萬多個就業機會。然而,密歇根州眼中的經濟伙伴卻被特朗普視為“經濟敵人”。“我不認為美國人來這里是為了竊取技術或知識產權,”亨尼格斯汽車公司總裁拉里·威廉姆斯說。“我認為美國公司來這里學習,不是為了把他們帶回中國或離開華北,而是為了建立全球企業。”密歇根州是北美四分之三以上汽車研發項目的所在地。陷入貿易戰的“北美老汽車工業基地”,既焦慮又無助。如果它想保持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優勢,就無法擺脫對中國等國際市場的依賴,而特朗普政府的措施無異于“做了錯事”。這也成為美國社會撕裂的一個縮影。
英偉達研發了提升自動駕駛車輛能效、安全性的所有必需設備,使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成為現實。英偉達還在悄悄地打造生態系統,隨著未來數年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該系統也將得到蓬勃發展。
1900/1/1 0:00:00隨著自動駕駛關鍵節點的臨近,產業鏈上的參與者都在多方布局以期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傳統零部件廠商博世的方式有點特別。
1900/1/1 0:00:002018年7月18日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信息部組織的“2018年中國汽車工業重點企業統計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
1900/1/1 0:00:00這場并購的中國區反壟斷審查若不能在25日前通過,高通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的分手費,以此終止這筆半導體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金額超過440億美元的并購交易。
1900/1/1 0:00:00高精地圖創企Wayzai今日宣布獲8000萬美元A輪融資,但未披露投資方。Wayzai創立于2017年,定位于智能位置服務商,致力于提供L4級別的高精度地圖位置服務。
1900/1/1 0:00:007月19日,2018《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共有23家整車集團上榜,其中日本的豐田和德國的大眾表現依舊強勢,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美元,分別為265172億美元和260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