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特斯拉將最大的外資制造項目帶到了上海市政府,整個汽車圈陷入了“興奮”的氛圍。但從來沒有人提到他們能為特斯拉聚會多久。從網上報道的圖片來看,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訪華的主要目的是簽署一份合同:宣布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地區建造其第二家全球汽車裝配廠(Gigafactory 3),該工廠還將負責研發、制造和銷售。更重要的是,這位剛從泰國救人回來的首席執行官習慣性地豎起了一面旗幟:如果明年年初能夠順利開工,中國“無畏”工廠將在2020年前投產并交付首批產品,2022年左右產能將達到50萬輛。“2020”和“2022”是兩個相當尷尬的數字。所有新能源汽車公司,包括在華現有合資企業和外國品牌,都在上述兩個時間節點設定了各自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規劃目標。換句話說,無論從政策還是市場角度來看,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都將正式爆發甚至成熟。就特斯拉最初的生產目標而言,這家硅谷科技公司恐怕只是站在了起跑線上,但幾乎已經失去了從美國“進口”的優勢。今天的電動汽車用戶愿意為特斯拉付費,這是有道理的,主要是因為他們看中了高性能、智能化和品牌溢價的產品。以具有相同科技背景的造車新勢力為例,四年時間足以讓這些中國本土車企達到“準特斯拉”水平。首先,就產品性能而言,普通消費者可能最關心的是車輛續航里程問題。不要談論尚未出現的Model Y。目前,使用大型電池的Model 3的續航里程約為500公里。這個數字與蔚來、威馬和游騎兵公布的最大續航里程相差不遠。即使市場上大多數電動汽車仍在300km左右的綜合工況下徘徊,但特斯拉在與松下聯合投資的動力電池工廠中確實具有成本優勢。但自主品牌也找到了這條路,選擇自建電池工廠,或與動力電池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國內電池頭部企業都在不斷量產新產品,而且都在提高電池密度,更不用說蔚來等企業提出了“換電”的獨特模式。車輛續航里程將是問題最小的“問題”。此外,讓我們以Model 3為例。在動力總成系統、電動驅動系統和充電系統方面有直接合作的供應商有38家,其中21家是中國企業。老實說,他們沒有與特斯拉簽署任何“獨家協議”,因此一些國產車型很可能與Model 3有相同的供應商。從近年來不斷傳出的融資消息來看,理論上,國內汽車制造商口袋里的現金比特斯拉還多。在硬件方面,他們沒有理由不選擇優秀的公司進行合作,包括與自動駕駛相關的芯片和攝像頭。自動駕駛一直被認為是智能汽車的標志。拋開業界對特斯拉“自研芯片”的態度不談,馬斯克此前曾表示,他將在2019年底前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承諾。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很冷。與特斯拉用戶對自動駕駛2.0升級速度的失望相比,國內車企普遍從L2.5起步,這對于勉強完成L2級輔助駕駛的特斯拉來說仍有相當的競爭實力。換句話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只是馬斯克喊得更大聲而已。對于這家很少投入中國營銷的車企來說,其所有的品牌推廣基本上都是基于硅谷鋼鐵俠的口實和“富人”傳下來的產品體驗。另一方面,在中國,布局體驗中心似乎已經成為新老車企的既定動作。蔚來、奇點、廣汽新能源。。。都不遺余力地加強對用戶體驗的投資。除了一小部分特斯拉的死忠外,消費者通常更愿意做生意中的“神”,舒適地開車回家。畢竟,特斯拉的工廠節省了十多萬元的產品價格……
中國剛剛讓這個來自硅谷的“外國小玩意”以同樣的價格擠進了當地市場。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新能源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也無法阻擋下滑趨勢。四年后,有多少用戶可以為“感覺”付費?這也是馬斯克“洗粉”的好方法。即使這只獨角獸真的能在中國這片熱土上推出滾動產品,馬斯克能否改掉“不斷跳票”的壞習慣,工廠里還有多少員工在努力工作?沒有人敢保證。也許正因為如此,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黃歐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政府將全力支持特斯拉項目,但始終拒絕對馬斯克對工廠規模和生產細節的承諾發表評論。簡單地說,上海政府只傳達了一個意思:你可以自由成長,我已經盡力了。當然,政府從不虧本做生意。億歐汽車認為,業界不應過于擔心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的資金投入。按照新造車企業建廠的慣例,除了對研發和人員的投資外,國家很可能會通過政府產業基金來支持它們。畢竟,工廠設備和車間等基礎設施的所有權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說,即使馬斯克來到上海,也不會解釋任何問題。在首席執行官未來兩天的北京之行中,他估計將不得不與中國市政府討論減稅或免稅或新能源生產資格等一系列可能性。我們不否認特斯拉開放全球市場的重要性,但與公眾期望的“本土化”相比,它所要承受的磨煉可能更有使命感。當特斯拉Model 3的第5000輛汽車下線時,馬斯克非常有啟發性地說:“特斯拉終于成為了一家真正的汽車公司。”顯然,作為一家汽車公司,今天的特斯拉還遠遠不夠成熟,更不用說智能電動汽車本身更多地依賴當地的數據和基礎設施了。正如李斌最近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歡迎加州溫室里的花朵來到中國相互學習。最終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7月10日,特斯拉將最大的外資制造項目帶到了上海市政府,整個汽車圈陷入了“興奮”的氛圍。但從來沒有人提到他們能為特斯拉聚會多久。從網上報道的圖片來看,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訪華的主要目的是簽署一份合同:宣布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地區建造其第二家全球汽車裝配廠(Gigafactory 3),該工廠還將負責研發、制造和銷售。更重要的是,這位剛從泰國救人回來的首席執行官習慣性地豎起了一面旗幟:如果明年年初能夠順利開工,中國“無畏”工廠將在2020年前投產并交付首批產品,2022年左右產能將達到50萬輛。“2020”和“2022”是兩個相當尷尬的數字。所有新能源汽車公司,包括在華現有合資企業和外國品牌,都在上述兩個時間節點設定了各自的銷量和市場份額規劃目標。換句話說,無論從政策還是市場角度來看,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都將正式爆發甚至成熟。就特斯拉最初的生產目標而言,這家硅谷科技公司恐怕只是站在了起跑線上,但幾乎已經失去了從美國“進口”的優勢。今天的電動汽車用戶愿意為特斯拉付費,這是有道理的,主要是因為他們看中了高性能、智能化和品牌溢價的產品。以具有相同科技背景的造車新勢力為例,四年時間足以讓這些中國本土車企達到“準特斯拉”水平。首先,就產品性能而言,普通消費者可能最關心的是車輛續航里程問題。不要談論尚未出現的Model Y。目前,使用大型電池的Model 3的續航里程約為500公里。這個數字與蔚來、威馬和游騎兵公布的最大續航里程相差不遠。盡管市場上的大多數電動汽車仍在co下徘徊……
在約300公里的高溫工作條件下,特斯拉在與松下聯合投資的動力電池工廠中確實具有成本優勢。但自主品牌也找到了這條路,選擇自建電池工廠,或與動力電池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國內電池頭部企業都在不斷量產新產品,而且都在提高電池密度,更不用說蔚來等企業提出了“換電”的獨特模式。車輛續航里程將是問題最小的“問題”。此外,讓我們以Model 3為例。在動力總成系統、電動驅動系統和充電系統方面有直接合作的供應商有38家,其中21家是中國企業。老實說,他們沒有與特斯拉簽署任何“獨家協議”,因此一些國產車型很可能與Model 3有相同的供應商。從近年來不斷傳出的融資消息來看,理論上,國內汽車制造商口袋里的現金比特斯拉還多。在硬件方面,他們沒有理由不選擇優秀的公司進行合作,包括與自動駕駛相關的芯片和攝像頭。自動駕駛一直被認為是智能汽車的標志。拋開業界對特斯拉“自研芯片”的態度不談,馬斯克此前曾表示,他將在2019年底前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承諾。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很冷。與特斯拉用戶對自動駕駛2.0升級速度的失望相比,國內車企普遍從L2.5起步,這對于勉強完成L2級輔助駕駛的特斯拉來說仍有相當的競爭實力。換句話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只是馬斯克喊得更大聲而已。對于這家很少投入中國營銷的車企來說,其所有的品牌推廣基本上都是基于硅谷鋼鐵俠的口實和“富人”傳下來的產品體驗。另一方面,在中國,布局體驗中心似乎已經成為新老車企的既定動作。蔚來、奇點、廣汽新能源。。。都不遺余力地加強對用戶體驗的投資。除了一小部分特斯拉的死忠外,消費者通常更愿意做生意中的“神”,舒適地開車回家。畢竟,特斯拉在中國的工廠節省的十多萬元的產品價格,恰好讓這款來自硅谷的“洋玩意”以同樣的價格擠進了當地市場。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新能源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也無法阻擋下滑趨勢。四年后,有多少用戶可以為“感覺”付費?這也是馬斯克“洗粉”的好方法。即使這只獨角獸真的能在中國這片熱土上推出滾動產品,馬斯克能否改掉“不斷跳票”的壞習慣,工廠里還有多少員工在努力工作?沒有人敢保證。也許正因為如此,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黃歐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政府將全力支持特斯拉項目,但始終拒絕對馬斯克對工廠規模和生產細節的承諾發表評論。簡單地說,上海政府只傳達了一個意思:你可以自由成長,我已經盡力了。當然,政府從不虧本做生意。億歐汽車認為,業界不應過于擔心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的資金投入。按照新造車企業建廠的慣例,除了對研發和人員的投資外,國家很可能會通過政府產業基金來支持它們。畢竟,工廠設備和車間等基礎設施的所有權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說,即使馬斯克來到上海,也不會解釋任何問題。在首席執行官未來兩天的北京之行中,他估計將不得不與中國市政府討論減稅或免稅或新能源生產資格等一系列可能性。我們不否認特斯拉開放全球市場的重要性,但與公眾期望的“本土化”相比,它所要承受的磨煉可能更有使命感。當特斯拉Model 3的第5000輛汽車下線時,馬斯克非常鼓舞人心地說:“特斯拉終于成為了一家真正的汽車公司。”顯然,作為一家汽車公司,今天的特斯拉還遠遠不夠成熟,更不用說智能電動汽車本身更多地依賴于本地數據和基礎設施……
結構。正如李斌最近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歡迎加州溫室里的花朵來到中國相互學習。最終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美國當地時間7月13日,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來到位于洛杉磯的FaradayFuture(FF)總部進行了視察,并就公司未來發展與FF管理層進行了研討交流。
1900/1/1 0:00:00在僅用兩三年的時間就將此前積攢的利潤消耗殆盡后,第一批涉足新能源汽車投資的企業開始退股自保。
1900/1/1 0:00:001、美國將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閱讀原文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的清單。
1900/1/1 0:00:00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副局長HeidiKing稱,現在監管通用汽車和Waymo等公司測試自動駕駛車輛還為時過早。
1900/1/1 0:00:001、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多管齊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7月1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應多管齊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1900/1/1 0:00:00自從個人電腦被發明以來,它就一發不可收的成為了我們需要長時間面對的第一塊屏幕,然后接下來是智能手機,現在不少人面對手機的時長甚至超過老婆孩子,單身狗們完全將自己奉獻給了手機,這是第二塊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