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最受資本市場“鐘愛”的24家國內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一覽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隨著人工智能的加速滲透,自動駕駛技術無疑成為目前最熱門的領域。除了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巨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以科技為基礎的初創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領域,全球已經涌現出240多家初創企業,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消費市場,中國也有許多初創企業。通過收集整理企業的經營信息,我們選取了24家最受資本市場“喜愛”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內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從融資流程、技術路線、核心產品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梳理,供行業參考。

    Beijing, Discovery, FAW

    政策指導:推動初創企業數量增加通過對上述24家具有代表性的初創企業的分析,加斯帕爾發現,早在2011年,中國就有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初創企業,如極限智能;這種建立速度在2012年進入快車道。此后,幾乎每年都有3-4家公司注冊成立,2015年數量最多的達到6家。今年(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正式頒布,明確指出到2020年,中國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的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的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支撐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和產業集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汽車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自動駕駛市場逐漸火熱,誕生了安智汽車、智行哲科技、地平線機器人、途勝未來、智家科技maxiyye等企業。到2017年,中國《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時間節點。《規劃》要求,到2020年,DA(駕駛員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和CA(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網絡化駕駛員輔助系統的裝配率將達到10%;到2025年,新型DA、PA和CA汽車的裝配率將達到80%,其中新型PA和CA的裝配率達到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政策一出,一批專注于研究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初創企業緊隨其后,如Pony.ai、Roadstar.ai和景馳科技。工商資料顯示,Pony.ai于2016年12月在北京注冊成立,隨后于2017年10月將總部遷至廣州南沙新區;

    Roadstar.ai于2017年3月在深圳注冊。在今年的一周年大會上,Roadstar.ai首席執行官童賢巧告訴記者,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政策正在不斷發展,后期會越來越開放。融資進展:融資額再創新高。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自動駕駛這一顛覆性行業成為資本市場上除了新能源汽車之外的另一個熱門風口。在上述24家初創企業的創業過程中,他們都獲得了至少1000萬元的融資。據統計,共有14家企業完成了A輪融資,其中金額最高的是Roadstar.ai。今年5月,該公司宣布完成1.28億美元(約合8.1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該融資由雙湖資本和深圳創業投資集團聯合領投。本輪融資打破了此前Pony.ai創下的約7.17億元人民幣的單輪融資額,也成就了Roadstar。。隨后,景馳科技于5月10日宣布,正在加快A輪融資,A輪融資將于近期完成。2017年,晶馳科技完成了570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使其融資總額達到約8.71億元人民幣。同樣在預賽中的還有智能駕駛技術Maxeye。目前,其融資總額約為30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宗木科技、中科匯研、智行哲科技和Momenta

    ,進入B輪;智華INVO和圖森已經率先完成了未來的C輪比賽;牛奇科技和禾多科技Holomatic正處于天使輪階段,具體金額尚未披露,預計在數千萬美元左右。技術路線:在技術路線和核心產品方面,很明顯,與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不同,國內初創企業大多專注于一些軟件或硬件,如傳感器、芯片和大數據算法。從早期的汽車主動安全、高級駕駛輔助(ADAS)等產品研發,到傳感器融合處理,再到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初創企業正在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分析認為,自動駕駛市場正在形成巨頭與創業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新商業生態。那些在自身垂直細分領域具有優勢的初創企業將逐漸成為大型平臺企業供應鏈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自動駕駛在未來將越來越像今天的手機行業。企業家更關心各個細分市場,未來大型平臺企業將整合這些細分市場的推動者。當然,除了核心技術算法和產品外,許多初創公司將自動駕駛作為其最終發展方向,即至少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商用車領域,圖森未來將致力于將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系統應用于物流車,并在有限的場景(高速公路)中實現L4級自動駕駛技術,打造無人貨運卡車。Pony.ai、Roadstar.ai和景馳科技將專注于L4級無人駕駛乘用車。商業落地:不同渠道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成為最終方向。在政策引導和資本進入之后,初創企業如何將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擁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初創企業在業務落地方面與傳統零部件公司相似。一種是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通過前部裝載直接裝載汽車;一種是與代理商合作,通過后裝的方式進入C端消費市場。目前,這類企業已經接到了一些市場訂單;

    還有一些擁有核心技術算法的企業,為車廠提供軟件技術和計算方法。這類企業通常需要與汽車工廠進行長期的磨合和合作。另一批以自動駕駛為最終發展方向的初創企業不愿成為技術和產品的供應商。他們最終計劃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出行領域,并普遍認為2018年是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的前夜。真正商業化的第一年即將到來。當技術成熟,政策法規允許時,這類初創企業將通過汽車公司的代工生產無人駕駛汽車,并將其投入新興領域并進行運營和維護。有研究報告顯示,到2050年,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和移動共享出行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其中基于無人駕駛智能車的出租車服務將達到4萬億美元,快遞和商業物流服務將達到3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可能會催生更多自動駕駛領域的初創企業。隨著人工智能的加速滲透,自動駕駛技術無疑成為目前最熱門的領域。除了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巨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以科技為基礎的初創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領域,全球已經涌現出240多家初創企業,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消費市場,中國也有許多初創企業。通過收集整理企業的經營信息,我們選取了24家最受資本市場“喜愛”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內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從融資流程、技術路線、核心產品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梳理,供行業參考。

    Beijing, Discovery, FAW

    政策指導:推動初創企業數量增加通過對上述24家具有代表性的初創企業的分析,加斯帕爾發現,早在2011年,中國就有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初創企業,如極限智能;這種建立速度在2012年進入快車道。此后,幾乎每年都有3-4家公司注冊成立,2015年數量最多的達到6家。今年(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正式頒布,明確指出到2020年,中國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的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的自主研發體系和生產支撐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和產業集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汽車行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自動駕駛市場逐漸火熱,誕生了安智汽車、智行哲科技、地平線機器人、途勝未來、智家科技maxiyye等企業。到2017年,中國《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時間節點。《規劃》要求,到2020年,DA(駕駛員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和CA(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網絡化駕駛員輔助系統的裝配率將達到10%;到2025年,新型DA、PA和CA汽車的裝配率將達到80%,其中新型PA和CA的裝配率達到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政策一出,一批專注于研究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初創企業緊隨其后,如Pony.ai、Roadstar.ai和景馳科技。工商資料顯示,Pony.ai于2016年12月在北京注冊成立,隨后于2017年10月將總部遷至廣州南沙新區;

    Roadstar.ai于2017年3月在深圳注冊。在今年的一周年大會上,Roadstar.ai首席執行官童賢巧告訴記者,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政策正在不斷發展,后期會越來越開放。融資進展:融資額再創新高。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自動駕駛這一顛覆性行業成為資本市場上除了新能源汽車之外的另一個熱門風口。在上述24家初創企業的創業過程中,他們都獲得了至少1000萬元的融資。據統計,共有14家企業完成了A輪融資,其中金額最高的是Roadstar.ai。今年5月,該公司宣布完成1.28億美元(約合8.1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該融資由雙湖資本和深圳創業投資集團聯合領投。本輪融資打破了此前Pony.ai創下的約7.17億元人民幣的單輪融資額,也成就了Roadstar。。隨后,景馳科技于5月10日宣布,正在加快A輪融資,A輪融資將于近期完成。2017年,晶馳科技完成了570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使其融資總額達到約8.71億元人民幣。同樣在預賽中的還有智能駕駛技術Maxeye。目前,其融資總額約為30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宗木科技、中科匯研、智行哲科技和Momenta

    ,進入B輪;智華INVO和圖森已經率先完成了未來的C輪比賽;牛奇科技和禾多科技Holomatic正處于天使輪階段,具體金額尚未披露,預計在數千萬美元左右。技術路線:在技術路線和核心產品方面,很明顯,與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不同,國內初創企業大多專注于一些軟件或硬件,如傳感器、芯片和大數據算法。從早期的汽車主動安全、高級駕駛輔助(ADAS)等產品研發,到傳感器融合處理,再到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初創企業正在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分析認為,自動駕駛市場正在形成巨頭與創業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新商業生態。那些在自身垂直細分領域具有優勢的初創企業將逐漸成為大型平臺企業供應鏈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自動駕駛在未來將越來越像今天的手機行業。企業家更關心各個細分市場,未來大型平臺企業將整合這些細分市場的推動者。當然,除了核心技術算法和產品外,許多初創公司將自動駕駛作為其最終發展方向,即至少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商用車領域,圖森未來將致力于將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系統應用于物流車,并在有限的場景(高速公路)中實現L4級自動駕駛技術,打造無人貨運卡車。Pony.ai、Roadstar.ai和景馳科技將專注于L4級無人駕駛乘用車。商業落地:不同渠道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成為最終方向。在政策引導和資本進入之后,初創企業如何將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擁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初創企業在業務落地方面與傳統零部件公司相似。一種是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通過前部裝載直接裝載汽車;一種是與代理商合作,通過后裝的方式進入C端消費市場。目前,這類企業已經接到了一些市場訂單;還有一些擁有核心技術算法的企業,為車廠提供軟件技術和計算方法。這類企業通常需要與汽車工廠進行長期的磨合和合作。另一批以自動駕駛為最終發展方向的初創企業不愿成為技術和產品的供應商。他們最終計劃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出行領域,并普遍認為2018年是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的前夜。真正商業化的第一年即將到來。當技術成熟,政策法規允許時,這類初創企業將通過汽車公司的代工生產無人駕駛汽車,并將其投入新興領域并進行運營和維護。有研究報告顯示,到2050年,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和移動共享出行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其中基于無人駕駛智能車的出租車服務將達到4萬億美元,快遞和商業物流服務將達到3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可能會催生更多自動駕駛領域的初創企業。

    標簽:北京發現一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第9版軟件8月推出,將開啟全自動駕駛功能

    雖然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技術今年卷入了多起車禍,但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并未因此而放棄,其第9版軟件將在今年8月推出,全自動駕駛功能也將在該版軟件中開啟。

    1900/1/1 0:00:00
    寧德時代今日上市半小時漲停,動力電池獨角獸后勁如何?

    6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正式登陸創業板,股票代碼為300750。

    1900/1/1 0:00:00
    行業第一仍在焦慮,未來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或僅剩兩家

    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剛剛上市,寧德時代便實現漲停,漲幅高達44,封單金額超25億元,市值達7864億元。

    1900/1/1 0:00:00
    拜騰汽車完成B輪5億美元融資,2020年啟動IPO

    新創造車企業拜騰汽車B輪融資完成,融資總額達5億美元。本輪投資方主要投資人包括中國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江蘇“一帶一路”投資基金等。

    1900/1/1 0:00:00
    2021年前不推自動駕駛車,福特或失去競爭先機

    通用汽車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關于自動駕駛的交易震驚了汽車行業,雙方表示在接下來的18個月里將在美國道路上部署上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對此,福特無動于衷,仍在靜候時機。

    1900/1/1 0:00:00
    特斯拉電池能量密度三年內將提升30% 降低成本

    據Electrek報道,在上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罕見地用“突破”一詞來描述公司電池技術以及成本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馬斯克表示在兩到三年時間里,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可以提升30,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