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領域有許多新進入者。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造車新勢力紛紛登陸。有些人已經嶄露頭角,有些人失去了理智,有些人瘋狂地籌集資金,有些人不知所措。這是汽車工業百年歷史上罕見的景象,它編織了理想、欲望、金錢和名利,創造了一股造車的新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造車企業已經超過60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其中,有以威馬、點卡、FMC為代表的由傳統車企高管組成的“老軍團”,有以途馳、蔚來、樂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造車團隊,也有以萬向、未來、杉杉、零跑為代表的“跨界造夢”梯隊。2017年,這一年有很多故事被視為造車新勢力從發聲到落地的質變。在這一年,在賈躍亭備受關注的法拉第期貨(以下簡稱FF)在今年年初發布了FF91,但由于樂視的債務問題,一直為負值。年底,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上市。此外,2017年還公布了云度小型純電動SUV云度π1和電動咖啡車純電動A0車型EV10。此外,威馬首款量產SUV車型EX5亮相,Xpeng Motors在CES上正式發布首款量產車型G3。這些造車新勢力的領導者將把汽車從紙面變成行動,造車新力量與傳統造車企業的競爭將成為現實。傳統汽車公司開始正視這些新的競爭對手,不得不做出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造車新勢力給汽車行業帶來的積極意義和良性變化。傳統車企開始更加關心消費者的真實意愿,如上汽(32.010,-0.82,-2.50%)等傳統造車公司甚至改變了造車方式,嘗試了C2B。豐田、寶馬等跨國汽車巨頭甚至從全球戰略的高度宣布轉型為出行領域的公司,擺脫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身份。對于跨國車企來說,與中國企業建立新能源公司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新選擇,這引發了新一波合資浪潮。這些前所未有的變化發生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汽車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血液。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動作頻頻的造車新勢力聚集的不僅僅是汽車行業的話題和資源。這些加速產品布局和落地的新造車企業背后有著巨大的資本支持。從直接持股到戰略合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大佬紛紛參與,意圖搶占這一新風口。這樣的變化也讓汽車朝著更廣闊的賽道發展,為汽車行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思路。“新能源汽車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是吸引各界資本不斷涌入的原因。”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謝春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蔚來汽車、魏瑪汽車、車和家、FMC、愛馳一味、零跑汽車累計融資超過226億元。其中,吸金能力較強的蔚來汽車在5輪融資中融資超過146億元,魏瑪汽車也融資超過120億元。對此,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沈海軍曾自信地表示;
“在電動汽車方面,外國品牌在中國沒有機會。”然而,這樣的聲音很難掩蓋造車新勢力之間的激烈競爭和低生存機會。原上汽集團首席財務官、上汽財務部總經理谷峰在加入愛知一味后公開表示,目前新造車企業蜂擁而至,但最終淘汰率可能驚人。“我認為,未來可能只有3-4家新造車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對于60多家新造汽車企業來說,如此低的生存率是殘酷的。目前,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產品落地前的“最后一公里”競爭。除了融資規模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外,許多新造車企業可能會死于產品。對此,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表示,汽車產業鏈復雜,新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零部件供應商會認為這些新造車企業規模較小,很難通過為其提供配套來分擔成本。此外,未來一些新造車企業將被市場淘汰,零部件供應商的投資也將面臨揮霍的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其是面對2018年即將調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造車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小。因此,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激戰的一年,新造車企業必須建立競爭的“護城河”,時間緊迫。對于盲目造車的新入局者或追隨者來說,及時改變賽道以避免未來虧損可能是最現實、最殘酷的選擇。汽車領域有許多新進入者。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造車新勢力紛紛登陸。有些人已經嶄露頭角,有些人失去了理智,有些人瘋狂地籌集資金,有些人不知所措。這是汽車工業百年歷史上罕見的景象,它編織了理想、欲望、金錢和名利,創造了一股造車的新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造車企業已經超過60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其中,有以威馬、點卡、FMC為代表的由傳統車企高管組成的“老軍團”,有以途馳、蔚來、樂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造車團隊,也有以萬向、未來、杉杉、零跑為代表的“跨界造夢”梯隊。2017年,這一年有很多故事被視為造車新勢力從發聲到落地的質變。在這一年,在賈躍亭備受關注的法拉第期貨(以下簡稱FF)在今年年初發布了FF91,但由于樂視的債務問題,一直為負值。年底,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上市。此外,2017年還公布了云度小型純電動SUV云度π1和電動咖啡車純電動A0車型EV10。此外,威馬首款量產SUV車型EX5亮相,Xpeng Motors在CES上正式發布首款量產車型G3。這些造車新勢力的領導者將把汽車從紙面變成行動,造車新力量與傳統造車企業的競爭將成為現實。傳統汽車公司開始正視這些新的競爭對手,不得不做出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造車新勢力給汽車行業帶來的積極意義和良性變化。傳統車企開始更加關心消費者的真實意愿,如上汽(32.010,-0.82,-2.50%)等傳統造車公司甚至改變了造車方式,嘗試了C2B。豐田、寶馬等跨國汽車巨頭甚至從全球戰略的高度宣布轉型為出行領域的公司,擺脫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身份。對于跨國車企來說,與中國企業建立新能源公司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新選擇,這引發了新一波合資浪潮。這些前所未有的變化發生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汽車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血液。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動作頻頻的造車新勢力聚集的不僅僅是汽車行業的話題和資源。那里……
這些加速產品布局和落地的新造車企業背后的巨大資本支持。從直接持股到戰略合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大佬紛紛參與,意圖搶占這一新風口。這樣的變化也讓汽車朝著更廣闊的賽道發展,為汽車行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思路。“新能源汽車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是吸引各界資本不斷涌入的原因。”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謝春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蔚來汽車、魏瑪汽車、車和家、FMC、愛馳一味、零跑汽車累計融資超過226億元。其中,吸金能力較強的蔚來汽車在5輪融資中融資超過146億元,魏瑪汽車也融資超過120億元。對此,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沈海軍曾自信地表示;“在電動汽車方面,外國品牌在中國沒有機會。”然而,這樣的聲音很難掩蓋造車新勢力之間的激烈競爭和低生存機會。原上汽集團首席財務官、上汽財務部總經理谷峰在加入愛知一味后公開表示,目前新造車企業蜂擁而至,但最終淘汰率可能驚人。“我認為,未來可能只有3-4家新造車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對于60多家新造汽車企業來說,如此低的生存率是殘酷的。目前,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產品落地前的“最后一公里”競爭。除了融資規模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外,許多新造車企業可能會死于產品。對此,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表示,汽車產業鏈復雜,新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零部件供應商會認為這些新造車企業規模較小,很難通過為其提供配套來分擔成本。此外,未來一些新造車企業將被市場淘汰,零部件供應商的投資也將面臨揮霍的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其是面對2018年即將調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造車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小。因此,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激戰的一年,新造車企業必須建立競爭的“護城河”,時間緊迫。對于盲目造車的新入局者或追隨者來說,及時改變賽道以避免未來虧損可能是最現實、最殘酷的選擇。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鋰電行業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產業鏈分化加劇,一方面是投擴產頻頻,一方面又遭遇產能短時間內過剩的陰影,
1900/1/1 0:00:002月10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國會決定對2017年購買燃料電池車、電動摩托車以及安裝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車主給予稅收抵免政策。
1900/1/1 0:00:00由一個Google前員工間接跳槽Uber所引發的風波,如今終于塵埃落定。
1900/1/1 0:00:002月9日,松江區政府與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北京世紀金沙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1、第305批新車公示,121款新能源車型入選(閱讀原文)2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網站公示了申報第30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1900/1/1 0:00:002018年2月7日,那個喊“技術無罪”的男人出獄了。同樣,他的這個理念也可以適用于自動駕駛,而對于技術的監管則是讓政府頭疼的問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