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汽車市場的關鍵詞是什么?“新能源”這個詞可能是負擔得起的。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戰略方向,行業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中國,無論是那些老式的傳統汽車制造商,還是那些跨界尖端汽車的制造商,他們都想在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分一杯羹。2017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井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漲幅分別為53.8%和53.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57.8萬輛,同比增長72%,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19.8萬輛、同比增長16.3%。
數字不會說謊,新能源汽車將成為2018年的焦點。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你如何看待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機遇和陷阱?讓我們來看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新變化。1983年,上汽集團與德國大眾的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在中國生產了第一輛桑塔納汽車,開啟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波合資浪潮。此后,數十家中外合資車企相繼登上歷史舞臺。34年后,新一波合資浪潮再次席卷中國汽車行業。不同的是,由于汽車產業結構的變化,本輪合資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17年5月,江淮汽車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準,同意該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共同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這不僅意味著第一家新能源合資車企的誕生,也意味著大眾汽車將打破兩家受國家政策限制的合資車企天花板,在中國成立第三家合資公司。同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外國投資者與中國合資伙伴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兩家公司的數量可以不受之前的限制。汽車行業分析師曾偉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大眾江淮的合作項目在汽車行業是罕見的案例,變革行動領先于政策,而這一切最終都是由汽車行業結構性變革的“成熟”造成的。據悉,大眾江淮合資項目總投資達到50.61億元,新能源工廠于2017年6月底在安徽合肥開工。建成后,純電動乘用車的產能將達到10萬輛。此外,大眾江淮汽車將設立并推出全新LOGO,并計劃在2018年底前投產首款純電動SUV車型。此外,戴姆勒與北汽新能源于2017年6月簽署的框架協議也于2018年2月初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此次合作成為中國第二家官方認可的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在政策寬松的背景下,許多國內車企也在規劃合資項目。2017年8月,福特與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共投資5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各持有50%的股份。同一個月,雷諾-新生聯盟宣布將與東風汽車-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雷諾和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東風將持有其余50%的股份。有業內人士認為,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政策調整是本輪車企合資的直接驅動力。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進一步下降和“雙積分政策”的出臺,一些跨國車企被迫在中國尋求“聯姻”,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和政策的需求。此外,還有……
考慮到補貼退出后,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場化競爭,國內汽車企業也希望通過與外國投資者合作,吸收更好的技術和資源,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土豪”愛跨界除了政策變化帶來的第二輪合資熱,國內外土豪也非常熱衷于跨界造車。盡管樂視和格力的跨界造車計劃損失慘重,但不斷擴張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誘惑太大,華為、騰訊、富士康等巨頭都不想輕易放棄這個機會。特別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各類資本的寵兒。2017年,阿里馬云、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京東劉強東等眾多富商都投資了新能源汽車。然而,與許多親力親為的汽車制造商相比,他們只停留在注資階段。2017年3月,由國內安防巨頭大華有限公司成立的Zero Run Technology舉行了品牌發布會。這家成立兩年的公司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國家級智能電動汽車。該生產基地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年產量約5萬輛。2017年4月,中和置業與湖北省咸寧市政府簽訂合同,建設華中汽車生產基地,年產20萬輛微型電動汽車和10萬輛高速電動汽車。資料顯示,中國供銷集團下屬企業已在該項目上投資100億元,基地將于今年內開工建設,三年內完工。此外,來自互聯網領域的前沿跨界可以用“眾多同行”來形容。2017年,奇點、途馳和蔚來汽車均已下線首款生產車型。盡管它們大多依賴外部融資,但它們的效率也相當高。而且要說布局最快的跨界,恐怕不是寶能汽車。2017年3月,寶能集團首次成立了寶能汽車。從時間節點來看,寶能的跨界決策已經失去了機會。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寶能就像“打雞血”一樣,在汽車領域全面加速。2017年第四季度,寶能汽車與杭州、昆明兩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提前解決生產基地、產能儲備等物流問題。年底,寶能斥資66.3億元正式入股觀致汽車,從而獲得了至關重要的護照生產資質。目前,寶能汽車正在招聘大量人員,從各個方面挖掘人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寶能汽車是“土豪”跨界造車最典型的案例,背靠集團雄厚的資本和異常清晰的汽車項目布局,最終實現了高執行力。炒作或出擊有業內人士表示,就上述巨頭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而言,2018年,新能源汽車板塊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春節后可能會掀起一波對相關概念股的炒作熱潮。事實上,新能源汽車板塊的股票數量遠遠超過汽車制造商。根據產業鏈的結構分布,該行業還包括與電池電源、電機、配件和充電樁制造相關的股票。值得一提的是,電池巨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沖刺IPO,最快將于今年上市。這家估值超過1300億元的公司擁有光明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16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產值份額高達23.3%,超過了競爭對手比亞迪的22.5%。市場上有很多觀點認為,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不僅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一件大事,也引導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新一輪的股票重組。新能源汽車板塊不僅將迎來新的霸主,其自身價值也在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銷量……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40%左右,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的運營量將繼續擴大。但記者發現,近三個月來,新能源汽車板塊股價有明顯的下跌趨勢。
對此,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市場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行業關鍵技術指標門檻提高等因素影響,從而刺激悲觀情緒。不過,中泰證券認為,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風險釋放基本到位,補貼新政落地也將導致行業枯竭,新能源車產業鏈反彈的號角即將吹響。當今中國汽車市場的關鍵詞是什么?“新能源”這個詞可能是負擔得起的。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戰略方向,行業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中國,無論是那些老式的傳統汽車制造商,還是那些跨界尖端汽車的制造商,他們都想在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分一杯羹。2017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井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漲幅分別為53.8%和53.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57.8萬輛,同比增長72%,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19.8萬輛、同比增長16.3%。
數字不會說謊,新能源汽車將成為2018年的焦點。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你如何看待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機遇和陷阱?讓我們來看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新變化。1983年,上汽集團與德國大眾的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在中國生產了第一輛桑塔納汽車,開啟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波合資浪潮。此后,數十家中外合資車企相繼登上歷史舞臺。34年后,新一波合資浪潮再次席卷中國汽車行業。不同的是,由于汽車產業結構的變化,本輪合資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17年5月,江淮汽車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準,同意該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共同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這不僅意味著第一家新能源合資車企的誕生,也意味著大眾汽車將打破兩家受國家政策限制的合資車企天花板,在中國成立第三家合資公司。同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外國投資者與中國合資伙伴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整車產品,兩家公司的數量可以不受之前的限制。汽車行業分析師曾偉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大眾江淮的合作項目在汽車行業是罕見的案例,變革行動領先于政策,而這一切最終都是由汽車行業結構性變革的“成熟”造成的。據悉,大眾江淮合資項目總投資達到50.61億元,新能源工廠于2017年6月底在安徽合肥開工。建成后,純電動乘用車的產能將達到10萬輛。此外,大眾江淮汽車將設立并推出全新LOGO,并計劃在2018年底前投產首款純電動SUV車型。此外,戴姆勒與北汽新能源于2017年6月簽署的框架協議也于2018年2月初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準,此次合作成為第二家獲得官方認可的新能源汽車……
e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在政策寬松的背景下,許多國內車企也在規劃合資項目。2017年8月,福特與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共投資5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各持有50%的股份。同一個月,雷諾-新生聯盟宣布將與東風汽車-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雷諾和日產分別持有其25%的股份,東風將持有其余50%的股份。有業內人士認為,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政策調整是本輪車企合資的直接驅動力。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進一步下降和“雙積分政策”的出臺,一些跨國車企被迫在中國尋求“聯姻”,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和政策的需求。此外,考慮到補貼退出后,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場化競爭,國內車企也希望通過與外國投資者合作,吸收更好的技術和資源,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土豪”愛跨界除了政策變化帶來的第二輪合資熱,國內外土豪也非常熱衷于跨界造車。盡管樂視和格力的跨界造車計劃損失慘重,但不斷擴張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誘惑太大,華為、騰訊、富士康等巨頭都不想輕易放棄這個機會。特別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各類資本的寵兒。2017年,阿里馬云、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京東劉強東等眾多富商都投資了新能源汽車。然而,與許多親力親為的汽車制造商相比,他們只停留在注資階段。2017年3月,由國內安防巨頭大華有限公司成立的Zero Run Technology舉行了品牌發布會。這家成立兩年的公司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國家級智能電動汽車。該生產基地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年產量約5萬輛。2017年4月,中和置業與湖北省咸寧市政府簽訂合同,建設華中汽車生產基地,年產20萬輛微型電動汽車和10萬輛高速電動汽車。資料顯示,中國供銷集團下屬企業已在該項目上投資100億元,基地將于今年內開工建設,三年內完工。此外,來自互聯網領域的前沿跨界可以用“眾多同行”來形容。2017年,奇點、途馳和蔚來汽車均已下線首款生產車型。盡管它們大多依賴外部融資,但它們的效率也相當高。而且要說布局最快的跨界,恐怕不是寶能汽車。2017年3月,寶能集團首次成立了寶能汽車。從時間節點來看,寶能的跨界決策已經失去了機會。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寶能就像“打雞血”一樣,在汽車領域全面加速。2017年第四季度,寶能汽車與杭州、昆明兩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提前解決生產基地、產能儲備等物流問題。年底,寶能斥資66.3億元正式入股觀致汽車,從而獲得了至關重要的護照生產資質。目前,寶能汽車正在招聘大量人員,從各個方面挖掘人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寶能汽車是“土豪”跨界造車最典型的案例,背靠集團雄厚的資本和異常清晰的汽車項目布局,最終實現了高執行力。炒作或出擊有業內人士表示,就上述巨頭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而言,2018年,新能源汽車板塊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春節后可能會掀起一波對相關概念股的炒作熱潮。事實上,新能源汽車板塊的股票數量遠遠超過汽車制造商。根據產業鏈的結構分布,該行業……
其中包括與電池電源、電機、配件和充電樁制造相關的庫存。值得一提的是,電池巨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沖刺IPO,最快將于今年上市。這家估值超過1300億元的公司擁有光明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16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產值份額高達23.3%,超過了競爭對手比亞迪的22.5%。市場上有很多觀點認為,當代安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不僅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一件大事,也引導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新一輪的股票重組。新能源汽車板塊不僅將迎來新的霸主,其自身價值也在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將達到40%左右,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板塊企業的營業量將繼續擴大。但記者發現,近三個月來,新能源汽車板塊股價有明顯的下跌趨勢。
對此,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市場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行業關鍵技術指標門檻提高等因素影響,從而刺激悲觀情緒。不過,中泰證券認為,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風險釋放基本到位,補貼新政落地也將導致行業枯竭,新能源車產業鏈反彈的號角即將吹響。
在2017年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中國新興品牌泰克魯斯騰風(Techrules)展示了一款對動力單元進行別出心裁設計的超級跑車“至仁”。
1900/1/1 0:00:00雖然說在這個快速發展、跨界成風的年代,很多行業都在吸納外部資源和力量,但汽車行業無疑是“磁力”最強的。
1900/1/1 0:00:00盡管大多數重要汽車制造商都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用于電氣化和自動化,但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預計,這些投資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放緩,而自動電動汽車未來10年里將只占汽車銷量的一小部分。
1900/1/1 0:00:001980年12月16日,陳云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開幕會上表示:“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論研究、經濟統計和經濟預測,更重要的還是要從試點著手,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1900/1/1 0:00:002月22日,上海市經信委官網發布的《關于2018年度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相關操作流程的通知》明確,
1900/1/1 0:00:00據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發言人介紹,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無人駕駛車項目已經獲得亞利桑那州交通運輸部的許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