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3年北汽純電動汽車,性能還不錯,噪音低,起步快,維護和日常費用低,充電方便,感覺真的很可靠!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何賽每天都開著電動車上班。在買電動車之前,何塞有一輛燃油車。她下定決心買電動車的動機是國家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許可路權優先等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雖然250公里的巡航里程有點短,但足以滿足通勤需求。”Jose說。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政策穩步推進。近日,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9.4萬輛,銷量77.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也正在成為公眾關注的新事物。新能源汽車是否環保?使用方便安全嗎?政策支持是否持續?工業發展有潛力嗎?1污染轉移還是零排放新能源汽車真的環保嗎?自新能源汽車誕生以來,這場爭論從未停止過。有人認為,新能源汽車只會將城市尾氣污染轉移到發電廠周邊,電池回收難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就在兩年前,新加坡政府以環保為由,向一位特斯拉(美國著名純電動汽車品牌)車主開出了“排放超標”罰單。在中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曾宣稱“電動汽車不節能、不環保”。那么,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是環境問題,而推動汽車革命的是能源革命。”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慶泰表示,他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升級,另一方面是迫于環境。據陳清泰介紹,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三種: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汽車。其中,國家鼓勵發展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汽車,既有節能環保的考慮,也有能源安全的考慮。“傳統燃油汽車消耗大量石油,中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度約為65%,而新型燃油汽車的燃料需求幾乎完全是進口的。一旦進口出現問題,將對國家能源安全構成巨大威脅。”陳慶泰說。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污染轉移”,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認為,目前清潔能源發電占中國能源的三分之一,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未來清潔能源發電將越來越多。電池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陳清泰表示,隨著電池材料的不斷創新和升級,未來最有前途的燃料電池將得到廣泛應用。例如,氫氣被用作燃料,氫氣燃燒后變成水,實現零排放。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正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專注于電池回收研究。例如,比亞迪利用儲能技術將從市場上回收的電池回收到儲能電站。當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結束時,電池中的鋰、鈷和鎳等金屬可以再次進行化學回收。中國鐵塔公司已與16家企業達成合作,通過回收汽車電池代替鉛酸電池,回收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我相信,在未來,我們的能源將是清潔的,我們的排放量將為零。”趙長江說。2充電服務是否兼容?“同樣的價格,燃油車能跑1公里,我的新能源車能跑7公里。既省錢又方便充電。不限數量,每天都能開出去。”媒體人王曉曦(化名)2015年買了一輛江淮純電動汽車,這是她人生中買的第一輛車。王曉曦的想法代表了中國許多車主的聲音。為什么……
她的價格實惠,使用是否方便,駕駛是否安全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26.57萬張,其中純電動汽車18.95萬張,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7.62萬張。新能源專用號牌反映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管理越來越科學規范,同時新能源汽車配套體系建設也在跟進。近兩年來,中國的充電設施發展迅速。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19.5萬個,同比增長82%。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建立市級充電設施運營管理平臺。國家電網、莆田新能源、TELD、萬邦等企業也建立了企業級平臺。盡管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但仍存在基礎薄弱、發展潛力不足等問題。車樁充電接口不兼容現象普遍,公共充電樁平均使用率低,充電接口安全標準有待提高,充電信息和支付網絡安全風險依然存在。國家能源局副巡視員郭偉表示,“下一步將利用各級財政獎勵的杠桿作用,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快整合各類充電服務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充電服務。“電池性能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陳清泰說,在電池方面,中國一直處于世界第一梯隊,許多外國公司也在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以比亞迪為例,比亞迪有一條電池回收線,但回收業務并不多,”因為比亞迪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比整車的使用壽命還要長。“趙長江說。3如何補貼退坡企業的發展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是國內市場的一大亮點,行業增長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年產量79.4萬輛,銷量77.7萬輛,產銷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比亞迪和北汽等公司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魅力四射的銷售數據背后,有不少車企的擔憂: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退坡牽動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神經。自2010年國家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來,補貼金額逐年下降,補貼汽車標準逐年提高,政府對汽車企業的油耗限制不斷降低。“這表明政府希望市場力量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陳清泰認為,政策補貼只會為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提供增長空間和爭取時間。隨著市場的發展,政府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退出干預。苗圩日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發言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大家都擔心補貼政策會調整。事實上,這次調整勢在必行。”苗圩說:“與其在2020年底前一次性調整,不如分階段釋放這次調整的壓力,讓大家順利度過這次退坡的影響期。”政策變化將如何影響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沒有改變,中國汽車企業的信心沒有減弱,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仍然充滿期待。北汽最近宣布,到2020年,將停止在北京市場銷售傳統燃油車,到2025年,將在全國市場停止生產和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問題是價格高,占電池的40%。根據電池技術的發展,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將與燃油汽車持平。工業……
認為電池成本高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據估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可以達到與燃油汽車相同的水平。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數據顯示,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實力明顯增強。骨干車企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正向發展體系,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骨干企業的研發投入占比超過8%,高于行業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換了車,我就得買新能源。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選擇越來越多,外觀、做工和里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于日常出行來說已經足夠了。同樣價格的電動汽車足以與燃油車PK相比較。如果你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可以租一輛燃油車,既方便又實惠。”王曉曦,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非常樂觀。4先變道能否塑造中國品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海外,來自中國的綠色技術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自2012年6月比亞迪在荷蘭簽署6輛電動公交車的出口合同以來,比亞迪的電動公交車一直在接受包括歐洲、美國和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的新訂單,目前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截至目前,比亞迪已向全球交付超過3.5萬輛純電動公交車,贏得了全球客戶的青睞和認可,繼續引領電動公交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汽車的發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先變道。”陳清泰解釋說,自從接觸汽車以來,中國燃油車的發展一直無法趕上西方的步伐,但電動汽車給了我們一個開始“翻身”的機會。如今,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在電池方面,中國一直處于世界第一梯隊,整車水平與國外幾乎持平。在陳清泰看來,電動化只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1.0版本。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共享化是他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藍圖。“把‘四化’加起來,對汽車來說將是一場革命:一是實現零排放;二是為汽車配備強大的大腦。”智能化已被許多國家和汽車企業公認為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在剛剛結束的底特律車展上,智能成為全球汽車公司集中展示的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全球汽車行業正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主體的轉型升級時代,中國將繼續完善政策,加快智能汽車發展。廣州汽車研究院院長王秋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和智能化是業界公認的汽車行業發展方向。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迎來一個高峰;到2025年,智能汽車將得到應用。未來的汽車將解決高效、安全和環保三大問題。“我用了3年北汽純電動汽車,性能還不錯,噪音低,起步快,維護和日常費用低,充電方便,感覺真的很可靠!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何賽每天都開著電動車上班。在買電動車之前,何塞有一輛燃油車。她下定決心買電動車的動機是國家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許可路權優先等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雖然250公里的巡航里程有點短,但足以滿足通勤需求。”Jose說。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政策穩步推進。近日,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9.4萬輛,銷量77.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也正在成為公眾關注的新事物。新能源汽車是否環保?使用方便安全嗎?政策支持是否持續?工業發展有潛力嗎?1污染轉移還是零排放新能源汽車真的環保嗎?自新能源汽車誕生以來,這場爭論從未停止過。有人認為,新能源汽車只會將城市尾氣污染轉移到發電廠周邊,電池回收難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就在兩年前,新加坡政府以環保為由,向一位特斯拉(美國著名純電動汽車品牌)車主開出了“排放超標”罰單。在中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曾宣稱“電動汽車不節能、不環保”。那么,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是環境問題,而推動汽車革命的是能源革命。”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慶泰表示,他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升級,另一方面是迫于環境。據陳清泰介紹,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三種: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汽車。其中,國家鼓勵發展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汽車,既有節能環保的考慮,也有能源安全的考慮。“傳統燃油汽車消耗大量石油,中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度約為65%,而新型燃油汽車的燃料需求幾乎完全是進口的。一旦進口出現問題,將對國家能源安全構成巨大威脅。”陳慶泰說。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污染轉移”,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認為,目前清潔能源發電占中國能源的三分之一,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未來清潔能源發電將越來越多。電池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陳清泰表示,隨著電池材料的不斷創新和升級,未來最有前途的燃料電池將得到廣泛應用。例如,氫氣被用作燃料,氫氣燃燒后變成水,實現零排放。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正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專注于電池回收研究。例如,比亞迪利用儲能技術將從市場上回收的電池回收到儲能電站。當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結束時,電池中的鋰、鈷和鎳等金屬可以再次進行化學回收。中國鐵塔公司已與16家企業達成合作,通過回收汽車電池代替鉛酸電池,回收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我相信,在未來,我們的能源將是清潔的,我們的排放量將為零。”趙長江說。2充電服務是否兼容?“同樣的價格,燃油車能跑1公里,我的新能源車能跑7公里。既省錢又方便充電。不限數量,每天都能開出去。”媒體人王曉曦(化名)2015年買了一輛江淮純電動汽車,這是她人生中買的第一輛車。王曉曦的想法代表了中國許多車主的聲音。為什么……
她的價格實惠,使用是否方便,駕駛是否安全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26.57萬張,其中純電動汽車18.95萬張,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汽車7.62萬張。新能源專用號牌反映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管理越來越科學規范,同時新能源汽車配套體系建設也在跟進。近兩年來,中國的充電設施發展迅速。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19.5萬個,同比增長82%。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建立市級充電設施運營管理平臺。國家電網、莆田新能源、TELD、萬邦等企業也建立了企業級平臺。盡管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鋪開,但仍存在基礎薄弱、發展潛力不足等問題。車樁充電接口不兼容現象普遍,公共充電樁平均使用率低,充電接口安全標準有待提高,充電信息和支付網絡安全風險依然存在。國家能源局副巡視員郭偉表示,“下一步將利用各級財政獎勵的杠桿作用,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快整合各類充電服務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充電服務。“電池性能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陳清泰說,在電池方面,中國一直處于世界第一梯隊,許多外國公司也在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以比亞迪為例,比亞迪有一條電池回收線,但回收業務并不多,”因為比亞迪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比整車的使用壽命還要長。“趙長江說。3如何補貼退坡企業的發展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是國內市場的一大亮點,行業增長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年產量79.4萬輛,銷量77.7萬輛,產銷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比亞迪和北汽等公司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魅力四射的銷售數據背后,有不少車企的擔憂: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退坡牽動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神經。自2010年國家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來,補貼金額逐年下降,補貼汽車標準逐年提高,政府對汽車企業的油耗限制不斷降低。“這表明政府希望市場力量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陳清泰認為,政策補貼只會為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提供增長空間和爭取時間。隨著市場的發展,政府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退出干預。苗圩日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發言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大家都擔心補貼政策會調整。事實上,這次調整勢在必行。”苗圩說:“與其在2020年底前一次性調整,不如分階段釋放這次調整的壓力,讓大家順利度過這次退坡的影響期。”政策變化將如何影響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沒有改變,中國汽車企業的信心沒有減弱,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仍然充滿期待。北汽最近宣布,到2020年,將停止在北京市場銷售傳統燃油車,到2025年,將在全國市場停止生產和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問題是價格高,占電池的40%。根據電池技術的發展,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將與燃油汽車持平。工業……
認為電池成本高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據估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可以達到與燃油汽車相同的水平。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數據顯示,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實力明顯增強。骨干車企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正向發展體系,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骨干企業的研發投入占比超過8%,高于行業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換了車,我就得買新能源。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選擇越來越多,外觀、做工和里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于日常出行來說已經足夠了。同樣價格的電動汽車足以與燃油車PK相比較。如果你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可以租一輛燃油車,既方便又實惠。”王曉曦,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非常樂觀。4先變道能否塑造中國品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海外,來自中國的綠色技術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自2012年6月比亞迪在荷蘭簽署6輛電動公交車的出口合同以來,比亞迪的電動公交車一直在接受包括歐洲、美國和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的新訂單,目前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截至目前,比亞迪已向全球交付超過3.5萬輛純電動公交車,贏得了全球客戶的青睞和認可,繼續引領電動公交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汽車的發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先變道。”陳清泰解釋說,自從接觸汽車以來,中國燃油車的發展一直無法趕上西方的步伐,但電動汽車給了我們一個開始“翻身”的機會。如今,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在電池方面,中國一直處于世界第一梯隊,整車水平與國外幾乎持平。在陳清泰看來,電動化只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1.0版本。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共享化是他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藍圖。“把‘四化’加起來,對汽車來說將是一場革命:一是實現零排放;二是為汽車配備強大的大腦。”智能化已被許多國家和汽車企業公認為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在剛剛結束的底特律車展上,智能成為全球汽車公司集中展示的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全球汽車行業正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主體的轉型升級時代,中國將繼續完善政策,加快智能汽車發展。廣州汽車研究院院長王秋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和智能化是業界公認的汽車行業發展方向。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迎來一個高峰;到2025年,智能汽車將得到應用。未來的汽車將解決高效、安全和環保三大問題。
日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上,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將加快建立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雖然苗圩對此未展開過多介紹,但這一信號的釋放,足以引起行業的極大關注。
1900/1/1 0:00:00近日,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正式公布GBT18487
1900/1/1 0:00:00上市不滿一年,這家鈷產品供應商的股價已暴漲20倍,支撐企業這一發展的邏輯是其在2017年鈷產品產銷兩旺,營收凈利暴漲。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泰國最近已經開始努力吸引汽車制造商來泰國投資制造綠色汽車,例如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以及全電動汽車。目前,泰國已經是皮卡和小型汽車生產的領導者。
1900/1/1 0:00:00隨著市場不斷變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中國汽車設計師關注點已經不僅僅是市場、用戶調研,更多的是人性的觀察,對消費者喜愛的深刻理解,未來汽車設計中的交互性,
1900/1/1 0:00:001月30日,國內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景馳科技在廣州生物島召開無人駕駛常態化試運營啟動儀式。據悉,即日起,廣大民眾已可預約試乘其L4級別無人駕駛汽車,在國內開飲“頭啖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