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EV晨報 |2017充電設備資質能力核實標準公布;上海公布9月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海馬造小鵬汽車量產下線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中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的過程中,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動力電池,約占整車成本的一半。”國軒高科原總裁、現任合伙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總裁方建華表示,10月11日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進步迅速。據方建華介紹,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已從五年前的120Wh/kg提高到現在的200Wh/kg以上,電池系統的價格也從五年以前的3.5元/Wh降至1.8元/Wh以下。隨著2014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真正啟動,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開始爆發,目前行業規模居世界第一,并涌現出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公司,開始為世界知名乘用車企業供貨。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最新編制的《動力電池藍皮書》,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產品出貨量方面,松下電池以約72億千瓦時的出貨量位居第一,韓國LG和三星SDI分別排名第五和第九,出貨量約為25億千瓦時和11億千瓦時,前十名中的其他位置被中國企業占據。中國的電池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室方凱正博士介紹,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和整體配套能力方面均居世界第一,地位難以動搖。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共有151家動力電池單一配套企業(據集團統計)和2家燃料電池企業。其中,國內企業140家,國外企業11家。在匹配量方面,國外企業的總匹配量為4.8億瓦時,僅占1.7%,而國內企業的匹配量高達98.3%,占276.6億瓦時。從單體20強企業中可以看出,比亞迪電池和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兩家企業的配套總額為138.8億WHr,占比49%,即兩家企業占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的近一半。其中,比亞迪電池屬于比亞迪集團自己的產業鏈,只支持比亞迪汽車。其高出貨量主要得益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優異的市場表現。排名第二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與多家車企形成了牢固的合作關系。21世紀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市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已為北汽、上汽、長安、吉利、金龍等多家國內主流車企供應電池;

    在海外市場,已與寶馬、大眾、日產等世界知名高端乘用車公司建立合作,并開始批量為寶馬供應電池。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副董事長黃世林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記者,“到目前為止,我們是唯一一家為外國高端乘用車公司提供動力電池的中國公司。”對此,中國理化電源協會秘書長劉延龍表示,向《21世紀商業先驅報》解釋說,天津力神是一家老牌國有電池公司,曾為外國乘用車公司提供少量電池,但沒有形成規模。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確實是這方面的一個突破。盤古創投清潔技術投資總監張馳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盡管一些投資機構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B系列840億元的估值持懷疑態度,但我對公司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同時,除了電池,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物質支撐體系逐步完善,國際競爭優勢顯現。《動力電池藍皮書》顯示,在陽極、陰極、隔膜、電解液四大關鍵原材料的支撐體系中,我國動力電池材料不僅滿足了國內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為降低動力電池成本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還成功進入了國外動力電池企業的供應體系。例如,生產三元材料前驅體的科隆集團為松下、三星和LG提供配套設施,國內優秀的石墨陰極、電解質和隔膜也為外國企業提供配套設施,國泰榮華和興源材料(43.590,0.00,0.00%)。未來動力電池的國際競爭將是產業集群的競爭。在這方面,中國比其他一些國家有著突出的優勢。全球市場結構仍存在變數。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動力電池行業要想保持目前全球最大產業的競爭優勢,未來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數據顯示,在中國以外,全球動力電池行業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方凱正介紹,日本和韓國在動力電池產業布局上比較全面,研發和制造實力同樣強大。德國和美國主要專注于電池材料、電池設計和系統集成方面的創新研發,但在電池制造方面較弱。“中國、中國和韓國的動力電池之間的差距不在于研發。我們的化學系統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但制造的電池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卻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我們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與松下、三星SDI和LG相比,韓國仍有明顯差距企業。“方建華坦言。方凱正分析,除了電池公司,歐美許多大型車企開始直接對先進的電池材料進行研發和評估,從而占領技術高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繼續領先行業,例如寶馬、奔馳、沃爾沃等國際知名公司大眾和通用汽車。更值得關注的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明星企業特斯拉與其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共同出資50億美元,成立了35GWh的電池工廠Gigafactory,其中松下出資至少16億美元。目前,Gigafactory已經初具規模,并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建設。第一批21700節電池已下線,這些電池與Model 3型號相匹配,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除了車企,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中國也在考慮布局動力電池行業。博世中國區副總裁徐大全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在電池領域,我們必須在一年內決定是否再次進入電池行業,我們也在考慮是否有合適的中國制造商進行合作。”……

    在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中,行業結構仍存在一些變量。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鋰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研究(2017)》報告,歐美企業將更多希望寄托在能量密度更高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如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或下一代二次鋰電池(如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上,期待這些電池技術實現大逆轉。在中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的過程中,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動力電池,約占整車成本的一半。”國軒高科原總裁、現任合伙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總裁方建華表示,10月11日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進步迅速。據方建華介紹,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已從五年前的120Wh/kg提高到現在的200Wh/kg以上,電池系統的價格也從五年以前的3.5元/Wh降至1.8元/Wh以下。隨著2014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真正啟動,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開始爆發,目前行業規模居世界第一,并涌現出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公司,開始為世界知名乘用車企業供貨。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最新編制的《動力電池藍皮書》,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產品出貨量方面,松下電池以約72億千瓦時的出貨量位居第一,韓國LG和三星SDI分別排名第五和第九,出貨量約為25億千瓦時和11億千瓦時,前十名中的其他位置被中國企業占據。中國的電池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室方凱正博士介紹,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和整體配套能力方面均居世界第一,地位難以動搖。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共有151家動力電池單一配套企業(據集團統計)和2家燃料電池企業。其中,國內企業140家,國外企業11家。在匹配量方面,國外企業的總匹配量為4.8億瓦時,僅占1.7%,而國內企業的匹配量高達98.3%,占276.6億瓦時。從單體20強企業中可以看出,比亞迪電池和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兩家企業的配套總額為138.8億WHr,占比49%,即兩家企業占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的近一半。其中,比亞迪電池屬于比亞迪集團自己的產業鏈,只支持比亞迪汽車。其高出貨量主要得益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優異的市場表現。排名第二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與多家車企形成了牢固的合作關系。21世紀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市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已為北汽、上汽、長安、吉利、金龍等多家國內主流車企供應電池;

    在海外市場,已與寶馬、大眾、日產等世界知名高端乘用車公司建立合作,并開始批量為寶馬供應電池。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副董事長黃世林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記者,“到目前為止,我們是唯一一家為外國高端乘用車公司提供動力電池的中國公司。”對此,中國理化電源協會秘書長劉延龍表示,向《21世紀商業先驅報》解釋說,天津力神是一家老牌國有電池公司,曾為外國乘用車公司提供少量電池,但沒有形成規模。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確實是這方面的一個突破。盤古創投清潔技術投資總監張馳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盡管一些投資機構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B系列840億元的估值持懷疑態度,但我對公司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同時,除了電池,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物質支撐體系逐步完善,國際競爭優勢顯現。《動力電池藍皮書》顯示,在陽極、陰極、隔膜、電解液四大關鍵原材料的支撐體系中,我國動力電池材料不僅滿足了國內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為降低動力電池成本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還成功進入了國外動力電池企業的供應體系。例如,生產三元材料前驅體的科隆集團為松下、三星和LG提供配套設施,國內優秀的石墨陰極、電解質和隔膜也為外國企業提供配套設施,國泰榮華和興源材料(43.590,0.00,0.00%)。未來動力電池的國際競爭將是產業集群的競爭。在這方面,中國比其他一些國家有著突出的優勢。全球市場結構仍存在變數。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動力電池行業要想保持目前全球最大產業的競爭優勢,未來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數據顯示,在中國以外,全球動力電池行業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方凱正介紹,日本和韓國在動力電池產業布局上比較全面,研發和制造實力同樣強大。德國和美國主要專注于電池材料、電池設計和系統集成方面的創新研發,但在電池制造方面較弱。“中國、中國和韓國的動力電池之間的差距不在于研發。我們的化學系統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但制造的電池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卻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我們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與松下、三星SDI和LG相比,韓國仍有明顯差距企業。“方建華坦言。方凱正分析,除了電池公司,歐美許多大型車企開始直接對先進的電池材料進行研發和評估,從而占領技術高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繼續領先行業,例如寶馬、奔馳、沃爾沃等國際知名公司大眾和通用汽車。更值得關注的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明星企業特斯拉與其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共同出資50億美元,成立了35GWh的電池工廠Gigafactory,其中松下出資至少16億美元。目前,Gigafactory已經初具規模,并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建設。第一批21700節電池已下線,這些電池與Model 3型號相匹配,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除了車企,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中國也在考慮布局動力電池行業。博世中國區副總裁徐大全告訴《21世紀經濟導報》,“在電池領域,我們必須在一年內決定是否再次進入電池行業,我們也在考慮是否有合適的中國制造商進行合作。”……

    在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中,行業結構仍存在一些變量。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鋰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研究(2017)》報告,歐美企業將更多希望寄托在能量密度更高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如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或下一代二次鋰電池(如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上,期待這些電池技術實現大逆轉。

    標簽:大眾小鵬海馬零跑汽車寶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汽新能源發布“擎天柱計劃” 未來五年投放50萬輛換電車輛

    探索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解決方案,已成為眼下各界關注的焦點。

    1900/1/1 0:00:00
    三菱也玩車燈,效果酷炫還能提高夜間行車安全性

    汽車行業里又多了一個玩燈的企業,不過三菱這個燈玩的有點與眾不同。

    1900/1/1 0:00:00
    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 近五年價格減半

    在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國的過程中,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功不可沒。“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動力電池,占到整車成本的一半左右。

    1900/1/1 0:00:00
    帝亞一維渭南基地開工奠基,量產版純電SUV本月首秀

    2017年11月3日上午,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渭南生產基地開工奠基儀式,在陜西省渭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陜西省、渭南市以及渭南高新區各級政府相關人士出席了本次儀式。

    1900/1/1 0:00:00
    格林美:三元前驅體已建成產能約3.5萬噸 正極材料產能約1萬噸

    11月3日,格林美(002340)披露,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歐陽銘志在與投資者交流互動時介紹了電池材料板塊的產能情況,在前驅體產能方面,格林美四氧化三鈷主要生產基地在泰興工廠和荊門園區,

    1900/1/1 0:00:00
    益子修:“三菱要盡快把新能源事業做起來”

    益子修的氣色不錯,回答問題時,他思路敏捷,深入淺出,還不時拿起筆,用中文工工整整的寫下答案。面前的中國媒體,對于益子修來說有些特別,因為他們背后是全球最廣闊的市場,是三菱汽車發展的重要陣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