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那些認為自己對電動汽車行業很了解的人,估計也只能數出幾個熟悉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他們很快就會想到松下、三星、LG化學、特斯拉。。。或許還有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
然而,如果你給他們一份動力電池的清單,許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目前,中國有140多家電池制造商,他們都在努力擴大產能和增加產量,以便抓住機會,在未來20年內分享這個價值2400億美元的行業的一部分。就像過去汽車行業帶來的繁榮一樣,電動汽車和電池也將作為中國的一個大型產業出現,并可能主導全球電池行業。價值2400億美元的華爾街行業研究和證券公司Bernstein Automotive Analyst預測,未來2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購買量的40%。目前,全球汽車年產銷約為1億輛,也就是說電動汽車年銷量約為4000萬輛。假設電池價格相當于一臺普通內燃機的6000美元成本,未來電池行業可能達到2400億美元。中國不遺余力地控制空氣污染,因此電動汽車和電池的醞釀布局顯然將處于領先地位。為了滿足預期需求,全球電池產能需要大幅擴張,這也是中國電池制造商積極擴張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和松下宣布將建造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后,世界正式啟動了電池制造的“軍備競賽”。戰略中心的轉移中國增長最快的電池技術將占70%,該技術起源于日本,并在韓國進一步發展,現在他的重點已經開始轉移到中國。中國的電池生產比例遠高于日本。到2020年,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將上升到70%以上。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汽車裝配企業傾向于使用本土產品,為中國電池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根據2017年第二季度羅蘭伯格電動汽車指數的報告,中國制造的鋰離子電池在中國品牌電動汽車中的使用率已超過90%。看到這么多企業想要進入這個圈子,政府開始考慮制定電池制造商的最低產能政策,以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并提出希望中國制造商的年產量至少達到3-5兆瓦時。2016年底,指南草案發布,規定電池制造商至少需要8GWh的產能才能獲得資金。作為市場的信號,政府準備縮小支持范圍,只向年產能超過40GWh的電池企業提供補貼。盡管松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但中國企業也緊隨其后,努力追趕。2016年,深圳比亞迪生產了近50萬輛汽車和公交車,其中約10萬輛為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其垂直整合戰略相一致,比亞迪的電池產能已達到20GWh,成為中國最大的電池制造商。2008年,沃倫·巴菲特的子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比亞迪投資2.3億美元,并持有10%的股份。目前,比亞迪的市值為169億美元。寧德新能源(CATL)是中國另一家領先的電池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福建省常德市,專注于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和儲能系統的開發。它在青海、江蘇和廣東擁有自己的電池制造基地,電池產能為7.7GWh,并計劃到2020年達到50GWh的電池產能。與比亞迪一樣,寧德新能源也是政府希望打造的龍頭企業。以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軒高科等電池巨頭為代表的中國“大玩家”電池企業正在以壟斷的方式發展,一些小眾電池行業逐漸處于發展邊緣。據統計,在全球銷售中……
在2016年的動力電池公司之王中,前十名中有七家來自中國,其次是比亞迪、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沃特瑪、國軒高新、力神、比克和中航鋰電池。此外,環球A123和哈爾濱光學也分別位列第11位和第12位。力神在北京、青島、蘇州、武漢、寧波、深圳和綿陽都有生產基地,計劃到2020年電池產能將達到20GWh。萬向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也是中國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1994年,萬向在伊利諾伊州埃爾金成立了一家美國公司。自那以后,該公司在美國進行了20多次收購,其中包括2013年破產的電池制造商A123和2014年被收購的Fisker Automotive。然而,在即將到來的動力革命中,每一個裝進汽車的電池組都需要“犧牲”一臺內燃機。盡管電動汽車的增長將導致全球電池行業的巨大增長,但這也將使全球發動機和發動機零部件生產的大量投資過時。即使是那些認為自己對電動汽車行業很了解的人,估計也只能數出幾個熟悉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他們很快就會想到松下、三星、LG化學、特斯拉。。。或許還有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
然而,如果你給他們一份動力電池的清單,許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目前,中國有140多家電池制造商,他們都在努力擴大產能和增加產量,以便抓住機會,在未來20年內分享這個價值2400億美元的行業的一部分。就像過去汽車行業帶來的繁榮一樣,電動汽車和電池也將作為中國的一個大型產業出現,并可能主導全球電池行業。價值2400億美元的華爾街行業研究和證券公司Bernstein Automotive Analyst預測,未來2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購買量的40%。目前,全球汽車年產銷約為1億輛,也就是說電動汽車年銷量約為4000萬輛。假設電池價格相當于一臺普通內燃機的6000美元成本,未來電池行業可能達到2400億美元。中國不遺余力地控制空氣污染,因此電動汽車和電池的醞釀布局顯然將處于領先地位。為了滿足預期需求,全球電池產能需要大幅擴張,這也是中國電池制造商積極擴張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和松下宣布將建造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后,世界正式啟動了電池制造的“軍備競賽”。戰略中心的轉移中國增長最快的電池技術將占70%,該技術起源于日本,并在韓國進一步發展,現在他的重點已經開始轉移到中國。中國的電池生產比例遠高于日本。到2020年,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將上升到70%以上。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汽車裝配企業傾向于使用本土產品,為中國電池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根據2017年第二季度羅蘭伯格電動汽車指數的報告,中國制造的鋰離子電池在中國品牌電動汽車中的使用率已超過90%。看到這么多企業想要進入這個圈子,政府開始考慮制定電池制造商的最低產能政策,以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并提出希望中國制造商的年產量至少達到3-5兆瓦時。2016年底,指南草案發布,規定電池制造商至少需要8GWh的產能才能獲得資金。作為市場的信號,政府準備縮小支持范圍,只向年產能超過40GWh的電池企業提供補貼。盡管松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但中國企業也緊隨其后,努力追趕。2016年,深圳比亞迪生產了近50萬輛汽車和公交車,其中約10萬輛是電動汽車或插電式……
混合動力汽車。與其垂直整合戰略相一致,比亞迪的電池產能已達到20GWh,成為中國最大的電池制造商。2008年,沃倫·巴菲特的子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比亞迪投資2.3億美元,并持有10%的股份。目前,比亞迪的市值為169億美元。寧德新能源(CATL)是中國另一家領先的電池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福建省常德市,專注于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和儲能系統的開發。它在青海、江蘇和廣東擁有自己的電池制造基地,電池產能為7.7GWh,并計劃到2020年達到50GWh的電池產能。與比亞迪一樣,寧德新能源也是政府希望打造的龍頭企業。以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軒高科等電池巨頭為代表的中國“大玩家”電池企業正在以壟斷的方式發展,一些小眾電池行業逐漸處于發展邊緣。據統計,在2016年動力電池公司全球銷量排行榜中,前十名中有七家公司來自中國,其次是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沃特瑪、國軒高新、力神、比克和中航鋰電。此外,環球A123和哈爾濱光學也分別位列第11位和第12位。力神在北京、青島、蘇州、武漢、寧波、深圳和綿陽都有生產基地,計劃到2020年電池產能將達到20GWh。萬向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也是中國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1994年,萬向在伊利諾伊州埃爾金成立了一家美國公司。自那以后,該公司在美國進行了20多次收購,其中包括2013年破產的電池制造商A123和2014年被收購的Fisker Automotive。然而,在即將到來的動力革命中,每一個裝進汽車的電池組都需要“犧牲”一臺內燃機。盡管電動汽車的增長將導致全球電池行業的巨大增長,但這也將使全球發動機和發動機零部件生產的大量投資過時。
對于新能源從業者來說,當下最為火熱的話題莫過于雙積分政策了。
1900/1/1 0:00:00通用汽車宣布將在本周在美國陸軍協會秋季會議上展示一款全新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這款汽車基于稱之為SURUS的新平臺,SURUS是具有無人駕駛能力的靈活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平臺。
1900/1/1 0:00:0010月9日晚間,吉利,長安,江鈴,江淮,眾泰等多家車企披露了其9月份的產銷數據,其中長安,眾泰和江淮同時披露了其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
1900/1/1 0:00:00王秉剛表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接近20年了,已經走到世界前列了,實事求是的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還是在導入期,并沒有進入快速發展期。
1900/1/1 0:00:00等待數月之后,奇瑞汽車旗下的合資公司觀致汽車并未揭開新股東的面紗,奇瑞自身卻陷入要被整體收購的傳聞。10月9日,有汽車行業媒體爆料稱,消息人士透露,奇瑞將被整體出售,買家身份尚未確定。
1900/1/1 0:00:00今日,特斯拉發布了《第三季度交付以及產量數據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1、第三季度交付26150輛車,其中ModelS占14065輛,ModelX占11865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