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在2018款530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車上配備了無線充電技術,或將于明年大規模生產。9月27日,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寶馬為2018款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汽車配備了充電板。充電板連接到220伏電源,只需3.5小時即可充滿9.4kWh的電池組。在車內,駕駛員根據儀表盤提示,控制汽車在無線充電板上停車。在汽車關閉后,汽車可以與充電板對接進行無線充電。專家認為,無線充電系統使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擺脫了充電插頭,同時可以將電源板埋在地下,減少磨損,而且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盡管目前仍面臨關鍵技術瓶頸、規模化生產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然而,無線充電技術有著光明的未來,它將在2020年左右在新能源汽車中普及。
寶馬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由一個集成的初級線圈底座組成,該底座可以安裝在車庫中,次級線圈可以安裝在停車場的上層。兩個線圈之間產生交變磁場,電力以高達3.2kW的充電速率在無電纜的情況下傳輸。據寶馬介紹,在3.2kW的無線充電功率下,530e混合動力車型中9.4kWh的電池組可以在3.5小時內充滿電,這相當于使用電線的充電速率。據了解,寶馬530e在電動模式下只能行駛16英里(約26公里)。
寶馬北美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無線充電技術的初衷是讓充電更加方便。目前,寶馬的無線充電技術仍處于測試階段,正在美國和加拿大進行評估,該公司的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還需要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批準。據了解,寶馬預計將于明年初推出這項無線充電技術,并將這項技術應用于530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車型。不僅僅是寶馬。在最近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新款奧迪A8混合動力車也展示了其無線充電技術:當車輛行駛到無線充電基地時,基地會自動升起靠近車輛現場的二次線圈,通過磁場接收電能。據說,這種無線充電技術的充電效率可以達到90%。9月28日,高通公司中國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高級業務開發經理劉勇告訴澎湃新聞,無線充電技術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靜態充電。是在現有停車位上安排無線充電,包括公共停車位或個人停車位;第二種是半動態充電。當車輛低速行駛時,例如,當它準備通過紅綠燈路口時,它會在短時間內為電動汽車充電;
第三種方式是全動態充電。當車輛全速行駛時,隨時隨地為車輛充電。屆時,無需配備大容量電池,車輛更輕,成本更低。事實上,靜態無線充電技術已經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據《南寧晚報》報道,今年9月,廣西南寧首次以無線充電公交車的身份亮相,并將10輛新的快速公交18m公交車和6臺無線充電設備投入試運行。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售后工程師沈陽林表示,無線充電主要通過磁場相互作用對相應電池所需的電流進行升壓、逆變和整流來實現。公交車停放在特殊地點后,可以通過按下地面上兩塊變壓器板對應的按鈕進行充電,也可以在手機上遠程啟動,無需插電等手動操作,在惡劣天氣下也可以進行充電。無線充電很容易使用,將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然而,無線充電技術仍然面臨許多困難。今年8月,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無線充電技術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許多障礙:傳輸線圈的精細設計和異物檢測技術存在困難;關鍵部件沒有大規模生產,成本難以降低;產業鏈復雜且不完整;
該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中興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系統部部長胡超表示,“只有等到技術大規模應用后,成本才會降低。我們認為2元/瓦的成本價格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劉勇對無線充電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未來2-3年,我們將看到配備無線充電系統的大規模生產的汽車上市。“在中國市場的應用會有點晚,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我們相信無線充電將在2020年大規模普及。”寶馬在2018款530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車上配備了無線充電技術,或將于明年大規模生產。9月27日,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寶馬為2018款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汽車配備了充電板。充電板連接到220伏電源,只需3.5小時即可充滿9.4kWh的電池組。在車內,駕駛員根據儀表盤提示,控制汽車在無線充電板上停車。在汽車關閉后,汽車可以與充電板對接進行無線充電。專家認為,無線充電系統使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擺脫了充電插頭,同時可以將電源板埋在地下,減少磨損,而且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盡管目前仍面臨關鍵技術瓶頸、規模化生產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然而,無線充電技術有著光明的未來,它將在2020年左右在新能源汽車中普及。
寶馬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由一個集成的初級線圈底座組成,該底座可以安裝在車庫中,次級線圈可以安裝在停車場的上層。兩個線圈之間產生交變磁場,電力以高達3.2kW的充電速率在無電纜的情況下傳輸。據寶馬介紹,在3.2kW的無線充電功率下,530e混合動力車型中9.4kWh的電池組可以在3.5小時內充滿電,這相當于使用電線的充電速率。據了解,寶馬530e在電動模式下只能行駛16英里(約26公里)。
寶馬北美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無線充電技術的初衷是讓充電更加方便。目前,寶馬的無線充電技術仍處于測試階段,正在美國和加拿大進行評估,該公司的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還需要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批準。據了解,寶馬預計將于明年初推出這項無線充電技術,并將這項技術應用于530e iPerformance混合動力車型。不僅僅是寶馬。在最近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新款奧迪A8混合動力車也展示了其無線充電技術:當車輛行駛到無線充電基地時,基地會自動升起靠近車輛現場的二次線圈,通過磁場接收電能。據說,這種無線充電技術的充電效率可以達到90%。9月28日,高通公司中國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高級業務開發經理劉勇告訴澎湃新聞,無線充電技術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靜態充電。是在現有停車位上安排無線充電,包括公共停車位或個人停車位;第二種是半動態充電。當車輛低速行駛時,例如,當它準備通過紅綠燈路口時,它會在短時間內為電動汽車充電;
第三種方式是全動態充電。當車輛全速行駛時,隨時隨地為車輛充電。屆時,無需配備大容量電池,車輛更輕,成本更低。事實上,靜態無線充電技術已經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據《南寧晚報》報道,今年9月,廣西南寧首次以無線充電公交車的身份亮相,并將10輛新的快速公交18m公交車和6臺無線充電設備投入試運行。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售后工程師沈陽林表示,無線充電主要通過磁場相互作用對相應電池所需的電流進行升壓、逆變和整流來實現。公交車停放在特殊地點后,可以通過按下地面上兩塊變壓器板對應的按鈕進行充電,也可以在手機上遠程啟動,無需插電等手動操作,在惡劣天氣下也可以進行充電。無線充電很容易使用,將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然而,無線充電技術仍然面臨許多困難。今年8月,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無線充電技術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許多障礙:傳輸線圈的精細設計和異物檢測技術存在困難;關鍵部件沒有大規模生產,成本難以降低;產業鏈復雜且不完整;該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中興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系統部部長胡超表示,“只有等到技術大規模應用后,成本才會降低。我們認為2元/瓦的成本價格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劉勇對無線充電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未來2-3年,我們將看到配備無線充電系統的大規模生產的汽車上市。“在中國市場的應用會有點晚,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我們相信無線充電將在2020年大規模普及。”
作為在今年法系車整體銷量大幅下降背景下唯一實現銷量增長的法系品牌,東風雷諾吸引了不少目光。但對于東風雷諾而言,卻并不是一切高枕無憂。
1900/1/1 0:00:00繼8月初英偉達投資了中國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圖森未來,近日,這家芯片巨頭將關注轉向了另一家中國背景的自動駕駛汽車初創企業景馳科技。
1900/1/1 0:00:001、重磅雙積分政策正式發布,2019年實施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閱讀原文)9月28日,備受關注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正式發布,
1900/1/1 0:00:00自2016年開始,被譽為黑金的石墨烯受到了科學界的重點關注。目前,已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石墨烯的研發和應用技術作為重要發展領域,力爭占據全球石墨烯科技領域的制高點。
1900/1/1 0:00:009月27日,四川省印發了《四川省“十三五”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1900/1/1 0:00:00早在2015年12月的時候,豐田公司斥資10億美元在美國成立了研究院TRI,開始了其對下一代汽車技術的研發,其中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和安全技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