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動力電池產業“大躍進”背后 警惕“挖墻腳”連鎖反應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國內動力電池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大躍進,太多的局外人垂涎欲滴,不敢進入這個領域!

    ”GGII總裁羅煥塔在完成一輪行業集中調研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GGII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動力電池領域的新增投資已超過1000億元,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數量也從2014年底的約50家猛增至2016年的近150家,增長了近三倍。

    在100多家新增企業中,有的是由傳統數字電池轉型而來,有的是從上下游延伸而來,還有的來自房地產、鋼鐵、消防、家電等不同領域。

    哪里有光,哪里就有陰影。在300%的增長率下,隱藏著混亂和危機:“挖角”的突然增加、安全問題頻發、低端產能過剩的風險、產品抄襲和模仿……所有這些都可能隨時摧毀行業的“地雷”。在各種亂象中,挖角是業界最為詬病的,也是安全風險和產品模仿抄襲的根源。

    資本的迅速成功使許多新企業沒有耐心培養人才和建立企業員工制度,而是機會主義地試圖通過在一線企業“挖人”來解決他們的迫切需求。

    “在短期逐利思維下,一些不負責任、渾水摸魚的局外人試圖通過‘挖墻’快速組建團隊,但被挖的角色往往只是小工程師。這些人走出去,成為首席工程師。”

    羅煥塔發現,許多所謂的“總工程師”并不了解設計體系,對產品設計只有粗略的了解。“由于缺乏系統的認識,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忽視了安全概念,許多企業低價搶占市場,嚴重擾亂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

    翻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這表明這個行業過于浮躁。與羅煥塔的感受類似,北方車輛監督檢驗鑒定實驗室(201號)主任、《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評審專家王子東用“浮躁”一詞來評價當前的動力電池行業。

    急躁的最大惡果是頻繁發生安全事故。據高工鋰電網初步統計,截至目前,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已超過20起。在王子東看來,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動力電池企業缺乏技術研發積累和實際應用經驗。

    如果再深入一點,技術研發的短板反映出缺乏人才隊伍建設和系統體系。

    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對整車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要實現動力系統的安全,涉及到材料、電池、組結構、電池管理系統、動力總成匹配、車輛環境、運營管理和維護管理等多個方面和維度。

    安全問題的解決和技術突破需要企業建立一支優秀的人才和技術團隊。動力電池行業是一個技術與經驗并重的行業,需要大量長期從事該行業的高端技術人員。技術人員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綜合設計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實際應用經驗。

    在羅煥塔看來,指望企業通過挖掘一兩名核心人才快速翻身,一直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許多曾經抱有這種幻想的企業最終發現,所謂的“捷徑”無異于飲止渴,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和管理核心問題,也錯過了建立人才體系的最佳時期。

    “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磨合和沉淀的過程。挖墻腳很難培養出一批具有足夠設計開發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團隊。積累和磨合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沒有捷徑可走。”

    以動力電池的PACK環節為例,其核心技術包括定制化開發t……

    電池管理系統技術、熱管理技術、電流控制與檢測技術、模塊組裝設計技術、鋁合金動力電池外盒鑄造技術、計算機虛擬開發技術等。如果沒有這些核心技術,PACK環節只能完成組裝過程,并且很難生產出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產品。

    然而,根據高科技鋰電網的調查,許多動力電池公司根本沒有PACK技術的系統儲備,其中許多公司只是從大企業挖一兩名工程師,開始建設生產線。這個結果自然是可以想象的。由于對系統安全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最終產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

    據王子東分析,新能源汽車的火主要集中在電和熱兩個方面。在研發過程中,電池、電池組、電機、電子控制和整車等各個領域的企業普遍缺乏深厚的技術積累,產品開發流程不完善,注重滿足基本功能,對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的特性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在安全功能設計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保證,導致電池組熱失控的情況下。

    這意味著,企業僅靠挖人基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整個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問題,如果市場繼續容忍缺乏技術研發的企業的產品擾亂行業,后果將不堪設想。

    從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羅煥塔的建議是,我們應該從政策監管、行業自律和企業意識等角度來應對當前的挖角行為。在政策層面,政府可以在動力電池準入目錄規則中對技術研發和團隊設置做出具體要求;在政策監管的空白地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可以建立自發的“潛規則”,建立企業和人才的黑白名單,最大限度地避免挖角亂象。

    “從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來看,技術團隊和系統的開發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企業必須沉下心來,腳踏實地地積累。太多的案例警示我們,認清不切實際、幸運的捷徑。到最后,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條死胡同。”羅煥塔說。

    (稿件轉自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內動力電池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大躍進,太多的局外人垂涎欲滴,無法進入這個領域!

    ”GGII總裁羅煥塔在完成一輪行業集中調研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GGII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動力電池領域的新增投資已超過1000億元,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數量也從2014年底的約50家猛增至2016年的近150家,增長了近三倍。

    在100多家新增企業中,有的是由傳統數字電池轉型而來,有的是從上下游延伸而來,還有的來自房地產、鋼鐵、消防、家電等不同領域。

    哪里有光,哪里就有陰影。在300%的增長率下,隱藏著混亂和危機:“挖角”的突然增加、安全問題頻發、低端產能過剩的風險、產品抄襲和模仿……所有這些都可能隨時摧毀行業的“地雷”。在各種亂象中,挖角是業界最為詬病的,也是安全風險和產品模仿抄襲的根源。

    資本的迅速成功使許多新企業沒有耐心培養人才和建立企業員工制度,而是機會主義地試圖通過在一線企業“挖人”來解決他們的迫切需求。

    “在短期逐利思維下,一些不負責任、渾水摸魚的局外人試圖通過‘挖墻’快速組建團隊,但被挖的角色往往只是小工程師。這些人走出去,成為首席工程師。”

    羅煥塔發現,許多所謂的“總工程師”并不了解設計體系,對產品設計只有粗略的了解。“由于缺乏系統的認識,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忽視了安全概念,許多企業低價搶占市場,嚴重擾亂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

    翻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這表明這個行業過于浮躁。與羅煥塔的感受類似,北方車輛監督檢驗鑒定實驗室(201號)主任、《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評審專家王子東用“浮躁”一詞來評價當前的動力電池行業。

    急躁的最大惡果是頻繁發生安全事故。據高工鋰電網初步統計,截至目前,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已超過20起。在王子東看來,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動力電池企業缺乏技術研發積累和實際應用經驗。

    如果再深入一點,技術研發的短板反映出缺乏人才隊伍建設和系統體系。

    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對整車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要實現動力系統的安全,涉及到材料、電池、組結構、電池管理系統、動力總成匹配、車輛環境、運營管理和維護管理等多個方面和維度。

    安全問題的解決和技術突破需要企業建立一支優秀的人才和技術團隊。動力電池行業是一個技術與經驗并重的行業,需要大量長期從事該行業的高端技術人員。技術人員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綜合設計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實際應用經驗。

    在羅煥塔看來,指望企業通過挖掘一兩名核心人才快速翻身,一直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許多曾經抱有這種幻想的企業最終發現,所謂的“捷徑”無異于飲止渴,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和管理核心問題,也錯過了建立人才體系的最佳時期。

    “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磨合和沉淀的過程。挖墻腳很難培養出一批具有足夠設計開發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團隊。積累和磨合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沒有捷徑可走。”

    以動力電池的PACK環節為例,其核心技術包括定制化開發t……

    電池管理系統技術、熱管理技術、電流控制與檢測技術、模塊組裝設計技術、鋁合金動力電池外盒鑄造技術、計算機虛擬開發技術等。如果沒有這些核心技術,PACK環節只能完成組裝過程,并且很難生產出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產品。

    然而,根據高科技鋰電網的調查,許多動力電池公司根本沒有PACK技術的系統儲備,其中許多公司只是從大企業挖一兩名工程師,開始建設生產線。這個結果自然是可以想象的。由于對系統安全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最終產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

    據王子東分析,新能源汽車的火主要集中在電和熱兩個方面。在研發過程中,電池、電池組、電機、電子控制和整車等各個領域的企業普遍缺乏深厚的技術積累,產品開發流程不完善,注重滿足基本功能,對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的特性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在安全功能設計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保證,導致電池組熱失控的情況下。

    這意味著,企業僅靠挖人基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整個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問題,如果市場繼續容忍缺乏技術研發的企業的產品擾亂行業,后果將不堪設想。

    從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羅煥塔的建議是,我們應該從政策監管、行業自律和企業意識等角度來應對當前的挖角行為。在政策層面,政府可以在動力電池準入目錄規則中對技術研發和團隊設置做出具體要求;在政策監管的空白地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可以建立自發的“潛規則”,建立企業和人才的黑白名單,最大限度地避免挖角亂象。

    “從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來看,技術團隊和系統的開發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企業必須沉下心來,腳踏實地地積累。太多的案例警示我們,認清不切實際、幸運的捷徑。到最后,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條死胡同。”羅煥塔說。

    (稿件轉自工業技術研究院)

    標簽: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汽車黑科技 消滅路怒癥

    汽車工程師關于汽車功能的研發,專制各種不服未來買車的時候,你的關注點或許已經不在汽車的顏值上,而是它有多少“黑科技”?近期豐田、福特等廠家的頭腦風暴又有新成果,

    1900/1/1 0:00:00
    比亞迪秦EV、比亞迪e5瘋狂抄底團夠 廠家直降等你參加

    隨著第一電動網雙11瘋狂購車季的結束,作為娘家人的我們,讓朋友們嘗到了團購的甜頭。鑒于沒有趕上這次班車的您也不用著急,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給出了補救方案。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工信部:10月生產新能源汽車4.9萬輛;長城推高端品牌WEY;上汽奧迪合作新能源

    1、工信部陳春梅:動力電池指導意見將出臺,2020年單體要求350whkg11月14日上午,

    1900/1/1 0:00:00
    呼和浩特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

    近日,經市人民政府2016年第18次會議審議通過《呼和浩特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和《呼和浩特市2016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1900/1/1 0:00:00
    成都網約車新規實施 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

    據報道,11月5日起,《成都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暫行》正式實施,有效期5年。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