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發生事故,萬向集團制造新能源公交車的許可證將于7月底發放。”7月25日,萬向集團內部人士對筆者表示。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計劃成立電動汽車項目團隊已經16年了。
與以往單匹馬不同的是,這次魯冠球選擇與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上汽集團合作。“上汽和萬向錢超確實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雙方將在杭州共同建立一個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萬向迫不及待地向外界透露了造車計劃,上汽的一位高級官員也向本報作者證實了這一點。
盡管萬向內部人士否認與上汽的合作是為了獲得牌照,但這確實為萬向獲得牌照掃清了道路。但對于上汽集團來說,這個項目只是其眾多業務中的一小部分。目前,在上汽集團的所有整車項目中,它是唯一一個上汽集團持股低于50%的合作項目。
萬向七步新能源客車
萬象與上汽的合資企業名為上汽萬象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據筆者了解,該項目已投入運營數年,無任何事故發生,合資公司生產的新型電動客車的資質即將落地。
據萬向集團官網消息,萬向集團持股51%,上汽集團持股49%。雙方計劃每年生產5000輛新能源公交車。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合資公司將利用雙方股東的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魯冠球親自簽署了這個項目,并非常重視。”萬向內部人士向筆者透露。魯冠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夢想著制造一輛汽車。1999年,萬向計劃成立一個電動汽車項目組,然后開始制造電動專用車。2012年,萬向集團完成了對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制造商A123的收購;
2014年2月,萬向以1.492億美元收購了Fisco,然后于6月從萊頓能源公司購買了新的電池技術。在完成一系列海外并購后,魯冠球的造車夢從一輛新能源公交車開始。
雖然是國內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但整車制造遠沒有魯冠球想象的那么簡單。早在2012年,萬向集團生產的幾輛純電動公交車就已在杭州公交線路試運營。然而,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電池壽命、整車涉水等問題開始出現。
在完成對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co的收購后,萬向在如何重振品牌方面的進展似乎比預期的要慢。萬向集團2015年重新發布Fisco Kama電動汽車的計劃被推遲到2016年。上汽集團的汽車制造技術可能會幫助萬向解決這些問題。
此時,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雙重推動下,國產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真正進入快車道。根據交通部去年9月16日發布的《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總量將達到30萬輛,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將達到20萬輛。萬向在這個時候進入游戲,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SAIC更看重Fisco。
然而,上汽集團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遠低于萬向集團。“上汽只持有49%的股份,這在上汽的整車制造項目中是獨一無二的。”上汽一位高管表示,這意味著該項目對上汽來說并不是很重要。
事實上,上汽并不缺乏新能源客車項目上汽神沃是上汽新能源客車的整車企業。與萬向的合作,更多的是出于對上汽集團的“友誼”。在傳統的汽車業務鏈中,萬向是上汽集團的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近年來,萬向還為上汽榮威550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提供電池供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使萬向在發出合作邀請時愿意為上汽“貢獻力量”。
早在十多年前,上汽集團就與奇瑞合作,幫助后者獲得“出生證”。這次萬向堅持51%的股份比例,這意味著萬向將在未來的合資公司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之前的準生證,合資公司還將使用上汽深沃的底盤技術和其他車輛技術來制造汽車。
當然,除了“面子”和與萬向的合作,上汽也并非無利可圖。盡管新能源客車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其強烈的地方保護色彩,上汽擁有深沃客車,但進入浙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一次,通過與萬向的合作,上汽可以從浙江的新能源客車市場“分一杯羹”。
此外,新能源巴士可能只是萬向和上汽合作的開始,雙方也在探索在其他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例如Fisco項目。雖然萬向目前的重點是在美國市場重振Fisco,但未來肯定會在中國制造。如果上汽能夠與萬向在Fisco項目上進行合作,無疑將有利于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目前,盡管上汽是世界500強之一,但由于自主品牌所占比例較小,就連上汽董事長陳虹也稱上汽“大而不強”。現在上汽集團面臨著國際化、品牌推廣和市場價值提升等一系列問題。Fisco項目可能是一個機會。“如果沒有發生事故,萬向集團制造新能源公交車的許可證將于7月底發放。”7月25日,萬向集團內部人士對筆者表示。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計劃成立電動汽車項目團隊已經16年了。
與以往單匹馬不同的是,這次魯冠球選擇與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上汽集團合作。“上汽和萬向錢超確實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雙方將在杭州共同建立一個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萬向迫不及待地向外界透露了造車計劃,上汽的一位高級官員也向本報作者證實了這一點。
盡管萬向內部人士否認……
盡管與上汽集團的合作旨在獲得許可證,但它確實為萬向獲得許可證掃清了道路。但對于上汽集團來說,這個項目只是其眾多業務中的一小部分。目前,在上汽集團的所有整車項目中,它是唯一一個上汽集團持股低于50%的合作項目。
萬向七步新能源客車
萬象與上汽的合資企業名為上汽萬象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據筆者了解,該項目已投入運營數年,無任何事故發生,合資公司生產的新型電動客車的資質即將落地。
據萬向集團官網消息,萬向集團持股51%,上汽集團持股49%。雙方計劃每年生產5000輛新能源公交車。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合資公司將利用雙方股東的優勢,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魯冠球親自簽署了這個項目,并非常重視。”萬向內部人士向筆者透露。魯冠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夢想著制造一輛汽車。1999年,萬向計劃成立一個電動汽車項目組,然后開始制造電動專用車。2012年,萬向集團完成了對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制造商A123的收購;
2014年2月,萬向以1.492億美元收購了Fisco,然后于6月從萊頓能源公司購買了新的電池技術。在完成一系列海外并購后,魯冠球的造車夢從一輛新能源公交車開始。
雖然是國內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但整車制造遠沒有魯冠球想象的那么簡單。早在2012年,萬向集團生產的幾輛純電動公交車就已在杭州公交線路試運營。然而,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電池壽命、整車涉水等問題開始出現。
在完成對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co的收購后,萬向在如何重振品牌方面的進展似乎比預期的要慢。萬向集團2015年重新發布Fisco Kama電動汽車的計劃被推遲到2016年。上汽集團的汽車制造技術可能會幫助萬向解決這些問題。
此時,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雙重推動下,國產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真正進入快車道。根據交通部去年9月16日發布的《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總量將達到30萬輛,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將達到20萬輛。萬向在這個時候進入游戲,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SAIC更看重Fisco。
然而,上汽集團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遠低于萬向集團。“上汽只持有49%的股份,這在上汽的整車制造項目中是獨一無二的。”上汽一位高管表示,這意味著該項目對上汽來說并不是很重要。
事實上,上汽并不缺乏新能源客車項目上汽神沃是上汽新能源客車的整車企業。與萬向的合作,更多的是出于對上汽集團的“友誼”。在傳統的汽車業務鏈中,萬向是上汽集團的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近年來,萬向還為上汽榮威550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提供電池供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使萬向在發出合作邀請時愿意為上汽“貢獻力量”。
早在十多年前,上汽集團就與奇瑞合作,幫助后者獲得“出生證”。這次萬向堅持51%的股份比例,這意味著萬向將在未來的合資公司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之前的準生證,合資公司還將使用上汽深沃的底盤技術和其他車輛技術來制造汽車。
當然,除了“面子”和與萬向的合作,上汽也并非無利可圖。盡管新能源客車市場潛力巨大,但由于其強烈的地方保護色彩,上汽擁有深沃客車,但進入浙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一次,通過與萬向的合作,上汽可以從浙江的新能源客車市場“分一杯羹”。
此外,新能源巴士可能只是萬向和上汽合作的開始,雙方也在探索在其他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例如Fisco項目。雖然萬向目前的重點是在美國市場重振Fisco,但未來肯定會在中國制造。如果上汽能夠與萬向在Fisco項目上進行合作,無疑將有利于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目前,盡管上汽是世界500強之一,但由于自主品牌所占比例較小,就連上汽董事長陳虹也稱上汽“大而不強”。現在上汽集團面臨著國際化、品牌推廣和市場價值提升等一系列問題。Fisco項目可能是一個機會。
在過去五年里,微型電動車憑借持續增速的市場投放量以及銷售業績,給電動車市場交出了一份驚人的答卷。
1900/1/1 0:00:00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在推廣應用期間,凡私人用戶在東莞市購買國家補貼范圍內的新能源乘用車并在東莞市登記使用的,均按國家補助標準給予等額補貼。
1900/1/1 0:00:00工信部近來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當我們為中國新能源車的高速發展而振奮時,和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一對比,或許就會有別樣的感受。
1900/1/1 0:00:002015年上半年微型低速電動車迎來政策解禁的爆發期,AO電動統計發現,僅上半年就有7個省市明確發布了低速電動車管理辦法。
1900/1/1 0:00:002015山東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將于8月27日30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1900/1/1 0:00:00目前,廣東奧美格傳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要產品為新能源電動汽車高壓電纜和充電電纜。其中,高壓電纜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機和電池部分,充電電纜則用于新能源汽車車體和外部連接的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