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6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要求相關企業落實《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和指標》。根據通知,不達標的車企將面臨多重處罰:包括不達標的新產品,暫停公告申請,暫不受理跨類別生產乘用車、擴大乘用車產能的投資項目。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國對乘用車企業實行平均油耗管理,逐步降低中國乘用車產品的平均油耗,目標是在2015年和2020年將乘用車產品的平均油耗分別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為了達到平均油耗的標準,車企的選擇之一是生產新能源汽車,并借助其乘數效應(一輛新能源汽車等于五輛車,油耗為零)來降低平均油耗。因此,主管部門對油耗的嚴格控制可能會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汽車公司可以通過生產新能源汽車來降低平均油耗。
五部門提出,對新能源乘用車統計后平均油耗不達標、平均油耗超過6.9升/100公里的乘用車企業進行公開通報;對上一年度平均油耗不達標的乘用車企業,暫停對綜合工況油耗未達到相關目標值的新產品適用《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同時,如果新建乘用車生產企業和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計劃達不到跨等級生產乘用車和擴大乘用車產能投資項目的標準,則需要對計劃進行調整;對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項目,暫不辦理。
此外,《通知》還明確,將全面實施新修訂的汽車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推動油耗相關國家標準的實施;對平均油耗不達標、未履行達標承諾的乘用車企業,將在通關審核、進口檢驗和生產一致性驗證等方面加強監管。
五部門還要求各會計主體按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送上一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報告。未達標的企業還應提交平均油耗改善計劃承諾書,并提出具體的年度改善目標和措施。
201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2年下半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報告》,公布了2012年下半場在中國銷售乘用車的108家企業(包括25家進口企業)的產量、實際油耗和標準值。2012年下半年,83家國內乘用車制造商和25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共生產/進口782.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42升/100公里。其中,國內83家乘用車生產企業累計生產乘用車737.3萬輛,企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2升/100公里;
25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進口乘用車45.2萬輛,企業實際平均油耗9.16升/100公里。
根據《會計辦法》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委于2013年正式啟動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并于2014年9月24日發布了《關于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的公告》(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60號公告),公開發布了企業生產/進口的乘用車產品數量,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目標值和實際情況。2013年,中國海關111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1821.8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乘用車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3升/100公里。國內85家乘用車生產企業中,58家達到了《乘用車油耗評價方法和指標》規定的2013年目標值,27家未達到。國內乘用車的平均油耗為7.23升/100公里。在26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中,有13家公司符合要求,13家公司不符合要求。進口乘用車的實際平均油耗為9.06升/100公里。(見:工信部更新了2013年車企油耗情況,40家不達標企業面臨處罰。)
更多相關文章:
汽車企業的油耗限制是最高的:必須選擇新能源或引入交易機制。
CAFC來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6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要求相關企業落實《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和指標》。根據通知,不達標的車企將面臨多重處罰:包括不達標的新產品,暫停公告申請,暫不受理跨類別生產乘用車、擴大乘用車產能的投資項目。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國對乘用車企業實行平均油耗管理,逐步降低中國乘用車產品的平均油耗,目標是在2015年和2020年將乘用車產品的平均油耗分別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為了達到平均油耗的標準,車企的選擇之一是生產新能源汽車,并借助其乘數效應(一輛新能源汽車等于五輛車,油耗為零)來降低平均油耗。因此,主管部門對油耗的嚴格控制可能會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汽車公司可以通過生產新能源汽車來降低平均油耗。
五部門提出,對新能源乘用車統計后平均油耗不達標、平均油耗超過6.9升/100公里的乘用車企業進行公開通報;對上一年度平均油耗不達標的乘用車企業,暫停對綜合工況油耗未達到相關目標值的新產品適用《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同時,如果新建乘用車生產企業和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計劃達不到跨等級生產乘用車和擴大乘用車產能投資項目的標準,則需要對計劃進行調整;
對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項目,暫不辦理。
此外,《通知》還明確,將全面實施新修訂的汽車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推動油耗相關國家標準的實施;對平均油耗不達標、未履行達標承諾的乘用車企業,將在通關審核、進口檢驗和生產一致性驗證等方面加強監管。
五部門還要求各會計主體按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送上一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報告。未達標的企業還應提交平均油耗改善計劃承諾書,并提出具體的年度改善目標和措施。
201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2年下半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報告》,公布了2012年下半場在中國銷售乘用車的108家企業(包括25家進口企業)的產量、實際油耗和標準值。2012年下半年,83家國內乘用車制造商和25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共生產/進口782.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42升/100公里。其中,國內83家乘用車生產企業累計生產乘用車737.3萬輛,企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2升/100公里;25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進口乘用車45.2萬輛,企業實際平均油耗9.16升/100公里。
根據《會計辦法》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委于2013年正式啟動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并于2014年9月24日發布了《關于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的公告》(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60號公告),公開發布了企業生產/進口的乘用車產品數量,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目標值和實際情況。2013年,中國海關111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1821.8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乘用車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3升/100公里。國內85家乘用車生產企業中,58家達到了《乘用車油耗評價方法和指標》規定的2013年目標值,27家未達到。國內乘用車的平均油耗為7.23升/100公里。在26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中,有13家公司符合要求,13家公司不符合要求。進口乘用車的實際平均油耗為9.06升/100公里。(見:工信部更新了2013年車企油耗情況,40家不達標企業面臨處罰。)
更多相關文章:
汽車企業的油耗限制是最高的:必須選擇新能源或引入交易機制。
CAFC來了。
標簽:
市場指導價2308萬元的某品牌純電動汽車,西博車展期間只賣848萬元,還可免費上浙A牌照,購置稅全免。10月16日開幕的西博車展上,一些新能源車在現場賣力吆喝,吸引了不少杭州人的眼球。
1900/1/1 0:00:00“生產電動汽車不存在太大技術難題,只有普及充電設備,買的人多了,電動汽車自然會多。”在10月16日的采訪中,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1900/1/1 0:00:00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汽車知識雜志社、寰球時代汽車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部門聯合組織的““寶貝計劃”之車我同行”活動,
1900/1/1 0:00:00國內汽車企業中產品線最為齊全的綜合性自主車企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對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1900/1/1 0:00:002014年10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2259萬輛和170009萬輛,同比增長808和704,增幅環比持續回落。
1900/1/1 0:00:00天津市首批30余輛新能源汽車正式投入快遞行業運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