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州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計劃進入新階段。
廣州從2008年開始購買混合動力公交車,期間經歷了2010年亞運會前的高潮和氣候的沉寂,然后在全面轉向天然氣公交車后經歷了一段停滯期。然而,從2014年開始,廣州的新能源公交車采購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高潮。
今年5月19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稱,2013-2015年,廣州市將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公交車2000輛。目前,除了現有的新能源公交車外,今年計劃的第一批648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正在中國進行公開招標。
通過調查,筆者了解到,廣州實際上是中國最早開展新能源公交車示范運營的城市,但也是推廣過程中最顛簸、最猶豫的城市。
道路崎嶇不平,試圖駕駛各種類型的新能源公交車。
在本次新能源公交車調查中,筆者發現廣州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經歷相當坎坷。據筆者了解,2008年1月,有限公司子公司新穗客車計劃購買20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成為廣州市第一家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吃螃蟹”的公交公司。當時,首批30輛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開始試運行,邁出了推動新能源公交車發展的第一步。
據筆者了解,盡管第一批車輛的試運行在公開報道中是“有效的”,但在計劃的200輛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中,只有第一批30輛投入運營。因此,筆者現場咨詢了仍在駕駛這些車輛的駕駛員,但他們不愿透露具體原因。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廣州公交公司陸續采購了純電動、氣電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等一批新能源公交車,但總量不大,數量在100輛左右。從采購周期來看,廣州采購新能源公交車的高潮出現在2010年亞運會前后。
再次轉向大規模采購液化天然氣公交車。
2010年亞運會后,廣州新能源公交車采購進入低潮期。自2012年以來,廣州開始將購買公交車的目標轉向液化天然氣公交車。但由于液化天然氣加氣站建設周期較長,2012年僅在番禺區進行了試點,購買了100輛液化天然氣公交車。飛行員成功了。當年年底,廣州又購買了400輛液化天然氣公交車。
隨著試點的良好效果,廣州對液化天然氣公交車非常樂觀。2013年7月1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市交通委制定的《廣州市公共交通行業逐步推廣應用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工作方案(草案)》。在工作方案中,廣州市提出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推進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在廣州的示范應用,推動公共交通工具逐步替代。該方案還要求廣州市交通委進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氣公交車的應用技術,深化綠色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改善廣州的空氣質量。
在隨后的新聞報道中,據專家評價,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在節能減排、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廣州基本具備逐步推廣液化天然氣公交應用的條件。因此,本次會議要求廣州市有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做好規劃布局,逐步推進液化天然氣等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應用。
再次轉向并計劃再次購買新能源公交車。
然而,就在大家都認為廣州即將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公交車的時候,今年4月25日,首先,廣東省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大會上提出,珠三角城市更新或廣告的公交車數量不應低于10%……
d,2015年不低于20%,確保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區純電動公交車數量達到4000輛。
隨后,5月19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表示2013-2015年,廣州市將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公交車2000輛。
同時,通知指出,2014年,廣州市主要推廣插電式(含增程)混合動力公交車,開展純電動公交車小規模試點,明確了車輛的技術方案、推廣模式、基礎設施選址、運營管理和服務保障等。
《通知》還規定,2014年將推廣應用900輛新能源公交車。2015年,通過穩步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加大純電動公交車的推廣力度,推動1100輛新能源公交車的應用。
關于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進展,9月24日,廣州市經貿委官網發布消息“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單位項目招標”,稱廣州首批648個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正在進行國內公開招標。該項目投資規模約4500萬元,其中政府將給予最高1800萬元的財政補貼。
據介紹,“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單位項目”包括在首批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30個站點建設充電設施,以及在22個站點擴大用電負荷。項目建成后,將為廣州一汽、二汽、三汽、新穗公交公司和有軌電車公司提供充電服務。
看來廣州這次要嚴肅起來了!
2014年,廣州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計劃進入新階段。
廣州從2008年開始購買混合動力公交車,期間經歷了2010年亞運會前的高潮和氣候的沉寂,然后在全面轉向天然氣公交車后經歷了一段停滯期。然而,從2014年開始,廣州的新能源公交車采購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高潮。
今年5月19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稱,2013-2015年,廣州市將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公交車2000輛。目前,除了現有的新能源公交車外,今年計劃的第一批648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正在中國進行公開招標。
通過調查,筆者了解到,廣州實際上是中國最早開展新能源公交車示范運營的城市,但也是推廣過程中最顛簸、最猶豫的城市。
道路崎嶇不平,試圖駕駛各種類型的新能源公交車。
在本次新能源公交車調查中,筆者發現廣州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經歷相當坎坷。據筆者了解,2008年1月,有限公司子公司新穗客車計劃購買20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成為廣州市第一家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吃螃蟹”的公交公司。當時,首批30輛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開始試運行,邁出了推動新能源公交車發展的第一步。
據筆者了解,盡管第一批車輛的試運行在公開報道中是“有效的”,但在計劃的200輛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中,只有第一批30輛投入運營。因此,筆者現場咨詢了仍在駕駛這些車輛的駕駛員,但他們不愿透露具體原因。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廣州公交公司陸續采購了純電動、氣電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等一批新能源公交車,但總量不大,數量在100輛左右。從采購周期來看,廣州采購新能源公交車的高潮出現在2010年亞運會前后。
再次轉向大規模采購液化天然氣公交車。
2010年亞運會后,廣州新能源公交車采購進入低潮期。自2012年以來,廣州開始將購買公交車的目標轉向液化天然氣公交車。但由于液化天然氣加氣站建設周期較長,2012年僅在番禺區進行了試點,購買了100輛液化天然氣公交車。飛行員成功了。當年年底,廣州又購買了400輛液化天然氣公交車。
隨著試點的良好效果,廣州對液化天然氣公交車非常樂觀。2013年7月1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市交通委制定的《廣州市公共交通行業逐步推廣應用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工作方案(草案)》。在工作方案中,廣州市提出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推進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在廣州的示范應用,推動公共交通工具逐步替代。該方案還要求廣州市交通委進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氣公交車的應用技術,深化綠色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改善廣州的空氣質量。
在隨后的新聞報道中,據專家評價,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在節能減排、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廣州基本具備逐步推廣液化天然氣公交應用的條件。因此,本次會議要求廣州市有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做好規劃布局,逐步推進液化天然氣等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應用。
再次轉向并計劃再次購買新能源公交車。
然而,就在大家都認為廣州即將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公交車的時候,今年4月25日,首先,廣東省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大會上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公交車更新量不應低于10%或……
2014年的電動客車保有量,2015年不低于20%,以確保到2015年底珠三角地區的純電動公交車保有量達到4000輛。
隨后,5月19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表示2013-2015年,廣州市將推廣1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公交車2000輛。
同時,通知指出,2014年,廣州市主要推廣插電式(含增程)混合動力公交車,開展純電動公交車小規模試點,明確了車輛的技術方案、推廣模式、基礎設施選址、運營管理和服務保障等。
《通知》還規定,2014年將推廣應用900輛新能源公交車。2015年,通過穩步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加大純電動公交車的推廣力度,推動1100輛新能源公交車的應用。
關于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進展,9月24日,廣州市經貿委官網發布消息“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單位項目招標”,稱廣州首批648個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正在進行國內公開招標。該項目投資規模約4500萬元,其中政府將給予最高1800萬元的財政補貼。
據介紹,“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單位項目”包括在首批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30個站點建設充電設施,以及在22個站點擴大用電負荷。項目建成后,將為廣州一汽、二汽、三汽、新穗公交公司和有軌電車公司提供充電服務。
看來廣州這次要嚴肅起來了!
“真正的革命性創新能夠改變一個行業甚至一個社會。
1900/1/1 0:00:00“真正的革命性創新能夠改變一個行業甚至一個社會。
1900/1/1 0:00:00繼9月5日個人純電動小客車上牌數量“破千”后,本市純電動小客車迎來第二個千輛,累計達到2000輛。作者10月16日從市科委了解到,在系列鼓勵政策落地后,純電動小客車在北京上牌開始提速。
1900/1/1 0:00:00市場指導價2308萬元的某品牌純電動汽車,西博車展期間只賣848萬元,還可免費上浙A牌照,購置稅全免。10月16日開幕的西博車展上,一些新能源車在現場賣力吆喝,吸引了不少杭州人的眼球。
1900/1/1 0:00:00“生產電動汽車不存在太大技術難題,只有普及充電設備,買的人多了,電動汽車自然會多。”在10月16日的采訪中,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1900/1/1 0:00:00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汽車知識雜志社、寰球時代汽車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部門聯合組織的““寶貝計劃”之車我同行”活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