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10時,北京市2014年第三次小客車指標搖號如期舉行。218萬人申請了20055號牌,這使得中獎率突然上升到137:1。
從2012年6月北京的中標率為47∶1,到2013年底的最后一期100∶1,北京購車指數的中標率曲線持續下降。2014年,北京的購車指數再次縮水,從每年24萬輛降至15萬輛,搖號周期從每月改為每隔一個月。在北亞汽車市場副總經理嚴景輝看來,隨著2013年動搖指標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限購緊縮政策將充分影響近期市場客流和拉動消費,市場競爭環境日益嚴峻。
但盡管如此,在購車剛性需求的推動下,北京汽車市場已經走出了一條夾縫中的道路。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路?讓我們通過數字來找到答案。
在截止日期之前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北京共成交新車23.05萬輛,比去年的23.26萬輛下降0.9%。在全國市場,這一數字的平均水平同比增長9.86%。
“北京5月的車市呈現出兩個第一。第一,5月的交易額六年來首次低于3月;第二,今年(除2月春節假期外)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嚴景輝告訴筆者,北京的新車交易持續下降,限制性政策是主要因素。
事情就是這樣。今年5月,北京新車銷量為4.21萬輛,同比下降8.68%,降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18個百分點。該連鎖店下降了12.8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7.48個百分點。5月份汽車市場的這種“不尋常”很快讓汽車經銷商感到緊張。
在促銷信息中,“逢低謀利”、“突破底線”、“跳價”等字眼隨處可見。本報作者發現,今年5月初,優惠幅度3.9萬元的奧迪Q5 2.0T車型,到6月初已經達到4.5萬元。5月初,梅賽德斯-奔馳S400的優惠幅度為3萬元,但到6月初,優惠幅度已升至7萬元。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豪華車型和中高端車型中,經濟型轎車雪鐵龍世嘉1.5L和2.0L車型5月初優惠幅度為1.5萬元,6月初優惠1.8萬元;
北京現代朗動1.6L車型5月初優惠90萬元,6月初優惠1.2萬元。今年6月,北京各細分市場的車型都在全力“淘”優惠。
北京亞洲城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與今年5月初相比,北京亞洲城優惠力度加大的車輛范圍明顯擴大。其中,優惠力度加大的豪華車型、中高端車型、經濟型車型和SUV車型占比分別為46.88%、54.17%、55.88%和53.85%,分別比上月上升12.55%、12.5%、9.73%和7.7%。“從5月份進入的門店數量來看,確實有所下降。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經銷商也會根據制造商的經營政策盈利。”6月24日,北京大興一家合資品牌4S店負責人坦言。
根據常識,新車銷量的增長已經進入瓶頸,置換購車仍然可以成為經銷商的利潤蛋糕。然而,二手車限遷政策的收緊也阻擋了二手車搬遷提振汽車市場交易量的曙光。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二手車銷量5.71萬輛,同比增長11.96%,環比下降10.78%。
幸福取決于不幸。
限購、限遷等一系列政策對北京汽車市場造成了沉重打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北京進口汽車銷量在今年前五個月大幅增長,北京累計交易進口汽車3.11萬輛,與去年的2.43萬輛相比,累計增長27.98%,高于新車消費水平近29個百分點,占北京新車交易總量的13%。
進口汽車不受限制嗎?你不需要為進口汽車搖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那么,進口車的優惠力度是否遠高于國產車,從而使消費者群體更傾向于選擇進口車?或者不是。但今年5月,進口車市場平均優惠達到5.8萬元,優惠幅度為8.9%,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雖然這不是主要因素,但優惠待遇的增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行業分析師告訴作者。
事實上,進口車賣得更好的重要原因是進口車排量下降、價格區間下降和消費升級這兩條曲線發生了碰撞。“在北京這個進口汽車資源型城市,進口汽車對政策限制的影響明顯小于國產汽車。同時,進口汽車品牌基本沒有區域限制,許多不受限制的城市銷往周邊地區也會帶來很大程度的銷量增長。”嚴景輝說。
與此同時,進口汽車的結構繼續向小排量傾斜。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營銷部統計,2014年5月,3.0升以下進口汽車市場份額達到91.6%,比2013年的89.3%高出2.3個百分點,1.5-2.0升排量區間重新奪回第一大排量區間份額。
這也表明,更多“接地氣”的小排量進口汽車在整體汽車市場上可能更具吸引力。“在進口汽車的構成中,小排量汽車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價格降低。同時,與北京一樣,購車群體二次購車數量的增加對選擇進口汽車的可能性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嚴景輝告訴本報作者。
未來的道路
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北京汽車市場逐漸呈現出新車銷量下降、進口車飆升的趨勢。當然,發展進口汽車并不是北京汽車市場的唯一出路。更大的出路在于基本不受限購政策影響的新能源汽車。
在北京今年已經舉行的三次搖號中,除了4月26日的第二次搖號外,新能源汽車號牌的中簽率為10中9,第一和第三名申請人都可以不用搖號獲得。
不僅如此,6月10日,在《自用住宅建設細則》中……
《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財政補貼管理細則》“北京相關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負責的單位和個人的充電條件確認和充電設施建設;市民購買純電動乘用車最高可獲得11.4萬元補貼;住宅物業和工業通信ittees應配合充電設施的建設。此外,還包括自用充電樁從用戶注冊到驗收的22個工作日內完成等具體細節。
盡管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有待提高,但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汽車交易市場,北京都出現了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新增長點的路線。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我認為,目前北京的形勢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最佳時機。”。在北汽集團的計劃中,未來每年不低于30%的研發投入將用于該領域。與此同時,比亞迪[-1.19%的出資研究報告]、上汽等汽車制造商也在爭奪北京市場的份額。
與此同時,位于北京亞洲的新能源汽車綜合品牌展區也將于7月開幕。“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的主要品牌車型將入駐專區,為消費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便利。此外,北京新能源汽車科學展覽會主題館預計將于8月底在亞洲城市正式啟動。”嚴景輝介紹。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已完成100個快充樁和300個慢充樁的建設。到2014年底,將建設1000個快速充電樁,在五環內初步建成半徑5公里的快速充電網絡,解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的“里程焦慮”。
如果“美麗藍圖”真的能如期從“紙”到“地”落地,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即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規劃,從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時間里,北京將有17萬輛新能源汽車,這無疑將是對嚴格限購的傳統燃油車市場的有力補充。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充電網絡、續駛里程等消費者群體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迅速消除。到那時,在北京汽車市場,天空將更加開放。26日上午10時,北京市2014年第三次小客車指標搖號如期舉行。218萬人申請了20055號牌,這使得中獎率突然上升到137:1。
從2012年6月北京的中標率為47∶1,到2013年底的最后一期100∶1,北京購車指數的中標率曲線持續下降。2014年,北京的購車指數再次縮水,從每年24萬輛降至15萬輛,搖號周期從每月改為每隔一個月。在北亞汽車市場副總經理嚴景輝看來,隨著2013年動搖指標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限購緊縮政策將充分影響近期市場客流和拉動消費,市場競爭環境日益嚴峻。
但盡管如此,在購車剛性需求的推動下,北京汽車市場已經走出了一條夾縫中的道路。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路?讓我們通過數字來找到答案。
在截止日期之前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北京共成交新車23.05萬輛,比去年的23.26萬輛下降0.9%。在全國市場,這一數字的平均水平同比增長9.86%。
“5月北京車市呈現兩個第一。一是6年來首次出現5月成交量低于3月的情況;
二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2月春節假期除外)。”嚴景輝告訴筆者,北京的新車交易量持續下降,限制性政策是主要因素。
事情就是這樣。今年5月,北京新車銷量為4.21萬輛,同比下降8.68%,降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18個百分點。該連鎖店下降了12.8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7.48個百分點。5月份汽車市場的這種“不尋常”很快讓汽車經銷商感到緊張。
在促銷信息中,“逢低謀利”、“突破底線”、“跳價”等字眼隨處可見。本報作者發現,今年5月初,優惠幅度3.9萬元的奧迪Q5 2.0T車型,到6月初已經達到4.5萬元。5月初,梅賽德斯-奔馳S400的優惠幅度為3萬元,但到6月初,優惠幅度已升至7萬元。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豪華車型和中高端車型中,經濟型轎車雪鐵龍世嘉1.5L和2.0L車型5月初優惠幅度為1.5萬元,6月初優惠1.8萬元;
北京現代朗動1.6L車型5月初優惠90萬元,6月初優惠1.2萬元。今年6月,北京各細分市場的車型都在全力“淘”優惠。
北京亞洲城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與今年5月初相比,北京亞洲城優惠力度加大的車輛范圍明顯擴大。其中,優惠力度加大的豪華車型、中高端車型、經濟型車型和SUV車型占比分別為46.88%、54.17%、55.88%和53.85%,分別比上月上升12.55%、12.5%、9.73%和7.7%。“從5月份進入的門店數量來看,確實有所下降。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經銷商也會根據制造商的經營政策盈利。”6月24日,北京大興一家合資品牌4S店負責人坦言。
根據常識,新車銷量的增長已經進入瓶頸,置換購車仍然可以成為經銷商的利潤蛋糕。然而,二手車限遷政策的收緊也阻擋了二手車搬遷提振汽車市場交易量的曙光。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二手車銷量5.71萬輛,同比增長11.96%,環比下降10.78%。
幸福取決于不幸。
限購、限遷等一系列政策對北京汽車市場造成了沉重打擊,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北京進口汽車銷量在今年前五個月大幅增長,北京累計交易進口汽車3.11萬輛,與去年的2.43萬輛相比,累計增長27.98%,高于新車消費水平近29個百分點,占北京新車交易總量的13%。
進口汽車不受限制嗎?你不需要為進口汽車搖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那么,進口車的優惠力度是否遠高于國產車,從而使消費者群體更傾向于選擇進口車?或者不是。但今年5月,進口車市場平均優惠達到5.8萬元,優惠幅度為8.9%,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雖然這不是主要因素,但優惠待遇的增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行業分析師告訴作者。
事實上,進口車賣得更好的重要原因是進口車排量下降、價格區間下降和消費升級這兩條曲線發生了碰撞。“在北京這個進口汽車資源型城市,進口汽車對政策限制的影響明顯小于國產汽車。同時,進口汽車品牌基本沒有區域限制,許多不受限制的城市銷往周邊地區也會帶來很大程度的銷量增長。”嚴景輝說。
與此同時,進口汽車的結構繼續向小排量傾斜。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營銷部統計,2014年5月,3.0升以下進口汽車市場份額達到91.6%,比2013年的89.3%高出2.3個百分點,1.5-2.0升排量區間重新奪回第一大排量區間份額。
這也表明,更多“接地氣”的小排量進口汽車在整體汽車市場上可能更具吸引力。“在進口汽車的構成中,小排量汽車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價格降低。同時,與北京一樣,購車群體二次購車數量的增加對選擇進口汽車的可能性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嚴景輝告訴本報作者。
未來的道路
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北京汽車市場逐漸呈現出新車銷量下降、進口車飆升的趨勢。當然,發展進口汽車并不是北京汽車市場的唯一出路。更大的出路在于基本不受限購政策影響的新能源汽車。
在北京今年已經舉行的三次搖號中,除了4月26日的第二次搖號外,新能源汽車號牌的中簽率為10中9,第一和第三名申請人都可以不用搖號獲得。
不僅如此,6月10日,在《自用住宅建設細則》中……
《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財政補貼管理細則》“北京相關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負責的單位和個人的充電條件確認和充電設施建設;市民購買純電動乘用車最高可獲得11.4萬元補貼;住宅物業和工業通信ittees應配合充電設施的建設。此外,還包括自用充電樁從用戶注冊到驗收的22個工作日內完成等具體細節。
盡管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有待提高,但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汽車交易市場,北京都出現了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新增長點的路線。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我認為,目前北京的形勢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最佳時機。”。在北汽集團的計劃中,未來每年不低于30%的研發投入將用于該領域。與此同時,比亞迪[-1.19%的出資研究報告]、上汽等汽車制造商也在爭奪北京市場的份額。
與此同時,位于北京亞洲的新能源汽車綜合品牌展區也將于7月開幕。“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的主要品牌車型將入駐專區,為消費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便利。此外,北京新能源汽車科學展覽會主題館預計將于8月底在亞洲城市正式啟動。”嚴景輝介紹。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已完成100個快充樁和300個慢充樁的建設。到2014年底,將建設1000個快速充電樁,在五環內初步建成半徑5公里的快速充電網絡,解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的“里程焦慮”。
如果“美麗藍圖”真的能如期從“紙”到“地”落地,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即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規劃,從2014年到2017年的四年時間里,北京將有17萬輛新能源汽車,這無疑將是對嚴格限購的傳統燃油車市場的有力補充。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充電網絡、續駛里程等消費者群體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迅速消除。到那時,在北京汽車市場,天空將更加開放。
編者:近來關于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爭議甚多,一方面,許多論者以為國內沒有充電標準,另一方面,許多人以為特斯拉的充電規格是國際通用,呼吁中國標準向其靠攏。這兩個觀點有失偏頗。
1900/1/1 0:00:00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ARB和加州可持續能源中心CaliforniaCenterforSustainableEnergy近日共同發布了一份針對電動汽車車主的網上問卷調研報告,
1900/1/1 0:00:00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ARB和加州可持續能源中心CaliforniaCenterforSustainableEnergy近日共同發布了一份針對電動汽車車主的網上問卷調研報告,
1900/1/1 0:00:00這不是羅永浩的錘子秀,這是“土豪”被忽悠后的憤怒被認為“高大上”的特斯拉,或許不曾預料到會上演被砸車的場面,這種糟糕的用戶體驗顯然與特斯拉的高調背道而馳。
1900/1/1 0:00:006月2529日,奔馳于意大利開展為期一周的全球媒體試駕,第一天試駕的車型為全新大型轎跑車,sclasscoupe。
1900/1/1 0:00:00山東低速電動車的形勢發展有些詭異,5月份省廳交警總隊還在全省搞老年代步車的排查整治工作,對于上路的老年代步車一律查扣,僅過了20來天,6月12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