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市場推廣非常緩慢。為了突破現實的瓶頸,中國汽車企業開始探索線上銷售、租賃、國際合作等多種模式。
在中國一家大型網上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的網上汽車銷售活動正在進行中。用戶在網上支付押金后,可以撥打制造商的客服電話預約,然后可以去商店試駕或購車。
以一輛在網上銷售的北汽E150EV純電動汽車為例,每行駛1萬公里可以為用戶節省5000元。從一些網友的反饋來看,他們對這次活動非常感興趣。
除了在網上銷售汽車,一些汽車公司開始嘗試汽車租賃業務。華晨寶馬15日宣布,首款純電動汽車Zino IE品牌開啟租賃運營模式,日租金為400元。除了短租的日常業務外,還有一年、兩年和三年的長期租賃業務。
“租車會讓消費者擔心。”長春市民張一偉說。由于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不利于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也將一批潛在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拒之門外。如果租車業務能夠落地,對消費者和車企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根據筆者的采訪,目前,中國車企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租賃方面探索了三種模式:汽車銷售、汽車租賃和電池租賃。
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強強聯合,是中國汽車企業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又一探索。不久前,中國一汽公司和德國奧迪公司聯合宣布,將在長春生產新能源汽車奧迪A6 E-tron。這款車將是奧迪在中國生產的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與此同時,上海汽車與大眾汽車宣布了新的合作。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雙方將開展燃料電池技術合作,并與上海大眾合作,加快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
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青睞也促進了中國汽車公司拓寬銷售渠道,進入公務用車市場。以吉林省為例,早在2011年就出臺了一項政策,要求省市政府逐年提高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的采購比例。
根據中國2009年發布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到2011年應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規模。然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還不到2萬輛。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市場推廣非常緩慢。為了突破現實的瓶頸,中國汽車企業開始探索線上銷售、租賃、國際合作等多種模式。
在中國一家大型網上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的網上汽車銷售活動正在進行中。用戶在網上支付押金后,可以撥打制造商的客服電話預約,然后可以去商店試駕或購車。
以一輛在網上銷售的北汽E150EV純電動汽車為例,每行駛1萬公里可以為用戶節省5000元。從一些網友的反饋來看,他們對這次活動非常感興趣。
除了在網上銷售汽車,一些汽車公司開始嘗試汽車租賃業務。華晨寶馬15日宣布,首款純電動汽車Zino IE品牌開啟租賃運營模式,日租金為400元。除了短租的日常業務外,還有一年、兩年和三年的長期租賃業務。
“租車會讓消費者擔心。”長春市民張一偉說。由于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不利于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也將一批潛在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拒之門外。如果租車業務能夠落地,對消費者和車企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根據筆者的采訪,目前,中國車企已經在……方面探索了三種模式……
機車新能源汽車租賃:汽車銷售、汽車租賃和電池租賃。
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強強聯合,是中國汽車企業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又一探索。不久前,中國一汽公司和德國奧迪公司聯合宣布,將在長春生產新能源汽車奧迪A6 E-tron。這款車將是奧迪在中國生產的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與此同時,上海汽車與大眾汽車宣布了新的合作。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雙方將開展燃料電池技術合作,并與上海大眾合作,加快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
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青睞也促進了中國汽車公司拓寬銷售渠道,進入公務用車市場。以吉林省為例,早在2011年就出臺了一項政策,要求省市政府逐年提高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的采購比例。
根據中國2009年發布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到2011年應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規模。然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還不到2萬輛。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比亞迪在享受榮耀的同時,也有著難以言說的苦衷和無奈。
1900/1/1 0:00:004月20日,2014北京國際車展拉開了帷幕。中外汽車巨頭們都踴躍的推出最新車型和理念。而這次車展最大的亮點就是新能源汽車,展出了79輛,占到首發車型近7成。
1900/1/1 0:00:00小巧靈便的東風風神E30純電動轎車,將率先出現在武漢主要風景區、科技館、高校集中區。
1900/1/1 0:00:00為支持南京青奧會、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落實節能減排戰略、服務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根據江蘇省物價局有關政策規定,從4月10日起全面貫徹落實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價格和充換電設施服務價格政策。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大范圍應用的道路上,充電難、續航能力差是個“攔路虎”,如何解決此難題,近日,清華大學學生科技興趣團隊年度成果匯報會上,該校未來汽車興趣團隊和未來城市與新能源興趣團隊,
1900/1/1 0:00:00日本大金工業和高度紙工業共同研發了一種鋰電池高耐熱技術,可應用于電動汽車,提升續航能力。
1900/1/1 0:00:00